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考书目: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周建忠,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中华书局1983版楚辞论文集姜亮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版楚文学史蔡靖泉,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由刘向编辑后,东汉的王逸作楚辞章句,宋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朱熹作楚辞集注,此后的注本纷多,“楚辞学”成为历代研究的一门显学。第一章:楚辞及其成书过程一、楚辞的含义“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它已具有三重涵义:第一,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第二,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
2、作品。第三,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宋黄伯思曰:“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新校楚辞序)(二)作楚声既书楚语,则作楚声,楚辞中的楚声主要表现在楚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的韵律和声调。汉书地理志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先秦楚地山高林深,泽广水阔,俯仰其间的楚人,习惯于发言以相呼唤,永歌以相赠答,多为柔缓绵长之音。语助词“兮”在韵文中大量的灵活运用,是楚辞最中要的特点。(三)纪楚地、名楚物楚地与名物为楚辞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内容,鲜明的反映出“纪楚地,名楚物”特色的楚辞大多
3、表现楚人睹物兴感,随物赋形因地抒怀的情绪和心态。楚地许许多多的山川,地名和草木鸟兽的物产,都出现在楚人体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辞赋中,以离骚为例;如出现了江、汉、沅、湘、云梦、洞庭等山川,鄂渚、辰阳、叙浦等地名。木兰、江离、宿莽、杜蘅、留夷、接车等草木。汉书地理志言:“江汉之地富有川泽山林,民食鲁稻。以渔猎山伐为生。果蓏蠃蛤,饮食便给,不忧冻馁。”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重耳之亡) (二)中原文化的影响 (三)、楚国风俗习惯的因素信巫觋,重淫祠”(汉书地理志)楚怀王曾“隆祭礼,事鬼神
4、”,并且企图靠鬼神之助以退秦师(汉书郊祀志)屈原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 (五)、屈原的贡献“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楚辞的文学内在素质 1、奔放无羁的想象力:王国维先生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指出:“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远甚。彼等巧于此类,而善于滑稽;放言大则有北冥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此种想象,决不能于北方文学中发见之。”3、气质个性袁宏道以为离骚“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
5、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第二章:屈原与离骚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和性格 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楚策一) 秦国变法成功,由秦惠文王到秦昭王的鼎盛时期 。 楚国变法失败,由楚怀王到顷襄王这个由强变弱、由盛转衰的时期。 屈原之时,楚、秦、齐为七国之强者,此较而言,雄踞南方的楚国虽然“有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史记苏秦列传)的“霸王之资”,但统治阶级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表面强大,其实却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屈子本为春秋初期楚君蚡冒之后裔,冒死后,子熊通继位,成为历史上功勋卓著的楚武王,其
6、子瑕被封于屈地,而为屈氏先人 “屈原者,名平,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于十六年,支持屈原变法图强的主张。 屈原在内政上,以尧舜禹汤为楷模,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特权,富国强兵。 在外交上,主张合纵的策略,联齐抗秦,一心想辅佐怀王“治国”,“平天下” ,这正是他的“美政”理想。 怀王在十七年,为图“商於之地”,被张仪欺骗而恼怒攻秦,两次都遭到惨败。于是复用屈原,但屈原这一时期身为三闾大夫,已经无力左右朝政。 怀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初立,厚赂于楚,楚又背齐亲秦。秦使张仪
7、买通朝中贵戚权臣谗害屈原,最终被逐出郢都,放逐于“汉北”。 抽思、思美人和离骚等作品,表达了作者“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史记本传)的心情。 怀王三十年,秦攻取楚国八城,胁迫怀王到武关(今陕西商县)会盟,劫至咸阳,囚死于秦。三年后死在秦国。 顷襄王即位,以弟弟子兰为令尹,对秦完全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将屈原赶出朝廷,屈原开始了长期的江南流放生活。 顷襄王二十一年春(公元前277年),秦将白起率领大军攻破郢都。 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楚王祖坟被毁,在极端悲愤与痛苦之中,“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学术界,由于先
