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_第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_第2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_第3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_第4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限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九上拱墅月考)维生素B12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所含的元素钴,也能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已知钴是第27号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3。以下关于这种元素认识正确的是( )A. 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符号Co同时可以表示一氧化碳

2、C. 一个Co3+中含有24个电子 D. 用放大镜能观察到元素钴促进红细胞增加的过程【答案】 C【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名称还“钅”的为金属元素、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及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分析。【解答】A、 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B、 符号Co表示钴元素,一氧化碳表示为CO ,不符合题意;C、 一个Co3+中质子数为27,其原子失去了3个电子,所以含有24个电子 ,符合题意;D、钴原子很少,不能观察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1九上拱墅月考)疫情期间人们用来消毒的“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Cl2+

3、2NaOH=NaCl+NaClO+H2O,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关该反应的判断合理的是( )A. 生成的NaClO属于氧化物 B. 属于分解反应C. 反应后钠元素的质量减少了 D. 氯元素共呈现三种化合价【答案】 D【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分析;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A、 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反应物两

4、种物质,不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D、氯元素在Cl2 中呈0价, NaCl中为1价, NaClO中为+1价,共呈现三种化合价 ,符合题意;故选D。3.(2021九上拱墅月考)教材上有一个探究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哪一面多的实验,如图。将一片新鲜的树叶,浸在盛有热水(60左右)的烧杯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可得( )A. 气泡中的气体全是叶从外界吸收进来的B. 该实验必须设置一个对照组C. 气体是通过叶表皮细胞间的空隙出来的D. 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背面气孔数目较多【答案】 D【考点】叶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5、,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解答】探究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哪一面多的实验,由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背面气孔数目较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2021九上拱墅月考)树木的生长需要多年的时间。以下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 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多种肥料,且施肥越多树木生长越旺盛B. 树木的根深入土壤,可将植物牢牢固定,同时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水分C. 树木仅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清晨的树林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D. 树木

6、移栽前先修剪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是为了减少树木体内水分散失【答案】 D【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从树木的叶、根、呼吸等角度切入解答。【解答】A、如果施肥过多,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造成树木枯萎,A不符合题意;B、树木的根系都很发达,尤其是参天大树,没有发达的根系是不可能的,早就倒在寒风中、暴雨中、闪电中,只有拥有发达的根系才能将树木固定,树木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C、树木在白天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D、枝叶越多,水分也就消耗得越多,因此树木

7、移栽前先修剪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21九上拱墅月考)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人死于触电,因此生活中必须注意用电安全。以下用电做法安全的是( )A. 用干燥的手触摸教室墙上的电灯开关B. 用木棍打落困在高压电线上的风筝C. 用手同时触摸24V蓄电池的正负电极D. 用一块接线板接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工作【答案】 A【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判断。【解答】A.用干燥的手触摸教室墙上的电灯开关,不会造成触电,故A正确;B.用木棍打落困在高压电线上的风筝,可能会造成高压电弧触电,故B错误;C.用手同时触摸24V蓄电池的正负电极,由

8、于电流较大,那么可能造成触电,故C错误;D.用一块接线板接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工作,可能会由于电流过大而引起火灾,故D错误。故选A。6.(2021九上拱墅月考)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示意过程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的茎从空气中吸收的B. 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食物)形式从植物流向动物体内C. 植物不会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D. 动物的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唯一来源【答案】 B【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解析】【分析】植物表示生产者,动物表示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光

9、合作用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B、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传递,因此碳在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B符合题意;C、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C不符合题意;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包括工业废气,动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金发现一株如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A

10、. 光照强度 B. 水分多少 C. 肥力强弱 D. 土壤结构【答案】 A【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吸收养分靠根系与叶片,其中大部分的养分靠根系来吸收,所以根系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解答】A、植物的根埋在土里,光不能照射到植物的根,因此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光照强度,A符合题意。B、当土壤水份过干时,易促使根木栓化和发生自疏;过湿能抑制根的呼吸作用,造成停长或腐烂死亡。同时土壤水分过多会挤出土壤氧气,导致根系缺氧死亡,同时影响土壤通气性,B不符合题意;C、施肥后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而引起的,这时应立即浇水才能挽救植物,C不

