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_第1页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_第2页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_第3页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安康程度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论文摘要:运用问卷法对264位大学生(男115人,女149人)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安康程度及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进展探究。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类型呈现显著差异,(2)人格特质、心理安康程度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类型。(3)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精神质、抑郁、人际关系、二年级、掩饰性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较强预测作用。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倾向;成瘾类型;人格特质;心理安康一、前言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过度使用网络会对他们的人格产生消极作用,也会影响心理的适应和安康开展,国外学者将这类问题命名为“网络成瘾(I

2、nteetAdditinDisrder简称IAD)。在我国,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的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等案例正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增多,其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展抽测,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中占到64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行为与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心理安康程度有较大的相关。Petrie与Gunn(1998)认为,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态度和外向型人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压力存在正相关。Hills与Argyl那么认为,互联网使用者中只有外向型人格类型与家庭使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Kraut等人发现,互联网使用可能取代了现实

3、中的局部社会活动,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社会参与度和心理安康程度,产生消极的社会心理效应。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心理安康程度之间的关系,提醒了网络成瘾的内部原因,越来越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理解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安康程度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其网络成瘾趋势,但以往的研究很少从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倾向去观测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安康程度。如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下载成瘾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者,其人格特征可能不同。本研究以宁波某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成瘾者人格特征、心理安康程度作初步讨论,为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网络成瘾干预措施中提供理论参考。

4、二、方法1样本抽样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某高校的一、二、三年级的3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的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4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49人。2研究工具所有被试均承受以下5个问卷和量表的测查:(1)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包括被试的根本资料和使用网络状况。(2)用我国台湾大学的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测量被试的网络成瘾倾向。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8。(3)用由杨文娇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类型量表测查被试的网络成瘾类型,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4。(4)用SL一90病症自评量表测量被试的心理安康程度。(5)采用龚耀先教

5、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量表测量被试的人格类型。3数据搜集与处理2022年11月底至12月初,按照测量手册规定的程序以集体测试的方式一次完成施测,测查时间约45分钟。用SPSS13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展统计分析。三、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性别比拟在264名被试学生中,男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人数为115人,占总测试人数的436,女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人数为149人,占总测试人数的564。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得分进展了描绘性统计,经检验,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更容易网络成瘾。(见表1)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网络成瘾类型上的得分发现,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和信息成瘾倾向方面

6、女性表现得更容易成瘾,而在游戏成瘾倾向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2)。结合上面的研究,总体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瘾,但是在人际关系成瘾、信息成瘾方面女性成瘾的可能性要大于男性。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年级比拟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得分比拟(见表3),发现二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高年级。对各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进展方差分析(见表4),通过事后比拟,发现二年级与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之间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对各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进展方差分析,事后比拟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大学生和二年级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上具有显著差异(P

7、005);二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在信息阅读成瘾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游戏成瘾类型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见表5)。转贴于论文联盟.ll.3大学生心理安康程度和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关系根据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总分,选取前27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选取后27为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心理安康程度进展描绘性分析,发如今心理安康的10个指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对网络成瘾倾向和心理安康的10项指标进展相关分析也发现,高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安康具有较强的相关,其中精神病性和网络成瘾的相关最高,同时发现,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与心理安康程度同样存在显著相关(见表7)。4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成瘾倾向、

8、类型的关系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成瘾倾向、类型进展相关分析,发现个体的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正相关,与掩饰性存在负相关。在对不同成瘾类型的相关研究上,发现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相关,其中精神质、神经质与游戏成瘾、信息成瘾存在正相关,而内外倾性和掩饰性与游戏成瘾、信息成瘾存在负相关;人际关系成瘾与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8)。5人格特质、心理安康程度等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基于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以网络成瘾倾向为效标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考察性别、年级、人格特质、心理安康程度对其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

9、精神质、抑郁、年级、朴实性和人际关系作为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变量,回归方程非常显著,F(1,262)=2438,P01,五个变量共解释男性气质分数变异的321。其中,精神病性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最强,解释总变量的253。四、讨论1性别、年级等人口学特征对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性别差异比拟上发现了一个比拟有趣的现象: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和信息成瘾倾向方面女性成瘾趋向均表现出显著高于男性。而在游戏成瘾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极其不一致。李秀敏等的研究说明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中男生显著

10、高于女生。本研究之所以得出如此不同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目前网络游戏开展迅速,种类繁多,足以满足不同游戏爱好者的需要,男生可能更喜欢玩一些大型网络互动游戏,而女生那么可能更喜欢玩益智、棋牌类、体验类等小游戏。这可能导致了在本研究中,网络游戏成瘾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的原因。再次,在网络信息阅读成瘾方面,虽然传统想法认为女生网络上关注信息的内容相对男生要少,但近几年,随着网络购物的风行,越来越多的女生放弃周末逛街购物的时间,转而把时间投向资源更加丰富的网络商家。这导致女性网络信息阅读成瘾倾向要显著高于男性。这一假设通过对高信息成瘾倾向女生的谈话中得到了证实。同时发现二年级网络成

11、瘾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在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和网络信息阅读成瘾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二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但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年级和三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游戏成瘾方面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大一阶段由于学生刚进人大学时,对环境不熟悉,很多人还在延续高中阶段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一般不太会投入太多时间在网络等事物上;进入大二阶段,大学生随着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交际需求、探究需求、求知需求逐渐加强很多人选择网络来理解和认知社会;选择了网络来寻求关心和支持,利用网络交际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人际交往挫折;进入高年级,随着对网络的新颖感会逐渐消失。上网时间迅速回落。但网络

12、游戏那么由于其种类的丰富性和不断地更新开展,使其保持了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在网络游戏成瘾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年级差异。2人格特质、心理安康程度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本研究发现sL90的10项因子均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相关。这一结论和国内很多研究的结论一致,说明“网瘾综合征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安康。无论是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交往成瘾、网络信息阅读成瘾,他们和sL9的10项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但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与sL90中的相关系数是不一致的,这说明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安康的不同层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还发如今神经质、精神质上得分高的被试比得分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掩

13、饰性得分低的被试比得分高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在研究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与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发现: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的被试网络游戏、信息阅读成瘾倾向高,而内外倾、掩饰性得分低的网络游戏、信息阅读成瘾倾向高。在神经质、精神质上得分高的被试比得分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掩饰性得分低的被试比得分高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精神质和神经质高的人一般都与现实相冲突,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更有可能将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基于计算机的网络通道,以寻求虚拟空问的支持。这种倾向有可能强化其“虚拟人生,导致现实人格和现实生活的异化。同时,网络成瘾倾向得分低的人比得分高的人表现出更高的掩饰性。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任何自己想说的话,而不用担忧自己会受到伤害。这和原献学等人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才能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的结论具有一致性。网络的上述特点与那些人际关系障碍者或情感满足匮乏者的结合使该类人群更易成瘾。同时研究发现,精神质、抑郁、人际关系、二年级、弱掩饰性特征等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较高的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