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_第1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_第2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_第3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_第4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 “吾为 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 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 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 张光 TOC o 1-5 h z 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 堂屋敝()( 2)吾为 将()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二)

2、 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 绝域。仁杰曰: “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 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 绝域()( 2)乃诣 长史蔺仁基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 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 得释,

3、 到家,就笼与语 曰: “鹦哥, 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 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 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 “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 得释()( 2)就笼与 TOC o 1-5 h z 语 曰()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 )能诵读诗文; ( 2) 向客人问安;( 3);( 4)。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鲁肃简

4、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 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 ,中使与约曰: “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 “但以实告。 ” 中使曰: “然则当得罪。 ”公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 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 “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 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

5、忧,而公处之裕如也。 注释 中使: 即前面的宫廷 “使者” 。 裕如: 宽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TOC o 1-5 h z ( 1)移时饮归()(2)中使具 如公对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根据文章分析, “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的思想性格。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 TOC o 1-5 h z 注释 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射者折

6、矢弃弓,誓不复射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韩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 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 “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 峭直:严峻刚直。干:求取。允:与, 相当。掺 sh n :拿。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唐玄宗以韩休为 门下侍郎() (2)及后苑游 猎()2 用现代汉

7、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洪承畴二事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 “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 ”经略疾走 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曰: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 ”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注释 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旗下: 指清朝。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为 天下除害() (2)经略疾走 得免()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洪既出,

8、先生举笔疾书一联3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 黄石斋则是“”,他们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4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刘南垣开喻门生国朝尚书刘南垣公,请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 “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 “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 “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

9、,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注释 国朝:指明朝。老:告老。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治具:下厨房,烧饭。脱粟饭:即糙米饭。饮馔:指酒肴。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比 食 至() ( 2) 公 强 之 TOC o 1-5 h z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2)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下列与 “比 食至” 中的 “比”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两膝相比 者(B)比 其反也(C)天涯若比 邻( D)鳞次栉比4阅读本文,从一个方面,说说你的体会。(九) 明成祖讲官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 问讲官: “今日说何书?”对

10、曰: “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 ” 问: “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 “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 而无欲。 ”问: “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 “此系上之人好恶, 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 ”又问: “明主在上,都不用小人乎?”曰: “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 ” 注释 警饬:警告,告诫。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成祖顾 问讲官() ( 2)君子守道 而无欲()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3为什么“小人易进难退”?(用原文回答)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主张“远小人” 小人也可用。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十) 银烛明

11、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 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 :部:规定,程序。行: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爇ru :点燃,焚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丰庆为 河南布政使()(2)顾谓 令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烛不燃,易可燃者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十一)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

12、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辐辏:归聚、会集。望尘:拜尘,谄媚权贵。国门:指京师。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振同赈,接济。字:嫁女儿。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寻 召还()(2)顾 谓子友沂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一时咸叹赵为知人。故 事 写 “ 望 尘 者 ” 的 种 种 行 为 , 是 为

13、了 衬 托“ ”(用原句回答)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做人道理?(十二)谲判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 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之,内题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 分也。今骤得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鞭责,或逼偿致死矣!”促持至其所以待,遗金者适至,遂还之。其人得金,辄持去, 市人咸怪其弗谢也;欲令分金以酬,其人不肯,诡曰:“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又何酬焉?”市人大哗。适某官至,询得其故,佯怒卖菜者,笞之五;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举金以授卖菜者,曰:“

14、汝无罪妄得吾笞,吾过矣,今聊以是偿,汝母所谓不祥者,验矣。”促持去,一市称快。 注释 题:标明、注记。窭人:穷苦人。分:本分。匿其五: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子。笞之五:在此谓打了五板子。聊以是偿: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道 中拾遗金一封()(2)或逼偿致 死矣()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3当官的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是给了拾到银子的穷人,这是为什么?4故事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十三)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

15、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 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 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 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中外亲:中表亲。开燕:开设宴席。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云 耕者入冢而得()(2 )玉盏俱 碎()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3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 ”对比, “物破亦自有时”与“ ”对比。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十四)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16、中山人予之,猫善 捕鼠及鸡。月余, 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 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 盍:何不。若:你。垣墉:泛称墙。病于: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 捕鼠及鸡()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3 “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弗食 鸡则(十五)登泰山记泰山之阳,自顶至足,有石而无土。其毛有松若柏,无它木。石之窦往

