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 式您下載后可自由编辑】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1 总论 1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1.1概述 1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1.2研究结论 6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2工程概况及
2、现状 9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2.1自然环境概况 92.2机组概况 13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2.3改造工程建设条件 18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20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3.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20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3.2脱硫工艺方案的选择 20 HYPER
3、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3.3脱硝工艺方案的选择 29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设想 31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4.1设计参数与性能要求 314.2总平面布置 33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4.3脱硫工艺系统设计 34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4.4脱硝工艺系统设计 36 HYPERLINK l bo
4、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4.5自控技术方案 37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4.6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39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4.7建筑、结构部分 43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5节能 46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5.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 46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
5、ument 5.2设计原则 475.3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486 环境保护 526.1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526.2可研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范 536.3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 556.4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方案 556.5环境效益 567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与消防 607.1编制依据 607.2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标准 607.3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617.4可研中采取的防范措施 638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88.1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设置 688.2生产班制与人力资源配置 688.3人员培训与安置 69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09.1项目组织与管理 709.2实施进度计划 7110投资估
6、算 7210.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7210.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和说明 7210.3投资估算 7211财务分析 7711.1成本和费用估算依据和说明 7711.2成本费用估算经济效益分析 7811.3财务评价结论 8012研究结论 81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8112.2 建议 82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改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 XXXXX县XX镇项目性质:技改建设单位概况: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位于 XXXXXX县XX镇,中心坐标N40 31 45.58 、E112
7、 30 36.33 。东侧 100m为 XX镇居民, 北侧紧邻居民,西侧为 XX镇居民,南侧为空地。新建热源厂,内设 置 DHL29-1.25/130/90 型热水锅炉两台,DHL70-1.6/150/90-AIII 链 条锅炉一台,总出力设计125MW/建设热力站6座,建设供热管网33 km,其中一次管网长8km,二次管网长25km。公司积极发展生产,研发高新科技项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 产达22674万元,主营业务主要是供热,贯彻近期(2014年一2019 年)和远期(2019年一2024年)相结合,工业与民用相结合,合理 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总体布局规划,将XX县六个区。
