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1.gif)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2.gif)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3.gif)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4.gif)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f23346218d017425334da138a7a24f8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简答题(基础)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 中考冲刺专题之化学问答题(基础)一、解答题1(2017台州)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色。(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2(2020宁波模拟)影片唐人街探案2中,多人因被七氟烷(化学式C4H3F7O)麻醉而丧失反抗力。七氟烷为无色无味、
2、有香味无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对热、强酸稳定,不燃烧、不爆炸。请回答问题:(1)已知七氟烷的化学式为C4H3F7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七氟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B一个七氟烷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C七氟烷的含碳量为26.7%D七氟烷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7:1(2)吸入的七氟烷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再经过肺泡的毛细血管进入 系统,最后作用于大脑的 ,产生昏迷。(3)现场勘探时,要十分注意痕迹,破案人员根据脚印深浅可以大致判断疑犯的体重,原因是 。3(2020天台模拟)2020年的新春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国多地采用一天两次高空雾炮进行杀菌消毒(如图)
3、,所用的主要消毒液是84消毒液。它是由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得,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是 。(3)市售的84消毒液必须经过稀释才能使用,其标签如图所示。现需配制0.2%浓度的消毒液2000kg,需要该消毒液多少千克?加水多少千克?4(2019天台模拟)死海因其高盐度出名,海里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美国科学家对其十分好奇,乘船到死海,做了一个实验:(如图)他们将一件黑色礼服用钢丝固定,放入死海中,两年后取出,发现衣服表面挂满了白色盐晶。
4、经检测,晶体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1)鱼虾、水草等生物随河水到死海后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2)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在这两年中经历的最主要过程是 ;A凝固 B蒸馏 C结晶 D升华(3)将衣服表面盐晶溶于水,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将出现 现象;5(2020杭州模拟)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来制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ONaClH2O。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次氯酸钠(NaClO)5%的漂白液(漂白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1490g,请计算:(1)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氯元素呈现了 种化合价
5、。(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6(2020萧山模拟)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2020天台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用足量的稀硫酸对10克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见图。(1)图中M的值为 克。(2)AB和B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因是 。(3)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8(2020三门
6、模拟) 2019年澳大利亚发生了大面积的森林火灾,灭火工作异常困难,如图甲为消防员戴的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化学式KO2)。超氧化钾能与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1)某同学利用面具中的生氧剂与水反应来制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4KO2+2H2O4KOH+3O2。则制取时可选用乙图中的 (填“A”或“B”)发生装置。(2)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量约为0.32克,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30分钟的“自生氧防毒面具”至少要装入含超氧化钾80%的生氧剂多少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9(2
7、020宁波模拟)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丙同学所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 。(2)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4)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10小黄同学对不同催化剂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效果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根据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佳的催化剂是 。(3)小黄还发现维持加热条件不变,
8、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请解释原因: 。(4)在另一次实验中小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试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4.8克,则试管内分解了多少克氯酸钾?11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金同学称取50g贝壳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烧杯A 烧杯B 烧杯C 烧杯D 烧杯E加入贝壳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
9、52(1)表格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其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某氢氧化钠样品变质的情况,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计算:(1)图乙中b的数值是 。(2)图乙中a的数值是多少 (写出分析计算过程)(3)通过计算分析原样品的具体组成情况。13(2020宁波模拟)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锌跟稀硫酸的反应,小明对实验后试管中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先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剩余溶液的pH=1,然后往该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现当他滴下第一滴溶液后,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
10、下列问题:(1)老师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沉淀质量随滴加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BC段产生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2)当老师将稀硫酸加入有锌粒的试管后,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粒有上浮到液面的现象,请解释此现象。14向34.2g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质量分数为8%的CuSO4和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点对应溶液pH 7(选填“”“”或“”)。(2)通过计算确定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多少?(3)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5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