11、符合题意;D、土壤偏酸性或偏碱性,都会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同时也可能造成重金属中毒,从而影响各种农作物根生长发育,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2021九上拱墅月考)教材中有四个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其中的实验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A. B.C. D.【答案】 A【考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实验的各种方法为了验证土壤中含有空气、水分、无机盐或有机物。【解答】A、将土壤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A符合题意;B、将土壤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

12、水分,B不符合题意;C、将土壤浸入水中浸泡,然后过滤,再将土壤浸出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当水分蒸干后,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固体,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D、将土壤置于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燃烧,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2021九上拱墅月考)用如图装置对植物呼吸作用进行探究。将数棵菠菜放入黑色塑料袋,用绳子扎紧袋口,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后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对实验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A. 暗处放置一晚,是将菠菜叶片上原有的有机物消耗或转运掉B. 放入黑色塑料袋用绳子扎紧袋口,主要目的是停

13、止菠菜进行呼吸作用C. 若用一相同装置放入等量高温灭活后冷却的菠菜进行对照,可使实验更为严谨D. 本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 C【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A、为防止新鲜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应在黑暗或无光照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不然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B、放入黑色塑料袋用绳子扎紧袋口,主要目的是使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排放到空气中,B不符合题意;C、若用一相同装置放入等量

14、高温灭活后冷却的菠菜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再进行对照,可使实验更为严谨,C符合题意;D、本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2021九上拱墅月考)五一节小金与家人一起采摘草莓。小金发现种植草莓的大棚内,每隔一定距离贴地位置有一个释放CO2的装置,且大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他联想到有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A. 释放CO2的装置贴地放置,利于草莓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B. 大棚内CO2浓度较高,可增强大棚的保温作用C. 适当增加棚内CO2的浓度,可促进草莓的生长D. 大棚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只有CO2一种【答案】 D【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

15、关系,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增多使气温升高加剧。【解答】A、释放CO2的装置贴地放置,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所以该方法利于草莓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B、大棚内CO2浓度较高,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多,大棚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因此该方法可增强大棚的保温作用,B不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适当增加棚内CO2的浓度,可促进草莓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D、大棚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并不是只有CO2一种,还有甲烷、臭氧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2021九上拱

16、墅月考)将一个条形磁铁甲和一个通电螺线管乙相互靠近,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方向如图,请判断螺线管接线柱A、B所接电极,磁极C的名称及D点处磁场的方向( )接线柱A 接线柱B 磁极C D点磁场方向A 正极 负极 N 水平向左B 负极 正极 S 水平向左C 正极 负极 N 水平向右D 负极 正极 S 水平向右A. A B. B C. C D. D【答案】 B【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利用小磁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和电磁铁的磁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A、B两点的电源接线情况。【解答】(1)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

17、互吸引”可知,C端为S极,而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则D点的磁场方向为水平向左;(2)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端,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则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即B端接正极,A端接负极。故选B。12.(2021九上拱墅月考)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2、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4由2个N2分子构成 B. N4中N的化合价为+4价C. N4是一种单质 D. 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答案】 C【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由同种元素组成

18、的纯净物为单质及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解答】A、 N4由N4分子构成 ,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题意;B、 N4中N的化合价为0价 ,不符合题意;C、 N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符合题意;D、 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因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21九上拱墅月考)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装置甲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水冷凝后倒流B. 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C. 向上拉装置丙中注

19、射器的活塞并关闭止水夹a,若活塞始终不下落则装置气密性良好D. 装置丁利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答案】 C【考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不产生水,但固体中含有水分分析;B、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分析;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D、根据粉末状固体与液体无法分离分析。【解答】A、高锰酸钾分解不生成水,装置甲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防止高锰酸钾固体中的水冷凝后倒流 ,不符合题意;B、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质量不变,不需添加,不符合题意;C、 向上拉装置丙中注射器的活塞并关闭止