8、规划热负荷预测主要考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的采 暖负荷,至2030年,规划供热面积万180万m,采暖热负荷125MW/居住建筑集中供热普及率达 85%本项目2013 2014年供暖面积达110 万 ml。1.1.2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 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3、原化学工业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 规定(修订本)(化计发【1997】426号文)4、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253号7、开发建设
9、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10、锅炉烟气脱硫设计规程(DL/T5196-2004)11、工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12、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7、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1418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 DL/T 296-201119、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20、有关工程建设的国家 XX自治区标准21、国家和地方有关规程、
10、规范、政策及条例等1.1.3编制原则1、采用成熟、可靠的脱硫工艺和设备。2、力争技术先进,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技术方案。3、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工程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4、认真调查研究项目各项基础条件,避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 和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5、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及 消防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6、设备来源应立足于国内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原 则上采用国产设备,或引进技术国内制造的设备。7、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达到低耗、稳定、科学 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选择有效、可靠地收尘设备,并在设计中尽量降低物料落差, 减少转运点,避免二次
11、污染。1.1.4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提出背景“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 能源的战略部署,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浅层地能等可 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应用 技术逐渐成熟、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烟气脱硫脱硝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这些能源被大量消耗、逐步减少的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2、投资必要性项目当地工业企业较多,环保部门对电厂 S02排放监测严格。本 项目热源厂现有的3台锅炉由
12、于调节滞后,锅炉S02排放不稳定、无 法满足即将实施的新的环保排放标准。SO2排放浓度及环保设施的稳定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热源厂的可 持续发展,所以对热源厂3台锅炉进行脱硫项目的改造势在必行。2007年6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国家环保部联合下发关 于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求安装的烟气脱硫设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的脱硫效率,并确保达到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要求。(1)其中对有下列情形的燃煤机组,从上网电价中扣除脱硫电价:(2)脱硫设施投运率在90%上时,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 硫电价款。(3)投运率在80%90的,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 并处1倍罚款
13、。(4)投运率低于80%勺,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并 处5倍罚款。现行的排污费标准是废气 0.6元/当量(1当量是0.95千克SO2 或等量其他污染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2014年9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要 求各省2015年6月底前将废气中SO2和NOX非污费调整至不低于1.2 元/当量,相当于现行标准的2倍。同时将实行差别收费:对于超出 浓度限值或者排放总量指标的企业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浓度和总量都超出加二倍征收排污费;淘汰类产能加一倍征收;排放浓度低于限 值50%以上减半征收。同时鼓励重点地区出台更高的地方标准。综上所述,二氧化硫
14、NOX非放及脱硫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与否直 接影响到热源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热源厂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势在 必行。2)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工业锅炉工序是冬季供暖蒸汽生产的必要生产工序,冬季不论铅锌系统是否生产,但工业锅炉必须生产来满足现场人员生活和工作的 供暖要求,同时保证各系统的生产设备的保存保养需求。随着环境保护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大气污染治理 力度的加大,为了保证本项目工业锅炉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为工业锅 炉进行脱硫脱硝技术改造,改造后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可有效改 善项目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为本地区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对本项目锅炉改造,安装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是必要的。3
