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_第1页
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_第2页
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_第3页
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_第4页
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实时监控系统应用项目介绍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如何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厂矿企业电管部门面临的关键性和迫切性问题。通过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提升设备运行水平及管理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旨在提高用电部门电能监控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必须对工厂电力负荷和日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控,以合理调度用电负荷,科学地指导安排生产计划,有效地避开峰电时段。既能有效避免限电拉闸最大负荷的产生,从而避免因停电造成的生产设备损害。并能作到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减少峰电时段的高昂电费支出。1.企业现状与节能的重要性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同时,也

2、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价值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用电规律,我国电力部门通常将一天化分成5个时段,并按照三种价格标准进行收费。既全天的电价分为峰电价格,平电价格和谷电价格三种,谷电价格还不足于峰电价格的1/3,是最为经济的。可想而知能耗大的电力设备若能安排在谷电时段工作,则比起峰电时段工作能节约很大一部分电费开销。因此,合理的调配各个车间的工作班次和时间,就成了关键所在。要实现合理分配,当然首先要明了各车间在各个时段的用电能耗。2005年该厂在架设企业内部光纤网络的同期,着手投资建造基于IPC研华工控机的电力负荷实时监控系统平台。以实现在厂内总调度台主服务器上采集工厂开闭所10KV电源进线电能负

3、荷和厂用电量。包括高压开关柜的电能表电能数据,并直接采集分布在各厂区车间动力变压器电能数据,可以反映出各变压器下各个部门380V电力负荷和用电量数据信息;从而科学的合理地指挥调度电力负荷安排车间生产作业计划,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2.电力负荷实时监控系统设计2.1采集站点基本配置厂总调度台厂总调度台智能电能表128个开闭所数据采集站RS-4851KV/380V动力变压器28个 图1 工厂开闭所数据采集站基本组成本方案要求开闭所变压器间装备数字式智能电能表,而且不支持模拟式跳字的老式电能表。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已经更换成的智能电能仪表了。由于智能电能表有东方电子、长沙威胜等多个等厂家的产品1,将所有

4、电能表按照品牌和通讯协议不同版本进行分组并分别设置地址,将RS485的通讯信号分组串并接在一起后,经转换模块接入计算机串口。如新购置电能表最好采用一个厂家产品为好。转换模块采用光电隔离,能防雷击的隔离电压为3000V,由外接电源供电。如分组多则需要扩展多串口卡,开闭所电能数据采集站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3.工厂电能监控管理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列入基本国策。能源利用的科学化的监控管理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依据。能源系统中电力和电器设备(如: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直流屏、电缆等电力设施设备;空调、风机、水泵、空压机等电器设备)占主要部

5、分。同时这些电器设备也是风、冷、气、热的制造者和用水、用煤(油)的动力源,所以能源管理的核心就是对用电系统运行及状态的安全性、合理性的进行实时监控及科学化的管理。工厂电能监控管理查询系统软件就是针对能源动力设备的特点提出的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即时掌握变配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发现运行故障即时响应。为值守人员提供负荷分析,方便合理调度、远控合分闸、躲峰填谷,安全控制和事故处理。减少和避免了操作误判断,缩短了事故停电时间,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3.1工厂电力负荷用电量网络实时监控软件产品与变电站自动化软件的区别 一直以来人们对电能监控管理有一个误区,认为电能监控管理软件就是变

6、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一些有变电站保护系统的企业自认为已实现了用电管理。其实不然,变电站保护系统只是针对10KV或10KV以上的供电回路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设计的系统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能源管理甚至是电能管理的需求。本公司所获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如图2所示。图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工厂电力负荷实时监控查询管理系统,他能集变配电系统、空压站系统、锅炉系统等数据采集、显示计量于一体,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实现科学管理决策。对变配电系统各种运行开关量状态和各种电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和计量。可以包括对空压站系统、锅炉系统等非电力数据的采集、显示和计量。对能源系

7、统的经济运行、负荷分析、躲峰填谷、经济核算、合理调度等科学管理作用。以下给出几组实际应用单位的电能采集数据、全厂负荷曲线、用电量实时数据日报表;以及全厂用电量图3 车间部门用电量采集监控界面数据查询网站系统的相关运行界面。图3各工段(变压器)用电量参数实时监控数据界面。其中的平均电费越低表明是三班深夜谷电区间工作的效果。上述界面中用电量单位:万度;最大负荷单位:KW。 图4 全厂负荷合计与各车间负荷历史曲线采集(一天)注释:该厂全厂最大负荷量峰值大约在34000KW。3.2 电能监控系统主要功用实现对电气和动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从而保障能源系统的正常工作实现对电力设备耗能的计量,实现管理