20、水夹a,若活塞始终不下落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符合题意;D、 装置丁中不能使粉末状二氧化锰在试管底部,无法控制固体药品与液体的接触与分离,不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 ,不符合题意;故选C。14.(2021九上拱墅月考)2019年底前,浙江丽水景宁县完成了91个水电站生态改造,擦亮“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的金名片。以下哪一实验装置最能体现水电站发电原理( )A. 通电导体产生磁场B. 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D. 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答案】 D【考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水电站的发电原理其实就是电磁感应,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原理即可。【解答】A.当导线中有

21、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线圈会吸引铁钉,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C.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合题意;D.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2021九上拱墅月考)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各种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C. 木炭完全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 硫燃烧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 D【考点

22、】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解答】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不符合题意;C、木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符合题意;故选D。16.(2021九上拱墅月考)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闭合S1 , 灯L1亮;断开S1 , 闭合S2 , 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

23、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 c、d两点间导线断路 B. 灯L2所在支路断路C. 灯L2短路 D. 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答案】 A【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针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推测,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c、d两点间导线断路时,灯泡L1与火线和零线正常连接,因此闭合S1 , 灯L1亮。 断开S1, 闭合S2, 灯泡L2只与火线相连,没有与零线相连,则不发光。a、b两点与火线直接相连,d点通过L2与火线相连,只有c点与火线断开,因此只有c点氖管不发光,故A符合题意;B:灯L2所在支路断路,那么d点与火线断开

24、,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B不合题意;C:灯L2短路时,火线上的保险丝会马上烧断,则测电笔接触四个点时都不会发光,故C不合题意;D: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那么灯泡L1也不会发光,故D不合题意。故选A。17.(2021九上拱墅月考)为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会在果树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以暂时中断有机物的输送,以达到促花、保果、壮果、催熟增糖的效果。环剥技术历史久远,简单高效。对该技术判断不合理的是( )A. 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的筛管,中断有机物的输送B. 环剥时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C. 环剥切口上方形成枝瘤,说明环剥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

25、物D. 环剥不能在树木主干上进行,否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答案】 C【考点】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答】A、图中树皮环剥,导致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筛管被割断,营养物质就积存在环剥口的上端,使环剥口的上端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A不符合题意;B、维管束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有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而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因此环剥时切口

26、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B不符合题意;C、环剥切口上方形成枝瘤,环剥并不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物,C符合题意;D、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8.(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金对某元素三种同位素的结构示意图,进行了相关阐述,不合理的是( )A. 图示的是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首位B. 表示的电子带负电,质量远小于质子C. 表示的中子不带电,三种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D. 表示的质子带正电,与中子的个数和质量都相等【答案】 D【考点

27、】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及质子、中子、电子的带电情况分析。【解答】A、 图示的各粒子质子数是1,是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首位 ,不符合题意;B、表示的电子,带负电,质量远小于质子 ,不符合题意;C、表示的中子,不带电,三种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D、表示的是质子,带正电,与中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符合题意;故选:D。 19.(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金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变化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不同微观状态,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 )A. 两种反应物的质量之比为14:3 B. 符号所表示的物质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

28、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D. 向该容器中添加氮气,能获得更多的生成物【答案】 B【考点】模型与符号,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及分子个数比分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结合化合反应的“多变一”的特点解答。【解答】A、由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未变,反应物为氮气和氢气,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质量比为28:3,不符合题意;B、 符号所表示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 ,符合题意;C、 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D、因反应后氢气有剩余,所以向该容器中添加

29、氮气,能获得更多的生成物 ,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21九上拱墅月考)绣球花其中一种栽培方法是,将枝条剪下插入装有培养液的花瓶中,即可生根。栽培期间需定期向培养液中鼓入空气,并适时补充钾肥,观赏性很强,如图。以下关于“无尽夏”的各种分析合理的是( )A. 它的叶不断蒸发水分,并不断吸收热量能使环境温度迅速下降B. 它的根能不断长长,是因为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C. 鼓入培养液中的空气,促进绣球花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D. 栽培时适时补充钾肥,可以使绣球花生根开花【答案】 A【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能进行蒸腾作

