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漫谈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漫谈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漫谈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漫谈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环保正在各行各业成为不可忽视的基本原 则之一,道路建设作为国家的硬件建设不可或缺的要接受并融合低碳环保理念, 本文从道路设计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低碳环保措施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标签:低碳环保;道路建设;道路设计1道路设计中可以采用的低碳措施1.1面层1.1.1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所谓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简称WMA),就是通过一定的技 术措施,使沥青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保持其使用性能不 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关键是在不损伤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 下如何降低沥青在较低温度下的拌和

2、黏度。目前,国际主流温拌技术主要通过外 加材料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黏度。同时,先进的温拌技术完全可以使温拌沥青 混合料的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平,由于具有较低的拌和及压实温度,温 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还有许多优点:1)降低拌和成本。由于拌和温度下降了 1060C,石料加热温度、沥青保 温温度下降;燃油成本下降20%50%;拌和和裹覆难度下降,拌和能耗和机械损 耗也相应下降。2)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减轻老化、改善路用性能。温拌沥青混合 料的拌和温度介于热沥青混合料和冷沥青混合料之间,拌和温度一般保持在 100120C,摊铺和压实路面的温度为8090C,相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3、温 度降低了 30C左右,相当于生产1t混合料将节省11.5kg燃油,即可节约30% 的能源消耗。研究显示,当温度高于100C时,沥青温度每提高10C,其老化速 率将提高1倍,而温拌沥青混合料工作温度的降低,显著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老 化现象,从而可以增加路面的使用寿命。3)减少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单位 混合料成品的燃油消耗减少,本身就会显著降低拌和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 体的排放。由于拌和温度的下降,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到现场压实的整个过程中产 生沥青烟雾粉尘污染均会明显减少,在摊铺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无烟尘作业。采 用温拌沥青技术,路面在施工时可节省加热燃油20

4、%3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46%,一氧化碳减少约2/3,二氧化硫减少40%,氧化氮类气体减少近60% (见 图1),而摊铺时产生的有毒的“沥青烟”可减少达80%。4)延长施工季节,增加沥青路面施工的灵活性、便利性。由于料温与环境 温度的差异缩小,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储运过程中降温速率下降,允许储存时间和 运输时间均显著延长。温拌沥青混合料卸车时料车底部因低温产生粘结和混合料 粘料车等现象也显著减少。1.1.2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每年投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在1990 年以后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 废弃,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对

5、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520年),从现在起每年有12%的沥青路面需 要翻修,旧沥青废弃量将达到每年220万t之巨,如能加以利用,每年可节省材 料费3.5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的。旧沥青路面的再生 利用,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路面再生专用设备的翻挖、回收、加热、破碎、筛 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满足一定的 路用性能并重新铺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艺1。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按温度要求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热再生又可分为就地 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冷再生又可分为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再生。1.2基层1.2.1建筑垃圾转化处理

6、为道路基层材料城市道路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道路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以北京市为例, 每年的道路基层材料用量至少5000万t。基层材料中作为骨料的碎石是一种不可 再生资源,在开采、运输过程中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另一方面城市公用与民用建筑的更新、改造、新建和市政设施的重建、扩建、新 建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堆放、消纳这些建筑垃圾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 源。利用建筑垃圾制成粗细骨料和土,代替天然骨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可节省 天然的矿物资源,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材料的循环利用。这对 解决砂石资源的短缺、降低成本、缓解运输压力、打击非法采砂、保护土地和环 境、减少

7、空气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建材、搞好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的 作用和显著的效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能彻底解决建筑 垃圾的处理问题,节约用地,有效地保护了周围的土壤、水质环境和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转化处理为道路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的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适 合大规模生产和运输。这一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建筑垃圾高效快速的大 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能性,使我国的建筑垃圾大规模再生利用率从预计的最 高30%40%,提高到95%以上。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品种类, 使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1.2.2柔性基层(聚合物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

8、石、水泥稳定碎石等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 被广泛采用。随着车辆超载现象的日益严重,对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要求越来越 高,受半刚性材料自身特点的制约,基层的厚度也在不断加大。道路建设对石灰、 粉煤灰、碎石、沥青等传统筑路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在生产、运输 环节产生的碳排放也大量增加。基层厚度的增加导致半刚性路面的开裂问题难于 解决,使得重载交通道路半刚性路面目前实际使用已经很少,全厚式沥青路面与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厚沥青层+粒料底基层)这2种结构成为各国长寿命沥青路 面和高等级道路的主要结构形式。长寿命沥青路面和高等级道路的沥青层非常 厚,沥青又属稀缺资源,直接带来的是成本的上升

9、和碳排放的增加。有鉴于此,专家们针对沥青材料的特性,研制出了性价比更好的非石油衍生 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机聚合物Soilfix),来代替沥青混合料的中面层和下面层, 并通过提高胶结料黏结强度(加州承载比CBR)和抗疲劳性,解决了以前拉应 变使薄沥青层+厚粒料基层结构出现龟裂、车辙等问题,使得薄沥青层(磨耗层) +聚合物稳定基层结构达到类似全厚式沥青结构的效果。2工程设计实例2.1白马路工程概况白马路西延工程全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设计起点为秦北路,终点为京 承高速公路,全长2.527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40m,设计速 度40km/h。道路横断面采用2幅路形式,路基全宽24.

10、129m。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加半刚性基层,具体见图2。2.2路面结构设计传统工艺对沥青面层的摊铺温度有较高要求,造成沥青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 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此次设计通过采用温拌技术,降低了 沥青混凝土在生产、运输和摊铺时的温度,从而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最终达到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在沥青混凝土中加入由废旧轮胎破碎后得到的橡胶 粉,达到沥青路面降噪声、抗车辙的目的。此次低碳设计采用破碎的建筑垃圾来 代替部分碎石,作为二灰稳定碎石中的骨料,从而减少对碎石的消耗。低碳设计 结构见表1。2.3其他措施大东流一号路路口渠划段外侧加宽车道路面结构采用聚合物柔性基层,具体 为见表2。2.4减排效果(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