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可行性报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类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项目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业主单位:政府机关申报单位:负 责 人: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申报日期:2016年4月12日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2861927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PAGEREF _Toc322861927 h 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28 第一章总论 PAGEREF _Toc322861928 h 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29 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PAGEREF _
2、Toc322861929 h 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0 1.1.1 项目的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322861930 h 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1 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 PAGEREF _Toc322861931 h 6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2 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 PAGEREF _Toc322861932 h 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3 1.1.4 项目预期目标 PAGEREF _Toc322861933 h 9 HYPERLINK l
3、_Toc32286193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PAGEREF _Toc322861934 h 1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5 1.2.1 项目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322861935 h 1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6 1.2.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PAGEREF _Toc322861936 h 1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7 1.3 问题与建议 PAGEREF _Toc322861937 h 1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8 1.3.1 项目实施的关键 PAGEREF
4、_Toc322861938 h 1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39 1.3.2 建议 PAGEREF _Toc322861939 h 1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PAGEREF _Toc322861940 h 13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1 2.1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PAGEREF _Toc322861941 h 13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2 2.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现状 PAGEREF _Toc322861942 h 14 HYPERLINK l
5、 _Toc322861943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322861943 h 17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4 2.3.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推动全省文化服务信息化的需要 PAGEREF _Toc322861944 h 17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5 2.3.2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把建成全国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范城市 PAGEREF _Toc322861945 h 17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6 2.3.3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 PAGEREF _Toc322861946 h
6、 1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7 2.3.4公众生活的需要 PAGEREF _Toc322861947 h 1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8 2.3.5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PAGEREF _Toc322861948 h 1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49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322861949 h 1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0 3.1网络体系建设 PAGEREF _Toc322861950 h 2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1 3.2 对已有
7、基础文化信息数据进行改造 PAGEREF _Toc322861951 h 2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2 3.3专题数据收集、采集、处理与整合 PAGEREF _Toc322861952 h 2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3 3.4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PAGEREF _Toc322861953 h 2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4 3.5 目录数据生产及建库 PAGEREF _Toc322861954 h 2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5 3.6 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PAGEREF _Toc
8、322861955 h 2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6 3.7 示范工程建设 PAGEREF _Toc322861956 h 2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7 3.8 保障体系建设 PAGEREF _Toc322861957 h 2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8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PAGEREF _Toc322861958 h 2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59 4.1文化发展基础条件 PAGEREF _Toc322861959 h 2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0 4.2
9、文化系统发展现状 PAGEREF _Toc322861960 h 23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1 4.3技术条件 PAGEREF _Toc322861961 h 23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2 4.4数据条件 PAGEREF _Toc322861962 h 24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3 第五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322861963 h 2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4 5.1概述 PAGEREF _Toc322861964 h 25 HYPERLINK l
10、_Toc322861965 5.2系统环境 PAGEREF _Toc322861965 h 26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6 5.3系统架构 PAGEREF _Toc322861966 h 26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7 5.3.1基础硬件层 PAGEREF _Toc322861967 h 26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8 5.3.2基础软件层 PAGEREF _Toc322861968 h 27 HYPERLINK l _Toc322861969 5.3.3数据层 PAGEREF _Toc322861969 h 27
11、HYPERLINK l _Toc322861970 5.3.4支持层 PAGEREF _Toc322861970 h 2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1 5.3.5 应用层 PAGEREF _Toc322861971 h 2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2 5.4系统应用支持环境 PAGEREF _Toc322861972 h 2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3 5.4.1数据整合交换平台 PAGEREF _Toc322861973 h 2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4 5.4.2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PAG
12、EREF _Toc322861974 h 2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5 5.4.3数据库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322861975 h 2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6 5.4.4数据备份与恢复软件 PAGEREF _Toc322861976 h 3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7 5.4.5系统监控管理软件 PAGEREF _Toc322861977 h 3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78 第六章 示范工程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322861978 h 32 HYPERLINK
