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讲义-核心素养专项练(一)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讲义-核心素养专项练(一)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讲义-核心素养专项练(一)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讲义-核心素养专项练(一)_第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讲义-核心素养专项练(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核心素养专项练(一)2017年2月21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1月30日至2月21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2017年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这种人口流动将()A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解决东部地区的就业难问题D

2、加剧中西部地区的人地矛盾答案1.A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春运返程出发地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到达地多为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故选A。第2题,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会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导致沿海地区环境压力增加;大量人口流入,导致就业困难;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故选A。库车、轮台、和静地处亚欧大陆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

3、,完成34题。3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4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加快北疆城镇化进程 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答案3.C4.A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人口由南疆向北疆迁移,因此C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可能导致北疆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适当缓解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4、减轻南疆土地荒漠化,南疆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因此A正确,B、C、D错误。(2019湖北襄阳五中月考)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战争因素B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C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D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6乙路线人口迁移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给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压力A BC D答案5.D6.C解析第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

5、代中期,为了开发东北地区的资源来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量人口迁移到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山东、江苏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人口迁往山东、江苏等省。第6题,人口迁移给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同时,给迁入地的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是对迁出地的影响。适度人口论(或称最优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下表为“2015年朝鲜和韩国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78题。矿产资源国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GDP总计(亿美元)人均GDP (美元)适

6、度人口(万人)朝鲜丰富12.272 516162648980韩国匮乏10.025 06213 78027 2211 1507.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980万人 B1 150万人C2 516万人 D5 062万人8与韩国相比,朝鲜的适度人口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匮乏 B国土面积大C经济落后 D消费水平高答案7.B8.C解析第7题,根据表中数据,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适度人口数,即1 150万人。第8题,与韩国相比,朝鲜的经济较为落后,GDP、人均GDP均远远落后于韩国,故其人口合理容量小于韩国,适度人口较低。截至2018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达139 538万人。而清朝时人口只有4.3亿

7、。据此完成910题。9上述两时期的人口数量差异,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A警戒性 B临界性C相对性 D不确定性10提高我国人口容量的合理做法是()A大力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B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C加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就业D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答案9.C10.B解析第9题,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是不相同的,这反映了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第10题,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可以提高人口容量。(2019山西太原五中检测)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

8、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南1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人口数量少自然灾害少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区域面积较大A BC D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较低,生态良好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C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答案11.B12.C13.B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其余三省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小于人均

9、生态足迹,故西藏生态环境压力最小。故选B。第12题,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正确;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故选C。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河南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较差,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小,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弱。故选B。2017年度重庆市人口净流入23.6万。下图为2017年重庆市省际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读图完成1415题。14影响201

10、7年度重庆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鼓励 B经济发展C交通改善 D工程建设152017年度重庆市人口流动对重庆市的影响是()A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B促进人口向城郊集聚C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D减轻城市公共服务压力答案14.B15.A解析第14题,图示流出、流入人口年龄结构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说明主要目的是务工,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我国政策没有鼓励人口迁移;区域交通改善、工程建设不是吸引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15题,2017年度重庆市流入人口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重大,可以减缓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流入人口主要向城区内集聚,因为城区内就业机会更多;不能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人口

11、净流入会加重城市公共服务压力。出生地与登记地不同的人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1617题。16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A我国西南地区 B我国华东地区C我国北方地区 D湖北省周边省(区、市)17安徽、河南两省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答案16.D17.D解析第16题,由图可知,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河南、湖南、四川等湖北省周边省(区、市)。第17题,安徽和河南两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带,经济发展程度、地域开放程度基本属于同一水平

12、,人口迁出数量也相差不大,但河南省迁往武汉市的人口多于安徽,主要是因为安徽省离沿海发达地区更近一些,迁出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更多一些。“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下表为“1982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1819题。年份常住总人口(亿人)常住总人口份额(%)人口密度(人/km2)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东南半壁西北半壁19829.450.5894.225.78230.2510.82199010.640.6694.165.84259.0012.40200011.670.7693.896.1

13、1283.9814.18201012.490.8493.706.30303.9215.7218.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B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半壁C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西北半壁D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西北半壁增加19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环境条件 B社会历史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 D政府的政策答案18.A19.A解析第18题,根据表格信息计算,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小于东南半壁;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小于西北半壁;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但占

14、比减小。据此选A。第19题,人类总是趋向于生存条件较好的温暖、湿润以及水源充沛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冬冷夏热,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少,多山地、沙漠,不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稀疏;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降水多,地势低平,多平原、丘陵,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密集。由于自然地理界线是自古至今人类活动无法逾越的刚性约束界限,因此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顺应自然规律而具有稳定性,直接导致了“胡焕庸线”的长期存在,选A。读“世界各大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回答2021题。20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千米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是()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21非洲距海

15、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的原因是()A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B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C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D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答案20.A21.C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洋洲居住在距海岸线200千米之内“沿海”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这在各大洲中比例是最大的。第21题,据图可知,非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8%,是各大洲中最小的,这是由于非洲的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2019广西南宁三中模拟)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2223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6、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 4005 600486西北地区85 6008 50032青海、西藏10 0001 000422.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23青海、西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A B C D答案22.B23.B解析第22题,表中信息反映的年生物量(资源)与可承载人口呈正相关,是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故选B

17、。第23题,青海、西藏地区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可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增大人口容量。故选B。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2425题。24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C D25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镇化水平答案24.D25.C解析

18、第24题,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故D正确。第25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正确。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镇化水平,D错误。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627题。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占老年总迁移人口比重(%)农村户籍老人迁入地占农村老年迁移人口比

19、重(%)城市户籍老人迁入地占城市老年迁移人口比重(%)青壮年迁移人口主要迁入地占青壮年总迁移人口比重(%)广东21.41广东19.93广东22.74广东39.63天津10.61天津15.54上海9.35上海12.69上海8.14上海6.79北京6.09北京5.76北京4.74内蒙古5.08天津6.19山东3.95黑龙江5.01山东5.08合计48.85合计52.35合计49.45合计58.0826.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A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B城市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C农村户籍老人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D老年人口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基本一致27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因

20、素的分析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B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C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答案26.D27.B解析第26题,老年人口迁入的主要城市广东、上海、北京等都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A项错;由表可知,城市户籍老人和农村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地区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户籍老人也有迁往内蒙古、黑龙江等中部地区的,B、C项错;通过对比可知,老年人口的迁入地多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一致,D对。第27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方向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老年人多是由于家庭因素,跟随孩子发生人口迁移,B对。读“30题。28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29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城镇农村经济发达省区经济欠发达省区A B C D30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