8、成本的精确核算电力负荷实时监控查询管理系统实现能耗及用电成本统计功能,减少“跑、冒、滴、漏”,完善内部能量考核管理,真正体现“管理出效益”的意义。 实现根据系统组态画面、实时采集数据列表及历史数据库分析每个回路的实际用电量,可按回路的名称、站号记录用电量情况。实现主要的耗电源回路分析。实现各回路的电能计量和有关配电回路能量消耗的查看。根据用电成本来优化电力合同,达到供电单位对电能更好的分配管理。实现峰谷平计费。 图5 全厂车间部门组合用电量实时数据报表 图6 用电量数据查询网站系统查询结果3.3实现对整个能源系统运行的综合监测,提高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电能实时监控能源管理系统提供对能源设施及设备

9、的监控及数据分析,可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便于及时处理以避免事故或隐患的出现(如火灾等),减少损失。通过设定参数的阈值,实现各种电量的越限报警和对潜在的事故进行预报警功能。供配电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了解到有关故障信息(故障原因、性质、地点及发生时间),来指导维修,减少故障的处理时间及停电时间。 实现对整个能源系统问题诊断,提高管理工程师的实施效率,实现对整个能源系统运行数据分析,提升企业管理决策能力。系统配置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种记录根据用户要求按照对象、性质、时间等项目进行检索,以便进行查询和故障分析。系统具有对测量数据等信息的按日、月、年等进行统计报表功能。系统可以统计

10、和打印所监控的所有电流值、电压值、功率值、频率值、功率因数值以及这些参数一天24小时变化曲线。 统计和打印各断路器运行状态变化时间及故障报警时间、类别及操作人信息。统计和打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的一天24小时内单位小时用电量,同时具有峰、平谷、计费功能,能够实时计算每天的用电量和平均电费,日总用电量和所有费用。 电能实时监控管理软件实现能源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放性技术,实现各类智能设备的数据协议自动转换;及与其他软件的数据接口。构造企业信息平台,通过系统能源监控数据与ERP系统整合,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使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最大化。通过系统设备运行数据,制定临时或定期的设

11、备维修计划;按计划维修、减少运营和维修成本。实现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供配电设备综合档案管理等诸多优点,为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3.4能源管理建设情况原先企业用电概况4 r9 ( m4 Y% t T! 公司原来对每个生产部门规定了用电的最高限额,生产车间应有计划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不得超过用电的限额,以此对车间进行考核。但由于人工操控的原因,对车间用电管理不够到位,大多数车间出现了超额用电的情况,但由于缺乏事实凭据,不能有效的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不能对各车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造成工厂用电不合理、电费成本高、配电管理难度大的现状,成为了公司急需解决

12、的一个重要问题。( g$ J( Z$ b) 4. 电能负荷监控系统运行界面说明和基本技术要求1)每种界面设常用(主菜单)按钮:用电负荷、负荷曲线、用电量、系统图、打印、修改、退出等七种,每种菜单按钮均是下拉式菜单形式,详见用电负荷界面。每种界面设定当前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当前总功率、当前功率因数等显示窗口。用电负荷均显示当前实际值,不作保存,纵向操作界面用滚动条拖动。负荷曲线设左右双向移动标尺,界面设标尺时间、标尺负荷、日最大负荷和月最大负荷显示窗口。负荷曲线滚动保存1600天,操作界面用滚动条拖动,标尺用光电鼠标拖动。用电用量列表方式显示日,月总

13、有功电量,峰平谷分时段电量,平均电价,总无功电量,功率因数和日、月最大负荷数据,数据要求能保存3年,每月滚动一次。供电系统图表历史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数据的打印:如一幅界面能排下的,采用界面打印,如一幅界面不能排下的,则采用页面打印或分页面打印。数据的修改:系统中需要修改的数据有:峰平谷时段、峰平谷电价,电能计量表单位组合、倍率、供电系统图等。系统退出运行后,只要计算机关机,则所有数据的处理照常进行。峰平谷时段定义:峰段10:0012:00时:18:0022:00时,平段8:0010:00时:12:0018:00时:22:0024:00时,谷段0:008:00时。例如:平均电价的计算:平均电价=