11、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取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取步骤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一定含有的是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16(2020温州模拟)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现进行如下操作:(
12、1)步骤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 。(请再写出两种玻璃仪器)。(2)溶液C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名称)(3)现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17(2020鄞州模拟)桑葚(又名桑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桑果中含有一种叫“白黎芦醇”(化学式可表示为C14H12O3)的物质。白藜芦醇的外观为无色针状结晶,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丙酮等物质遇到氨水等碱性溶液可显红色,与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可发生显色反应,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定白藜芦醇。(1)请写出白黎芦醇的一条物理性质: 。(2)白黎芦
13、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白黎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18(2020平阳模拟)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图,请认真分析各步骤的信息作答:(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2)试剂x的名称是 。(3)蒸发过程中,观察到 时,就可熄灭酒精灯。19(2020龙湾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欲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1)步骤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2)实验室进行“操作”时
14、,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 (可多选)。(3)实验过程中需要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现要配制9.8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溶液多少千克?20(2020金华模拟)某固体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2CO3、CuSO4、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上述所得溶液,加适量稀硫酸,产生气泡;取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推断原固体组成。21(2020西湖模拟)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
15、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下图所示的4类:(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焚烧垃圾可以达到年发电量4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 吨的烟煤释放出的能量。(烟煤的热值取3.0107焦/千克)(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选填“元素”或“单质”)。(5)“可回收物”中也包含铝制易拉罐,对铝制易拉罐的回收一般分四步:破碎、脱漆、打包
16、、熔炼。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2(2020龙湾模拟)小明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方案一:按如图甲实验方案,取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方案二: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称取石灰石样品8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氮气;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待装置C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氮气。实验过程
17、中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1)有同学认为利用方案一,测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2)方案二在反应结束后,继续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3)根据图丙,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3(2020宁波模拟)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目的】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1)【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果在它们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能看到的现象是 ;但由于电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
18、验时可加入能电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方案一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出现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方案二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2)【设计方案并实验】写出方案二中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3)【定量研究】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0g该样品,加入54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
19、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73g。计算:将2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多少?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4(2020杭州模拟)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在高温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腐烂发酵、产生一种气体沼气。据测算,1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0.2立方米。1立方米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饪,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点亮60W电灯工作6小时。(1)垃圾进行无氧分解会产生沼气和
20、二氧化碳,请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沼气由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时释放出来的,1立方米沼气可以产生 焦耳能量。甲烷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A.需氧自养型 B.厌氧自养型 C.需氧异养型 D.厌氧异养型(3)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产生7.2108焦的电能,这些电能相当于 千克烟煤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3107焦/千克,燃烧转化率为60%)。(4)我国积极发展绿色能源能,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对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方式,你认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填序号)。25小明学习了有关气体知识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