15、、项目的目的及意义本项目是为了实现工业锅炉外排尾气含有NOX和SO2达到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合法生产。本项 目主要技术是:通过尿素供应泵和压缩空气管道喷入工业锅炉炉膛前 墙区和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区域,与烟气中的NOX(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混合反应还原成氮气和水,降低 NOX非放量,达到环保烟气排放要求1.1.5研究范围参照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GJ-94)和比照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烟气脱硝部分暂行规定 (DLGJ138-1997)的要求,本脱硝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1、脱硝工程的建设条件2、脱硝技术路线论证3、脱硝工
16、程对环境的影响4、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分析1.2研究结论1、建设内容为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系统进行 技术改造。脱硫技改内容包括将原有脱硫系统改为双碱法脱硫除尘系 统,保证煤与石灰均匀的混合脱硫。 脱硝系统技改包括在三台锅炉非 别装设低氮燃烧器,意识锅炉排放烟气达到国家标准。2、进度安排本项目于2015年5月筹划建设,于2015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建设期为5个月。3、工作制度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采暖期采用连续式运行,运行时间按 177天计,采用三班制生产,每班 8小时。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总投资为941.5万元。无后续的运营流动资金。因此本项 目投资即为建
17、设投资其中2*40t/h花岗岩脱硫塔费用302万元,100t/h花岗岩脱硫塔 费为357万元,三台脱硫塔基础及循环池费用282.5万元,这三项费 用均已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及建设其他费用。本项目正常运行时,估算污染物排放费用年节省156.87万元;年运行总成本费用为87.158634万元。则年总收益为69.71万元。由上述指标看出,本项目正常运行年份可产生盈利费用,年总收 益可观,因此本项目运行经济上可行合理,又可以产生环境效益。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1石灰实物量t/a2022片碱实物量t/a287NaO
18、H3新鲜水t/a8850厂内供应4电力万 kWh/a90.16厂内供应设备装机容量kW283计算负荷kW212.25三新增员工人9四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1总投资力兀941.5无流动资金1.12*40t/h花岗岩脱硫塔费力兀302包含建安及设备费1.2花岗岩脱硫塔费力兀357包含建安及设备费1.3二台脱硫塔基础及循环池费力兀282.5包含建安及设备费2总成本费用万元/a87.16正常运行年费3脱硫脱硝除尘排污减少节约 费用万元/a156.87正常运行年费4经济收益万元/a69.71正常运行年费7、结论通过对XX县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热源厂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改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在大气污染严
19、重和清洁生产被日益重视 的社会大背景下,经过脱硫脱硝系统改造,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 可有效改善项目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因此, 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 行的。2工程概况及现状2.1自然环境概况一、厂址的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概括本项目位于XX中南部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 XX市XX县。XX县 位于XX市南部,在东经 112 02 113 03,北纬40 10 40 50之间。东邻丰镇市,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交界,南与山西省左云县、右玉县毗邻,北与卓资县接壤。东西宽82km 南北宽73km交通非常便利。XX县土地总面积3458.3平方公里(518万亩),约占自治区总面 积的0.3%,占全市总面积
20、5.5万平方公里的6.3%;县境东西最长82 公里,南北最宽73公里。地形总体特征为四面环 山、中怀滩川(盆 地)。全县海拔23051158米之间,北部为蛮汉山山系,山体狭而陡 峭,最高峰海拔2305米;南部为马头山山系,山体宽而平缓,最高 峰海拔2042米;中部为内 陆陷落盆地 XX盆地,XX镶嵌其中。 全县平均海拔1731.5米。山地面积为165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7.83%;丘陵面积为81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46%;盆地面积 为827.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93%;水域面积为165.3平方公 里,占总面积的4.78%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滩”之称。全县耕 地9
21、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99万亩),其中水浇地25.6万亩(含节 水灌溉面积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6.7%;旱地70.4万亩,占总 耕地面积的73.3%(其中沟湾地18万亩);人均耕地3.99亩;林地146 万亩;草地140万亩;林草覆盖率61.8%,森林覆盖率31.06%,位居 全区前列,在全市排第一位。二、水文地质1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内发育两大水系,即黄河水系和XX水系。两大水系以蛮汉山为分水岭。XX为内陆构造湖,湖水不能外流。湖面呈肾形,长约13km宽2 、.约8km水面面积约130km,平均深度8.5米,最大深度为17米,流 域面积2084.4km2。有21条河流流入此湖泊,入口