17、往有泉,小者滴沥,大者迸泻,湊赴诸峰之间以为涧。此泰山之奇,而非泰山之所独也。凡山之奇,以石若泉若木之奇而奇。泰山之所独者,有极天之天门,广丈余、矗七千余级之蹬道以至也。余以辛亥六月十三日将午至泰安城外,遂命肩舆。不数里,至泰山之麓,已见所谓天门者,在数千刃之上,夹持两峰之巅,峰若仰攒巨齿,微缺其中央;天门若古货布之竖,上见其穿贯之孔。更上无所有,则苍苍之天而已。 注释 湊,回合。肩舆,轿子。仰攒,向上排列。货布,古代铲形钱币,有小孔。1解释文中句中的加点词语。( 1 )自顶至足()(2 )有极 天之天门 TOC o 1-5 h z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至泰山之麓,已见所谓天门者

18、,在数千刃之上这 段 选 文 写 出 了 泰 山 的 “” 和“ ”。(各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十六)鸟 说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 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 ,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

19、甚宽也哉。 注释 日:有一天。:二鸟相和之声。巢:做巢。掬:捧。:鸟卵。 TOC o 1-5 h z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小不能盈 掬()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用 原 文 回 答 , 小 鸟 的 “ 娟 皎 可 爱 ” 表 现 在“”, “”。4本文作者托物言志,借鸟喻人。联系文章分析,从鸟的命运折射出人的怎样的命运。(十七)说马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长蔽目不见物。尝 游牧山中,群兽奠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负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 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

20、见虎,颠而踬,未及三接,而马为 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 “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 注释 鬣:马颈上的长毛。颠而踬:跌跌撞撞的样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尝 游牧山中()(2)而马为 虎所毙()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3联系文章分析,这匹马为什么敢和老虎斗上一整天,还能够不分胜负?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十八)东坡逸事东坡为 钱塘守时,民有

21、诉扇肆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 TOC o 1-5 h z 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 注释 肆:商店。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行、草:行书、草书。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 钱塘守时()(2)遂悉偿所负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十九)君子济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 , 往投津长,曰: 子封送之。渡河,

22、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水经注河水 ) 注释 幸:帝王驾临。大贾:大商人。赍金:带着钱币。津长:长官渡口的官。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发冢举尸:挖掘坟墓,移开尸体。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迷失道()(2)即名 其津为君子济()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津 长 被 称 为 君 子 , 是 因 为 他 有 的德行。这 篇 文 章 主 要 是 通 过 故 事 来 介 绍。(二十)赵母训子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 矣

23、!竟不食 其膳。武孟感激勤 TOC o 1-5 h z 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 矣 ()(2)竟不食其膳(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尝获肥鲜以遗母赵母的希望是什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二十一)司马温公故事二则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 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 “得无饥乎?”天少冷,则问曰: “衣得无薄乎?” 注

24、释 龆龀:指童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儿得 不死()(2)与群儿戏于庭(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3文中“群儿哗然弃去”一句在人物刻画上起什么作用? TOC o 1-5 h z 4 本文两则故事各表现了司马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原文回答)第一则故事:;第二则故事:。(二十二)李文定报德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

25、且谢曰: “昔日周旋,极 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注释 通殷勤:叙述恳切深厚的情谊。周恤:照顾,接济。周旋:交往,交际。这儿引申为照顾,接济。幸被误恩:幸好被皇上错误地施与恩情,(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这是自谦的说法。性度弘远:性情气度弘大长远。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谓公挟贵忘旧()( 2)极 不敢忘()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李文定在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对李生的“通殷勤”,只是“口谢之而已”?李文定是一个怎样的人?(二十三)句章野人句章之野人,翳其藩以草,闻唶唶之声,发之而得雉,则又翳之,冀其重获也。明日往聆

26、焉,唶唶之声如初,发之而得蛇,伤其手以毙。郁离子曰:是 事之小,而可以为大戒者也。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注释 野人:农夫。翳其藩:翳,遮蔽。藩,篱笆。唶唶:鸟鸣声。发之而得雉:发,扒开。雉,野山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是 事之小()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发之而得蛇,伤其手以毙。“翳其藩以草”的“草”在故事情节中起什么作用?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二十四)善士于令仪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一夕, 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 “尔素寡过 ,何苦而盗耶?” “迫于贫尔。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资衣食。 ”如其欲与之。既去 ,复呼之,盗大惧,

27、语之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尔素寡过 ()(2)既去 , 复呼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3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 ( 1 )4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 ( 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2)( 3)(二十五)王德用有量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枢密,出镇。又贬官,知随州。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久之,道辅卒,客有谓 公曰: “此害公者也。

