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修改_第1页
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修改_第2页
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修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疆师范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7541766 摘 要 PAGEREF _Toc447541766 h 1 HYPERLINK l _Toc447541767 Abstract PAGEREF _Toc447541767 h 1 HYPERLINK l _Toc447541768 引言 PAGEREF _Toc447541768 h 1 HYPERLINK l _Toc447541769 一、复合型音乐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音乐人才的必然要求 PAGEREF _Toc447541769 h 2 HYPERLI

2、NK l _Toc447541770 二、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 PAGEREF _Toc447541770 h 3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1 三、复合型音乐人才是新型人才的必然取向 PAGEREF _Toc447541771 h 3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2 四、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构想 PAGEREF _Toc447541772 h 4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3 (一) 必修课与选修课 PAGEREF _Toc447541773 h 4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

3、4 (二)学年制与学分制 PAGEREF _Toc447541774 h 5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5 (三)双学位与多学位 PAGEREF _Toc447541775 h 5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6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47541776 h 6 HYPERLINK l _Toc447541777 致谢 PAGEREF _Toc447541777 h 7PAGE 8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摘 要 文章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方向,对当今我国音乐人才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让我们意识到复合

4、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并且根据现状提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发展方向和必然取向,从而提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性情陶冶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重要性也因此凸显了。关键词:复合型;音乐教育;音乐人才;培养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music talentsAbstractArticle according t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of musical talent training direction of present educational decision

5、s should stand in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examine now and in the future should grasp the times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alent for talent, for knowledg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develop to adapt to the times, adapt to the society, to adapt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

6、onnel training goal.Key words: compound type; music education; music talent; training引言由于社会经历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在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和发现。内涵更加的丰富,品质也越来越提高,不管是经济生活方面亦或是物质生活方面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在我们看来是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越来越深入。大家如果想干好一项工作,或者是认真的从事某一用职业,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很大的知识储备能力。我们在处理具体的非常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那是万万

7、不行的,往往会是我们力不从心,不能跟上社会需求。多元化复合化的社会慢慢淘汰。通识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急需的人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造成的影响,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当然这也包括了艺术类的教育了。很多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尤其是高等音乐方面。一、复合型音乐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音乐人才的必然要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到现在仍在延续也就现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体制,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不用多说他的失误和坏处已经相当的明显了。就像老师们都曾说的教材竟然还没有进行更新,完全没有创新、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现在的音乐人才的教育形势已经相当

8、的严峻了,改革刻不容缓! 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对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了很重大的变化,这主要就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成就的显现。对音乐人才,现在不能是懂得基础的音乐知识,只能胜任一般的音乐教育工作这么简单了。当然音乐的教育工作也有所改变,不能只教弹弹唱唱了。我们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教还是学的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飞跃。注重基础、技巧训练 忽视学 生艺术素养、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现行的音乐教育体制的现状了,现在的教育大多只是按照级别和教纲等等来循规蹈矩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样做确实对于单一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用处,但是学生的知识运用,主动思考还有音乐的创造能力不但没有提高甚至有可能退步了。没有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

9、起来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没有实践开发和创造。这是万万不行的。在当今社会,我们有目共睹的是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飞速发展,不管是容量还是高度,进步都是无法比拟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各种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交织的场景,这也是当今时代的时代特征了。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音乐方面是由很多具体的学科构成的,比如说键盘、弦乐、管乐、声乐等,但是这些学科音乐本质上相通,特征上相融。只是内容、载体、形式、手段有别而已,我们可以在各专业中找到很多共通之处,这就给我们了很大的信心去融合多学科,使之成为复合学科。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技巧上的兼收并蓄来融合和创新,创作出更加新颖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将是大

10、的趋势。培养全面型的人才非常必要。二、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按照有关音乐的学科按照所属的专业来划分,这是现在的各种音乐高校培养音乐人才的主要方式,他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单一学科知识的人才,如声乐 美声唱法、民歌唱法 专业 作曲专业有西洋作曲、民族作曲、电脑作曲 钢琴专业有钢琴表演、钢琴教育等学科有愈分愈细倾向。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由于现在的音乐招生系统的不全面,基本上大部分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音乐领域的知识,他们掌握的就仅仅是应试的技巧,有的甚至是在考前突击出来的理论知识,只是为了入学。所以进入大学之后,被分配到具体的专业的学生们是茫然的,对音乐方