8、秦文献中没有出现屈原,所以对于屈原是否存在有两种声音。屈原否定论:廖平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率先否定屈原存在,然后胡适、许笃行、朱东润、岗村繁等。屈原存在论:梁启超、谢元量、陆侃如、鲁迅、矛盾、闻一多、郭沫若。1、为什么先秦所有的书都没有提到屈原?2、楚辞是怎样从战国传至汉代的?3、为什么屈原作品不涉及家庭情况而有深刻的爱情婚姻体验?4、为什么屈原作品从不直接涉及当时的国家大事,而将视野投向遥远的神话传说?5、为什么天问不问炎、黄二帝,不问颛顼,不问伏羲?6、为什么屈原的作品从来没有提到先秦诸子,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7、屈原作品艺术水平之高,如异峰突起,而且衣被百代,屈原作品的上源是?它又
9、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一个当时不被人们重视、理解的历史人物,特殊的遭遇与归宿,使他独享一个节日;独具个性的创作,使他独成一门学科(楚辞学或屈学)这就是屈原、屈原模式、屈原现象所独有的永恒魅力。”屈原作为战国时代诞生于楚国的一等明星,他的迅速升起与陨落,就如一颗明亮的彗星,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只不过在广袤的天空中留下一道渐渐淡褪又永恒难灭的痕迹。他来无影去无踪,我们既无法寻找他那源远流长、极为显赫的家族背景,又找不到子孙绵延、世代相继的家庭线索,家族的精华正如代代蓄积的能量,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作了一次性释放从而也多少带有一种伟人生命的神秘色彩屈原作品简介据汉书艺文志的记
10、载,共有25篇。它的具体篇目,据王逸楚辞章句为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等。 橘颂为20岁行冠礼时言志之作。离骚、天问、抽思、思美人、惜诵皆屈原被放汉北、云梦时的作品。涉江、哀郢为顷襄王时放逐江南之野时所作。怀沙为其绝笔。 九歌为屈原根据沅湘一带的民间歌舞辞所创作。九章为后人收集编成。 一、创作时间: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恢宏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司马迁之说);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遭放逐以后。从诗的最后屈原打算以死殉国来看,作于第二次遭放逐以后的可能性大。离 骚二、
11、题旨:司马迁曰:“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云:“离犹遭也;骚,忧也。”(离骚赞序)王逸说:“离,别也;骚,愁也。”(离骚经序)综观前人之说,大多以字释义,鲜有联系到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解题,唯有宋人项安世独树一帜,以为“离骚”为楚语。游国思先生受此启发,以为“离骚”就是“牢愁”“牢骚”之意,而且从楚国流行的歌曲很多这一文化背景分析,认为“离骚”可能就是楚国古代一种歌曲的名称,或者就是大招中提及的楚曲劳商的同名异写,游氏此说得郭沫若认可。2、离骚的艺术结构全诗隐伏着两条基本的逻辑线索:一为现实的矛盾斗争的过程;二为心灵的辩证运动的历程。前者为副线,后者为主线。现实过程叙述几乎概
12、括了诗人的一生:出身、少年时代的学习、修养和抱负以及后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最后选定以死向现实抗议的结局。这个过程的公式是:内美好修节节受挫上下求索以身殉国。心灵历程再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冲突,经历了几个情感的波折,最后形成感情的瀑布和漩涡。这个过程的公式是:满怀热情失望痛苦彷徨往复绝望决裂。在现实过程的叙述中,诗人的“自我”面对着三种基本的矛盾冲突:一是“致君尧舜”的努力与昏聩楚王的“不察”和排斥的矛盾;二是正道直行与党人谗佞的对立;三是独立不迁与众芳变质的对立。在心灵历程的再现中,诗人的“自我”面对着三种基本的矛盾冲突:一是忠君与罪君的内心冲突;二是矢志与随俗的内心冲突;三是恋国与去国的内心冲
13、突。现实矛盾与内心冲突交织:这两类矛盾冲突的线索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形成全诗的情感中线。沿着这条情感中线,各种现实矛盾和内心冲突渐次展开。3、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离骚的情感表现采用了统一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语调。诗人好像面对着亲人、朋友、知音,面对着公正无私的宇宙洪荒,诉说着他的不幸、痛苦、忧愁和不平。这种痛哭流涕的哭诉贯穿着全诗始终,从而完美地塑造出诗人的自我形象。思想性质:离骚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爱国政治家形象。离骚自我形象的思想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其核心是以“美政”为目标的政治改革论思想。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改革论都是导源于他的爱国思想,他念念不忘楚国的兴亡,对楚国前
14、途抱有深刻的忧虑,他希望致君尧舜,实行贤明政治,挽救国家的危亡,振兴楚国,直至统一中国,他的各种政治主张都是振兴楚国的具体药方。这种爱国思想是离骚的一条思想红线。人格特征:离骚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是封建时代一个节操高尚的士人形象。其主要的人格特征,可以用“诚”、“气”、“节”三个字来概括。“诚”就是真诚、忠贞,不计个人得失,不顾遭遇悲惨,置生死于度外;“气”就是进取、追求,有着强烈的、不可遏止的对于理想(真理)的求索精神,虽然屡屡遭受迫害打击,但仍然苦苦挣扎,“九死不悔”;“节”就是独立、坚定的节操,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绝不会妥协投降,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情感基调
15、:离骚所塑造的自我形象是一个苦恋着祖国的时代弃儿形象。全诗的基本情感内容是这样三类:一是遗弃感,这是一种忠贞遭弃、壮志难酬的痛苦;二是离异感,这是一种上下求索、彷徨歧路的迷惘;三是故国情,这是一种报国无门,但仍忠于祖国,宁死也不愿离开故土的苦恋。时代弃儿与历史性悲剧:“乱”辞概括诗人的两大悲哀:既未能拯救祖国的危亡,也未能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国难全,志难酬,世俗沉睡,人莫我知。唯有捐躯全节是其唯一的出路,他是一个痛苦的时代弃儿。因此全诗贯穿着深沉而又强烈的历史性悲剧情调。总之,抒情主人公的人格结构的核心是一个“恋”字,即对祖国的爱恋;他的情感矛盾的基本状态是一个“苦”字,即壮志难酬、人莫我知