22、处多有三角洲。弓坝河与五号河本为常年有水的河流,因上游修建水库,线路带内的两河水量很小,甚至干涸。2、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以山地、黄土峁、坡洪积扇裙及山间谷地、河谷平 原为主,地下水类型较简单。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基岩裂隙水、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排泄方式以地下水径流、河水排泄及人工开采排泄为主。地下水 径流条件较好。(一)、松散岩类孔隙水(I )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中。根据其富水性,可分为冲洪积河 谷平原水量丰富区(I 1),山前坡洪积扇水量中等区(I 2),湖积平 原水量贫乏区(I 3),黄土峁水量贫乏区(I 4)。(1)冲洪积河谷平原水量极
23、丰富区(I 1):主要分布于XX盆地 及河套盆地,含水层为砂、砂砾卵石混土,分布较连续,含水层厚度 可达100m单井涌水量大于500nVd m含水层埋深从山前至盆地中 部渐浅,埋深从50m-2m变化不等。水化学类型以 HC4Ca型为主, 矿化度小于500mg/l,水质良好。(2) 山前坡洪积扇水量丰富区(I 2):分布于盆地边缘山前部 位,该地段上覆坡洪积含粘性土砾卵(碎)石,含水层为砾卵(碎) 石层,分布不均匀,厚度一般 320m水化学类型以HCd Ca型为 主,矿化度小于500mg/l,水质良好。(3) 湖积盆地水量中等区(I 3):分布于XX西南的平原腹地, 含水层为淤泥质土中的砂砾薄层
24、, 水平方向分布较连续,垂直方向断 续分布。埋藏深度小于5m水量小于30 m/d m矿化度较高,易形 成盐碱地及沼泽。(4)黄土峁水量贫乏区(I 4):分布于盆地与坡洪积扇之间的黄土峁,含水层为黄土中的薄层砂、砾石,埋深一般1530m分布极不均匀,水量小于10 m/d m水化学类型以HCS Ca型为主,矿 化度小于500mg/l,水质良好,可以饮用。(二)、基岩裂隙水(H)岩性包括火山岩、各期侵入岩、混合花岗岩,地貌为低山、丘陵, 岩石裸露,风化裂隙发育,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5-20m,最厚可达30m 富水性极不均匀,但在同一岩性中,受地貌条件控制极为明显,一般 在切割强度和深度比较发育的低山、
25、高丘区富水性强,反之则弱。泉 流量一般小于10nVd,水化学类型以HCd Ca型为主,亦有HCd Ca.Mg型、HCdCa- Na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个别0.5-1g/l。(三)、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皿)表层以风化裂隙水为主,强风化带厚度 10m左右,中等风化带厚 度15-20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nVd,水质良好,为HC8Ca型 水,矿化度小于1g/l。三、当地气象资料本项目所经区域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暂炎热,降水集中; 春季干旱多风;秋季日光充足,凉爽而短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冷暖变化剧烈,降水少且集
26、中,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 69月份,蒸发量大约为降雨量的4-5倍,霜冻期长,无霜期120天左右。项目区气象特征见表 4 1。表2 1气象特征表项目单位特征值多年平均气温C3.5极端最高气温C38.3极端最低气温C-30.9多年平均降水量mm361.2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84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154单日最大降水量mm( 1989)96.0年最大降雨量mm( 1989)629.7年最小降雨量mm( 1983)179.0年蒸发量mm2105.2多年平均风速m/s3.3大风日数d26 10C积温C2818.4无霜期d125最大冻土深m1.60四、自然资源近年来,XX县
27、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巩固农牧业的基础地 位,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逐步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 为主的大农业和以温室蔬菜、烤烟、甜菜为主的特色农业的种植格局, 并逐步形成了以奶牛、肉羊为主的支柱产业。XX县水资源丰富,水系比较发育,共有大小河沟三百余条,分属 黄河、XX永定河三大流域。全县水资源总量达 2.3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资源总量达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亿立方米,且 水质较好。特别是XX盆地平原区,占全县地下水资源量的85%为地 下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XX县拥有较大的水域面积,特别是 XX湖, 作为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水域面积达 160平方公里,水温适中,水 质
28、清澈,水体无污染,且周边生态良好,特别适宜多种生物和鱼类生 长,是XX自治区著名的渔业基地。现共有鱼类27种,年捕捞量1000 吨左右,远销呼市、包头、大同等地。XX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的矿藏地有41处,矿种20余种, 主要分布于XX盆地两侧山区。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铜、金、银、铌 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花岗岩、墨玉、浮石、石墨、玄武石、白云母、 石榴子石、大理石、硅石、建筑石料等。2.2机组概况2.2.1锅炉概述1、锅炉容量本 DHL29-1.25/130/90 型热水锅炉两台,DHL70-1.6/150/90-AHI链条锅炉一台,总出力设计125MW/ 3台余热锅炉及燃煤工业锅炉产 生的
