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专项训练之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曲中附中 张跃芳 【考点解读】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从所提供的素材中去筛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它是语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备受中考命题老师的青睐。它常常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综合实践题、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等各类素材中。关于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提取以及论证方法的作用,都属于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另设专题,这里不再累述。【典型题型】新闻概括题(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或给新闻写标题)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
2、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据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思路解析】 = 1 * GB3 解答这类题目的要点是要迅速找到材料的中心,而新闻的导语往往就是新闻的中心。如果材料只有一小节,主要看第一句;如果是几节,主要看第一节。这则材料我们就看划线的第一句。 = 2 * GB3 在导语中筛选主要信息。格式一般为:陈述对象陈述内容。因为新闻的特征之一是时效性,所以新闻中的时间词不能去。这类题目往往限定字数,在规
3、定字数内一定能较好概括。上面材料可概括为:昨日襄阳市公布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3 * GB3 写好后要看是否统领整个材料,防止漏掉要点,要查看字数。【方法归纳】 = 1 * GB3 找新闻的导语:主要看第一句或第一节。 = 2 * GB3 筛选主要信息,去掉附加内容,保留时间,注意字数。格式:陈述对象陈述内容。 = 3 * GB3 回看:统领材料,查看字数。二、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中,根据材料下定义、概括事物特征、概括说明内容等都属于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只要同学们静下心来,按照一定的方法,就能从文章中找到题目所需要的答案。例一:根据下列文字的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
4、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思路解析】下定义就是用科学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解题时首先明确被定义对象本质是什么,然后筛选表现说明对象相关特征的语句并进行整合,作为修饰语插入中心词之前,组成一个完整的定义。 “沙尘暴”的本质是“天气现象”,其属性或特征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格式一般是“被定义对象是对象特征+本质(中心语)”
5、。据此可以整合成关于“沙尘暴”的定义是 沙尘暴 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天气现象。被定义对象 是 特征 + 本质【方法归纳】被定义对象是对象特征+本质(中心语)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找准区间,扣住关键词句,去粗存精,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另外有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例二:阅读2012年,重庆考题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
6、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就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
7、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u)基就是带着
8、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
9、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4分)2.请仔细阅读第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1)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能 (2)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是: ;能抑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3.本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思路解析】第1题第1问,题目中说的是“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所以我们读到第小节划线句子时,才能确定它的答案:指抗坏血酸。第2问
10、,仍然从这一小节中筛选出与“营养”有关的信息,即加点的句子,从中概括出答案: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 第2题,题干中已经提供了答题区间,同学们只需细读自然段,根据所给的提示信息,选择相关内容答题即可。(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2分) 第3题,说明文中任何一种说明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个特征,这个特征大多情况就在这句话的前面或后面。也有少数情况需要自己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比如这一题就是。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
11、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2分)【方法归纳】1提取说明文重要信息的思路是:精心审题,找准区间,筛选词句,整合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 1 * GB3 直接找出相关中心句; = 2 * GB3 紧扣关键句,提取相关信息,筛选整合,归纳概括。3说明文方法的作用:任何一种说明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个特征,这个特征大多情况就在这句话的前面或后面。也有少数情况需要自己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三、.散文阅读阅读清秋书简,回答问题。 = 1 * GB3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
12、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 2 * GB3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 3 * GB3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
13、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 4 * GB3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 5 * GB3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
14、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 6 * GB3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
15、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1.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思路解析】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这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行文思路的梳理。第1题,题干的第一句告诉了我们答题的思路,突出了“音符”,那么对于音乐,该怎样聆听呢?接着在文章中寻找关于“聆听”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答案:在秋夜静静聆听,以心灵去感受到那细小的音韵。第2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充满诗意”,范围是“全文”。因此,我们应该在全文范围内按照行文的顺序划出与“诗意”相关的句子和词语,然后合并同类项,整合分条作答。请你试着找找看。答案: = 1 * GB3 自然界的秋虫之声,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如同动人的音乐; = 2 * GB3 由秋虫之声联想到古典文学里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培训机构租赁合同模板
- 协调矿山毛石废渣处理协议
- 风险代理委托合同范本
- 电梯维修施工合同范本
- 采石场生产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合同翻译专家
- 村镇土地征收协议书
- 2025年03月河北保定市雄县公开招聘专项岗位派遣人员2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7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幻想类网文需向传统深处开掘
- 帕金森患者的麻醉课件
- 漆膜颜色重点标准样卡
- DB11-T808-2020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预算报表填写说明
- 《流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05 Maxwell-RMxprt参数化与优化设置
- 七下:欧洲西部
- 净水器项目计划书(参考模板)
- 设计院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 学校经费支出预算表
- IPC-6012C-2010中文版刚性印制板的鉴定及性能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