药物治疗学: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_第1页
药物治疗学: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_第2页
药物治疗学: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_第3页
药物治疗学: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_第4页
药物治疗学: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主要药物药理作用洛伐他汀无活性内酯,经胃肠道吸收水解成开环羟酸的活性形式。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对肝脏有高度选择,提高LDL受体数目。大剂量有有降低血清中TG水平和轻度增高HDL-C作用。其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辛伐他汀无活性内酯,作用机制与洛伐他汀相同。存在剂量依赖性普伐他汀开环结构,亲水性。药理作用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类似。抑制非肝组织作用比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弱200-500倍。氟伐他汀第一个人工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氟苯吲哚环的甲羟戊酸内酯衍生物。吲哚环模拟HMG-CoA还原酶的底物,甲羟戊酸内酯链模拟产物,同时阻断。中

2、度亲水和低度亲脂。其药理作用机制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类似。阿托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类似瑞舒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类似药理作用他汀类药物(mg)脂质和脂蛋白的改变水平()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TCLDL-CHDL-CTG102040801020408020408020404080-22-27-32-37-2-27-34-41-48-554848484848-10-15-10-20-15-25-20-30-25-35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质和脂蛋白影响的比较体内过程洛伐他汀首关效应肝脏收率高达95%;口服2-4h血药浓度达峰值;t1/2=3h,2-3天达稳态;83%通过胆

3、道经粪便排出,10%经尿液排出辛伐他汀首关效应肝脏收率高达95%;口服21.3-2.4h血药浓度达峰值;静注t1/2=3h,2-3天达稳态;60%通过胆道经粪便排出,13%经尿液排出。普伐他汀首关效应仅66%;1-1.5h血药浓度达峰值,t1/2=1.5-2h;71%通过胆道经粪便排出,20%经尿液排出。氟伐他汀t1/2=0.5h;95%通过胆道经粪便排出,5%经尿液排出。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其生物利用度增加2.5倍。阿托伐他汀口服1-2h达血药浓度峰值,主要经胆汁排泄。瑞舒伐他汀口服5h达血药浓度峰值,90%经粪便排出,10%经尿液排出。不良反应洛伐他汀胃肠道反应,皮疹,头痛。轻中度,一过性;

4、服药期间血清转氨酶增高,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原有肝病史者慎用;罕见不良反应肌病发生率0.1%,伴肌痛、肌无力、显著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周围神经炎、睡眠紊乱、焦虑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胰腺炎、阳痿、嗅觉减退等。辛伐他汀胃肠道反应,包括便秘、腹痛、胀气、恶心等;血清转氨酶升高,轻度,一过性,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发生率为1.2%;肌病发生率0.08%,横纹肌溶解;狼疮样综合征,由于诱导dsDNA 抗体持续存在而引起;记忆损伤、急性胰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普伐他汀胃肠道反应,皮疹,头痛,头晕,疲劳等。轻微,可耐受;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发生率为0.5%,

5、一过性;氟伐他汀不良反应与普伐他汀相似,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头晕、头痛和肌痛极少。未发现A LT 、CK 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轻,且多为暂时性,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小于1%有临床意义的ALP升高而无ASL升高,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CPK升高。瑞舒伐他汀药物相互作用洛伐他汀与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联合使用可降低血清TC和LDL-C作用;与吉非罗齐或盐酸联合使用可增强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G水平,但有增高疾病发生率的危险;与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和红霉素合用有增加肌病发生的危险;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调整抗凝剂用量和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6、。辛伐他汀与洛伐他汀类似。普伐他汀与制酸剂级西咪替丁合用可改变血药浓度,但不影响疗效;与环孢霉素、纤维酸类降脂药、烟酸、红霉素同用可增加肌病发生率;与胆汁酸螯合剂联用要间隔一定时间,以免吸附反应降低生物利用度。氟伐他汀与苯扎贝特、考来烯胺、烟酸合用可加强降低血清TC、LDL-C或TG,升高HDL-C;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地高辛、华法林、抗高血压药物、H2拮抗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比其他他汀类药物安全;给药前服用利福平可降低50%生物利用度。阿托伐他汀与红霉素或其他降血脂药物如纤维类衍生物、烟酸、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同用可增加肌病发生的危险。对抗凝剂华法林没有一致的影响。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类

7、似。药物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诱导剂抑制剂CYP4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CYP9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苯妥英、苯巴比妥、巴比妥类、利福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曲格列酮、金丝桃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曲格列酮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三环抗抑郁药、奈法唑酮、万拉法辛、氟苯氧丙胺、氟西汀、舍曲林、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硫氮卓酮、维拉帕米、胺碘酮、咪达唑仑、皮质类固醇激素、西柚汁、他莫西芬、蛋白酶抑制剂酮康唑、氟康唑、磺胺苯吡唑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有关的肝酶P450系统及其诱导剂和抑制剂用途洛伐他汀主要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增

8、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治疗型糖尿病患者的伴有多种脂蛋白代谢失常,有效降低血清中VLDL和LDL-C水平。辛伐他汀主要治疗原发性和杂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控制了原发性疾病后的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普伐他汀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氟伐他汀主要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饮食控制无效的其他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非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的高脂血症,对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显著。瑞舒伐他汀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其它非药物治疗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症;本品也适用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作为饮食控制和其它降脂措施(如LDL去除疗法)的辅助治疗,或在这些方法不适用时使用。参考文献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梁素娥,梁茂本.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