29、高温水经一级管网输送至热力站,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低温 水,低温水再由二级管网输送至各热用户。2、锅炉参数本项目采用 DHL70-1.6/150/90-AIII 链条锅炉,吨位为100t/h , 锅炉给水温度90C,锅炉供出热水温度为 150C,锅炉效率83% DHL29-1.25/130/90型热水锅炉,吨位为40t/h,锅炉给水温度90C, 锅炉供出热水温度为130C,锅炉效率80%2.2.2煤质分析本项目共安装 HL29-1.25/130/90 型热水锅炉两台, DHL70-1.6/150/90-AIII链条锅炉一台,本项目燃煤由托克托县蒙利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煤质分析见表 2 2。表2-
30、2本项目煤质分析情况表序号项目符号单位煤1全水分Mar%14.42收到基灰分Aar%7.113干燥基灰分Ad%6.894无灰干燥基挥发分Vdaf%33.445分析基固定碳Fc.ad%566干基全硫St.d%0.327收到基全硫St.ar%0.228低位发热量rg24.829高位发热量Qgr.dKJ/g29.46全年燃料消耗量9.56万吨。2.2.3热力系统1循环水系统高温水经一级管网输送至热力站,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低温水,低温水再由二级管网输送至各热用户,一、二级管网均为闭式循 环系统。本项目一级供热管网高温水系统供水温度确定为130C,回水温度确定为70C;二级供热管网低温水系统供水温度确
31、定为 90C, 回水温度确定为65C。高温水供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 2 1。二纵网供水管13091r90U1热糅厂热力站热用户Ar70165 r1 一级网冋水管二级网舸水许图2 1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一级网回水经除污器及循环水泵送入锅炉。锅炉进、出水均采用单母管制。每台锅炉出水接入供水母管,再由供水母管输入官网至热力站为防止水泵突然停转,厂房系统中管道产生水击现象,在热网循 环水泵的出口管与吸入管之间加装旁路,并在旁路管道上设逆止阀, 以降低循环水泵入口侧的压力。锅炉设计工况额定进、出水温度为130/70 C、额定压力1.6MPa, 锅炉额定循环水流量为1003t/h。增加旁通管,以利于流量和热量
32、的 平衡要求,通过锅炉的水流量保持不变。锅炉热力系统工艺流程见图图22锅炉热力系统工艺流程图各锅炉的定期排污经母管排入定期排污扩容器或排进渣沟,经沉淀后用潜物泵打入炉下的冲渣管,重复利用。2补水定压系统热网系统采用变频泵补水定压,补水经软化、 除氧后送至一级网 循环水泵入口,与一级网回水一同送入锅炉。锅炉补充水的软化采用全自动钠离子软化水装置,除氧装置采用海绵铁除氧方式;软水和除氧装置的反洗水进行再利用,用于给煤加 湿、除尘、除渣、脱硫、卫生等用水。目前市场上的锅炉用除氧器主 要有以下几种:热力喷雾除氧器、旋膜除氧器、过滤式除氧器;前两 种除氧器均需蒸汽来工作适用于蒸汽锅炉, 而过滤式除氧器主
33、要是海绵铁除氧器在热水炉中应用较广泛, 其除氧机理是经活化处理而得到 的高活性填料式块状常温海绵铁除氧剂,是海绵状多孔隙的铁粒,为 水中的溶解氧提供了与活性铁进行反应的机遇,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它与水中的溶解氧发生如下反应:2Fe 2H2O O2 2Fe(0H )22Fe(0H )2 H2O 1O2 2Fe(OH )32海绵铁除氧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因此推荐采用海绵铁除氧器;除氧器型号和规格:Q=5om 2台在系统补水系统上预留加药装置接口, 便于直接加药调节炉水的PH值保持在910,和应急用软化、除氧、除氯加药。一级网补水量依据循环水流量的1%2.2.4燃烧系统链条锅炉燃烧系统由送风系
34、统、煤-灰-渣系统、烟气系统及除 尘脱硫等系统组成,简述如下:1送风系统每台锅炉配有一台鼓风机。鼓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燃烧所需 的空气由鼓风机送入空气预热器,经预热后由炉床下部的布风板均匀 进入燃烧室,以达到理想的燃烧效率。2燃料、灰、渣系统原煤自原煤斗、溜煤管、分层给煤机由运转炉排送入炉床,每台锅炉配1个钢制煤斗、1个溜煤管。煤斗可贮煤约10小时,溜煤槽 可储煤2小时。燃烬的灰渣掉入锅炉底部的出渣口、由 ZKC重型框链 除渣机送至平地,由推车运至灰渣场储存。3烟气系统锅炉烟气依次经过炉膛、锅筒、烟道、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后从 锅炉排出,为有效减少烟气污染,烟气必须先经除尘和脱硫装置,再 经引
35、风机、烟道、后由烟囱排向大气。烟囱为钢筋混凝土制,高H=60m 出口直径2.5m。2.2.5除灰渣系统原煤自原煤斗、溜煤管、分层给煤机由运转炉排送入炉床,每台 锅炉配1个钢制煤斗、1个溜煤管。煤斗可贮煤约10小时,溜煤槽可 储煤2小时。燃烬的灰渣掉入锅炉底部的出渣口、由 ZKC重型框链除 渣机送至平地,由推车运至灰渣场储存2.3工程建设条件2.3.1场地条件本项目位于XXXXX县XX镇,厂地地势平坦,地质条件优良,厂 区现已被规划为建设用地,项目选址合理。厂区呈四边形,总占地面 积项目18203m,建筑面积8ooo m,厂区大门位于北侧的中部,进入 大门后正对的为锅炉房,其内包括锅炉间、办公区
36、、软水间、控制室 等,其西侧为输煤系统,锅炉房的南侧为烟囱,锅炉房的东侧以及西 侧为两个储煤场。主干道宽度设置 7m次干道4m均采用水泥路面, 完全满足厂区内消防和运输的需要。 整个总图布置充分利用地形,布 置紧凑,节省占地。本项目为脱硫除尘脱销的技术改造项目在三台锅炉的烟道出口 分别预留有脱硫除尘装置建设用地,预留场地满足脱硫除尘装置的建 设要求。本项目脱硝系统采用低氮燃烧器技术, 低氮燃烧器一般把一次风 分成浓淡两股,浓相在内,更靠近火焰中心;淡相在外,贴近水冷壁。 浓相在内着火时,火焰温度相对较高,但是氧气比相对较少,故生成 的氮氧化物的几率相对减少;淡相在外,氧气比相对较大,但由于距
37、火焰高温区域较远,温度相对较低,故氮氧化物的生成也不会很多。 低氮燃烧器安装在锅炉燃烧系统中,不需额外预留建设用地。2.3.2原材料本工程脱硫系统需要使用片碱(NaO)石灰作为原料,根据测 算,锅炉房建成后,片碱消耗量 287t/a、石灰202t/a,全部由XX市 市场购买,供应能力满足本项目需求。2.3.3动力供应条件1、水本工程脱硫技改项目采用干法脱硫、除尘脱硝装置水耗量较少, 故由厂区内部供给,供应有保障。2、电力脱硫脱硝系统技改工程电力用量很小, 可由项目场内附近开关站供给即可。3工艺技术方案选择3.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1)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2)脱硫脱硝工艺对锅炉工况变化适
38、应性。(3)使用当地可以稳定供应、价格较低、性能好的脱硫脱硝剂。(4)脱硫脱硝处理后不产生二次污染,满足环保的严格要求。(5)所选择的脱硫脱硝装置其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综合性考 评是否经济可行。(6)所选择的脱硫脱硝技术是否会影响原有的或新建的生产锅 炉的正常运行3.2脱硫工艺方案的选择目前,世界上燃煤或燃油电站所采用的脱硫工艺多种多样,达数 百种之多。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燃烧前脱硫、 燃烧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 在这些脱硫工艺中,有的技术较 为成熟,已经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有的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经过 初步筛选,对目前技术较为成熟、 在电厂烟气脱硫中有一定应用的的