30、用,蒸腾作用可以将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植物的根的生长 一方面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解答】A、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叶子将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出去,因此周围环境温度会下降,A符合题意;B、根的长度不断增加,是分生区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增大体积的缘故,B不符合题意;C、鼓入培养液中的空气,促进绣球花吸入水中的养分,C不

31、符合题意;D、钾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能促使绣球花生根开花,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2021九上拱墅月考)请用化学用语表示(1).镁离子的化学式(2).正二价的铜元素(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微粒(4).符号“2Fe”中数字2的含义【答案】 (1)Mg2+(2)(3)钠离子和氯离子(4)两个铁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

32、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1)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为Mg2+ ;(2)元素化合价要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正二价铜元素表示为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则离子表示其化学性质,符号为Na+、Cl;(4) “2Fe”表示2个铁原子;故答案为:(1)Mg2+ ;(2) ;(3)Na+、Cl;(4)2个铁原子。 22.(2021九上拱墅月考)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一种气体单质支持人类呼吸,C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A和B组

33、成的化合物 , C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答案】 Al2O3;He;H2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即为铝元素,B元素的一种气体单质支持人类呼吸,即为氧元素,C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则为氦元素分析。【解答】 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即为铝元素,B元素的一种气体单质支持人类呼吸,即为氧元素,C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则为氦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 ; C元素组成的单质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则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水,化学式为H2

34、O 。故答案为:Al2O3 ;He;H2O。23.(2021九上拱墅月考)空气有着广泛的用途。空气的各种成分中 是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物质基础;切割或焊接金属时需燃烧乙炔产生高温火焰,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液态氮由于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冷冻剂;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 常用作保护气。【答案】 水蒸气;助燃;汽化;稳定(不活泼)【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水蒸气是形成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物质基础;切割或焊接金属时需燃烧乙炔产生高温火焰,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液态氮由于在汽化时吸热,可致冷作

35、冷冻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答案为:水蒸气;助燃;汽化;稳定(不活泼)。 24.(2021九上拱墅月考)取甲、乙两个密闭的无色玻璃钟罩(如图),分别放入等量同种且健康的昆虫,再在乙钟罩放入绿色植物,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请预测 钟罩内的昆虫平均存活时间更长,请说明理由 。【答案】 乙;乙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供昆虫呼吸【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动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解答】预测乙钟罩内的昆虫平均存活时间更长,因为它内有植物,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需要氧气才

36、能活着。故答案为:乙;乙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供昆虫呼吸25.(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金设计了一种利用干簧管(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路元件)控制直流电动机工作的电路,实现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操作,它能在很多场合发挥作用。闭合开关K,图中箭头所指簧片a、b端会产生 (选填“同名”或“异名”)磁极,使电路导通,电动机转动。若交换低压电源的电极,干簧管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若发现电动机不转,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可能是因为 (写一种原因)。调节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电动机转速。【答案】 异名;能;线圈处在平衡位置/摩擦太大/电压不够/

37、电流太小(合理即可);不能【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2)根据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判断;(3)线圈不能转动,可能是没有产生电磁力,或者产生的电磁力太小所致,据此分析解答;(4)分析变阻器能否控制电动机即可。【解答】(1)闭合开关后,簧片a、b应该吸合在一起,从而接通电动机所在的电路,则a、b两端为异名磁极。(2)交换低压电源的电极后,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于是a、b两个簧片被磁化成的磁极也发生改变,最终二者还是异名磁极,则干簧管能正常工作。(3)若发现电动机

38、不转,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误,则可能是因为线圈处在平衡位置/摩擦太大/电压不够/电流太小。(4)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在低压控制电路,而电动机在高压工作电路,二者互不影响,因此:调节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能改变电动机转速。26.(2021九上拱墅月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但人类认识并分离氧气,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入如图所示的曲颈瓶中,连续加热12天后,发现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并加强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瓶中空气减小

