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济源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鸟类双重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鼻孔和口同时“一呼一吸”B肺部和气囊均能进行气体交换C吸入的气体先经过肺再进入气囊D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均有新鲜气体交换 答案:D解析: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指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囊与肺相通,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起暂时储存气体的作用,A、B错误。吸气的时候,大部分气体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均有新鲜气体交换,因此C错误
2、,D正确。 2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生物模型建构。而所安排的诸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尝试建立( )。 A.物理模型B.数学模型C.物质模型D.思想模型 答案:B解析:“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研究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故本题选B。 3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
3、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答案:C解析: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C项错误。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甲和乙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项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
4、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a、a,B项正确。 4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C解析:知识点:种群和群落的知识。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项正确。A项: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环境容纳量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5、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B.婴儿听见雷声受惊发颤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子闭合D.跨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 答案:D解析:知识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神经连接,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人先天的一种本能行为,是人一切生存活动的基本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跨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是经过训练的条件反射,D项正确。A项: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与题干不符,排除
6、。B项:婴儿听见雷声受惊发颤属于非条件反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子闭合属于植物的应激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B.XY型生物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X、Y染色体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 答案:B解析: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属于伴性遗传,A项正确。XY型生物中只有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和Y,雌性生物的体细胞内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和X,B项错误。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二者虽然形状、大小
7、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一样,要经历联会和分离的过程,因此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D项正确。 7各类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同一条DNA链中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A解析: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A项正确。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
8、磷酸键,B项错误。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是通过二硫键等连接的,而不是肽键,C项错误。同一条DNA链中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答案:D解析: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分化、凋亡的结果,A项错误。恶性肿瘤细胞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是因为其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B项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
9、多能干细胞而不是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C项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项正确。 9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 A.微量高效B.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C.通过体液运输D.提供能量 答案:D解析:激素调节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内分泌腺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综上所述,A、B、C三项均正确。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不
10、提供能量、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参与细胞反应。故本题选D。 10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是( )。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选题分析研究搜集并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A.B.C.D. 答案:B解析: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是选题、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搜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 11“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一重要概念属于的一级主题是( )。 A.科学研究B.生物与环境C.生物多样性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划分为十个一级主题,确定了五十个重要概念,其中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包括五条重
11、要概念,“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便是其中的一条。 12某教师在讲解“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通过展示鸟的骨架标本,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该教师的做法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启发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 答案:A解析: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形成生动、形象的认知。教师通过展示鸟的骨架标本让学生直接感知鸟的形态结构,遵循了直观性原则。A项正确。B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在生物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结合和统一,用
12、理论分析实际,在实际中验证理论,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中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切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项,公平性原则是注重有教无类,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13在“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鸟类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的照片接着出示挂图讲解鸟卵的结构,随后让学生观察鸡卵,并选出学生代表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和讲解鸣卵的结构最后讨论和总结鸟类适应陆
13、生生活的特点。这个教学片段体现的主要教学技能是( )。A.提问技能B.变化技能C.强化技能D.演示技能 答案:D解析:知识点:演示技能。题干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多样的相关照片、图片、鸡卵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助说明抽象原理,使用的是演示技能中的展示法,D项正确。A项: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14、。与题干不符,排除。 14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下列动词属于情感领域的是( )。A.进行B.运用C.反应D.评价 答案:C解析:知识点: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目标中教学目标的领域。反应属于情感领域,C项正确。A项:进行属于技能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运用属于认知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评价属于认知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 15制作馒头和面包时,加入适量酵母,馒头或面包会膨大而松软,这是因为酵母可以()。 A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C把葡萄糖转化成为麦芽糖D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D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
15、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无氧条件下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故选D。 16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实验开始时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量相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鼠妇会慢慢地向较暗的环境中爬去,直到最后全部集聚在较暗的环境中。D选项曲线符合。 17“米勒夫妇的眼睛都是蓝色的,他们能生出棕色眼睛的孩子吗?为什么?”这样的
