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精讲版课件_第1页
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精讲版课件_第2页
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精讲版课件_第3页
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精讲版课件_第4页
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精讲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同一地理区域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一般由中央政府出面,通过签定经济一体化文件或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等形式,以对内加强经济贸易合作,对外增强经济竞争力为目的,并由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全球共有19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70年代增至28个,80年代再增至32个,进入90年代,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达100多个。这些组织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内容也各异,遍及欧洲、北美、拉美、非洲和亚洲,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以外,还涉及

2、到资本、技术、劳务、人员流动以及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等。在众多区域经济组织中,最大的有三个: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们拥有世界4/5的GDP和4/5以上的国际贸易。 亚太经合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现象。世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现象。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讨论】如何实现“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三、产业转移一、东、西部

3、地区的经济合作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意义: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 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 长。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 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 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 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晋煤外运)【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著名的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北水南调世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著名的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引滦入

4、津、 引黄济青、北水南调世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2、调水的原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我国水资源问题地区差异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重金属元素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资源型缺水(淮河、海河、辽河的治理)。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以华北平原为例,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拓展:

5、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拓展: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阅读P26页的材料,思考:“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利弊?(评价)“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评价1、东线方案的评价利:缓解华北平原以及京津唐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调水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利用京杭运河的河道,投资少,工期短。“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评价1、东线方案的评价弊:受地形的影响,需多级提水,运营成本高。沿途经人口稠密地区及工农业生产活跃区,易造成水质污染。调水利用过程中,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沿海地区可能造成海水入侵。2、中线方案的评价弊:没有现成河道,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占地多。引水穿越秦岭地区较困难。利:调水线路南高北低

6、,全线水都能自流。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利用三峡水库输水量最大。河流污染较少。3、西线方案的评价弊:地形、地质复杂。工程艰巨、投资大。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可能大。利:线路短。水质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对古老运河的有效利用,既体现运河价值,又保护运河景观。 读图,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2007北京文综) 北京至海河段、黄河至长江段北高南低;海河至黄河段北低南高。北高南低段河水不能向北自流,需要建设提水工程。北低南高段河水具备自流条件。【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晋煤外运)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

7、面两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C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积极的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 发展B. 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

8、进 产业结构的调整C.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 大致呈垂直地带性的分布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能积极的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 发展B. 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 产业结构的调整C.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 大致呈垂直地带性的分布P2829活动【探究】对甘肃的利弊 有利影响:工程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变当地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当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生产和生活质量。P2829活动【探

9、究】对甘肃的利弊 不利影响:直接破坏植被及其他地表保护措施,影响稀有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阻碍甚至隔离南北山区动物活动的通道,造成物种资源的流失;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造成局部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管道穿越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P2829活动【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两类区域不同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影响。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西电东送 水能资源: 分布:70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雅鲁

10、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三峡、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题。 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

11、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 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D(2004年全国文综卷)2002年全国有2个省级行政区出现拉闸限电,2003年全国有更多的省级行政区出现拉闸限电(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缺电省份)。1231、简要分析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8分)1231、简要分析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

12、原因。(8分)能源短缺、经济发展快、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量增加快。1232、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12分)123两省用电构成中水能发电比重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造成水能发电的不稳定,2003年(所处流域)降水偏少。12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对调出地、调入地的影响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三、产业转移三、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思考:产业转移的原因?P3233活动【思考】 广东边远地区具备产业集群效应的原因: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升高等现象,产业广泛升级,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有向相对落后的区域转移的趋势;广东的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生产成本较低;边远地区因投资环境的改善,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P3233活动【思考】 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加速这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消极影响污染转移,会造成生态破坏。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思考】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