39、的体积。1777年,他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气”。已知红色粉末是HgO,请写出曲颈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拉瓦锡的实验能够粗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得益于以下哪些原因 ;A.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呈固态C.氧化汞分解的温度高于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温度D.汞受热后易挥发,变成汞蒸气E.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答案】 2Hg+O2 2HgO;ABCE【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据拉瓦锡测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曲颈瓶中为汞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 2HgO ;A.汞能

40、和氧气发生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从而可测得氧气的体积含量,正确;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呈固态,从而使装置内压强发生变化,正确;C.氧化汞分解的温度高于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温度,使得装置内氧气减少,从而液面上升代替氧气体积,正确;D.若汞受热后易挥发,变成汞蒸气,会影响实验的结果,错误;E.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从而判断氧气是否完全耗尽,使结果更准确,正确。故答案为:2Hg+O2 2HgO ;ABCE。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4分)27.(2021九上拱墅月考)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科学探究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取用

41、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用打孔器打出直径1cm的小圆形叶片30片,将小圆形叶片置于装有清水的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步骤、结果等如表:步骤 烧杯距光源距离/cm 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平均时间/min如图,做完全相同的三份甲、乙、丙,在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 溶液(一种能为植物提供 的溶液),分别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 甲:10 甲:22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分别调节_,使三个烧杯在不同强度的光下照射。 乙:30 乙:48观察并记录烧杯中每个小圆形叶片浮起所用的时间,计算每个烧杯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平均时间。 丙:50 丙:71请回答问题:(1

42、).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而不是1片,是为了 ;(2).表中步骤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是 ;(3).小圆形叶片经光照后能上浮,是因为 ;(4).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你对他的结论作出评价 。【答案】 (1)增加样本数量,避免实验偶然性。(2)烧杯距光源距离为10cm、30cm、50cm(或调节烧杯距光源在不同的距离)。(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附着在叶片上,增大了V排从而增大了浮力,而叶片的重力增量极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叶片上浮(也可回答产生氧气使叶片平均密度减小,叶片上浮,答案合理即可)。(4)结论不严谨,因为没有用更强的

43、光照做实验(可能光照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了),结论具有片面性。【考点】控制变量法,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改变烧杯距光源距离,即改变光照强度,从而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改变。【解答】(1)若是只用一片叶子,实验会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叶子的数量要多。(2)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因此可以改变烧杯距光源距离,比如距离为10cm、30cm、50cm。(3)小圆形叶片经光照后能上浮,是因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附着在叶片上,增大了V排从而增大了浮力,而叶片的重力增量极小,当浮力大

44、于重力时,叶片上浮。(4)他的结论不严谨,因为光照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了。故答案为:(1)增加样本数量,避免实验偶然性(2)烧杯距光源距离为10cm、30cm、50cm(或调节烧杯距光源在不同的距离)(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附着在叶片上,增大了V排从而增大了浮力,而叶片的重力增量极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叶片上浮(也可回答产生氧气使叶片平均密度减小,叶片上浮,答案合理即可)(4)结论不严谨,因为没有用更强的光照做实验(可能光照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了),结论具有片面性28.(2021九上拱墅月考)二氧化锰粉末能催化双氧水的分解,那其他的金属氧化物是否

45、也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催化效果是否有所不同呢?小金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得: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的难溶性粉末,微热时可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生成的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实验步骤:如图连接装置,字母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加入10%的双氧水,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物质 质量/g 10%双氧水体积/mL 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s二氧化锰 0.5 20 25氧化铜 _ 20 38清洗并干燥装置,换用氧化铜粉末重复步骤,相关数据记录表中,据此分析:(1).步骤中名称 。小金通过比较 来判断两种物质催化效果的强弱;(2).步骤中所

