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_第1页
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_第2页
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_第3页
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_第4页
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洲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就眼前而言,国内外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实施指南,往往仅关注二氧化碳排放,尚未建立碳计量、碳管理、零碳闭环的“全局观”。 一个世界级的“典范”园区走在综合能源服务前列的欧洲,早已有一些值得盘点的综合能源利用项目,以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为代表,通过采用智能化的系统和技术,真正实现了冷热电和新能源、储能等设备互联互通,成为零碳园区典范。1、园区概况园区位于柏林西南的欧瑞府,占地面积约82亩,包括25幢建筑,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自2014年建成以来,稳达德国与欧盟的2050气候目标,园区80%至95%的能源已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作为德国能源转型的创意灵感的象征,先后获得

2、联合国“全球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和城市发展类别中的“不动产管理奖”。2、发展经验 能源清洁化: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能、沼气等,通过热电联供站等设备来实现供暖、制冷和供电。 建筑低碳化:楼宇和设施的建设以最高能效为首要目标,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集中控制,所有的新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获得LEED能源性能标准认证并获得铂金级别。 储能系统化:运行电转热和电转冷设备共同组成智能电网,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 交通电动化:通过接入1.8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大约能满足100辆电动汽车、公交车充电的智能充电站,有用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等。 管理数字化:涵盖楼控产品,变频器,

3、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EBO楼宇运营系统,PME电能管理系统。同时,还落地了基于微网EMA的整体光伏、储能和充电方案,确保整个园区在运营阶段实现碳中和。一份菜单式的“操作”指南基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要点、低碳产业园区评估标准、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等现阶段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东滩智库将重点从能源结构、低碳技术、智慧监管、降污减碳四大方面提出措施建议。1、能源结构: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工业体系 进行能源结构转型: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园区能源结构占比,关注国家及地方对于绿色电力购买的相关政策,条件成熟时进行绿色电力购买。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通过在园区内

4、因地制宜的建设包含屋顶光伏、氢能在内的配套设施,推广园区内清洁供热,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因地制宜推行气代煤、电代煤、热代煤、集中生物质等清洁采暖方式。 发展节能储能技术:通过统筹工艺环节、优化生产组织、工序共享等手段实现园区内能源由点及面的综合利用。2、低碳技术:推动零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应用 生产节能碳排放分析:根据碳足迹量化标准对产品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计算。工艺共享:针对可进行工艺共享的环节统一规划和布局。回料利用:实现园区内生产物料100%回收利用。 建筑节能被动设计: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形式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绿色材料:采用绿色环保产

5、品、满足质量要求前提下提高使用回收材料比例。光伏建筑:公共照明全部采取“风光伏发电+LED灯”。节能系统: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措施交通节能。 交通节能进出管控方面:对于尾气污染物超标车辆或环境信用不达标的车辆不得进入园区。在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园区内及周边地区充电桩、加气站、加氢站的投入及建设。在车辆管理方面:鼓励企业使用电动车辆或氢能车辆,以及共享纯电力班车。 碳捕存和利用碳捕集: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和化学链捕集。碳输送:将捕集的CO2运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场地。碳利用: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实现资源化利用。3、智慧

6、监管: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零碳智慧能源体系供应:主要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微风风力发电系统、风光互补路灯、智能充电桩、锂电池储能系统、氢能储能系统。监测:建立园区碳排放指标体系和碳应用,为后续产业链优化,数字化助力碳减排提供方法支持和体系框架。管理:基于园区内各类能源数据进行综合调度和能耗管理优化。服务:利用相关碳数据管理、碳核算模型、碳足迹溯源等指标助决策者完成智慧决策,配备如园区碳核算、场景化碳减排、碳中和路径规划等服务能力。4、减污降碳: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废水分流管理:贯彻雨污分流、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分流。分类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质分类处理。共享试点:开展通用工序设施共享试点,对废水统一收集和处理。 大气污染物集中供热:对废气统一收集和处理,部分实现园区内能源梯级利用。共享试点:开展通用工序设施共享试点,对废气统一收集和处理。 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消除工业固体废物的外排及堆放现象,实现一般工业固废100%分类与收集。危险废物:建立危险废物暂存点设施共享试点,全流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 土壤地下水土壤污染重点企业:退场时必须进行土壤地下水退场调查并进行公示。非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定期开展土壤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