13、 l _Toc322861979 6.1 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系统 PAGEREF _Toc322861979 h 3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0 6.2 政府机关办公系统 PAGEREF _Toc322861980 h 3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1 6.3 文化信息服务系统 PAGEREF _Toc322861981 h 41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2 6.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 PAGEREF _Toc322861982 h 45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3 6.5 文化产业信息化系统
14、PAGEREF _Toc322861983 h 47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4 第七章系统建成后运行与维护方案 PAGEREF _Toc322861984 h 4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5 7.1系统维护组织机构设立 PAGEREF _Toc322861985 h 4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6 7.2系统维护经费来源 PAGEREF _Toc322861986 h 4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7 第八章建设进度 PAGEREF _Toc322861987 h 48 HYPERLINK l
15、 _Toc322861988 第一阶段立项与申报阶段 PAGEREF _Toc322861988 h 4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89 第二阶段项目数据库整理分析 PAGEREF _Toc322861989 h 48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0 第三阶段完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一阶段建设 PAGEREF _Toc322861990 h 4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1 第四阶段完成示范应用工程项目 PAGEREF _Toc322861991 h 4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2 第九章工程投资预算与
16、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322861992 h 4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3 9.1工程预算依据 PAGEREF _Toc322861993 h 49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4 9.2工程投资预算 PAGEREF _Toc322861994 h 50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5 9.3 资金来源 PAGEREF _Toc322861995 h 5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6 第十章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PAGEREF _Toc322861996 h 52 HYPERLINK l
17、 _Toc322861997 10.1 预期的经济效益 PAGEREF _Toc322861997 h 52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8 10.2 预期的社会效益 PAGEREF _Toc322861998 h 53 HYPERLINK l _Toc322861999 第十一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PAGEREF _Toc322861999 h 54 HYPERLINK l _Toc322862000 11.1 研究结论 PAGEREF _Toc322862000 h 54 HYPERLINK l _Toc322862001 11.2 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32
18、2862001 h 54 HYPERLINK l _Toc322862002 11.3 建议 PAGEREF _Toc322862002 h 55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与概况1.1.1 项目的基本情况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
19、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样的形式下,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迫在眉睫,也是最能快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群众提供文化精神食粮的最佳途径。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业主单位:政府机关技术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支持单位:建设内容: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这三大工程的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和基础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能力。通过整合公共文化内容数据,建设公共文化信息数据库,构建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将政府
20、机关电子政府系统、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文化产业投融资交易系统作为本项目的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周期:3年;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政府机关的职责:(一)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有关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全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起草相关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二)指导、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三)拟订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
21、协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指导、管理全省对外及对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宣传工作,代表省政府签订中外文化合作协定,组织实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四)指导、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管理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拟订文化(文物)科技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推进文化(文物)科技信息建设。(五)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六)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指导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七)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
22、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拟订全省动漫和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推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八)协调和指导文物保护工作,拟订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依法组织查处文物违法的重大案件,协同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九)负责管理、指导全省考古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实施,承担审核、审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工作。(十)负责文物和博物馆有关审核、审批事务及相关资质资格认定的管理工作;指导全省文物和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协调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协作;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保
23、护与管理工作;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申报评定、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文化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一)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近年来,文化系统在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政府机关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省直文化系统现有直属事业单位20个,包括1校(广东艺术职业学院)、6院团(省龙江剧院、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省京剧院、省评剧院、省曲艺团)、6馆(省图书馆、省群众艺术馆、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省民族博物馆、革命领袖纪念馆)、4个研究机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方文物杂志社、省艺术
24、研究所、省戏剧工作室)和省文化市场管理站、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北方剧场。在岗职工1965人,离退休人员1017人。全省共有文化(文物)单位1761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75个,艺术表演场所47个,公共图书馆101个,群艺馆、文化馆146个,博物馆5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3个,文化研究机构32个,文化市场管理稽查机构131个。有从业人员15038人。:由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于2015年成立对外承揽信息化工程项目及开发网络信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通过审核认定的软件企业,拥有多项软件产品登记。主要从事自动化系统工程、电子信息产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及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25、、技术咨询;网络工程的设计、施工;同时经销: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产品、计算机外围设备、安防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公司在短短的时间里,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家颇具规模业绩的公司,现有高级工程师35名,各管理部门健全。良好的发展理念,稳固的团队结构,独到的市场战略以及人特有的创业精神使公司始终保持高昂的发展势头。公司配合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完成新博会官方网站和办公系统的设计开发、推广维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司设计开发、推广维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和工信委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材料网”。公司配合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建设市供销信息中心,开发设计十大管理系统。建设市再生资源网络信息中心,开发的再
