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由交配参考答案:D略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B. 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D.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参考答案: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

2、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消费者,但能提供给分解者,A错误;由于消费者粪便是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消费者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所以分解者从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属于消费者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B错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D正确。3. 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浆细胞,则细胞融合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为( )Aa、aa、ab、bb、ba、aa、abab培养Ba、aa、ab、bb、bab、bb、bab培养Ca、

3、aa、ab、bb、bab产生特定抗体的ab培养Da、aa、ab、bb、baa能无限增殖的aa培养参考答案:C4.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水参与C中的第二阶段B. B在叶绿体类囊体结构上进行C. A中产生的氧气参与C的第二阶段D. X代表的物质可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参考答案:A分析图示可知,C是有氧呼吸过程,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A正确;B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A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参与C所示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用于与H

4、反应生成水,C错误;X代表的物质是ATP,可用于暗反应阶段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点睛】本题以生理过程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联系的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识记并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尽可能地联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5.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参考答案:C6. 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5、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丁图中若B曲线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曲线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参考答案:C7.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是A. 甘蔗茎、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 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较高,是进行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甘蔗茎、甜菜的块

6、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但不是还原糖,故A错误。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故B正确。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故C正确。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较高,是进行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8. 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

7、红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参考答案:A【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多个常见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详解】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A错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确。【点睛】熟悉检测酒精、亚硝酸盐含量、尿素分解菌以及纤维素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9. 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

8、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突变基因一定会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子代个体参考答案:B略10. 当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片段多于另一条染色体时,那么在配对时就会有一部分片段无法配对而形成弧状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正常体细胞内等位基因A、a位于该对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现弧状结构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 1号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一定多于2号染色体C. 1号染色体上可能不存在A(或a)D. 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2个A(或a)

9、参考答案:A图中出现弧状结构,是由于2号染色体有片段缺失或1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发生重复,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或重复均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A正确;1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一定多于2号染色体,但基因的种类不一定多于2号染色体,B错误;图中弧状结构的出现,无论是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还是染色体的片段重复所致,1号染色体上均可能存在A(或a),C错误;图中弧状结构的出现,若是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2号染色体上可能不存在A(或a),若是染色体的片段重复所致,则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1个A(或a),D错误。 11. 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是因为 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松树

10、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柳树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参考答案:B12.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 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D. 若低温处理根尖时间过短,可能难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参考答案:D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

11、(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详解: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A错误;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少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错误;低温诱导根尖时间过短,不能很好地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

12、意积累。13.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B. 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ks5uC.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D.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参考答案:C14. DNA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 B空间结构千变万化C碱基种类有许多种 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参考答案:D15.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 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

13、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竹林中凤尾竹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特征,故A错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故B正确;植物因为阳光而具有分层现象,动物因为植物或者食物而具有分层现象,故C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的起伏、适度的大小等,所以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6.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

14、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参考答案:B【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7.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ATP的水解 B葡萄糖的分解 C氨基酸的分解 D脂肪的氧化分解参考答案:A18. 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参考答案:答案:D19. 艾滋病

15、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B.艾滋病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严重感染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参考答案:A20.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A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受精作用B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减数第二次分裂C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D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者受精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自由组

16、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 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参考答案:B22. Aa不动,b右移 Ba左移,b不动

17、Ca左移,b右移 Da右移,b左移参考答案:D23.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时期C.c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参考答案:C24. 生活中,手或脚若长时间摩擦可能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参考答案:B【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内环境就是指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解答】解:据题意可知,生活中,手或脚长时间摩擦可能会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

18、,磨出“水泡”,这是血浆渗出后使组织液增多导致的,故为组织液故选:B25. 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次级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冲吸收作用减弱参考答案:B26. 下图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图解存在的错误是 A和 B和 C和 D 和参考答案:C27.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可促进DNA螺旋化)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和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

19、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和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参考答案:A28.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C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的分离现象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参考答案:C29.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30. 犬也存在色盲性状。如图为某一品种犬的系谱图(涂黑表示色盲)。请据图判断此品种犬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

20、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参考答案:C 选C。根据系谱图可知,1号雄犬患病,但5号雌犬没有患病,说明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31. 以下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A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C核膜、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膜、核膜、拟核参考答案:B32. 组成小麦植株的基本元素是AC、H、O、N、P、S BC、H、O、N、P、KCC、H、O、N DC、H、O、N、P、S参考答案:A33.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

21、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原 D抗体参考答案:C34.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60个 B.80个 C.120个 D.180个 参考答案:D35. 生物的膜结构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溶胶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参考答案:D36. 某休闲山庄建造的鱼塘由于大量投饵进行高密度养殖而引发池塘水体富营养

22、化,池水常常泛出臭味,客流急剧减少,有人设计了利用稻田净化鱼塘的方案,绘制了下列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M、N两处表示水沟,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而发臭,这种硫化物最可能是 (物质)被分解而产生的(2)通过稻田净化,水沟M 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N处 其主要原因是 (3)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池水流经稻田后,水沟M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至少回答两点)(4)游客发现有的稻叶感染了稻螟虫:调查稻螟虫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 如果山庄管理人员将稻田弃耕,会发生 演替参考答案:(1)蛋白质(2)低 稻田中的微生物将有机

23、物大量分解(3)竞争光照和营养、松武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4)样方法 次生【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由题意知: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稻田中的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流出稻田的水喊得有机物大量减少,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据此答题【解答】解:(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些含有S和P,S是蛋白质的标志元素故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而发臭,这种硫化物最可能是蛋白质(2)通过稻田净化,水沟M 处水样

24、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N处低,因为稻田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大量分解(3)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4)稻螟虫活动能力弱,故调查稻螟虫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如果山庄管理人员将稻田弃耕,会发生次生演替37. 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参考答案:B38. 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

25、用D如果该图表示碳循环,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参考答案:D39. 下列四种方法中,能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使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B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捕杀所有的肉食动物D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参考答案:D【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解答】解:A、使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抵抗稳定力减弱,A错误;B、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即减少

26、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B错误;C、捕杀所有的肉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C错误;D、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正确40. 下列各项对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才能合成多糖类物质 B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D细胞中的DNA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参考答案:B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下图中甲、乙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即将与膜泡融合的细胞结构是_,该结构中含多种_。(2)膜泡中的物质如果是蛋白质,其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_上的_,该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过程涉及到_膜之间的相互转化(答全给分)。(3)甲和乙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_特点。参考答案: (1). 溶酶体 (2). 水解酶 (3). 内质网 (4). 核糖体 (5).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6). 流动性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物质被细胞膜包起来进入细胞,属于胞吞过程;乙图中含有物质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到细胞外面去,属于胞吐过程。(1)甲中膜泡来自于细胞膜,将与溶酶体结合,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2)膜泡中的物质如果是蛋白质,则该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