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历史试卷讲评1课件_第1页
李杰 历史试卷讲评1课件_第2页
李杰 历史试卷讲评1课件_第3页
李杰 历史试卷讲评1课件_第4页
李杰 历史试卷讲评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历史试卷讲评2016-9-22临沂三中李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成绩分析1、成绩分析(共61份试卷)总分(满分100):最高分 83,70以上17人,65以上 34人,60以上 40人。 一卷(满分48):最高分48,40以上28人二卷(满分52):最高分45,20以上40人,30以上 11人试题整体难度偏大,得分情况良好。2、自我评价与小组讨论要求:结合答案,研究试题,尤其是做错的题和失分的要点。找出出错的原因,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问题矫正(一)方法矫正试卷解析(一)选择题2.(2012山东文综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

2、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2.(2012山东文综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解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以达到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所以选 B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6( 2008天津

3、文综1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解析:中央机构的变动,它反映的是专制皇权的加强。A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9(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宋太祖担心自己的过失被史官记录,反映了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个人行为受到

4、重史传统的影响。选择题存在问题:(1)阅读分析题干材料的能力尚有不足。(2)缺乏实用的技巧和相应的知识储备。答题技巧:判断选项对错的标准 有没有材料中有没有这个信息? 对不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选项的结论 本身对不对? 全不全这个选项对材料信息概括得全不全? 最佳否在最佳选择题,哪一选项最符合要求?1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5、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具有很大独立性,最高统治者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没有实现直接有效的控制地方。所以排除ABD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例14题 第一问四步答题法1、审题引: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2、审设问: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3、看出处: 汉书严助传4、带问题读材料:根据分值划分材料层次,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解读材料,归纳答案。例14题 第一问 四步答题法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

6、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 汉书严助传答案: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例题15第二问辩证分析、论从史出(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提示: 观点的提取,题干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 前者可以举例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有很大关系,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 后者可以举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7、度等都不能够创新,结果导致了中国明清后被西方赶超。存在问题(1)答题速度: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答题 任务。(2)卷面规范: 答案不条理化,字迹潦草。(3)语言精炼:照抄材料,语言啰嗦,答案 口语化。(4)内容准确:审题不明,答非所问,缺少 学科知识基础。改进措施答题要速度、卷面要规范语言要精炼、内容要准确问题矫正(二)习题背后的知识查漏补缺秦朝中枢机构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秦始皇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一般不直接统领百官宰相负责直接统领百官,原则上只能“助理万机”无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九卿中卫尉、廷尉和治粟内史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务,其余诸卿职能主要为皇帝及皇室内廷服务。国事

8、与君主家事不分,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是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之一汉武帝魏晋南北朝中枢机构的演变为了适应繁杂的形势,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最先,尚书长官成为宰相,后来随着全国事务更加复杂,君主在审批尚书奏请时,为了保证质量和效率,不得不在更接近自己的禁中,设立更高档次的秘书、咨询机构门下与中书。与尚书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行政政务不同,门下与中书更多的是协助皇帝审批决策宋朝中枢机构 宋代官僚政治体制,最重要的变革是军政、财政和行政的分离,以及宰相被定位为行政首脑,形成“二府三司”的体制。宋初的中央机构,虽仍有三省六部,但形同虚设

9、。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宰相之任,参知政事为副相,总揆行政;又设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这样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元朝中枢机构元朝中央行政制度,变唐、宋的三省制为一省制中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为其所属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到内阁的演变。 (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

10、集中统一。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1、(201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B:补偿练习201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D3、(2014江苏单科21)(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2分)参考答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