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4_第1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4_第2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4_第3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4_第4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文言文的诵读。3、辨析文言词语。教学重点: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教学难点:辨析文言词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寓公移山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也说明了要 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 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 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二、走进作者作家作品简介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

2、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三、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太行( hang)万仞( ren ) 惩( cheng)塞( se)汝( ru )曾( zeng)诸( zhu)箕畚( ji ben)荷( he)孀( shuang)龀 chen叟( sou)匮( kui )亡以应( wu)厝( cuo)雍( yong)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1)、朗读课文A、教师范读B、学生自读C、分组齐读(2)、朗读停顿: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疏通课文。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

3、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者:相当于“的人” 。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 。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四、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小黑板出示)1、古今词义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 太阳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指 :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曾 :古义:乃,并今义:曾经诸 :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荷 :古义:负荷今义:荷花毛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息

4、 :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已 :古义:止今义:已经2、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3、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顾况且4、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5、虚词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助词:的例:隐土之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甚矣,汝之不惠。而 :表承接:不译例:何苦而不平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表转折:但是,却例:而山不加增其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5、以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叟亡以应焉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语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五、作业1背诵课文。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河阳之北()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 、固不可彻()7而山不加增()8无陇断焉()(三)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甚矣,汝之不惠。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C虽我之

6、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3、翻译重点句子(见课文注释)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 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三、研读赏析1、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2、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并归纳: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 “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 “曾不

7、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 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 “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3提问:请归纳段意。(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故事背景。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第四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4提问: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讨论并归纳:l )两座山非常大:太

8、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提问: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讨论并归纳: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 “无穷匾” 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

9、是“大智若愚”。而“智叟”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 。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四、体验反思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讨论并归纳: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五、教师总结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 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 “真实”,神话给足是否与迷信有关, 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六、拓展延伸寓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 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 , 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 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 , 谈谈你对寓公挖山的看法。七、作业1翻译课文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甚矣,汝之不惠。3、帝感其诚。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A I 反问句 2陈述句 3判断句4 被动句B1反问句 2倒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