46、加氧化铜的质量是 ;(3).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徐同学分析了小金的实验过程后,认为还需要补做几个实验步骤,才能证明氧化铜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步骤继续设计如下: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 (填写操作名称),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变化;向上一步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并微热,观察溶液颜色,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 未发生变化。【答案】 (1)分液漏斗;集满容积相同的一瓶氧气所用时间(2)0.5克(3)氧化铜对双氧水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效果不如二氧化锰强(4)称量;化学性质【考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要证明催化剂,

47、需证明反应速率的改变和质量、化学性质的不变。 【解答】(1)字母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要比较催化效果,需对比反应速率,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是通过集满容积相同的一瓶氧气所用时间来完成;(2)为使变量唯一性, 步骤中所加氧化铜的质量是0.5克;(3)通过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可知,氧化铜对双氧水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效果不如二氧化锰强;(4) 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以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向上一步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并微热,观察溶液颜色,证明氧化铜的存在,以证明在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 集满容积相同的一瓶氧气所用时

48、间 ;(2)0.5克;(3) 氧化铜对双氧水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效果不如二氧化锰强 ;(4)称量;化学性质。29.(2021九上拱墅月考)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测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实验。取容积为300mL的集气瓶一个,用注射器注入100mL的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用导管将纯净的氧气缓缓通入集气瓶,当瓶中水恰好排尽时,移走导管,将集气瓶加盖毛玻璃片后从水槽中取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将集气瓶中注水量由100mL改为80mL、60mL、40mL,重复实验步骤。实验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如表,请回答:集气瓶编号

49、瓶内预先注入水的体积/mL 瓶内空气体积/mL 瓶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木条能否复燃1 100 200 能2 80 220 42.1 能3 60 240 36.8 不能4 40 260 31.5 不能(1).表中1号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 (用百分数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2).集气瓶中注水量分别为100mL、80mL、60mL、40mL,选择这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数值进行实验,好处是 ;(3).可得的实验结论是 ;(4).实验后若想得到更为精确的实验结果,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 (1)47.3%(或46.7%)(2)方便比较得出结论(合理即可)(3)氧气体积分数为42.1%及以

50、上(或一定时),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4)将集气瓶中预装的水设定为60毫升-80毫升之间的若干梯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氧气体积及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结合题中所给实验数据及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解答】(1)取容积为300mL的集气瓶一个,用注射器注入100mL的水后,剩余体积为200毫升,则排水法收集到纯氧气100毫升,而200毫升空气中还有40毫升的氧气,故表中1号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为;(2)采用不同体积氧气进行实验,是为了方便比较得出结论;(3)由带火星木条复燃情况可知,氧气体积分数为42

51、.1%及以上(或一定时),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4)因氧气体积在42.1%和36.8%之间没有进行更精确的数据验证,所以要使结果更精确,应将集气瓶中预装的水设定为60毫升-80毫升之间的若干梯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故答案为:(1)46.7%;(2)方便比较得出结论 ;(3)氧气体积分数为42.1%及以上(或一定时),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4)将集气瓶中预装的水设定为60毫升-80毫升之间的若干梯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30.(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徐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在一个带有刻度玻璃管上端用单孔胶塞连接一个注射器,将玻璃管下端竖直插入装有冷水的水槽,并在

52、管内水面上用金属饮料瓶盖盛放足量白磷,使其保持漂浮。调节注射器活塞,使玻璃管内水面恰好与零刻度线相平,关闭止水夹。假设此实验能按照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1).实验中选用白磷而非红磷,是因为 ;(2).闭合电路中的开关,用电热丝加热水槽中的水用于引燃白磷,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下降”、“上升”、“先下降后上升”或“先上升后下降”)。待装置冷却后,读取玻璃管内水面所在刻度并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从环保的角度看,本实验比教材中实验方案的优势在于 。【答案】 (1)白磷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若用红磷,加热水无法将其引燃