39、脱硫工艺进行简单介绍。3.2.1双碱法脱硫工艺、工艺方案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 2气体。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而且吸收速率高,液气比低,吸收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省, 运行成本低。1、以NaOH(Na2CO3脱硫,脱硫液中主要为 NaOH(Na2CO3水 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缓解腐蚀、冲刷及堵塞,便 于设备运行和维护。2、钠基吸收液对SO反应速度快,故有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 的脱硫效率,一般90%3
40、、脱硫剂的再生及脱硫沉淀均发生于塔体避免塔内堵塞和磨损, 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成本。4、以空塔喷淋为脱硫塔结构,运行可靠性高,事故发生率小, 塔阻力低, P 90% 99.99%设备结构简单简单运行稳定性稳定稳定运行及维护费用低高维修可离线维护可离线维护占地小小烟气温度对除尘器影响小不能耐高温运行可靠性较咼高本项目燃煤灰分较低,仅7.11%,烟尘产生浓度较低,对除尘器 效率要求不高;项目锅炉为链条炉,烟气温度较高,最高达到1200C 通过上述比较选择旋风除尘器作为烟气除尘器,同时采取湿式脱硫,也能起到一定的除尘作用,工程设计取除尘效率 98%烟尘排放浓度 为16.5mg/m3,满足锅
41、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4 2014)标 准限值要求,措施可行。3.4脱硝工艺方案的选择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二次征求意见稿) 燃煤锅炉使用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中一氧化氮占95%以上,可在大气中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比较稳定。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由三部分构成: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一般而言,燃煤锅炉 生成的氮氧化物以燃料型为主,燃油燃烧生成的燃料型氮氧化物占氮 氧化物总量的50%以上,而在氮含量较低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以热力 型为主。影响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炉膛温度、氧气浓 度和停留时间;燃料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空气-燃料混合比,空气燃料混合
42、比愈大,即过量空气系数愈大,则氮氧化物的生成 量也愈多。主要低氮燃烧技术比较见下表表3-3主要低氮燃烧技术比较技术名称抑制NQ原理优点不足低过量空气技 术降低燃烧区氧浓度投资最少,有运行经验导致飞灰含碳量增加, 降低燃烧效率燃料分级技术形成低氧环境,还原已生成的NQ适用于新的和现有锅炉 改装,可降低已生成的NQ,中等投资可能需要第2种燃料, 运行控制要求高空气分级技术降低燃料点火区氧浓度投资低,有运行经验不适合所有锅炉,存在 炉膛结渣和腐蚀可能,并降低燃烧效率烟气再循环技 术(FGR降低燃烧区氧浓度和燃烧温度能改善混合和燃烧,中等 投资增加再循环风机,适用 不广泛低氮燃烧器(LNE)通过改变空
43、气与燃料的混合情 况,降低燃料型NQ和热力型NQ 生成适用于新的和改装的锅 炉,中等投资,有运行经 验结构比常规燃烧器复 杂,有可能引起炉膛结 渣和腐蚀,并降低燃烧 效率所以,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新建燃煤锅炉安装脱硫脱硝设施,所以本项目选用低氮燃烧器降低NQ排放,低氮燃烧器一般把一次风分成浓淡两股,浓相在内,更靠近火焰中心; 淡相在外,贴近水冷壁。浓相在内着火时,火焰温度相对较高,但是 氧气比相对较少,故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几率相对减少;淡相在外,氧 气比相对较大,但由于距火焰高温区域较远,温度相对较低,故氮氧 化物的生成也不会很多,NQ浓度控制在不大于300mg/m。满足锅 炉大
44、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4 2014)新建燃煤锅炉排放标准。故本脱硝项目选择低氮燃烧器脱硝技术为实施方案是可行的。4工程设想借助以往工作经验及国内同类机组改造案例, 针对本工程脱硫脱 硝改造技术进行了工程设想。4.1设计参数与性能要求4.1.1脱硫除尘系统、全厂物料平衡本项目为集中供热项目,主要原料为燃料煤,同时在脱硫系统中添加碱和石 灰,具体物料平衡见图4 1。3.3全厂物料平衡图单位t/a3.3全厂物料平衡图单位t/a、硫平衡本项目硫化物由煤带入,流程方向包括炉渣带走、脱硫石膏带出、废气中排 放,具体见图4 2。305.9锅炉T炉渣中61.184305.9锅炉T炉渣中61.18424
45、4.736 4 脱硫系统61.184废气中脱硫石膏183.552图4 2 硫平衡图 单位t/a根据煤质化验报告可得知,本项目用煤含硫率0.32%、灰分7.11%。根据计算,本项目用煤量为 9.56万t/a (539.8t/d ), 3台锅 炉共用一根烟囱,按照以上系数,结合煤质化验结果计算烟气量为 983765108 H7a (277900nVh ); SO产生量 458.88t/a(129.6kg/h ),产生浓度466.4mg/m;为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14)标准限值要求,脱硫消耗碱量为 287t/a石灰量为202t/a。表4-1脱硫系统设计参数表序号名称数量单
46、位1年利用小时数3540h2脱硫效率75%3除尘效率98%4石灰耗量202t/a5碱耗量287t/a6脱硫装置电耗283kW7煤中含硫0.32%8脱硫除尘耗水量50T/d序号名称数量单位9锅炉用煤量9.56 万t/a4.1.2脱硝系统设计参数及性能要求根据计算,本项目三台锅炉总用煤量为9.56万t/a(539.8t/d), 3台锅炉共用一根烟囱,按照以上系数,结合煤质化验结果计算烟气 量 为 983765108 mVa ( 277900nn/h); NO 产生量 281.06t/a(79.4kg/h ),产生浓度为285.7吨/卅)。为达到为达到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327J 201