14、(峰电量峰电价单价+谷电价+(总电量-峰电量-谷电量)平电单价)/总电量。峰电单价0.7631元/KWH:平电单价0.4229元/KWH:谷电单价0.2035元/KWH;计算电费峰、平、谷的单价可以更新改变。功率因数的计算:功率因数=SQRT(1/1+(无功电量/有功电量)2)。在此省略。4.1 实际应用 在东风公司铸造厂该厂电力系统共分7条电力进线路组成,分别对变电所60多个线路变压器和大型设备进行连接,组成一高速以太网,各条线路再通过模块采集数据,将信号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主控服务器上,能源管理系统便可对全厂负荷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控。我厂管理人员只需坐在办公室里就可知晓当前全厂以及各线路、车间的

15、负荷情况,对于正在超额用电的车间就可作出及时的管理办法,并提供确实的凭据已考核各个车间。 从管理角度上,系统为变电所无人值守创造条件,节约相应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代替了原先变电所的人工操控,使我们管理人员不到现场就可全面及时地掌握厂区总负荷情况以及各线路、车间用电负荷情况,对于不合理用电可以及时进行制止。方便合理的对用电负荷进行管理。我们只要会操作鼠标就能进行操作。在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下,工厂每条线路、车间的负荷情况都一一在电脑里显示。如图:+在一次接线图上,系统运行方式,有关线路、变压器、有功电力、无功电力、电流等平均电费、日总用电量和各表计的日总电费都能反映出来。 我们还能对各线路上

16、的电量进行分析,对各车间的生产进行考核。 对于不合理用电的车间,可以拿出其用电数据对其分析讲解,并加以改正。如遇到供电部门要求限电,我们则必须在5分钟之内把负荷降下来。我们通过总调度台内部电话通知工厂开闭所,对于人工操控的变电所,我们人员必须到现场对各开关进行手工分闸,由于变电开闭所多而分布散,我们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拉闸限电难度比较大。采用了电能监控管理系统后,对各开关分合操作就相当简单了。所以,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上可以看出,电能实时监控能源管理系统为我公司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对于系统的投资将很快能收回。& 系统采用了高级硬件配置和成熟的软件技术,加上雄厚的售后服务体系,使系统的日常运

17、行相当稳定。我相信随着日后不断地和系统磨合、增加对系统其他功能的熟悉程度,要达到变电所无人管理将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目标。5. 总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用电量不断攀升,电力紧张已经成为阻挡国家前进脚步的沉重包袱!能源和需求消耗对公司的利润有着相当的影响,能源成本影响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我公司本着科学用电、保护资源的宗旨,加入到节约能源的行动中,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十堰建隆科技有限公司能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电能监控系统定制软件设计开发并以优异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为企业节约宝贵的电力能源做出自身的贡献。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18、1目的和分类 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1.3 A类 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 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

19、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 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 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

20、.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2.7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5584.2及GB5585.2,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型铜母线。 2.8 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2.9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

21、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 3.1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 4.1 布线原则 4.1.1机车电子装置内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4.1.2导线穿过金属板(管)孔时,应在板(管)孔上装有绝缘护套(出线环或出线套)。 4.1.3导线弯曲时,过渡半径应为导线直径的3倍以上,导线束弯曲时也应符合该要求,并圆滑过渡。 4.1.4电线和各接线端子、电气设备及插头插座连接时,要留一定的弧度,以利于解连和重新连接。 4.1.5 导线连接原则上应通过接头,视具体情况采用压接、焊接、插接、绕接等方式。 4.1.6除绕接线外,每根导线两端必须有清晰牢固

22、的线号,线号套管在导线上不易移动,视看方便,至少要保持一个大修期。 4.1.7电线槽安装应牢固,导线要用扎线带、线卡等以适当间隔可靠固定,防止振动造成损伤。 4.1.8电线电缆出入线槽、线管时必须加以保护,管口应加绝缘套(有油处应耐油)或用绝缘物包扎。 4.1.9对外有一定干扰或自身需防止干扰的信号,在对外布线及装置内部布线时需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接至机箱外部的专用接地母排或通过连接器外壳接至机箱箱体上。 4.1.10 T插体箱内部各电路板间的连接宜采用绕接或插接布线。在布线密度过高时宜采用背板工艺方式。 4.1.11所有绕接布线起码应符合IEC 60352-1规定的改进型。同一位置不能既有焊