53、(答出红磷着火点比白磷高即可得分)(2)先下降后上升(3)白磷的点燃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质逸散到空气中【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据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及白磷燃烧放热,且消耗装置内氧气,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分析。【解答】(1)白磷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若用红磷,加热水无法将其引燃,所以实验中选用白磷而不是红磷;(2)引燃白磷,白磷燃烧放热,会使玻璃管内液体下降,待温度恢复,又上升,且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上升的位置要高于原来位置;(3)该实验白磷的点燃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可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质逸散到空气中;故答案为:(1)白磷着火点

54、低于水的沸点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若用红磷,加热水无法将其引燃 ;(2)先下降后上升;(3) 白磷的点燃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防止生成的有毒物质逸散到空气中 。 31.(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金设计了一个可以粗测电流大小的“电流表”,结构如图所示。将一个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不计电阻的电磁铁上方,挂勾上悬吊一个小铁块,M、N是“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电路中R是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电压表量程足够。请回答:(1).为了在弹簧秤上标定电流的刻度值,在连接电路前,在弹簧秤的指针静止后所在位置应标注 刻度,该刻度不与弹簧秤0刻度线重合的原因是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55、 (选填“A端”或“B端”);(3).为获得“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将接线柱M、N分别和电路C、D相连,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当观察到弹簧秤示数达到 时,读取电压表示数为U,则该“电流表”最大测量值是 ;(4).标注完两个刻度后,将“电流表”接线柱M、N接入待测电路,即可粗测电流值。小金认为无论接线柱的正、负如何连接,“电流表”都能正常使用,理由是 。【答案】 (1)零;铁块有自重(2)B(3)5N;U/r(4)电流方向改变只会改变电磁铁的极性,但磁性大小不变,都会吸引上方的小铁块【考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连接电路前,电磁

56、铁中没有电流,即此时电流为零,那么此时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标注为电流表的0刻度。由于铁块有自重,那么此时测力计的弹簧肯定被拉长,则此时指针肯定不指向测力计的0刻线。(2)在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则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动到阻值最大的位置;(3)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铁块受到的引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因此当测力计的弹簧达到最长时,此时电流表达到最大量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表的最大电流。(4)分析电流方向的改变是否会改变铁块受到磁力的大小即可。【解答】(1)为了在弹簧秤上标定电流的刻度值,在连接电路前,在弹簧秤的指针静止后所在位置应标注零刻度,该刻度不与弹簧秤0刻度线重合的原因是铁块有自重;(2

57、)根据图片可知,滑片在B端时阻值最大,则: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B端。(3)为获得“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将接线柱M、N分别和电路C、D相连,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当观察到弹簧秤示数达到5N时,读取电压表示数为U,则该“电流表”最大测量值是U/r;(4)小金认为无论接线柱的正、负如何连接,“电流表”都能正常使用,理由是:电流方向改变只会改变电磁铁的极性,但磁性大小不变,都会吸引上方的小铁块。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0分)32.(2021九上拱墅月考)香樟树是江南地区常见树种,树形雄伟壮观,枝叶秀丽而有香气,常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所以移栽香樟树也就成了常见的园艺绿化工作,为了

58、使移栽的香樟树更容易成活,移栽时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枝叶剪去,并带土移栽。(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样能提高成活率的原理:(2).请你再想一个可以提高成活率的方法:【答案】 (1)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2)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考点】蒸腾作用【解析】【分析】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防止被灼伤;促进水分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同时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解答】(1)植物的叶子能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

59、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2)提高成活率的方法:比如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故答案为:(1)剪去大部分枝叶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带土移栽为了保护根尖,便于植物的根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2)移栽后多浇水;采用遮阳措施;傍晚移栽等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33.(2021九上拱墅月考)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 , 在人体中具有维持免疫、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抗氧化等功能,并起到美白、淡斑的功效。(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3).计算多少克维C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66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60、答案】 (1)176(2)54.5%(3)与66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维生素C质量为.【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8+166176;(2) 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 与66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维生素C质量为.故答案为:(1)176;(2)54.5%;(3)44g. 34.(2021九上拱墅月考)小明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