47、4)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采用的低氮 燃烧器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削减量大于38%控制NQ浓度不大于 300mg/m。4.2总平面布置1、脱硫除尘系统脱硫除尘系统按其工艺特性集中布置于炉后。 建设与原有麻石脱 硫除尘系统基础之上。脱硫除尘采取一炉一塔的布置方式,三台炉吸 收塔的西侧及东侧分别布置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本工程脱硫系统没有 额外占用土地,在原有除尘脱硫系统用地上实施改造建设,故本工程 脱硫改造系统不涉及平面布置方案。2、脱硝系统脱硝改造工程的总体布置应力求对主机的影响最小,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考虑施工条件, 并满足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 技术规程(DL/T5032-2007),火
48、力发电厂烟气脱硝设计技术规程(DL/T5196-2006)等规范及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防范的有关要求。本项目所采用的低氮燃烧器具有脱硝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特 点,完全符合产地的建设要求。4.3脱硫工艺系统设计4.3.1脱硫除尘改造工艺流程本项目设计采用陶瓷多管除尘器 +双碱法除尘脱硫一体系统,不 设烟气旁路。吸收剂制备与补充系统用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氢氧化钠干粉料加入清液罐配置成碱液 加入脱硫塔内进行脱硫,为了将钠基脱硫剂脱硫后的脱硫产物再生还 原,脱硫液进入再生池,加入石灰粉与亚硫酸钠、硫酸钠发生反应, 含渣液体进入沉淀池,清液回用于脱硫、脱硫渣脱水去除。在整个运 行过程中,脱硫产生的很多固体
49、残渣等颗粒物经渣浆打入石膏脱水处 理系统,脱出水分返回至再生池。由于排走的残渣中会损失部分氢氧 化钠,所以,定期对氢氧化钠进行补充,以保证整个脱硫系统的正常 运行及烟气的达标排放。SO2吸收系统烟气进入吸收塔内向上流动,与浆液以逆流方式洗涤,气液充分接触。充分吸收SO2吸收液与石灰再生池内反应后,再生过的氢氧 化钠溶液循环打入吸收塔。脱硫产物处理系统由于脱硫与除尘属于同一系统,脱硫系统的最终脱硫产物是石膏 浆和除尘灰,具体成分为 CaS03 CaS04 NaS04等。经被浓缩后在灰 渣间内临时储存,作为建材原料使用,溢流液回流入再生池内。脱硫系统反应方程式如下:1)脱硫原理2NaOH+SO2N
50、a2SO3+H2ONa2SO3 +SO2+H2ONa2HSO32)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12ONa2SO4Na2SO3+12ONaHSO43)再生过程CaO+H2GCa (OH 2Ca (OH 2 +Na2HSO3Na2SO3+CaSO3H2O总爲门总爲门图43双减法脱硫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4.3.2脱硫除尘改造工艺设备脱硫除尘改造工艺设备明细表见下表:表4-2脱硫除尘改造系统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除雾器 1600套32脱硫循环泵-台34气力输送机-台55仓顶除尘器-个16制浆搅拌器-个57浆液罐10卅台58压滤机处理能力:5t/h套19再生池20m3个110沉淀池20m3个
51、111多管除尘器套312双碱法脱硫套34.4脱硝工艺系统设计4.4.1脱硝系统工艺为了降低NQ排放,选用低氮燃烧器,低氮燃烧器一般把一次风 分成浓淡两股,浓相在内,更靠近火焰中心;淡相在外,贴近水冷壁 浓相在内着火时,火焰温度相对较高,但是氧气比相对较少,故生成 的氮氧化物的几率相对减少;淡相在外,氧气比相对较大,但由于距 火焰高温区域较远,温度相对较低,故氮氧化物的生成也不会很多, NO浓度控制在不大于300mg/m。本系统每台锅炉均设置一台低氮燃 烧器。4.5自控技术方案1、设计原则及方案将改造后的系统并入已有控制系统, 进行集中控制。为了使生产 过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
52、产率,实现管理现代 化,本项目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 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生 产线的集中操作、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2、DCS系统配置DCS系统由现场控制站,高速数据网络及操作站三部分组成。控 制范围为脱硫系统。本项目利用原有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内的操 作站通过现场控制站完成工艺设备的顺序逻辑控制和工艺参数的检 测调解和报警。3、现场控制站范围现场控制站完成脱硫脱硝工艺设备电机的顺序逻辑控制,工艺过程参数的监测及过程回路的自动调节等, 并通过通讯网络与中央控制 室的操作站及其它现场站进行数据通讯。4、操作站设在中控室内,操作站主要功能具有动态参数的工艺流程图显示 电机开停操作和运行状
53、态显示,工艺参数历史趋势曲线显示,调节回 路的详细显示及操作参数修改,报警状态显示,报警报告及工艺报表 打印,DCS系统监视及报警。5、应用软件软件设计现场控制站和操作员站联系的重要软件, 需要在清楚了 解生产工艺和DCS系统软件、硬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调试。对工艺线上的所以电机、电磁阀、根据操作站显示的流程图,通 过键盘及鼠标操作,完成电机的组起组停、单机起停、紧急复位和逻 辑联锁等。6、工厂管理在管理人员办公室设整套计算机监视系统,该系统通过通讯方式 同全厂DCS系统连接。他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指挥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全厂目前和过程生产中的各种 信息,如查询原料的储
54、存量和消耗情况,设备运行状况,最近的产量 和质量情况等。7、电缆选型1)一次检测元件,变送器至各个现场站之间的连接导线及直流信号线均采用KVVP型多心带护套铜芯屏蔽电缆。交流及开关信号选 用KVV型铜芯电缆。热电偶选用带屏蔽及护套的高温补偿型导线。DCS系统各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导线随设备成套供货。&电缆敷设一次元件及现场站之间的电缆穿管埋地或沿电缆桥架敷设,控制室内部电缆或室内抬高地坪下面敷设, 主干通讯电缆在室外电缆桥架 中敷设。9、防雷与接地本工程脱硫系统处于烟囱上避雷针的直击雷保护范围内。 接地装 置除利用埋地金属管道、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接地外, 还敷设以水平接 地镀锌扁钢为主,适当设置垂
