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知识_第1页
液质联用知识_第2页
液质联用知识_第3页
液质联用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如何利用LC-MS/MS,更快更好的建立生物样品分析 方法?前言:以前曾在实验室的seminar上,做过一次关于如何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工作报告。时隔两年,恰逢仪器信息网举办第一届网络原创作品大奖赛,在这里将这几年来对于生物样品分析的一点点感受总结一下,与大家交流、分享。首先明确一下文中提到的“生物基质”,主要指的是血浆、血清、唾液、尿液或者器官组织等。 药物透过机体的各种生理屏障,进入到这些基质中,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样品” (Biosample)。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极低,我们如何利用灵敏度高的仪器如LC-MS/MS, 更好的建立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呢?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四

2、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色谱-质谱条件的确立1、质谱条件的确立当使用液质联用仪对某一个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时,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质谱分析方法。虽 然仪器的型号不尽相同,但原理却是一致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我们在确定方法时,主要 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化合物的性质:包括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极性及化合物的pKa值。首先了解化合 物的结构,我们可以大概的推断其碎片离子的断裂方式,选择较为稳定的碎片离子作为定量 反应的子离子,也可以根据经验判断选用哪种source更为合适;根据化合物的极性大小, 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恰当的溶剂作为溶媒,既能保证完全将样品溶解,又能提高化合物 的质谱响应;而清楚化合物的

3、pKa值,有助于我们选择流动相的添加剂及其pH值,从而提高质谱响应。(2)流动相添加剂的选择:在液相紫外检测中,我们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是挥 发性的酸或者碱(如甲酸、乙酸和氨水等),也可以是不易挥发的缓冲盐(如磷酸二氢钠- 磷酸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盐)。但是在液质分析中,基于质谱检测的原理,我们 只能使用可挥发的酸碱或缓冲盐,那么种类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日常分析中使用到的添 加剂主要有甲酸、乙酸、三氟乙酸、氨水和甲酸铵、乙酸铵等缓冲盐,见图一。三乙胺在紫 外检测中,常作为扫尾剂,但是在液质检测中是绝对禁止的。因为三乙胺进入质谱后不易清 除,残留及其严重,能够抑制离子的响应。一

4、旦三乙胺用量增加,时间延长,那么慢慢地质谱就不能灵敏的检测化合物了,所以这点大家要注意,尤其对于液质的初期使用者。图一液质分析中推荐使用的流动相和添加剂推荐使用不推荐使用,尽乾不使用存机潜剂jz+n:乙席.二氧甲焜 正札叫t 瓠化曜甲部、乙神、昇丙醉、己靛苇,环己焜.H雌冲波乙般桢、甲浏S酸碗荚他乙酸.甲酸.:#,乙愤正尚r )埔酸,商氯酸.嬉酸、借酸.横彼 季胺-做碰、三匕肢掐洁制、表面沃牲削沮j-对轼剂、dick*aiHR2CG8.3)质谱离子源的选择:质谱出现早期,主要有电子轰击源(EI)、化学电离源(CI)、电 喷雾电离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5、源的发展也是 日新月异。目前,用于定量的离子源主要是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他们的使用范围如图二所示。图二12341010101010MALDIa LG -4*cc oCLGCGCLC MALDIVolatilityESI源是液相离子化,主要用于分析极性比较大的化合物及大分子化合物;而APCI源是气 相离子化,主要用于分析极性较小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掌握以上基本信息后,根据各个型号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对各个参 数进行优化,从而确定质谱分析方法。2、色谱条件的建立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中,要求化合物之间的分离必须达到完全分离,即R1.5,如果进行 定量,

6、那R最好沱2.0,这就给分析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一准确的配制流动相,精确 的调好流动相的pH及添加剂的浓度。但在液质分析中,我们经常使用多反应监测(MRM/SRM)对化合物进行定量,由于MRM要求选择两次离子,因此它具有很高的专属 性,基于这点我们对多个化合物同时进行检测时,不需要彼此间达到完全分离就可以对他们 进行定量分析。但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由于生物样品中含有大量的基质,这些基质的存 在会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化合物的测定,因而我们需要利用色谱将化合物与基质分开,从而降 低基质效应的影响,即降低离子抑制。二、内标的选择检测时使用内标物的目的是消除操作误差,因此我们在进行生物样品分析时必须

7、选择一个合 适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LC/MS/MS法的高专属性使其对内标物与待测物的色谱分离要求 不高,但要求内标物色谱行为及提取回收率,尤其是质谱信号响应与待测物的接近;要求在 测定过程中内标物受系统误差及碰撞压力变化的影响与待测物一致。所以理想的内标物应为 待测组分的同位素标记物,但由于同位素标记物价格非常昂贵且不易获得,我们尝试选用结 构相似的化合物(或者同系物)作为内标物。三、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根据前人的经验,我们在生物样品预处理中,经常使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一沉淀蛋 白法(PPT)、液液提取法(LLE)和固相萃取法(SPE),而这三种方法的选择,主要取 决于化合物的特性。分析

8、极性比较大的化合物,优先考虑使用沉淀蛋白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缺点 是生物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去除的不彻底,基质效应较大,使得方法灵敏度不高。分析极性较小的化合物,我们可以选择液液萃取法,这种方法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进行分离 提取,优点在于处理完的样品较干净,内源性物质去除彻底;缺点在于消耗有机试剂的量很 大,对操作人员、环境的污染也大。固相萃取法,在国外使用尤为广泛。它采用固相萃取小柱作(见图三)为分离媒介,小柱中 添加了不同填料的固定相,如以键合硅胶为基质的如C18、NH2、COOH、PSA、SAX等, 是硅胶的表面活性大为降低,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极性化合物的不可吸附和拖尾,使样品回收 率和重现性得到保障;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的如PEP、HXN、PAX、PCX等,具有高纯 度、高比表面的特点;以吸附型填料为固定相的如硅酸镁、氧化铝等,主要通过表面的极性 吸附达到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