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北京師範大學SEM講座教学目标掌握思维与想象的基本含义,懂得思维和想象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最高形式,掌握思维与想象的本质属性,理解思维的一般过程及其分类。理解和掌握概念获得方式与概念教学的方法。懂得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想象与创造的关系,以及创造思维、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涵义。掌握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特点,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品质。 2内 容 概 要概念的获得思维品质与创造性思维 问题解决思维的概述 表象与想象 3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4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5 (二)
2、思维的主要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其一,思维反映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其二,思维还可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6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7二、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8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主要依靠直观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如修理机器等。3岁以前的儿童只有直观动作思维。9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
3、维是运用脑内已有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如房间布置设计。3-7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0语词逻辑思维 语词逻辑思维是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如论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等问题。儿童从7岁开始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 因AB且BC则AC11 (二)根据思维探求问题解决的方向、范围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12 聚合性思维是将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最好最正确答案的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如诊断的过程。聚合思维13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有信
4、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找多种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称为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一题多解。完整病历的鉴别诊断。 发散思维14(三)根据思维过程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四)根据思维所依据的内容可将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15 (五)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6三、思维的过程 所谓思维过程,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思维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17(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分析往
5、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综合是在头脑中(思想上)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18(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把它们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19(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概括有感性认识水平的低级概括和理性知识水平的高级概括之分。20(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
6、化是将事物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已获得的概念或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维过程。21 第二节概念的获得22一、什么是概念(concept)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的质,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23二、概念的种类 (一)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二)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以把概念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24三、概念的获得 (一)概念获得的途径 个体掌握概念所反映的
7、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个体对概念的获得。主要途径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25 1、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通过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26 2、概念的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 以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已掌握与要学习的新概念有关联的概念;要对新旧概念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27(二)影响概念获得的因素 1、学习材料 2、学习者自身因素 3、下定义 28(三)教学条件下学生对概念的掌
8、握1、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2、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3、正确使用变式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5、形成概念系统6、在实践中运用概念29 第三节问题解决30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31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具体的问題解决的思维过程虽然千差万别,但所有的问题解决过程都要经历几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三)提出假设 (四)验证假设3210秒钟找出下面575个M里的1个N,你能办到吗?M M M M M M M M M
9、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10、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1、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12、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33博士和民工解决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最简单实用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34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情境35(二)情绪与动机1、情绪 情绪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13、2、动机 动机水平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有研究证明,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呈倒U型关系。36(三)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课题序列容器容量要求ABCD121127310021416325993184310549426215205943162349320715393188287632537(四)原型启发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38德国心理学家杜克(Duncker)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支蜡烛、五颗图钉、一根线条和一盒火柴放在桌子上,要求被试将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能滴在地板或桌子上。你
14、想到解决的方法了吗?39实验结果:许多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不到利用火柴盒作为蜡烛的支持物,只把它的功能归于盛放火柴。后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盒内装满火柴,20分钟内解决问题的被试只有42%,而让盒子空着,正确解决问题的被试高达86%。这个实验说明了:(五)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40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41一、表象(一)定义: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所出现该事物的形象叫表象。(二)特征:A、直观性 B、概括性 (三)表象的种类:视觉表象、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四)表象的意义: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记忆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
15、识过渡的桥梁。 42陈逸飞成名作故乡的回忆(双桥)43江南水乡周庄“双桥”44罗中立油画父亲45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46二、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2、补充功能 3、代偿功能 47(三)想象的分类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48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而在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49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也需要做出意志努力才能在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50有意想象按照
16、其内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分为: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典型化)(3)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51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52一、思维的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个别差异在个体思维活动中的表现。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 (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四)思维的逻辑性53二、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有时也叫创造性(creativity),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领域。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活动。54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和价值性 2、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3、多有灵感的出现 4、创造想象的参与 55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 拉斯(J.Wallas,1926)把创造过程的思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56(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共同借款合同中的连带责任担保条款示范文本
- 2025婚礼宴会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大货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培训班转让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关于服务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流行性疾病概述》课件
- 《软件工程》课件设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 《前庭神经解剖》课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