26、生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取得软件产品登记,并投入使用。公司开发的应用于科研院所的办公信息化系统已经在科学院正常使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在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测试运行。公司为物联网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设计维护物联网网站系统。公司为信息化推进联盟设计开发信息支持系统。公司为两化融合促进中心提供全套信息化支持。公司联合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共同打造中俄经贸科技共享平台项目。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多个网络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具备较成熟技术支持经验。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
27、部分,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一系列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时期新阶段,面临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8、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信息化是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文化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加快文化信息化建设是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特点,构建现代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9、的迫切任务。”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此,政府机关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确定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 政府机关是成果接收单位,负责平台维护推广。为项目建设技术支持单位。1.1.4 项目预期目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基本内容,以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
30、便利性。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在此基础上,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逐步拓展范围,带动数字美术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大力整合汇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艺术院团、民间文艺社团等方面的数字化资源,不断丰富和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从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依托现有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基于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大剧院、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资源,区别于互联网上
31、的视频及其它资源,建设有文化知识产权的数字文化特色服务。一方面是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也是进行收集整理和保护。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战略目标是将文化信息资源和相关的专题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 项目建设内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包括:(1)政策引导:通过加强对文化厅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种有助于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氛围,对文化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有效推广,对相关文化项目进行管理支持和技术指导。(2)信息共享:明确信息化项目的成果,明确归属权限,并将信息应用最大化,积极促成主各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3)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和着手建
32、立全省统一的公共文化信息系统应用平台等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和共用性的系统建设,为本地区文化信息的集成奠定技术基础。(4)应用示范:在文化信息共享和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系统平台在图书馆、文物、博物馆、非遗、文化产业部门的应用示范工作,在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5)逐步推进:在实施策略上,重点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完善的思路,先安排具有示范和促进作用的项目,解决有关问题,再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和成果的效果决定是否推广。因此,制定项目建设内容如下表所示:序号子项目名称主要工作内容1立项申报及技术方案设计1.立项申报书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目设计书2基础数据收集1.收集已有各种基础文化信息数据
33、2.收集三维建模所需数据3.收集共享工程、图书馆等部门的专题数据4.盘点省文化系统网络、软硬件基础。3数据生产、转换、编辑及整合各系统部件数据采集、转换。文化专题数据采集、转换。规划专题数据采集、转换。5基础数据建库目录数据库建设。系统部件专题数据库建设。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规划专题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维护软件开发(包括目录数据管理系统)。6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平台空间数据库建设门户网站建设公共平台服务应用系统二次开发接口目录发布系统省市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聚合系统7示范工程建设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政府机关办公系统建设。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建设。文化产
34、业信息化系统建设。8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建设基础文化信息数据规定数据库管理规定数据保密规定数据共享机制身份认证登陆体系9运行环境设备采购与集成1.硬件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磁盘阵列2.软件系统:ArcGIS 9.31、Oracle 10g、Windows Server 2008、三维平台等。3.网络改造及机房建设。10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申报、项目设计评审、人员培训、管理协调等。2.项目检查验收。1.2.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 在项目总投资中,资金来源: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资金投入500万元人民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350万元人民币;
35、政府机关自筹150万元人民币;自筹100万元人民币。1.3 问题与建议1.3.1 项目实施的关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内容多,涉及范围大,对基础数据的应用、专题数据收集整理都必须与文化系统、多家政府机关、专业部门深度联系。因此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组织机构是保障;同时,示范工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相关部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文化系统各领域、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也很关键。项目建设周期为期3年,时间紧迫,因此做好前期设计以及与各政府机关、相关专业部门、文化系统各单位的沟通协调是按时完成项目的关键。1.3.2 建议切实加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
3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文化建设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要认清方向、把握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导,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被放在“着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条目中的首要位置。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全省基本形成“省、市、县、乡、村、城市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促进提升公共文化文化能力、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有着巨大作用,因此,将公共数字文
37、化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相关领导工作议程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尽早实现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加强合作与交流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内容多而且涉及多个政府机关、专业部门,因此必须完善政策支撑,加大合作交流的力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成果的全面推广,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培养和集聚文化产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相结合,全面提升相关专业科技人才管理和应用水平,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强应用宣传与市场推广工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是面向黑龙省各政府机关、文化系统单位
