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小石潭记复习题一、 基础知识 (一) 文学常识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 ,世称“柳河东”,唐代 家,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 、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二)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西】 。 【空】 。 【西南】 。 【斗】 。 【蛇】 。 【凄】 。【寒】 。2 古今异义【小生】古: 。3 一词多义【以】 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为】全石以为底( )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三)常规词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2、)水尤清冽( ) (2)往来翕忽 ( )(3)悄怆幽邃 ( )(4)乃记之而去( )(5)斗折蛇行( ) (6)潭中鱼可百许头( ) (7)不可名状()(8)伐竹取道( )(9)佁然不动( )(10)以其境过清( ) (11)其岸势犬牙差互( )( )(12)蒙络摇缀( ) (13)参差披拂( )(14)影布石上( )(15)往来翠翕忽。( )(16)悄怆幽邃(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渲
3、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四)、重点句子的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4、之而去。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翠翕忽。 二、 阅读探究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6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7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鱼静态的句子: 鱼动态的句子: 鱼情态的句子: 8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 作者怎样的心情: 9
5、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10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在发现小石潭和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1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第一段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 的写法。第三段主要运用了 。1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整体感
6、受: , 。 手法: 1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甲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答: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 (2)鸢
7、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 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甲】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以其境过清( )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译文:_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 乙文: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
8、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答: 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甲)(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 译文:_ _(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_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
9、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答: 湖南省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甲 岳阳楼记(节选)乙 小石潭记(节选)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微斯人 以其境过清 乃记之而去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4对下列语句
10、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一、 基础知识 (一) 文学常识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与韩愈
11、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二)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2 古今异义 【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3 一词多义【以】 全石以为底(把) 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三)常规词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 ) (2)往来翕忽 ( )
12、(3)悄怆幽邃 ( )(4)乃记之而去( ) (5)斗折蛇行( ) (6)潭中鱼可百许头( ) (7)不可名状()(8)伐竹取道( )(9)佁然不动( )(10)以其境过清( ) (11)其岸势犬牙差互( )( )(12)蒙络摇缀( ) (13)参差披拂( )(14)影布石上( )(15)往来翠翕忽。( )(16)悄怆幽邃( )(1)尤:特别(2)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或轻快敏捷) (3)忧伤(的样子) (4) 离开 (5) 像蛇一样(6)大约,大概 (7)说出 (8)砍 (9)呆呆的样子(10)凄清(冷清)(11)【势】姿态。参差不齐(12)【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13)
13、【参差】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14)【布】散布,铺开。(15)【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悄怆】忧伤的样子。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2B动词,离开。(A砍伐攻打;C代词,它的副词,难道;D连词,因为、由于连词,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
14、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重点句子的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的竹子树木环绕着,寂静无人
15、,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环境过分凄清,不能长久停留,就题字离开。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翠翕忽。日光往下照射,(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二、 阅读探究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潭中景物第三段写 小石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突出了小石潭幽静、凄清的特点。3直接和
16、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答: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7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情态的句子:似
17、与游者相乐。8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 作者怎样的心情:孤凄悲凉。9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答: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10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答:侧面衬托水的清。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在发现小石潭和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答:柳宗元因 被贬失意, 忧伤悲凉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
18、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的景物让作者感到快乐。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1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第一段采用了 移步换景 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 动静结合 的写法。第三段主要运用了 比喻。1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案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
19、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2007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甲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答: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
21、: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2008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甲】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
22、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译文:_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 乙文: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答: 10.答案: 因为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23、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008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甲)(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7用
24、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 译文:_ _(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_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答: 62(1)大约(1分)(2)呆呆的样子(1分)74(1)水格外清凉。(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 “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84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甲 岳阳楼记(节选)乙 小石潭记(节选)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理化性质测量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玻璃清洁剂浓缩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Module4Unit 1 He lives the farthest from school.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9《美化图形》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苏科版
- 年产6000吨三氟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Unit 6 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4年初级育婴员
-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设计-5.1从统一到鼎盛 第1课时 秦汉一统 北师大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房地产经纪人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测试卷:住宅小区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试题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汽车扬声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民法典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数据安全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幼儿园课程图景》阅读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