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最新范文_第1页
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最新范文_第2页
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最新范文_第3页
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最新范文_第4页
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最新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简介:金沙江流域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已经引起各方面 关注,正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特定的自然地 理环境,其开发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 的基础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 合开发的道路。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全长2308km,在云南省境内河长1560km,流 域面积10.91万km撞2搅,人口 13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4%,现有 耕地88.3万ha,占全省耕地31%,可开垦荒地8.03万ha。金沙江河 谷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众多的矿产和优势的水能资源,被誉为” 大西南的聚宝盆”。金沙江流域

2、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 势,已成为国家和云南省经济开发的重要区域,从1994年起金沙江农 业综合开发已经拉开序幕,尤其是自丽江县塔城至永善县黄华乡,河 长1305km,4465km撞2搅内的干热河谷区(即海拔小于1500m地区) 的16个县市是开发的重点。现就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中有关水土保 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进行讨论。一、自然概况1、区位与地貌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标为 9900T058E,2428-2915N。行政区域有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东川、曲 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个县、区。流域西北部为横断山脉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海拔为丽江县境内的玉龙雪

3、山,海拔5596m,最 低点为东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内高峰林立,以山地为主;流 域东北部为云贵高原的北缘,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为主,最高山 峰是东川市境内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点是水富县金沙江水面, 海拔267m,地势起伏大,” V”型谷多。流域内坡度大于25的土 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8.9%,地处横断山脉的迪庆州、丽江地区坡度大 于25° ;的土地面积高达62.1%和45.2%;东北部的东川市、昭通地 区也分别达到62.5%和43.8%;处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 州、曲靖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21.333.6%撞1搅, 可见本区地形地貌之陡峻。2

4、、地质构造与岩性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 型构造,宾川-喋程海断裂、元谋一绿汁江断裂、普渡河断裂、小江断 裂和巧家一莲峰断裂等,境内断裂广泛分布活动强烈,地震频繁而且 烈度大,对山体稳定有较大影响撞2搅。本区地层古老,古生代、中 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岩性多为砂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和第四系 松散堆积物。砂岩呈紫红色泥质胶结,极易风化;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 理,多为粘土质页岩和砂质页岩,透水性小,易风化呈碎片;玄武岩具 有气孔状结构,裂隙发育,表层易风化;石灰岩具有可溶性;花岗岩具 有原生裂隙,易风化;第四系堆积物易被流水侵蚀冲刷,构成泥石流丰 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5、在地层和岩性组合上,往往又是软硬相间,抗侵蚀 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条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 恶化为滑坡和泥石流。3、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集中本区雨季一般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时85%以上,降 水量有随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趋势,山区降水量要比坝区、河谷区多。 由于全区地势高差悬殊,局部地区容易形成控制面积小,历时短促,降 水强度大的单点性暴雨,从而激发滑坡泥石流暴发。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产 生重大影响。然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是人类长期执着的要

6、求,通过 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流域区内贫困人民群众 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但是,任何资源的开发,必须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需 要构成危害。这是人类经历了长期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从漫长的痛苦 中得出的划时代抉择撞3搅。鉴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 殊的地质地貌因素,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时,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 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原因有三条:1、流域内土壤侵蚀严重主要表现在侵蚀面积大和潜在危害大这两方面。据1987年遥感资 料表明,本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6922.62Km撞2搅,占流域面积42.7%, 见表1

7、。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区及其支流,土壤侵蚀更为严重, 据16个县(市)资料表明,土壤侵蚀面积大于土地面积45%以上的有12 个县(市),占75%。元谋县高达74.4%,见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 68.1%来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趋势,见表3。潜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点开发的干热河谷区 有效土层的厚度浅薄,土壤母质多为第四纪残坡积层,侵蚀模数大。加 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发量强,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 度4以上。焚风效应明显。森林植被以稀树灌木草丛和禾本科草丛为 主,覆盖率低,农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质稳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坏, 旱洪灾害频繁。据考

8、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变为 三年一旱;洪灾从89年1次,缩短到45年1次。地处东川市境内 的小江,两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条,发展到八十年代的107 条,19711978年共发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发生泥石 313次,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每到雨季,山体滑坡、岩体崩塌和沟岸泻 溜等屡见不鲜,堵江断流现象时有出现。昆明市松花坝水库,六十年代 进库泥沙平均为5.2万t/a,七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7.3万t/a,八 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13.2万t/a,大大缩短了水库使用寿命。昭 通地区的巧家县,1950年有山泉3020个,到1981年已干涸708个, 县城大龙潭流

