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城学区2022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科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动物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以下动物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A. 飞行、行走、爬行、奔跑B. 飞行、游泳、行走、跳跃C. 飞行、游泳、爬行、跳跃D. 跳跃、飞行、爬行、奔跑【答案】C【解析】蝙蝠的运动方式是飞行,鸭子的运动方式是游泳,鳄鱼的运动方式是爬行,袋鼠的运动方式是跳跃。点睛: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2.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B. 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C. 运动有利于动物节约

2、能量D. 运动有利于动物繁殖后代【答案】C【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和摄取食物,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 据此答题。【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选项C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运动的意义。3. 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A. 杠杆、支点、动力B. 杠杆、动力、支点C. 动力、杠杆、支点D. 支点、杠杆、动力【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

3、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点睛】明确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 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卧的姿势,姿势不当骨容易变形,因为这个时期骨内( )A. 有机物含量为1/3,无机物含量为2/3B. 有机物含量为2/3,

4、无机物含量为1/3C. 有机物含量多于1/3,无机物含量少于2/3D. 有机物含量多于2/3,无机物含量少于1/3【答案】C【解析】【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详解】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有机物的含量少于1/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含量少于2/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因此选项C是

5、正确的。故选C。【点睛】明确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人群骨的特点,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指导意义。5. 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为了保证断骨的顺利愈合,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应特别保护的是A. 软骨层B. 骨膜C. 骨质D. 骨松质内的红骨髓【答案】B【解析】【分析】骨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血管与骨的营养有关,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前者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后者质地坚硬致密,主要分布于骨干,抗压力强;骨髓填充在骨髓

6、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成年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失血时有会转化红骨髓,造血功能又恢复。【详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 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因此发生了骨折,需要特别保护的是骨膜。故选B【点睛】考查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6. 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由环境

7、因素决定的 学习行为 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理解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 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B. 关节的基本结

8、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C. 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D. 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答案】B【解析】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A正确;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B错误;骨骼肌一般包括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两部分,C正确;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D正确。8. 在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A. 领域行为B. 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D. 节律行为【答案】B【解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

9、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考点定位】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名师点睛】鸟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并不是取食行为而是繁殖行。9.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蜜蜂采蜜 大雁南飞 蜘蛛结网 惊弓之鸟 鸠占鹊巢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

10、】(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蜜蜂采蜜、大雁南飞、蜘蛛结网、鸠占鹊巢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惊弓之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0. 在研究动物行为的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中的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A.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

11、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C.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D.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答案】D【解析】【分析】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据此解答。【详解】奥地利学者康勒德劳伦斯是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他从来不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动物。他深信动物的行为正如动物身体构造的适应作用一样,乃是它求取生存的凭借,同样正是适应环境的进化之果。根据这一信念,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调查研究学派。他经常和蛙、鸭、鹅、猴、狗等动物为伍,甚至还学会了几种动物的“语言”,使自己能以同等的身份去接近它们,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故选D。【点睛】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

12、识,了解一些生物学家的事迹。11.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B. 食物链结构的组成成分C. 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D. 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A错误。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因此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B正确。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C

13、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2.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B. 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在一起C. 大雁东去春来D. 白蚁群体由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组成,成员之间有明显得分工【答案】A【解析】【分析】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意义。【详解】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这是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大雁冬去春来是鸟类的迁徙,是节律行为;白蚁群体由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组成,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这是动物的

14、社会行为;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是为了保护自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物的防御行为。13.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先天性行为是通过遗传及自然选择进化而来B. 后天性行为必须借助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经历C. 先天性行为比后天性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D. 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行为。【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以遗传为基础

15、,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A正确。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后天性行为必须借助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经历,B正确。C、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因此后天性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C错误。D、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本能行为适宜相对稳定的环境,学习行为适宜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4. 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 肱二头肌收缩,肱

16、三头肌收缩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

17、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15.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同一块骨上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D. 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

18、肱三头肌舒张【答案】B【解析】【分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详解】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A正确;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不同的骨上,B错误;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C正确;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了解在运动中肌肉的协调与配合。16.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A. 实验室里B.

19、 家养状态下C. 野外自然状态下D. 圈养笼子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C正确。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7.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 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刚毛,研究蚯蚓的运动特点C. 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大熊猫的产仔过程D. 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反应【答案】D【解

20、析】【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如用摄象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刚毛,研究蚯蚓的运动特点、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大熊猫的生仔过程,都属于观察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

21、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如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反应,属于实验法。故选D。【点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18.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详解】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错误。B、肌肉跨越

22、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正确。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错误。D、没有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19. 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A. 草野兔狐狸B. 松子松鼠真菌C. 老鼠蛇鷹D. 黄鼠狼蛇田鼠植物【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真菌是分解

23、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老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0. 下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A. 神龙架自然保护区B.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C.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D. 卧龙自然保护区【答案】D【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3. 制定必要的法规,

24、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详解】湖北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金丝猴,A错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是福建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B错误。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鸟类,C错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树),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二、填空题21. 动物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运动方式总是与其_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多以_为主。【答案】 (1). 生活环境 (2). 游泳【解析】【分析】动物因