11、面的知识懂得的少之又少,就算是觉得这个专业自己并不喜爱,但是也不能中途放弃改变专业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根本不可能学的更加精更加深,只能在专业知识都缺乏的情况下跌跌撞撞的学习。这对人才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 这几年我们可以发展很多高校都扩大了招生,这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兴旺发达。但是随着扩招和招生条件的放宽,这也是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想我不扎实的问题摊在阳光下。所以说我们更加应该加强学生去学之后对各种学科的全面学习,加强对各种音乐知识的掌握,丰富知识底蕴,完善对知识结构的掌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合型学习了。更加全面。但是有些人可能说,侧重复合

12、型学习会不会对学生的专业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毋庸置疑的是,如果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知识,那必然会使分配到合科的时间减少。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跬步。想要真正的做好学问,实现歌唱音乐的梦想,你就必须要付出时间与精力。向学生传授全方位的知识,培养全面的人才是学校的职能所在,并且全面的知识才能培养出更加先进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更加深入与普遍,这使得高级人才培养的规模越来越扩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等更高的学历来进行深造,这对于学科的全面学习是相当有益处的。学习了更加全面的知识,进入社会之后也有利于我们成为更加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许多学习的精英选择了继续深造,这不仅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升

13、华,更加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对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有利于学生社会和学校的。所以,当今时代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慢慢向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方面发展了。三、复合型音乐人才是新型人才的必然取向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我们的现代文明越来越繁荣,甚至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全世界各个地区联系的日益密切。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地域已经不再是限制我们的主要因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的密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加的明显。在文化不断渗透和发展的同时我们可以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这更加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出适合这种进步的高素质的人才

14、,让文化交流的要求得以满足。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检验高校培养人才的情况,揭示出高等院校是否成功。当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最基本的。当然这也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成为了许多普通的高等学校对于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国家要求制定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在不断的探索和实施。那么复合型人才能否真正的培养出来,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还有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时冷静具体的分析,这对于我们构建复合型学习

15、模式是重中之重的。艺术从来都是以创造为生存特征、以创新发展标志的一项事业。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与音乐之间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演奏的技法和音乐材料等等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会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学习的理论知识才能支撑我们更好的进行艺术创造和活跃思维。才能让我们的创作灵感更好地迸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惊喜。知识是音乐发展更好的基础,并且还可以使得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发展,创造出更加新颖的音乐形式。这让我们的音乐学习形式越来越广泛,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必然的趋势。四、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构想那么复合型音乐人才到底要怎样培养

16、呢?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呢?这都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问题了。我们对于培养的音乐形人才有着很大的期望和期许,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的人才。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现在的音乐专业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我们需要有细致的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无限的知识全面的培养综合素质。这样可以是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结构更加合理。并且有很多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比如说设置专业学科,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怎样和现状结合这都是核心的问题。(一) 必修课与选修课现在音乐专业的划分依据是根据音乐的门类来划分的,学生被分配到各个院系,按照自己填报的志愿来进行学习。大家都知道,在我们

17、的学习内容中,由两部分组成,将具体的学科专业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这都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必修课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们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那么选修课就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学习情况进行选择的学科,要分析他与必修课的关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和学生的自身爱好等等多种因素。学生们可以以一个必修专业为主攻学科,剩下的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到两个进行学习。学生成绩基本上可以有两种评定的方式,一种是由专业的教师进行评定,另外一种是根据学院组成的公共评审会进行评定与判断。我们可以通过学院建立的学科固定课堂进行学习,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各专业院系之间开放性的学习。都是有资深的挂牌老师进行授课的。我们可以设计创新型的教

18、学开放日,这样可以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提供更多操作的方便、(二)学年制与学分制当今社会,我们常见的高校中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学年制的,就像各专业的本科都是四年的时间,与此同时指定在这四年中我们的学习计划还有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但是复合型学习目标的达成则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时间的。我们必须延长学习的周期,用更多的时间来填补空缺。就像我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办法把所有的选修课程完成,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学分来弥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分制。学习过程中只要你通过一门的测试就可以颁发一门的证书,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我们就可以过得这门专业的证书了。这就是为了弥补学习周期限制的弊端。音乐教育中的学分和学年制的结合让

19、我们有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学习音乐的空间。进行学分制的学习使我们接受知识的层面更加宽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 (三)双学位与多学位我们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选择修双学位。修双学位的一般过程是在读一项必修专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校申请进行双学位的攻读,但是需要上报到学位主管部门并且等待通过。我们可以在修满第二学位的课程之后获得第二学位的证书和毕业证。进行多学位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学习的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学生们的学习达到更好的程度。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的现状与解决措施的描述了。但是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也存在了一些失误,特别是在三大培养途径方面的失误,一种功利的心态出现在了很多老师和学生中。大多数人很浮躁。特别是我们很常提到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忽视,前面的注重技能的锻炼机械的重复,没有创新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