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体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_第1页
(工作体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_第2页
(工作体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_第3页
(工作体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_第4页
(工作体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体会初到印尼的日子拘束、谨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和以前在中国的自在、舒服、无所顾忌的生活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印尼的日子快要结束了,但是突然觉得有些不舍, 又快到了依依惜别的时候,又到了深情回顾的时刻。 回顾些什么呢?是把我这几个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一起渡过的时间一一回顾一番?若说这些,印尼教师节的镜头,学生课堂里求知的愉悦,给学生分班时的紧张,棉兰演讲比赛的体验这些情景都是历历在目,难以割舍与学生的师生情,难以割舍与校董阿姨的“母女情 ”,难以割舍与乡野的那份纯净之情。蓦然回首,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是那么的快,带有欢笑的日子在无声的日子里悄然飞逝,在这些日子里,

2、我除去了一些浮躁,感谢这段日子,无论是我自己的思想,还是我的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改变。在印尼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多的学会了如何去和别人交流,更多的学会了如何去耐心的将别人的话听完,除去了那种做事风风火火的浮躁,这一路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人需要终身学习。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作为一名志愿者,对待工作要用尽全力,对待周围的人要与人为善,对待学生要有“用心,责任心,耐心,爱心 ”。我先讲讲我所在的学校,以及这里的中文教学情况。我们学校算是华校,因为八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华人子弟,只有小部分的学生是印尼友族。学校规模尽管不是很大,可能相当于国内的一些小学规模吧,除了教室,学校办公室,图书

3、室,食堂,就是一个小操场,当学生下课后,操场显得特别的拥挤,学生上体育课也需要去附近的公园。说实话初次对我们学校的印象不是很好,没有高大清幽的参天大树,没有尽然有序的建筑,觉得没有国内学校的那种书香气,但是这以后的发生的一切,让我对于这个教学环境在思想上发生了改观。 课堂上的学习生活,如岸边的水草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显得那么舒展。一到下课时间,操场便热闹起来,笑声,吆喝声在校园荡漾开来,这些都让我觉得心情舒畅。回眸过去,梳理记忆,这一年该留存哪些事件,该聚焦什么画面,铭记哪一个时刻呢?我想讲讲让我感动的学生,感谢学生在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能耐心的听我讲完我的话,尽管不能适应我的口音以及我的英语

4、,但是她们还是蛮有信心的听我讲完了。有的时候一个小举动就将我感动得五体投地,多少次,我经过学校操场的时候,学生站在三楼大声喊 “老师早上好 ”,尽管是洋腔洋调,但是至少流露出了她们的真情实意。时间把我带到了二月十四号,那时在高三年级三班上的课,因为高三这个班的学生不是那么听话,上课的纪律不是那么好,应该说这个班是我第一次进的那个班,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进印尼的学校上课,能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严肃,太过和善,或是常挂笑容,没有对学生过于威严的原因,一个疏忽造成在这个班上课的效果不是很好,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也让我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解决的办法。在以后的上课课堂上我故意佯装得俨然

5、是不近人情的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说一不二,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 ”的要求一一回绝,有时,我甚至想学生们会不会私下里说我太严格呀,但是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学生的要求,在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在教训学生的时候,其实我比学生更难过,我会冥思苦想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差错。而就在那一天,我的疑虑解除了,在二月十四号情人节这天,我照常像平时样的进这个班上课,在我进入教室,我如往常一般眼光环视整个教室,学生们的表情显得有些兴奋, 我听到了一些学生用英语和我说 “情人节快乐 ”。为了避免上课前学生的兴奋带来的骚动,我没有理会今天的情人节话题,我仍然不动声色的继续上课,在熟悉的下课音乐响起后,在我就要走出

6、教室门口的时候,有学生大声喊: “老师,您等等 ”,我回国头,顿时发现全班的学生都站起来大声跟我说 “老师,情人节快乐! ”,这一刻,我是那么的惊奇, 这一刻,我从前的疑虑释然, 这一刻,我的心是暖烘烘的, 我都沉醉在朴素问候的的温暖中 在从来教学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常态的课堂下肯定是千变万化的,尤其在国外汉语教学的这样的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下, 对于学生来说我是一个不熟悉的外教老师,语言不通更加阻碍了与学生的交流,因此教学上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不能如同齐宣王那样 “讳忌忌医 ”,我的课堂同样出现问题。以下是发现的普遍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首先,我先谈谈教学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 我们学校

7、大部分都是华人后裔,学生大部分也能说闽南话, 但不会说普通话,而且只有小部分的学生能听懂华语,却不能开口说华语,而能说华语的学生,说的华语我能会其意,但也让人听起来觉得别扭,学生的一声和四声容易混淆。二声的调值不够,三声不准,甚至完全没有三声。 “zh ,ch ,sh的翘舌,r音发音”困难, “y的”音完全没有,而儿化音那更是难上加难了。学生学的汉语拼音发音不是很最准确, 学生喜欢用印尼文的 “拼音”,标拼音没有声调,复韵母完全用印尼文的发音,可以说学的汉语拼音,学生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化的“语言学习记忆 ”系统。这个中介语系统在一定的程度上最后还是阻碍了学生学习正确的发音。在不断的摸索中发现

8、学生对于夸张法与带音法学习 “y的发”音很快,在多次的模仿学习后竟能发准。另外,我也曾尝试过用绕口令,游戏,童谣,故事,歌曲教学,尽管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能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对于汉语的兴趣有所改善。学生对于绕口令可谓是特别感兴趣。另外,我也对于因所带的班级较多,人数众多,而学生的教学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作了一个实质性的探索与试验。班级课堂纪律不是很好管理,对于我们在我与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教学默契的时候,我的课堂控制能力低下,我的自我效能感让在这个问题上倍受打击。要改变学生这种学习水平高低不平的状况,我将学生分成基本能讲一些汉语,能跟华语老师用汉语交流,汉字的基本笔画能交代清楚的学生分到 a 班,

9、将能听懂汉语但是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分到 b 班,将能听懂华语老师的所讲问题的大部分内容的学生分到 c 班,将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的学生,基础较弱的学生分到 d 班,当然,在对学生不是非常熟悉的情况下,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这样分班肯定是难免有些粗糙的,这也在分班之后体现了出来,学生经常单独的找我要求换班,给我和学生都带来了一些麻烦。分层次教学之后,发现效果尽管没有预期的那样好,但是我自我认为教学效率的确比以前好。我深切的体会到:1)真正的教学目标具体的落实到课堂上时,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划分清楚,教学重点要有所偏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我一直提倡的做法。另外,我注意到在选择教学题材的时候应贴近学生生活,广征教学材料,并能选取吸引学生的教学材料。2)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来授课,解决汉语基础好点的学生重复学习或是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问题。3)将分成不同教学层次不等于就解决了最大的困难,还要将教学计划落实到每一课,最好将教学内容再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 而每一模块要让扎实掌握,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学生才能有所成功的学习汉语的体验。4)在分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