38、、省内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务科学决策能力的发展思路,因此,文化系统各单位与各级政府及各相关专业部门应积极宣传其功能,以示范工程为样板,加大应用范围和力度,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真正体现项目建设的实际意义,形成一套完善的项目建成后系统运行与维护机制。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2.1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国家号召各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其列入广东“十大工程”,加大支持力度。政府机关贯彻落实委、省政府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广东文化工作
39、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十二五”时期,将通过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网络。二是继续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三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四是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五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六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全省各级政府和财政、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形成了强大合力;与“农党”及社会各界共建共享成果显著;重视技术创新促进和保障了全省共享工程的全面、协调发展。截至2010年底,共享工程县区支中心建设总投入8,784.6
40、万元;农村基层服务点总投入5,165.34万元;资源建设资金投入400万元;合计各级财政资金总投入达15,755.94万元(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全省共建成标准规范的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29个;乡镇服务点429个;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服务点186个;我省自建的社区、街道、部队、寺庙等基层服务点69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共建村基层服务点9054个,实现了农村服务网点100%的全覆盖。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全省农垦系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07年开始启动,至2010年总投入6843万元。已建成共享工程总局级中心1个、分局级支中心9个、农场级服务站103个、管理区级服务点
41、610个。实现了农垦系统共享工程四级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全省共享工程传播技术,主要应用网络传输,乡镇、村服务网点主要应用视频直播模式、IPTV模式、P2P模式。2010年,省中心又建成了覆盖省、市(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支中心)的VPN专用网络。县、乡镇有线电视差转台播出模式,现已覆盖2个县(市)、1个农垦系统,共237.6万户。在有线电视、互联网未能覆盖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及偏远地区和驻军部队,重点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并应用移动播放模式。目前全省共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596个。2.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
42、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十一五”时期,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专项资金、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等一系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85个,其中,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覆盖率达到87.16%;文化馆(含群众艺术馆)3264个,其中县级文化馆2890个,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文化站40118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
43、逐步形成。2、加强公共财政支撑,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含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十一五”以来,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均已实现“翻一番”,5年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10.24%和140.98%。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10年的21.9元,同比增幅135.4%。中央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
44、“十一五”时期总计投入资金100.2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2.4倍,其中仅2010年就投入36.6亿元。3、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至2010年底,数字资源量达108TB,在全国基本建成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资源丰富、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村村通”。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到327.8TB,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卫星、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使县级图书馆读者都可享用到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的实施,使基层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45、。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4、改善和创新服务方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免费开放成效显著,出台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2015年底,所有文化部系统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设施均已实现免费开放,中央专门拨付的财政补助经费已经全部到位。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流动文化服务、区域文化联动一体化、群星课堂等。5、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建设取得突破。2007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公共
46、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公布,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公共文化相关法律立法工作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等设施建设标准陆续出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
47、远的意义。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纲要说,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主要目标还包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
48、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主要目标还包括: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
49、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推动全省文化服务信息化的需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全省的文化信息产业发展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文化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硬件条件,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之一;构建技术创新和企业创业的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品牌,营造城市文化产业生态;为城市沉淀大批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提升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达到以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为核
50、心,构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数字企业、数字社区等应用系统,建成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政府信息应用体系,打破自建自用的“孤岛”式数据库建设格局,建成基础数据全面共享、政府信息高度开放的信息资源网,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可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极大推动的文化服务信息化进程,合理地开发、利用各项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2.3.2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把建成全国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范城市由于数字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日渐完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往城市行业部门相互之间信息建设标准不一致、规范不统一,信息的表达差异大,无法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越来越阻
