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在尽力憋气后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其原因是氧气浓度过低刺激了呼吸中枢B胰岛B细胞表面

2、有神经递质、葡萄糖等物质的受体C当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到温暖室内后,身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D浆细胞既能够分泌抗体,也能够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2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农区鼠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捕获率=(捕获数/置夹数)100%A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等都是种群的特征B气温、降雪、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与农田区相比,该种群在住宅区的数量总体较低的原因是鼠的生活环境被破坏D从总体上分析,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发生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月份基本相同3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

3、、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动物的卵巢和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B经过程产生的性状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导致过程的

4、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D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现象是可以产生新基因5某同学进行了 2,4-D 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浸泡枝条适宜时间后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a、b、d 组为实验组,c 组为空白对照组。下列叙述中与该实验相符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一定是 2,4-D 的浓度Ba 组 2,4-D 的浓度一定大于 b 组Cd 组 2,4-D 的浓度一定大于 b 组D各组所用的枝条上一定要没有芽6如图1为物质A通过质膜的示意图,图2为质膜的结构模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物质A的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B若物质A正在进入细胞,则运输方向为图

5、2中的C图1中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发生可逆性形变D图2表示的结构模型可用高倍物镜直接观察到7细胞分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化B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形成浆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细胞分化现象C成熟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基因表明该细胞已经发生了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具有可逆性8(10分)下列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且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可通过分泌的激素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遗传信息交流的通道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全依赖于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细胞骨架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

6、信息传递二、非选择题9(10分)为更加详细了解生态系统功能,某科研小组对小麦农田的不同阶段甲、乙进行了碳元素相关测定:甲阶段,碳元素吸收量等于释放量;乙阶段,碳元素吸收量小于释放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元素以_(二氧化碳、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网_(单向、循环往复)流动的。(2)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叶和茎杆汁液为食,二者的种间关系为_。若对蚜虫进什生物防治你的建议是:_:_(答出两点)。(3)乙阶段最可能的原因是小麦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小于_(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的呼吸作用,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增加,降低)。10(14分)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以淀粉的形式储存。通常认为若持续光

7、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加。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1)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_中被固定形成C3,C3在_阶段产生的_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进而合成_进行运输,并进一步合成淀粉。(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_。(3)为了解释(2)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量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一种假设?

8、请运用图中证据进行阐述。_。(4)为进一步确定该假设成立,研究人员在第12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含量为a,为叶片光合作用通入仅含13C标记的13CO2四小时,在第16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淀粉总量为b,13C标记的淀粉含量为c。若淀粉量a、b、c的关系满足_(用关系式表示),则该假设成立。11(14分)某农场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甲戊5个生物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的生物都只占有一个营养级,且这5个种群共有4个营养级,其能量值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3kJm-2)4050023512(1)根据以上信息,绘出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由这5个种群生物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_。(2)

9、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若人类大量捕杀丙,则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容易遭遇病虫害,原因是_。12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其具有抑制侧枝生长等作用。(1)独脚金内酯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类具有_作用的有机物。(2)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枝生长,在此功能上其与独脚金内酯是_的关系。(3)为了探究这两种激素在调节侧枝生长上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BA和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等试剂,以及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和受体突变体豌豆为实验材料进

10、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整个实验在光照和温度可控的温室中进行。实验处理和测量的材料都是豌豆原本不发育的第三侧芽,选择此侧芽的目的是_。由实验结果可知, BA促进侧芽生长的效果在_中比野生型更明显。依据实验结果判断_(填“突变体1”或“突变体2”)是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4)研究人员推测独角金内酯能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而抑制侧枝生长,验证此推测还需补充的实验组处理_。a野生型豌豆 b豌豆突变体1 c豌豆突变体2 d细胞分裂素合成缺陷型豌豆 e用适量BA处理 f用适量GR24处理 g用适量BA和GR24处理 h检测细胞分裂素含量 i检测侧枝长度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11、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血糖平衡。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

12、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题目详解】A、人在尽力憋气后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是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的结果,A错误;B、由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同时也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所以其表面会有血糖和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C、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到温暖室内之后,机体的散热量减少,机体调节的结果应该是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以维持体温平衡,C错误;D、浆细胞属于终端分化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没有增殖能力,D错误。故选B。2、B【答案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13、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题目详解】A、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B、气温、降雪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B错误;C、与农田区相比,住宅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利于人类生活,但不利于鼠的生存,C正确;D、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的数量都是在26月较多,3月左右为高峰期,在79

14、月较少,8月为低谷期,D正确。故选B。3、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零废弃生态农业”技术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既能减少废弃物的数量,还可以减轻污染,改善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题目详解】A、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部分废弃物,A错误;B、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错误;C、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C错误;D、原来的生态系统中,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是由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体重新吸收的;而在“零废弃生态农业”