23、接又有绕 接。绕接线应适合于选定的绕接工序,且至少应紧绕3匝以上。 4.1.12设计绕接布线时应考虑同一针上最多绕接3根导线。 4.1.13在插件箱布线时,对A、B、C三类信号要分区走线,尽量减少C类对A、B类的干扰。C类中的电源线宜用双绞线插接布线,脉冲信号线应用双绞线绕接。A类应用双绞线最后绕接并避开C类导线。 4.1.14多芯电缆应留有10%或至少2根备用绝缘线芯。连接器中应留有相应数量的备用接点。 4.1.15 T蓄电池供电电缆的分支应尽可能地靠近蓄电池。 4.2电子装置中使用的接头应符合TB/T 1507-93中第7章的要求。插头及插座应符合TB/T15082005中5.6条的规定。

24、 4.3 线槽的出口边缘必须光滑,不得有尖角和毛刺。 4.4电线绑扎及固定 4.4.1在金属扎线杆、板的所有长度上,应用绝缘带半叠绕一层后再扎线。叠绕方向由下至上(水平方向叠绕除外)。 4.4.2电子装置中的电线和线束,在扎线杆、板端部、分岔线束根部及线束拐弯处均应有束带紧固。其它区段视情况可以连续包扎,也可以分段绑扎,但分段间隔不超过200mm。 4.4.3 线卡或绑扎带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 4.4.4 T电源滤波器的进线宜单独走线,不宜与出线绑扎在一束中。 4.5线号 4.5.1 线号标记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线号的数字; 连接处的电气设备项目代号与端子代号的组合。 4.5.2

25、线号的标注为机械制图标注法,具体见TB/T 15082005第5.4.8款。 4.5.3 线号应固定在线适当位置,不得因振动而丢失。 5E类、D类的布线 5.1安全措施 5.1.1 电气设备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5.1.2 电气设备应具有GB 4208规定的IP 32级以上的防护等级。 5.1.3 带有插座输出的电路应有防止相关人员接近的安全保护措施。 5.1.4 对有大电容器的设备必须有在电容放完电后才允许接近的措施。 5.2铜母线及其连接 5.2.1 母线落料、钻孔和冲孔后,应去毛刺。 5.2.2铜母线、扁铜线平弯时,弯曲内半径不小于窄边宽度;扁弯时弯曲内半径不小于母线宽边宽度。 5.2

26、.3 母线焊接处的焊缝必须牢固、均匀、无虚焊、裂纹、气泡和夹渣等现象。 5.2.4 母线应平整、调直,表面不得有高于1mm的折皱。母线弯制后不应有裂纹或裂口。 5.2.5母线和母线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处的连接长度不小于铜排的宽度,并应采用镀(搪)锡、镀银等防电化腐蚀措施。对铜母线的其余部分可以采用镀(搪)锡、刷油漆、包扎绝缘等防护措施。 5.2.6 母线和母线、母线和电器端子连接处应平整、密贴。必要时可采用接合电阻等方法检查。 5.2.7 母线和母线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TB/T 1508的规定。 5.2.8 连接应做到安全和接触可靠,在容易接触到雾滴的连接处,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27、 5.3 电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满足以下要求且应圆滑过渡: 当电缆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倍; 当电缆直径大于10mm而小于2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当电缆直径大于2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5.4 电缆接头应按照TB/T 1507中7.17.4条的规定,根据电缆的截面选用。 5.5布线原则 5.5.1 E类电缆应远离A、B类电缆至少0.5m,离C类电缆0.4m,离D类电缆0.3m。各类电缆应分束、分槽布线。 5.5.2 T如果不同类的电缆发生交叉,电缆与电缆之间宜成直角。 5.5.3应注意使电缆尽量远离发热器件。 发热温度在100以内的发热器件,电线与之距

28、离需20mm; 发热温度在100300的发热器件,电线与之距离需30mm; 发热在300以上,如无隔热、防火措施者,电线与之距离需80mm;如有隔热、防火措施,则以实际可能的温度考虑。达不到此距离时,允许穿瓷套来解决。 5.5.4电缆可以采用线槽、线管,也可以裸露布线。线槽管的端部以及电线引出口不得浸漏油、水。裸露布置的电线必须充分注意不得浸入油、水。 5.5.5 电缆布线经过设备柜体上金属隔板的孔应不影响柜体的强度。 5.5.6 穿入线管的高压电缆,外径面积之和不应超过线管内孔截面积的60%(一根电线的可以例外) 5.5.7 高压电缆两端接线应采用接头压接(与接插件相连者除外),符合TB/T