21、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将针筒内全部液体同时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 容器 针筒 容器 针筒 红墨水液面位置一 0.65g锌片 15ml盐酸 0.65g铁片 15ml盐酸 二 二氧化碳(充满) 15ml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充满) 15ml水 (1)实验一中,针筒、内盛放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 (选填“I”或“”),实验一整个过程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 。(2)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有 。26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
22、碱性)(1)步骤中通过观察 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2)步骤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2020丽水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带“救生圈”的钥匙链。这个钥匙链遇水将会弹出一个安全气囊,它能拉起超过了1千克的物体。另外,水还会触发这个钥匙链的LED灯,使它发出明亮的光,即使是在晚上,你也很容易找到漂浮在水中的钥匙。注意:洗衣服或游泳的时候一定要把钥匙链放到安全的地方,否则就会“嘭”。(1)此钥匙链遇水后LED灯发光,说明水能够 (填物理性质);(2)若重物
23、为1千克时,气囊刚好完全浸没(忽略钥匙链和钥匙的体积),则气囊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大?(3)安全气囊中的气体是由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2H2O+2Na2O2=4NaOH+O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钥匙链中最少需要放入多少克过氧化钠才能浮起1千克的物体(已知氧气密度为:1.429克/升,结果保留2位小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红(2)32(3)mc=28.7克(15C/C15H11O6)=28.7克(180/287)=18克【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解;(2)根据化学式的含义;(3)根据化学式求出C元素的质
24、量分数再乘以28.7g即为28.7克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解答】(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可知,白醋中滴加花青素,由于白醋显酸性所以溶液应该显红色;(2)一个花青素分子(C15H11O6)含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共有32个原子故答案为:(1)红;(2)32;(3)18克2【答案】(1)A(2)血液循环;中枢神经系统(3)脚印的深浅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地面的压强,根据G=F=ps,可以估计人的体重【考点】血液循环;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元素及人体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点,及利用压强公式得知嫌疑人的体重的原理;【解
25、答】(1)A、由七氟烷的分子式可以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3+197+161=200;故A正确;B、 一个七氟烷分子中含有15个原子 ;故B错误;C、 七氟烷的含碳量为;故C错误;D、 七氟烷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8:3:16;故D错误;(2)气体经过肺部的交换进入到血液中,最后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3)脚印的深浅跟嫌疑犯的重力有关,而脚印是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即可计算出地面受到的压力,从而得知嫌疑犯的体重;3【答案】(1)1:1:1(2)H2O(3)解:设需要该消毒液的质量为m2000千克0.2%=m25%m=16千克加水质量=2000千克-16千克=1
26、984千克【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原子个数比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分析;(3)根据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解答】(1)由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可知, 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1;(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氯2、钠2、氢2、氧2,反应后为:氯2、钠2、氧1,则X中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H2O ;故答案为:(1) 1:1:1;(2)H2O ;(3)16;1984.4【答案】(1)细胞液的浓度小
27、于死海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死亡(2)C(3)白色沉淀【考点】细胞的结构;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进行判断,白色盐晶是结晶;碳酸钠与氯化钙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解答】(1)死海含盐量高,导致 鱼虾、水草 等生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死海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死亡;(2) 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经历的最主要过程是结晶;(3)碳酸钠容易与晶体中的成分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 Na CO +CaCl =CaCO +2NaCl .故答案为:(1)生物细胞 液的浓度小于死海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死亡;(2)结晶;(3) 白色沉淀.5【答案】(1)3
28、(2)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气质量为yCl22NaOH=NaClONaClH2O71 80 74.5y x 1490g 5%x=80g y=71g则 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生成的次氯酸钠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质量,再利用反应后溶液为反应前气体与溶液质量总和,确定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最后计算出氢氧化钠质量分
29、数分析。【解答】(1) 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NaCl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共呈现了三种化合价;(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气质量为yCl22NaOH=NaClONaClH2O71 80 74.5y x 1490g 5%x=80g y=71g则 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3;(2)5.6%。6【答案】(1) 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10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117x 10g y;解得:x=10.6g;y=11.7g;(2)反应后溶质
30、的质量为:11g-10.6g+11.7g=12.1g;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1g+100g+141g-10g=242g;那么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沉淀的质量就是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然后与原来的氯化钠质量相加得到溶质的总质量,接下来用样品质量+水的质量+氯化钙溶液质量-沉淀质量计算出溶液的总质量,最后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7【答案】(1)109.8(2)AB段是稀硫酸与锌反应有气体放出,B