16、问题在教学中被称为“概念探针”,这里所说的“探针”主要用来检测( )。 学生的前概念概念的缺陷 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产生前概念的原因 学生对概念掌握的程度A.B.C.D.答案:D解析:“概念探针”的作用是:检测前概念;转变前概念;及时地反馈;诊断概念缺陷。故本题选D。 18RNA的功能不包括( )。?A.催化某些代谢反应B.在细胞间传递信息C.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D.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答案:B解析:RNA的功能包括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催化作用;参与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RNA不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19当特异性免疫再次发生时,有关叙述正
17、确的是( )。A.奋噬细胞不参与免疫过程B.效应T细胞也同时参与抗体的产生过程C.在记忆细胞的参与下,能够更迅速地产生大量抗体D.B细胞会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暴露出抗原 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当特异性免疫再次发生时,吞噬细胞同样吞噬处理抗原,A项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8细胞)产生B项错误。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项正确。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D项错误。 20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18、 )。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B。【解析】单侧光会刺激茎尖,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快,因而向光弯曲生长。本题中,花盆匀速旋转而暗箱不转。则幼苗茎尖接受的是均匀光照。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直立生长B项正确。 21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各级学校目前举行的年段考试、期中考试属于以下哪类教学评价 ()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答案:C解析:(1)配置性评价,如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检测等;这类评价的目的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予适当的教学和辅导。 (2)诊断性
19、评价,如课堂提问、平时测验等;这类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 (3)形成性评价,如年段考试、期中考试等;这类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 (4)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等。这类评价旨在评定学习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成绩报告或教育决策的参考。 22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C释放供应能量D防御保护作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
20、、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血液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态,防御保护等。 23真核细胞的某个基因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中(G+C)(T+A)的比例为3:2C.若该基因某处的碱基对被替换。导致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D.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等知识。 【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的某个基因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则根据碱
21、基互补配对原则。C和G各占30,即一条脱氧核苷酸中(G+C)(T+A)的比例为3:2,故B项正确。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00030(23_1)=4200个,故A项错误。生物性状由生物的表现型决定。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影响到密码子的变化,但64个密码子中只决定二十多个氨基酸,只要决定的氨基酸相同,表现型就不会改变,故C项错误。该基因可以在细胞质内故D项错误。故选8。 24人体感受外界寒冷刺激的感受器主要位于()。 A.眼B.肌肉C.皮肤D.汗腺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 【答案】C。【解析】人体的皮肤有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故本题选C。 25下列不属于影响
22、测验信度的因素的是()。 A.试题的数量B.试题的难度C.试题的顺序D.试题的区分度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测验信度的相关知识。 【答案】C。【解析】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包括试题的数量、试题的难度、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顺序无关。故选C。 26下列是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研磨叶片时加碳酸钙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该图表示(1、2,3、4分别是胡萝b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 答案:D解析: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
23、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若色素分离的结果如图中所示,则1、2、3、4分别表示的应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C错误;93号汽油在化学性质上与层析液有相似之处所以可以用93号汽油代替层析液。 27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进行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答案:C解析: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信息进行双向传递,因此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进行双向传递,C
24、项正确。A项,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自养型鞭毛虫和大型植物。A项错误。B项,该图中的食物链有6条:自养型鞭毛虫纤毛虫鲤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蜻蜓幼虫三刺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水螅蜻蜓幼虫三刺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蜻蜓幼虫鲤鱼梭子鱼;自养型鞭毛虫水蚤水螅蜻蜓幼虫鲤鱼梭子鱼;大型植物鲤鱼梭子鱼。B项错误。D项,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属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占有4个营养级。D项错误。 28图3表示温棚内光照强度(X)与农作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的关系(棚内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和Q点相比,
25、P点时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较Q点低B.当XQ时,可采取遮光措施确保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C.在N和Q点时,分别取农作物上部成熟叶片酒精脱色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显蓝色D.当x=P时,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答案:A解析:与Q点相比,P点时光照强度高,光反应强度高,但净光合速率为O2总光合强度低,是因为二氧化碳供应减少,C5化合物的消耗减少,因此P点时叶肉细胞内C,化合物的含量较Q点高,A项错误。XQ时,可采取遮光措施确保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B项正确。N和Q点时,分别取农作物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由于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O2植物积累了有机物,所取的叶片显蓝色,C项正确
26、。当x=P时,实际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D项正确。 29教师在讲授“鸟”一节内容时,让学生观察从家里带来的鸡的骨骼,然后分析其特点。该教师运用的课程资源类型是(( )。A.模型资源B.实物资源C.学校资源D.图书馆资源 答案:B解析:知识点:课程资源的类型。从家里带来的鸡的骨骼属于实物,因此该教师运用的课程资源类型是实物资源,B项正确。A项:模型资源是展示一些模型授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学校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27、D项:图书馆资源是在图书馆内获取的资源信息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二、问答题3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某中学生物教师对“血液循环”的教材分析如下:31材料: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的课堂提问设计: 展示课件几幅漂亮的图,提问:探究动物对植物的影响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作用呢 有人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场草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为什么呢 阅读资料1,分析讨论人类能随意剿灭麻雀吗 为什么 阅读资料2分析讨论野兔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阅读资料3,分析讨论蝗虫数量
28、能不能无限增长 以上资料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 问题: (1)上述提问体现了提问设计的哪些原则 (10分) (2)说明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10分) 解析:(1)上述提问体现了提问设计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围绕着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本堂课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上述提问全部是关于这节课内容的有关问题。 系统性原则:整体设计课堂提问,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椎进,步步提高。材料分析中所设计的提问由易到难,由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深入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32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1小鱼因为体积、缺氧易动、价格(色素较少的小鱼一般10元一条)、尾鳍色素干扰等因素,影响学生的观察效果。2普通显微镜一般都是一个学生一台,因此无法很好地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市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协和学院《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博士3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货单表格模板下载
- PEP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1
- 接纳与承诺(ACT)疗法课件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 房地产公司销售管理部赏罚制度
- 《方位介词介绍》课件
- 甲状腺术后出血抢救流程
- 个人购买家具合同
-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
- 第三方检查应对措施方案
- 抽水台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