28、”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一直 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注释 以为言:意思是弹劾王德用。枢密:宋朝的中央政府高官。出镇:出朝廷,镇守外地。以:在。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王武恭公德用善 抚士 ()(2)客有 TOC o 1-5 h z 谓 公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3下面两句话,表现王武恭公德用是个怎样的人?( 1)被罢免后, “举止言色如平时”:(2) “可惜朝廷一直臣”:(二十六)李崇断案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

29、: “此易知耳。 ”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 “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 ”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 知之,乃以儿还泰。 注解 旬:一旬等于十日。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遇贼亡 失()( 2)崇察 知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二十七)顾况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 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 矣。”因

30、为之延誉,声名大振。(出幽闲鼓吹) 注释 著作顾况:顾况当时官任著作佐郎。个语:这样的诗句。1白居易是(朝代)的著名诗人,我们还学过 TOC o 1-5 h z 他的诗作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米价方 贵()( 2)居即易 矣()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4读了这则小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宋濂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者由之。至正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 。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或脔其肉为噬啮状。裂其囊,拨其物之尤者, 余封密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31、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妇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蹠,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注释 由:经过。至正:元惠宗年号。缘木:爬树。拨:挑选。蹠(zh ):足跟,脚掌。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绝类 ()(2)有负 囊至者()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2)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民竟逃去”说明了什么道理?“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这句话能否删掉?说说理由。(二十九)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 ,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人云 :

32、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陶 侃 尝 出 游 ()( 2) 人 云 TOC o 1-5 h z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 B 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C 醉翁之意 不在酒D 去 国怀乡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是以百姓勤于农植。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三十)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问衡,衡曰: “愿得 主

33、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 问衡()(2)愿得 主人书遍读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1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何以战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三十一)弈喻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 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 ,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 客胜予

34、十三子。予郝甚, 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予思益苦()( 2)然试易 地以处()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概 括 这 两 个 段 落 的 大 意 。 第 一 段:;第二段: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 “解狐可。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

35、,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 为之?”对曰: “午可。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 “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 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平公曰: “善 。 ” ()( 2)孔子闻 之曰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孔 子 称 赞 祁 黄 羊 的 理 由 是 :(用原文回答)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1)居住 (2)担任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

36、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1、(1)派往 (2)到, 去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1、(1)才(2)说话2、( 商人 ) 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3、(3)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4)离别时情真意切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1、(1)回家(2)详细2、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街上也没有认识我的人3、他嗟叹鲁肃简公

37、宁愿受责罚,也说实话,在官场上保持着少有的诚实、正派4、诚实正派(忠实)安贫乐道1、结束,完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1、(1)做,担任( 2)游玩2、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3、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1、(1)替,给( 2跑,小跑)2、洪承畴出去以后,先生拿笔很快地写了一副对联3、闭目不视憎恨洪承畴背叛明朝(不与洪承畴同流合污),保持了民族气节4、巧用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1、 (

38、1)等到(2)勉强( 1)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 2)、直指明白了这是在开导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因饮食问题而苛责别人了B4、(供参考)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或: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1、 ( 1)看 (2)道义,真理2、小人确实有不能放弃的才能,必须经常告诫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了3、小人逞才而无耻4、略(讲出道理即可)(十)1、 ( 1)做,担任(2)说,对, 说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4、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是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是个照顾别人面子的人)

39、(十一)1、 ( 1)不久( 2)看着(回头看)2、知道这些情形的人,都感叹赵开心有知人之明。3、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4、示例:要通过平时的言行,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明。或:做人要知恩图报,要古道热肠(十二)1、 ( 1)路 (2)导致2、你的银子确定是五十两,但这里写明为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银子3、为了惩罚得人帮助不知感谢,反而昧着良心含血喷人的人4、本分,不贪不义之财,懂得教育子女走正道(十三)1、 ( 1)说 (2)全2、你是因为不小心才打破玉盏,又不是故意的,这有什么罪呢3、坐客皆愕然尤为宝爱4 、待人要宽容大量(十四)1、 ( 1)善于( 2)吃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

40、,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有所失, 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 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十五)1、 ( 1)山脚( 2)尽头2、到了泰山的脚下,已经看见所说的天门,在几千丈以上3、姚鼐4、奇独(十六)1、满2、距离地面不超过五六尺,人的手能够碰到它们3、羽毛洁(或:色明洁)音鸣好4、在当时的残酷社会中,高洁的人,摆脱不了被戏谑耍弄,被捕捉失去自由的命运。(十七)1、 ( 1)曾经 ( 2)被2、回家的路上想不出其中的缘故,到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前辈长者( 1)庞且峻,雄而有力(2)鬣长蔽目不见虎,故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4、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十八)1、 ( 1)担任 ( 2)欠2、长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