31、C段反应结束,加入稀硫酸的量即为溶液物质增加的质量(3)解:氢气的质量:120克10克129.8克=0.2克设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Zn+ H2SO4=ZnSO4+ H2 98 2 x 0.2克x=9.8克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克/100克100%=9.8%【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根据铜不与酸反应,锌也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3)根据产生氢气质量代入方程式,利用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M为锌与硫酸完全反应的质
32、量,因反应结束后又加入了20克硫酸,所以M值为129.820109.8;(2) AB段是稀硫酸与锌反应有气体放出,BC段反应结束,加入稀硫酸的量即为溶液物质增加的质量 ,所以 AB和BC不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1)109.8;(2) AB段是稀硫酸与锌反应有气体放出,BC段反应结束,加入稀硫酸的量即为溶液物质增加的质量 ;(3)9.8%。8【答案】(1)B(2)30分钟需要氧气的质量为300.32g=9.6g设生成3.2g氧气消耗KO2的质量为x4KO2+2CO2=2K2CO3+ 3O2284 96x 9.6g=x=28.4gm=28.4g/80%=35.5g【考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
33、、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2)根据产生氧气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 超氧化钾的质量,再利用纯净物/纯度计算出混合物质量分析。【解答】(1)该反应制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所以可选择B发生装置;故答案为:(1)B;(2)35.5。9【答案】(1)8g(2)H2SO4,FeSO4(3)6.6g(4) 丙同学中有7g铁粉参加了反应,设反应生成的FeSO4为y克,,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Fe+H2SO4=FeSO4+H256 152 27g y z解得x=19g;解得z=0.25gFeSO4%=1
34、7.8%。【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利用表格数据可计算推出丙同学所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2、根据甲中混合物的质量和稀硫酸的质量,判断出是铁粉过量还是稀硫酸过量,可确定溶质中含有的溶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推知金属和稀硫酸的消耗关系可确定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4、由丙同学提供的数据,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从而计算出质量分数。【解答】(1)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反应中铜是一定会剩余的。甲和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都是10克,稀硫酸甲是100克,乙是120克,而反
35、应后过滤,得到的干燥固体都是4g,说明4g物质是铜,10g混合物中有铁粉6g,铜粉4g,由此可知,20g混合物中铁有12g,铜应有8g;(2)由甲、丙比较可知,丙中100g稀硫酸可与7g铁粉反应,而甲只有6g铁粉所以稀硫酸过量,由此可知,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是: H2SO4,FeSO4 ;(3)由丙可知100g稀硫酸可与7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设120g稀硫酸能反应的铁粉为x。得x=8.4g 而15g中含有的铁粉量为9g所以铁粉过量,最终剩余的固体为15g-8.4g=6.6g;(4)丙同学中有7g铁粉参加了反应,设反应生成的FeSO4为y克,,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Fe+H2SO4=FeSO4+H
36、256 152 27g y z解得x=19g;解得z=0.25gFeSO4%=17.8%。故答案为:(1)8g (2) H2SO4,FeSO4 (3)6.6g (4)17.8%10【答案】(1)起对照作用(2)MnO2(3)反应生产的氯化钾起催化作用(4) 试管内分解了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x 4.8g;解得:x=12.25g。【考点】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实验1为不加催化剂的实验,将加了催化剂的实验与它对照,可以充分反映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时,所需时间越短,催化效果越好;(3)氯酸钾
37、分解后产生氯化钾,而氯化钾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4)减少的固体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2)根据表格可知,使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时时间最短,因此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MnO2 ;(3)小黄还发现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请解释原因:反应生产的氯化钾起催化作用。(4)试管内分解了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x 4.8g;解得:x=12.25g。11【答案】(1)2.64(2)D中碳酸钙完全反应,设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y,则CaCO3+2HCl
38、CaCl2+H2O+ CO2100 44y 3.52gy8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8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定值分析;(2)根据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分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0克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0.88克,X1.76+0.882.64;故答案为:(1)2.64;(2)80%。12【答案】(1)175g(2)由图乙可知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2克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此过程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yNa2CO3+
39、 H2SO4=Na2SO4+ CO2+H2O106 98 44x y 2.2g= =x=5.3g,y=4.9g则此过程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4.9g/9.8%=50g则a的数值:175-50=125(3)设与稀H2SO4反应的NaOH质量为z2NaOH+ H2SO4=Na2SO4+2H2O80 98z 125g9.8%=z=10g由上述计算可知:样品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为:10g+5.3g=15.3g,刚好等于原样品的质量,说明原样品不含水分,由10g氢氧化钠和5.3g碳酸钠组成。【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质量+稀硫酸
40、质量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从而计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析;(2)根据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出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再从总的稀硫酸中去掉碳酸钠消耗的稀硫酸质量计算a的质量分析;(3)根据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质量和碳酸钠质量,从而确定混合物成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与酸反应时,氢氧化钠与酸先反应,然后碳酸钠再反应,稀硫酸质量为a时是氢氧化钠刚好反应完消耗的硫酸质量,b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消耗稀硫酸总质量,由图示可知,共产生气体质量为2.2克,则b的数值为188.115.3+2.2175;故答案为:(1)175;(2)125;(3) 由10g氢氧化钠和5.3g
41、碳酸钠组成。13【答案】(1)BaSO4,Zn(OH)(2)当硫酸滴入有锌粒的试管后,Zn+H2SO4=ZnSO4+H2,反应生成硫酸锌的溶液密度大于了原溶液密度,同时生成了氢气,在锌粒表面形成了气泡,根据F=gV,变大,V也变大。使浮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所以就出现上浮现象【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溶液中,根据锌与稀硫酸的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锌过量时只有硫酸锌;另一种是稀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锌和过量的稀硫酸。根据滴加氢氧化钡后得到的图线可知,应该是稀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锌和过量稀硫酸。所以反应中刚开始时没有氢氧化锌沉淀;(2)上浮是浮力变化后出现的现象,浮
