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_第1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_第2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_第3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_第4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机器人课件【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1、会用“大显身手”造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掌握初步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能简单运用这一说明方法4、通过读说等活动,体会机器人的神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知道学生了解并掌握说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来形象、具体地进行描述,达到突出事物特点的目的。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掌握初步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机器人的神奇。四、教学过程1、整体感悟,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篇说明文,整篇课文

2、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本文的第一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日新月异”说明了什么?(现代科技发展之快,机器人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之大);“千奇百怪”说明机器人的什么特点?(数量之多,功能之奇)2、学习2-3段,了解说明方法,知道机器人可以做得事情,体会机器人的神奇。浏览全文,提问:“你觉得机器人神奇吗?哪里看出来机器人神奇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越来越多的事情都由机器人来做了”、“一些人们做不了的事,机器人做起来却得心应手”)感知说明文的写法。学习第2自然段,知道机器人不仅可以做简单的事(使我们的家务事更轻松),还能做危险的事(挽救更多人的宝贵生命)。全段围绕第一句话展开,运用“举例

3、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越来越多的事情都由机器人来做了”。.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A机器人能做哪些危险的事呢?B什么叫“亡命之徒”(不顾性命冒险犯法的人)C这些危险的事,如果是人来做可能会受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是机器人却能够大显身手。请学生用“大显身手”造句。D画出画出最能表现“能追捕罪犯的机器人”神奇之处的句子。(“能善于奔跑和追逐攀爬墙壁,一旦就直到才”机器人执行任务坚决果断,让罪犯无处可逃)E请你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要求用一件短小的事例说明这位老师的一个最吸引你的特点F请学生读这一段,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再全班一起读。学习第三

4、自然段,知道机器人可以做“一些人们做不了的事”。全段围绕“一些人们做不了的事,机器人做起来却得心应手”展开,进一步巩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这一段中的运用。A还有哪里看出机器人的神奇之处的?B对于这些人类做不了的事,机器人做起来如何呢?(得心应手,轻而易举)C什么叫“得心应手”?(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非常顺手)请学生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听完后找找哪里体现了机器人做起事来“得心应手”的?这里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D什么叫“轻而易举”呢?(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3、学习4-7自然段,知道机器人可以给人类带来无穷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机器人的神奇。齐读第4自然段,启发学生认识这一段叫“

5、过渡段”,知道过渡段的作用。A“除此之外”中的“此”指什么?学习5-7自然段,了解三种不同的机器人及各自的特点,这三段的特点是结构相似,都采用了“喜欢的人,你不必”这种句式引入介绍的对象,用轻松的谈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不枯燥。可以让同学们选择最精彩的一段精读,另外两段用同样的方法自学。A作者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宠物机器人非常讨人喜欢音乐机器人模仿惟妙惟肖足球机器人场面同样精彩B请同学选择一段你觉得最精彩的读给大家听C第四自然段说“机器人还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无穷”说明什么?同学们想想机器人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呢?请男生一起把4-7自然段读一读,注意读出“乐

6、趣”;再请女生读。4学习第8自然段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请学生回答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未来可能有貌若天仙、能讲各种语言的仿真机器人)【篇二】学习目标:1、掌握机器人的定义;2、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3、认识机器人的分类。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给学生们一把进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钥匙。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协同决策能力,完善自身素质。(二)内容分析: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破除

7、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2、本节课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先播放一些视频、录像等(不同时期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然后请两个学生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机器人的样子及其功能等;再请两学生说说不同时期的机器人的差别(外观和功能上的);最后再逐步的引导出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及分类等。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破除机器人的神秘感,归纳总结出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启发其创新能力。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启发创新。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让学生自己归纳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创新能

8、力。二、教学过程(一)视频及录像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和我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些视频剪辑(播放视频及录像剪辑)。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回答出机器人)(二)任务驱动师:那他们为什么叫机器人呢?生:先让学生分组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再将每组学生的想法收集并总结后发言。师:老师给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适当时候可以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及组以奖励,培养其学习积极性)(问答互动式,但要注意引导)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好好学习这门课将来你们也可以让机器人为你服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但机器人可以做?(举例说明)生:自由发言。(以下类似问题逐步引导)(三)

9、小结1、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2、互相评价交流,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了解了多少相关知识,是否对机器人的定义、发展等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未来教学做好铺垫。)3、课后任务收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素材。三、教学总结1、视频、录像导入课堂。2、利用视觉的冲击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提问的互动式教学,了解学生思想里所想的事物,给予肯定并逐步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其大胆创新。4、在教学中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决策能力等,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教学总结:在上课之前,我先从网络收集并准备好的“素材”,在网络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机器人的趣

10、事,学生就显得相当感兴趣,这种方式比较贴近生活的实际,所以学生说起来也相当热烈,争先恐后地向全班学生讲述,内容自然而然地也围绕着机器人展开。之后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来说一说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形状结构,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并请大家给它们进行分类(小组竞赛的形式)。所以说起课文的插图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自学课件中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在这篇文章,并进行小结发言。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1、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后,学生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去引导学生,以致于学生的回答与我设计此环节所想象的有些出入。2、在课堂开始之前,

11、没有设置好的教学引入。3、学生达到了一个热烈的情绪。没能及时引导他们,课堂有点过于热烈。【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弋、翱”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课文,了解机器人的几大功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机器人的神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3、学习课文总分写法,能用总分方法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了解机器人的几大功能。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机器人的神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总分写法,能用总分方法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1同学们知道机器人吗?你知道有哪

12、些机器人?2它们有什么作用?3、出示课题:神奇的机器人(出示机器人图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功能1、出示自学建议: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机器人的功能的?请你用简练的话来概括一下。2、交流、反馈。1)出示词语:先驱游弋大显身手迹象灌溉披星戴月广阔浩瀚能歌善舞翱翔驰骋才华横溢2)指名读3)初步了解词义,可查字典,可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4)齐读词语5)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机器人的功能的?出示板书:茫茫宇宙浩瀚的海洋工矿农村社会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1、轻声朗读课文,文中介绍了哪些机器人,分别神奇在什么地方?交流。指名5人分别读2、3、4、5、6节,其他同学齐读1、7节2、机器人有好几方面的功能,怪不得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3、结合课文来进一步体会机器人的神奇1)学生从太空组、海洋组、工矿组、农村组、社会组中任选一组,自由读文26中任一节。2)说一说或填一填(根据课文内容)a机器人是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b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宝藏、()油龙、()黑匣,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说说所填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c机器人在工矿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d在农村,机器人()树木、()田地、()水果、()庄稼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