15、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不仅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D。4、B【答案解析】分析题图: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该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表示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过程后基因发生改变,说明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过程后,基因数目减少,应该发生了染色体变异。【题目详解】A、动物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在动物的卵巢和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若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则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B

16、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C正确;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中只有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现象是可以产生新基因,D正确。故选B。5、C【答案解析】从图表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根的总长度。以2,4-D溶液浓度为c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从根的总长度可知,a、b浓度的2,4-D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d浓度的2,4-D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题目详解】A、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和作用时间,A错误;B、由于生长素具有

17、两重性的特点,因此a 组 2,4-D 的浓度不一定大于 b 组,B错误;C、高浓度抑制扦插枝条的生根,图中d浓度的2,4-D作用下,生根作用抑制,b浓度的2,4-D促进生恨,因此d 组 2,4-D 的浓度一定大于 b 组,C正确;D、各组所用的枝条上要保留部分幼芽,D错误。故选C。6、C【答案解析】据图1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转运,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据图2分析,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题目详解】A、由图1可知,物质A跨膜运输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物质B(载体蛋白)结合,且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A错误;B、图2中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物质

18、A进入细胞的方向为,B错误;C、图1中物质B为载体蛋白,转运时会发生可逆性形变,C正确;D、质膜模型是人为绘制出来的,显微镜下看不到,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条件,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7、B【答案解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

19、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题目详解】A、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分裂的结果,没有发生分化,A错误;B、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B细胞,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含血红蛋白基因,由于不同细胞中核基因相同,所以就算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也不能表明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C错误;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一般不可逆,D错误。故选B。8、A【答案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1.物质传递: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膜接触传递:相邻两个细胞

20、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题目详解】A、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正确;B、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道,而不是遗传信息交流的通道,B错误;C、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功能协调不仅依赖于信息交流,还依赖于物质交换和能量供应,C错误;D、细胞骨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21、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有机物 单向 寄生 投放天敌(如:食蚜蝇、蜂、螵虫等) 投放寄生菌 生物 降低 【答案解析】1、碳循环:大气中的碳元素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靠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2、抵抗力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

22、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网单向流动的。(2)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叶和茎杆汁液为食,二者的种间关系为寄生。若对蚜虫进什生物防治你的建议是投放天敌(如:食蚜蝇、蜂、螵虫等,投放寄生菌利用激素调节原理使蚜虫快速哀老死亡。(3)由于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靠二氧化碳的形式,乙阶段碳元素吸收量小于释放量,最可能的原因是小麦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小于生态系统内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该生态系统的能

23、量投入下降,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点睛】结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分析题干。10、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 ATP和H 蔗糖 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 支持假设二。实验结果显示,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淀粉降解量快速增加,说明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 b-ac(ba+c) 【答案解析】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水光能,完成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有光无关都可以进行,由光反应提供ATP和还原氢,在叶绿体基质完成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题目详

24、解】(1)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参中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蔗糖,进一步合成淀粉。(2)由图分析可知,024小时内,淀粉积累量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24小时后几乎不增加。(3)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量代表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合成量,麦芽糖的含量代表淀粉的分解量。分析图2可知,CO2吸收量基本不变,即淀粉的合成没有停止,而从6小时开始麦芽糖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淀粉在不断分解,即淀粉合成和降解同时存在,故支持假设二。(4)第12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含量为a,第16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淀粉总量为b,则b-a代

25、表通入13CO2的四小时内淀粉的积累量,若小于这四小时内淀粉合成总量c,即b-ac,则说明一部分淀粉被分解,假设二成立。【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结合题图的实验结果分析解题。11、 16% 先减少后维持稳定 太阳能 CO2 农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低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低 【答案解析】分析题表可知,根据五个种群的能量大小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随食物链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推断,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题目详解】(1)由题表可知,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故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2)能量在第

26、二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2/(40+35)100%=16%;人类大量捕杀种群丙,会使种群戊的天敌减少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戊以种群甲、丁为食,则种群甲、丁的数量减少,但种群戊的数量受环境容纳量影响不会无限增加,之后种群甲、丁的数量会趋于稳定,所以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减少后维持稳定;(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由于种群数量少,生物多样性低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易遭遇病虫害侵袭。【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能量传递的特点和题表信息首先判断各个种群所处的营养级并判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生态系统中种群即使不存在天敌,其数量仍受环境容纳量的影响而不会无限制的增加。12、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拮抗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易观察 突变体1和突变体2 突变体1 加入BA和GR24的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