42、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可从这两方面对其进行解释。【解答】(1)根据图线可知锌和稀硫酸反应时,稀硫酸是过量的,溶液中有硫酸锌和过量的稀硫酸,所以AB段只有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BC段时稀硫酸反应完后,硫酸锌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锌沉淀。所以BC段产生的沉淀是: BaSO4,Zn(OH) ;(2)根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为可知,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后硫酸锌溶液的密度是增大的,且在反应中锌粒表面会有气泡附着而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对此现象可以这样解释: 当硫酸滴入有锌粒的试管后,Zn+H2SO4=ZnSO4+H2,反应生成硫酸锌的溶液密度大于了原溶液密度,同时生
43、成了氢气,在锌粒表面形成了气泡,根据F=gV,变大,V也变大。使浮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所以就出现上浮现象 。14【答案】(1)(2) 氢氧化铜的质量为:5.64g-4.66g=0.98g;设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Ba(OH) 2+CuSO4=BaSO4+Cu(OH)2160 98x 0.98g;解得:x=1.6g;(3)设原Ba(OH) 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根据钡元素守恒可得:Ba(OH) 2BaSO4171 23325gy 4.66g;解得:y=10%。【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的变化趋势,判断a点时氢氧化钡是否已经完全反
44、应即可;(2)根据图像可知,b段沉淀的质量不断减小,其实是前面生成的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根据前后的沉淀质量差计算出氢氧化铜的质量,然后根据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溶质的质量;(3)沉淀硫酸钡中的钡离子只来源于氢氧化钡,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列出比例式计算出氢氧化钡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1)a点后加硫酸继续生成沉淀,说明此时依然是氢氧化钡仍在和硫酸反应,即氢氧化钡是过量的,因此所以对应溶液pH7。15【答案】(1)NaOH+HCl=NaCl+H2O(2)NaOH、BaCl2(3)取少量步骤1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
45、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和Na2CO3;【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入稀盐酸后,无气泡产生,那么肯定没有碳酸钠,只能含有氢氧化钠。而红色退去的过程,就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过程;(2)将固体加水溶解后生成固体剩余,那么可能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也可能是硫酸钾和氯化钡生成的硫酸钡。由于后面无法证实是哪种沉淀,因此碳酸钠和硫酸钠可能存在,而氯化钡肯定存在。最后结合(1)中的分析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
46、溶质;(3)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固体溶解的情况确定硫酸钾和碳酸钠的存在。【解答】(1) 步骤中溶液的红色褪去,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一定含有的是 : NaOH、BaCl2 ;(3) 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取少量步骤1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和Na2CO3。16【答案】(1)漏
47、斗、玻璃棒(2)硫酸亚铁(3)解:m浓a%浓=m浓a%浓20g98%=(20g+m水)9.8%m水=180g由=m/V可得:V=m/=180g/1g/cm3=180cm3=180mL答:需加水180毫升。【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铁能与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分析;(3)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所加水的质量为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分析。【解答】(1) 步骤为过滤,所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 漏斗、玻璃棒;(2)溶液A成分为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向其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后形成C,则C
48、中只含有硫酸亚铁;故答案为:(1) 漏斗、玻璃棒;(2)硫酸亚铁;(3) 解:m浓a%浓=m浓a%浓20g98%=(20g+m水)9.8%m水=180g由=m/V可得:V=m/=180g/1g/cm3=180cm3=180mL答:需加水180毫升。17【答案】(1)无色(或针状结晶,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丙酮等(2)14:12:3(3)73.7%【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9、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种原子的个数;(3)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白黎芦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或针状结晶,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丙酮等;(2)根据化学式 C14H12O3 可知, 白黎芦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4:12:3;(3)根据化学式 C14H12O3 可知, 白黎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答案】(1)玻璃棒(2)稀盐酸(3)出现较多晶体【考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实验过程分析;(2)根据滤液中的溶质种类和要生成的产物分析;(3)根据
50、蒸发结晶的操作分析。【解答】(1) 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镁,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去除氯化钙,此时滤液中有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只需加入稀盐酸,二者都会和它反应生成氯化钠。(3)蒸发过程中,观察到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可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1)玻璃棒;(2)稀盐酸;(3)出现较多晶体。19【答案】(1)除去铜中的铁,使铁全部转化成硫酸亚铁(2)ACE(3)解:硫酸的质量m食盐=9.8千克10%=0.98千克98%浓硫酸溶液质量m溶液=0.98千克98%=1千克答:需要98%浓硫酸溶液1千克【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51、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1)金属混合物中含有铜和剩余的铁,加入稀硫酸后,铁与它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够达到除去溶液中的铁元素的目的;(2)从滤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叫蒸发结晶,根据这个过程选择实验器材;(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量分数计算出10%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再根据溶液质量=计算98%硫酸溶液的质量。【解答】(1)步骤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铜中的铁,使铁全部转化成硫酸亚铁。(2)操作为蒸发结晶,需要用到的器材有:蒸发皿、酒精灯和玻璃棒,故选ACE。(3) 硫酸的质量m食盐=9.8kg10%=0.98kg;98%浓硫酸溶液质量