51、碍文化信息化的进程和效率,部门和行业之间相互分割、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建设、统一使用信息资源的机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各专业系统间沟通与整合不尽完善,信息相互不流通,在管理系统的建设上,相互之间的接口考虑基本没有建立;信息保密与信息共享矛盾凸现,致使长期以来缺乏正规的保障机制,使得行业间的专题信息共享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文化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政务信息部门分割现象严重,资源共享差;社会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未形成,文化信息服务业发育程度低;文化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信息产品使用程度低,广大企业和公众信息消费能力弱。另外,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导致严重的信息封闭、信息壁垒和信息垄断的
52、局面,也阻扰了信息的共享。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对基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存储、共享、交换,在完善的制度下实现文化基础信息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有效更新,建立文化体系重点部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改善目前由于领域、部门、系统、管理范围的差别和隔离所引发的“信息孤岛”的现象,使得文化信息化数据在实体层次上实现整合,从而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社会公众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提供资源和基础支撑平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统筹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理顺关系,进一步充实、更新和完善现有基础数字文化信息数据库,并向社会开放,形成全省基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53、的建立,向相关部门提供基础文化信息产业数据,满足政府部门对基础文化服务数据的需求,将真正建成文化大省。2.3.3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执政能力,充分体现政府协调管理、积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职能,进一步树立政府部门开拓创新的形象,解放思想,永保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适应形势变化,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广东特色的发展路径。因此政府在统筹规划、科学决策时,可以充分利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将众多的元素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专业文化信息与产业服务信息叠加,实现对经济、社会和人文信息的空间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有效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管理、服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2.3.4公众生
54、活的需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显著标志。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群众性文化活动已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是我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活动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网络体系。2.3.5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广东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八大工程”,每个工
55、程都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通过抓工程的办法来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抓住群众要求最迫切、最紧要的事情,对认准的事情先干起来,一天不放松地抓,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要继承发扬、吸收借鉴,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借鉴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文化,充分利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明确改革方向,扩大文化开放,不断创新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
56、积极意义;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化、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数据库挖掘等技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多方位、多类型、多形态的数字文化资源和基础文化数据库体系,构建统一的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发挥广东独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从而
57、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项目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这三大工程的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基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五级服务网络对基层文化工作进行指导,对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和获得数字资源。公众可以通过终端浏览器查看各类资源数据库中电子图书和视频信息,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设施,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免费开放,丰富数字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引导和帮助广大基层群众学习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享受健康、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公
58、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依托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基础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能力。形成统一的、权威的数字文化服务信息公共平台,以满足国家文化大发展、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需求,促进文化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国家、省、市信息资源的共享。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3.1网络体系建设在文化中心机房的基础上,根据大型空间数据库及数据传输的需求,对现有互联网环境、局域网、政务网进行必要的改造,添置必要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3.2 对已有基础文化信息数据进行改造数字文化资源数据改造要素更新、数据格式转换、属性数据采集等,即将现有的数字文化资源数据进行
59、格式转换,并按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重新进行分层、归类,采集属性信息,并完成基础文化信息数据、元数据的制作。 通过互联网面向公众开放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文化资源。根据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分配访问管理控制;3.3专题数据收集、采集、处理与整合数字图书馆数据的收集、采集、转换及整合,并完成元数据的制作;文化档案专题数据的改造、转换及整合,并完成元数据的制作;非遗数据的收集、采集、转换及整合,并完成元数据的制作;不同专题、不同尺度要素的接边、整合、编辑。3.4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设政府机关政府专网体系,将所有的影像数据集、矢量数据集、元数据集、专题数据集、统计数据集等进行整合建库;开发必要的数据库
60、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和维护系统等。3.5 目录数据生产及建库目录数据是将数字文化信息数据的元数据与现行系统成果汇交数据,按照资源分类索引和目录条目格式要求,进行整合生成、建库。目录数据库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供目录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文化系统各行业部门间数据交换基础。3.6 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文化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经数据的整合加工、服务功能的开发完善,建立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及文化信息公共平台管理系统。该平台集成了经过处理的文化信息数据,主要解决面向政府、公众提供服务、专题信息加载、空间分析等在线文化信息服务功能,并向专业部门和企业提供标准服务接口,支持基于平台资源开发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勾股定理教案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大理宾川县高平第一完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金融行业平台价值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目标评估指标调查表
-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 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8 Section B 随堂练习
- 资方和项目方的合作协议范本
- 习作单元解读及其教学策略
-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三十五中高一(上)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用药错误案例分析之RCA根本原因分析法》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研究
- 期中测试卷(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 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 塑料吸料机塑胶吸料机吸粉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23版概论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