29、 1507中7.5条的规定。 5.5.8 T干线与支线连接宜采用接线座,4mm2以下电线电缆可采用焊接形式。 5.5.9 每个螺栓接线座(端子)上接线数: 用于供电连接时,不应超过2根; 用于控制和接地连接时,不应超过4根。 5.5.10导体标称截面积16mm2的单芯或多芯电缆敷设在机车车辆上时,备用长度不宜太长,但在每一端留有的备用长度应允许进行至少3次的重新端接。 5.6布线工艺 5.6.1 两接线端子间电缆不允许剪接,电缆应在接线端子或电器接线处连接。 5.6.2 与接线端子相连的电线电缆,剥线长度按TB/T 15071993的规定,剥线时线芯不应有损伤、断股现象。 5.6.3 电线管、

30、槽安装应牢固、电缆要用扎线带、线卡等以适当间隔可靠固定,防止振动造成损伤。 5.6.4电线电缆出入线槽、线管及穿过金属隔板的孔、口时,必须加以防护。所有各孔、管口应加绝缘套(有油处应耐油)或用绝缘物包扎。 5.6.5在金属扎线杆的所有长度上,应用塑料带或绝缘带叠绕,叠绕方向应由下至上(水平方向叠绕除外) 5.6.6 电缆绑扎应紧固整齐、横平竖直、外形美观。 5.6.7电缆束中,各电缆应平整,电缆(束)在扎线杆(板)端部、分岔电缆束根部、电缆束拐弯处均应有束带紧固。其它区段可用束带进行连续或分段绑扎,但分段间隔不超过200mm。 5.6.8电缆与接线端采用螺纹式接线座连接时,接线柱对电线电缆的最

31、低保持力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7线号标记 5.7.1每根电缆两端必须有牢固的线号,每个插头、座,每个接线座(端子)上或安装装置处必须有清晰牢固的代号标记;铜母线要打钢印号码。导线标记至少要保持一个大修期。 5.7.2线号套管或线号标牌在电缆上应不易移动、视看方便,线号标注方法为机械制图标注法,详见TB/T 15082005第5.4.8款。 6A、B类的布线 6.1 A、B类布线除下面特殊要求外,其余可参照第4章电子装置的布线。 6.2 A类中通信线的选择 6.2.1各种专用于通信的通信线,如总线RS485、RS422、CAN 、RS232C等,应符合TB/T 1484.3通信网络用电缆的

32、规定。 20.75mm2双绞屏蔽电缆(带护套) 120.5mm210.5mm2三芯屏蔽电缆(带护套) 其它通信线可根据频率来选择各种双绞屏蔽电缆或同轴电缆。 6.2布线原则 6.2.1 A、B类电缆至少离C类0.1m、离D类0.2m、离E类0.5m。对于个别确有困难达到上述要求时,必须用普列卡钢质软管、金属管、线槽或其它措施加强屏蔽,隔离体要单独接地,接地线长度应小于1m。 6.2.2 T如果不同类的电缆发生交叉,电缆与电缆之间宜成直角。 6.2.3 A类线应尽量布置在单独的线槽或钢管内,它不得与60V以上的控制线敷设在同一管道内,钢管两端应接地。 6.2.4 通信线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倍电缆

33、外径。 6.2.5 通信线应采用压接工艺通过插头插座连接。 6.2.6在两个插头(座)之间通信线必须连续,禁止任何中间的连接,以减少通信信号的损失。 6.2.7 通信线的最末两端应接端接器,其阻值必须与通信线的特性阻抗匹配。 6.4 WTB列车总线 6.3光纤布线 6.3.1光缆布放前,其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应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 6.3.2布放光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布放中应手持电缆以免光纤受力。 6.3.3 光纤弯曲半径不小于100mm。 6.3.4 光纤的长度是预估的,对于长了的光纤,可在适当地方束起来,但要注意弯曲半径。 6.3

34、.5光纤的插头及星耦器,插件上的插座都有保护盖,以防光路污染。连接时应取下保护盖,并保存好保护盖,以便以后拆卸时仍可以保护。 技术要求(一)、操作面板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具体要求为: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

35、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二)、控制柜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11、控制柜元件固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