9、量六十年代为0.14m/s,八十年代已下降为0.097m/s。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土地耕作层变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农业生 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 雨顺增点产”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着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 是这一区域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害严重本区有众多的断裂带,特别是深大断裂带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 带,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活动区。据方光迪、张 信宝调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999处, 其中滑坡、崩塌447处,属大型滑坡、崩塌有114处,中型294处;发 育泥石流沟552条,属大型中高

10、频率泥石流沟66条,主要分布在主河 道两岸及支流腊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龙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动频 繁,危害严重撞4搅。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地震降低了 岩石强度和山坡稳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随水土流失。又据云南省气象 局1950-1980年30年资料统计,金沙江流域,发生较大的洪旱涝风等 灾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昭通地区和东川市,发生灾害的次 数是其它地区的2.4倍,农田受灾面积日趋扩大撞1搅。3、生态环境脆弱本区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 是地质环境脆弱带,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山地垂直自然带幅窄,递变 急剧,微域差异显著,使每一个垂直自然的环境容量小,

11、经不住外界冲 击。加之地势高亢,坡度陡峭,地质结构松散,在这种地质地貌条件下 所形成的环境和农业生产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强,自我调节、自恢复 能力差。本区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将对地表、沉积圈和一些自然地 质作用的影响日益增强;矿产资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静压负 荷、动压负荷的产生和变化,导致或诱发构造应力状态的变化和重新 分配撞5搅,地质环境受到破坏。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 害频繁和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环境保护 和治理,融开发与保护治理为一体,纳入综合开发的具体内容。地处金 沙江中游的迪庆州和

12、丽江地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金 沙江沿岸几乎全是裸露荒山,雨季频繁出现的山体滑坡造成大面积泥 石流,挟带泥沙冲入金沙江;著名的泸沽湖已受到旅游业带来了污染 和沿湖植被破坏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养殖场污水 不加处理直排入内,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撞7搅。土地资源开发、矿 产资源开发和公路、铁路建设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坚决付 诸实施,同步进行。提倡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 开发,在治理中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 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对待,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将各项开发项目

13、有机 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或相互制约 或被抵消,起不到综合开发之目的,寓环境保护于资源开发之中,以良 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使两者达 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用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 标,发展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生态环境效益是实现这一目 标的保障,是基础。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而损害持 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才能 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仅危及本区域人民利益,而且对长江中下游 带来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 提高,最终

14、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改良 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层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产量 低而不稳。以坡地改为梯地为重点,集中成片地进行坡地改梯地和坡 面水系建设,使耕地土层增厚,蓄水能力增强,沟、凼、池配套,形成有 效的防护体系,既减少地表径流使土壤不受冲刷,又拦蓄了水源,减轻 了水土流失。兴修农田水利,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又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和脆弱的生态 环境。植树造林是确保农业开发持续开发的绿色屏障,是金沙江环境 建设的主体。改良土壤主要是实施有机肥耕作法,横坡聚垅免耕法, 充分发挥用

15、地养地的作用,这是山区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重要方 法。在某种意义上讲,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 要内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较好地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 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生态环境好转,山地灾害减少,土地生产力提高, 环境容量扩大,整体效益显著。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不仅要使流域内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而且要使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和不断好转,以及 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宗旨。因此,必须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更为合 理,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的方法。最近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撞6搅,可供我们借鉴。水土保持型

16、生态农业的含义是:以强化降水就地入渗防治水土流 失为中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建设基本农田、植被和发展经 济林果、养殖业为主导,达到农、林、牧、果综合发展生态经济良性 循环为目的。金沙江农业开发(尤其是干热河谷区)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生态 经济理论为指导,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使综合 开发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既充分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增加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又不给后代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带 来忧患。对于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气候类型多样, 土壤种类繁多,人口素质差异大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平衡的金沙江流域 来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这就 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分类指导,才 能使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就金沙江广大山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要实行治水改土与造林绿 化相结合,搞好水平梯地(田)建设,固定基本农田并使其向高稳产农 田方面转化。据调查,水平梯地比坡耕平均减少径流72.2%,提高土壤 含水率32-40%,耕作层的土壤机械组成中小于0.01mm的粘粒增加 13%,减少土壤沙性,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梯地蓄水保土后增产粮 食一般65%以上,从长远看,只有走生物水(植树造林),土壤水(改良土 壤),工程水(农田水利广三管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