55、直接地极的闭合接地网, 并同主体工程 的主接地网至少有四处可靠的电气连接4.6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4.6.1给水、排水1、设计依据GB50013-2006GB50014-2011GB50015-2009GB50013-2006GB50014-2011GB50015-2009GB 5749-2006GB/T50102-2003GB50016-2006GB50219-199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2、可研范围1)水源地取水、输水系统2)厂区生产、生活、消
56、防供水、排水系统3、设计原则1)执行工程设计合同范围内有关工程设计内容。2)执行工程生产工艺对水工专业要求的设计内容。3)执行工程设计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及相关标准图集。4)执行工程设计内容的深度。4、给水水源本项目热源厂主体工程设施比较齐全, 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所需水 源由热源厂提供,供应条件较好且有保证。脱硫脱硝系统的给水和排 水系统分别在脱硫除尘系统界区外1m与项目厂区相应的给水系统接口对接。5、用水量(1)脱硫除尘系统用水锅炉采用多管旋风除尘 +双碱法脱硫系统,该系统平均补水量 50t/d,由软水制备过程中排放的浓盐水作为补充水,脱硫系统水分 流失方式为蒸发和清除底渣带走水分 22t/d
57、、蒸发28 t/d。(2)排水脱硫除尘系统建构筑物室内生活排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系统,与 厂区排水系统采取一致的清污分流系统,排水方式为自流4.6.2供配电1、标准规范设计遵循的标准,以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为主, 其它标准辅 之,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若有修订,应以修订后的有效版本为准。当 各标准发生不一致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采用的标准主要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
58、8GB50054-2011GB50217-2007GB50054-2011GB50217-2007GB/T50065-2011GB50160-2008HG/T20586-1996HG/T20675-1990GB50227-2008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供配电方案(1)电力供应状况本项目用电采用原有脱硫供电系统。脱硝装置和公辅装置的项目供电包括界区内的各脱硫除尘装置、脱硝装置和公辅装置的供配电,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电气控制、电气照明、防
59、雷及接地与 防静电接地等。低压PC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380/220V脱硫脱硝I、II段, 由两台低压干式变低压侧供电。380/220V脱硫脱硝I、II段之间设联 络开关,正常时联络开关打开,当某一段进线电源故障时跳开该段进 线开关,联络开关自动闭合,MCC匀采用双回供电,两路电源互相闭 锁。380/220V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于 PC上的馈线回路采 用空气断路器。低压电器的组合应保证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各级保护 电器有选择性的正确动作。低压系统应有不少于20%勺备用配电回路。本项目脱硫脱硝除尘 装置总装机容量为283KW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脱硫脱硝系统设低压配电柜,布置在现有尾气在
60、线监测室,MCC及其余电气设备均采用集中室内布置方式。电缆设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电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恰当地采用电缆沟道、电缆桥架、地下 埋管以及电缆直埋的敷设方式。敷设于电缆桥架和电缆支、吊架上的电缆做到排列整齐、美观。0.4kV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等按有关标准和规范分层(或分隔)敷设。二次线及继电保护脱硫脱硝系统电气系统设置常规控制屏,所有开关状态信号、电 气事故信号及预告信号均送入脱硫系统规控制屏。脱硫系统控制室不 设常规测量表计,采用420mA变送器(变送器装于相关开关柜)输 出送入脱硫规控制屏。测量点按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 程配置。380V厂用系统及电动机由空气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公共交通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与中国狗雨衣市场销售渠道及发展现状调研研究报告
- 2025-2030儿童商城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信息学校监控电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书柜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2025-2030中草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饮用纯氧水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用精制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离心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3年保密法知识竞赛保守国家秘密法真题模拟汇编(共592题)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高中班会 国家安全日主题班会-强化安全意识 提升安全素养 课件
- CJJ 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
- 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模板报数指引(2022年)
- 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挑战
- 月度能耗分析报告
- 北京链家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简介演示文稿
- 物理建模思想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