52、m溶液=0.98kg98%=1kg。20【答案】解:固体加蒸馏水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因CuSO4溶液呈蓝色,所以没有CuSO4溶液中加适量稀硫酸,产生气泡Na2CO3+H2SO4=Na2SO4+CO2+H2O,所以一定含有Na2CO3而Na2CO3与Ba(NO3)2发生反应会产生沉淀Na2CO3+Ba(NO3)2=BaCO3+2NaNO3,所以一定没有Ba(NO3)2由于中加入了适量的稀硫酸生成了Na2SO4,(中加入了适量的稀硫酸中的SO42-)与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中的Na2SO4检验产生了干扰,所以无法判断原来固体中Na2SO4是否存在Na2SO4+BaCl=2N
53、aCl+BaSO4上述实验未对KNO3进行检验,所以无法判断。综上所述:原固体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Ba(NO3)2、CuSO4、可能有Na2SO4、KNO3【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根据溶液的颜色判断是否有硫酸铜存在;(2)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3)氯化钡和稀硫酸,硫酸钠都能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4)根据现有现象分析是否能够确定稀硝酸的存在。【解答】(1)固体加蒸馏水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因CuSO4溶液呈蓝色, 所以没有CuSO4(2)溶液中加适量稀硫酸,产生气泡,N
54、a2CO3+H2SO4=Na2SO4+CO2+H2O,所以一定含有Na2CO3;而Na2CO3与Ba(NO3)2发生反应会产生沉淀,Na2CO3+Ba(NO3)2=BaCO3+2NaNO3,所以一定没有Ba(NO3)2;(3)由于中加入了适量的稀硫酸生成了Na2SO4,(中加入了适量的稀硫酸中的SO42-)与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对原固体中的Na2SO4检验产生了干扰,所以无法判断原来固体中Na2SO4是否存在;Na2SO4+BaCl=2NaCl+BaSO4上述实验未对KNO3进行检验, 所以无法判断。综上所述:原固体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Ba(NO3)2、CuSO4、可能有
55、Na2SO4、KNO3。21【答案】(1)C(2)CH +2O CO +2H O(3)4.8104(4)元素(5)熔化和凝固【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燃料的热值;元素的概念;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环保与节能措施【解析】【分析】(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是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萤光灯管,干电池,各种化学电池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2)甲烷燃烧的过程,其实就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据
56、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公式计算即可;(4)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5)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解答】(1)破碗瓷片属于其他垃圾,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枯枝落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C。(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2O CO +2H O ;(3)Q=W= 4108 kW h=1.441015J;相当于燃烧烟煤的质量为:;(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元素;(5)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其实就是固态变成液态,液态再变成固态的过程,那么铝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和
57、凝固。22【答案】(1)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了水蒸气(或有部分液体溅出烧杯)(2)使残留在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3)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由图乙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克CaCO3+2HCl=CaCl2+H2O+ CO2100 44x 2.2gx=5gCaCO3%=5g/8g100%=62.5%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溢出时可能会带出部分水蒸气,这会造成质量差偏大,也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
58、内会存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不将这部分气体排出,那么会造成测量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少;(3)根据丙图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3【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红色(2)Na2CO3+Ca(OH)2=CaCO3+2NaOH(3)m浓A%=m稀a%200g38%=(200g+m水)10%m水=560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58.5x 73g10% y40:x=36.5:(73g10%)x=8gNaOH%=8g/10g100%=80%(4)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36.
59、5:(73g10%)=58.5:yy=11.7gNaCl%=(11.7g+10g-8g)/(10g+54g+73g)100%=10%【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分析;(2)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及方程式计算方法分析,由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氢氧化钠质量,从而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数;(4)由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生成氯化钠,再计算出混合物中氯化钠,最后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生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
60、答】(1)碱的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方案二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2) Na2CO3+Ca(OH)2=CaCO3+2NaOH ;(3) 560g; 80% ;(4)10%。24【答案】(1)CH42O2 CO22H2O(2)1.296106;D(3)40(4)【考点】代谢的多样性;燃料的热值;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低碳生活【解析】【分析】要掌握化字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并用质量守恒定律去配平。自养厌氧型:光合细菌(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等),合成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知识竞赛活动方案8篇
- 2025年医疗委托服务协议样本
- 上海市松江区汽车租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冬季供暖系统承包协议
- 2025年经营权让渡协议第十七案
- 2025年写字楼租赁合同续租协议书
- 2025年砂洗机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医师专业技能提升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药效学研究服务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乡村住宅修建工程协议
-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 小耳畸形课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
-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
- 哗啦啦库存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 初中足球选拔测试标准
- 《现代汉语词汇》PPT课件(完整版)
- 生理学教学大纲
- 环保铁1215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君子教育”特色课程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