25、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跑等,分析作答。【详解】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主要运动方式有飞行、游泳、行走、蠕动等,马、牛、羊是陆生哺乳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和奔跑,水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鱼类,用鳍游泳。【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22.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_、骨骼肌组成,其中_起动力作用。幼年时骨能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_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端_与骨的长长有关。【答案】 (1). 骨连结 (2). 骨骼肌 (3). 成骨细胞 (4). 软骨层细胞【解析】【分析

26、】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详解】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其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因此,幼年时骨能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

27、后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运动系统的组成。23. 骨中的有机物和_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使得骨既坚硬又有弹性。由于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因而青少年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_,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答案】 (1). 无机物 (2). 变形【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在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含量多于1/3,无机物含量少于2/3,这样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折,但是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座、立、行的姿势。24. 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三

28、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当前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_、法制教育和管理,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答案】 (1). 生态环境 (2). 易地保护 (3). 就地保护【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详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

29、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的意思就是把濒危动物抓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在那里研究繁育保护起来,然后等数量繁育多了,再放归野外,它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动物容易退化,保护的数量较少,如成都青龙场的大熊猫繁殖基地则属于保护措施中的易地保护。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即

30、可做出正确的解答。25. 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和实验法,例如:用线绑住鱼鳍来研究鳍对鱼游泳的作用属于_法。【答案】 (1). 先天性 (2). 观察法 (3). 实验【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详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

31、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例如:用线绑住鱼鳍来研究鳍对鱼游泳的作用属于实验法,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人为进行了改变,从而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

32、学习行为的特点,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26. 先天性行为又称为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_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_。【答案】 (1). 自然选择 (2). 习惯化【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所以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学习行为是动

33、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27. 在动物的各种行为中,_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_可以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答案】 (1). 攻击行为 (2). 防御行为【解析】【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详解】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行为。 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

34、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可以减少其他生物的伤害。【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动物行为的特点。28. 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动物的_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而_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栖息环境。【答案】 (1). 遗传 (2). 生态系统【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

35、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动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栖息环境。【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三、识图题29. 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甲图中表示_,在图甲所示的动作中,它处于_状态,同时_则处于_状态。(2)关节的基本结

36、构包括:_、关节囊 、_。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乙图中的【 】_内有少量滑液和【 】_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体育运动前,如果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容易出现关节脱臼,脱臼是图中的【 】_从【 】_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图中的是_,其功能是将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加上它外面有许多韧带存在,使关节十分牢固。(3)关节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_。A连接 B支点 C保护 D支持(4)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丙图中的【 】_,这部分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若要产生丙图中所示的动作,则需甲图中【 】_收缩和【 】_舒张。(5)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_A都收缩

37、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6)长骨的结构最表面局部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丁图中的【 】_,其内层的成骨细胞是_当一个成年人大量失血时,B内的物质转为红色,从而恢复_功能(7)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其他系统如_的调节。【答案】 (1). 肱二头肌 (2). 收缩 (3). 肱三头肌 (4). 舒张 (5). 关节面 (6). 关节腔 (7). 关节腔 (8). 关节软骨 (9). 关节头 (10). 关节窝 (11). 关节囊 (12). B (13). 肌腱 (14). 肱三头肌 (15). 肱二头肌 (16). B (17). C骨膜 (18). 与

38、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19). 造血 (20). 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是肌腱,肌腹,肱二头肌,肱骨,肘关节,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肱三头肌,A骨松质、B骨髓腔、C骨膜、D骨密质。【详解】(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甲中表示肱二头肌,图甲所示的动作中,它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则处于舒张状态。(2)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

39、层关节软骨。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软骨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关节囊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图中的是关节囊,其功能是将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加上它外面有许多韧带存在,使关节十分牢固。(3)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故选B。(4)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丙图中的肌腱,这部分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若要产生丙

40、图中所示的动作,则需甲图中肱三头肌收缩和肱二头肌舒张。(5)当手臂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都是舒张,感觉很轻松。因此,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都舒张。故选B。(6)骨表面的C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因此长骨的结构最表面局部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图中的C骨膜,其内层的成骨细胞的作用是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因此,当一个成

41、年人大量失血时,B骨髓腔内的物质(骨髓)转为红色,从而恢复造血功能。(7)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关节、骨和骨骼肌的组成和功能,躯体运动的形成。四、分析与探究30. 为预防害虫对土豆的危害,有菜农在种土豆时,先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高毒杀虫剂呋喃丹,生产出可能有杀虫剂残留的呋喃丹土豆。现给你提供正常的土豆和呋喃丹土豆、生长发育状况相近的小白鼠两只,请设计实验探究呋喃丹土豆对人的健康是否有害。(1)将小白鼠分为A、B两组,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正常土豆饲料,B组每天饲喂_,

42、其他喂养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这是为了保证_。(2)本实验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3)改正不足后,继续按照1中的设计进行实验,其中A的作用是_。(4)长时间观察记录两组小白鼠生活状况。若两组小白鼠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或相似,则探究结论为:呋喃丹土豆对人的健康无害;若_,则探究结论为:呋喃丹土豆对人的健康有害。【答案】 (1). 等量的呋喃丹土豆 (2). 单一变量 (3). 小白鼠(样本)数量太少,容易因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 形成对照作用或作对照组 (5). B组小白鼠异常(或病变或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详解】(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呋喃丹土豆对人的健康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呋喃丹土豆,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呋喃丹土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将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正常土豆饲料,B组每天饲喂等量的呋喃丹土豆饲料,其他喂养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