16、的痛苦。从情感性质看,离骚可以说是一支个人苦恋式的咏叹调。诗人自我形象概括: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可对离骚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的基本性质做出比较完整的判断:这是一个独立不迁、忠君爱国、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屈原汲汲以求的是以上四项的“全能”,力图将执着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屈原的非议:离骚中的主观情感宣泄之强烈,恐怕是罕有伦比的。诗人按个性行事,充分表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在面对社会、他人、甚至亲人时都按自己的个性行事而不愿苟且偷生,虽死而无悔。面对与己对立的一方,他责之也切,因此后人也有人对他提出指责。班固离骚序就指责屈原“
17、露才扬己,竞乎危国小人之间,以离谗贼。然数责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的个体意识其实就是对君、民的一种沉重的忧患意识,他有对“哀民生之多艰”的忧虑,而且“恐皇舆之败绩”;有对“党人偷乐”和“背绳墨以追曲”的憎恨,显然这种忧虑意识也是一种群体意识。4、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进一步发展了它。诗经的比兴大多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比兴从片段到系统: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是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
18、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由此出发,他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等等。这种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蛟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今人游国恩也指出屈原诗歌比兴可归为十类;以栽培香草比招揽人才的;以众芳芜秽比好人变坏的;以善鸟恶禽比忠贞异类的;以舟车驾驶比用贤为治的;以车马失途比惆怅失志的;以规矩绳墨比公私法度的;以饮食芳洁比人格高尚的;以服饰
19、精美比品德贤贞的;以撷采比及时自修的;以女子身份比君臣关系的。第四节 屈原美学思想的特征屈原美学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屈原推尊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以“美政”为自己的理想;吸取儒家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仁爱精神和对个体人格独立性的高度重视;吸取儒家美学中 “文质彬彬”的思想,强调外在形式的美同内在人格的善相结合。二、屈原美学思想的特征1、其作品中注入了和楚国巫术神话相联系的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并与儒家美学合而为一。屈原,一方面接受了北方儒家理性主义的美学,另一方面又给它注入了和楚国巫术神话相联系的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并使二者合而为一。这就使得儒家理性主义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鲁
20、迅指出:“较之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尊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鲁迅全集第9卷第370页)鲁迅指出离骚不同于诗经的特点:第一、“其思甚幻,其文甚丽”,比诗具有更加奔放大胆的想象和绚丽的文采。第二,“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尊矩度”,突破了儒家所强调的礼法和实用功利的束缚,无所顾忌地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正因为这样,历代尊奉诗的正统文人常对离骚加以各种指责,然而离骚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超过诗经,其原因在于离骚较之诗经更为突出地强调了对审美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因素:想象和情感。2、屈原坚持政治理想,
21、绝不向现实妥协,绝不去叩庄子之门,表现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进取精神。实现政治理想的追求遭到了无法挽救的挫折,下为小人所陷,上为昏君所弃,这就使得屈原的思想同庄子蔑视儒家礼法、遗世独立、逍遥宇宙、追求个体人格的无限自由的思想有了相通之处。然而,屈原即使在“忠而被谤”、“信而见疏”的情况下,始终不愿去叩庄子之门,至死也要坚持他的政治理想,决不和世俗相妥协。这是屈原的伟大之处。士不遇: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总 结:屈原的美学思想是北方儒家理性主义美学同南方充满奇丽的幻想、激越的感情、原始活力的巫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种结合中,前者赋予了后者以清醒的理性的自觉,后者又赋予前者以不被理智所限定的自由的想象和情感。正是这一结合产生了“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骚”体文学。在屈原美学中,理性是激发想象和情感的强大力量,是想象和情感飞越高扬的最深刻的内在动力,而不是从外部去规定、约束想象和情感。这一点,构成了屈原美学的最为重要的特征。第五节 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宋玉的生平与作品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跨界艺术品版权交易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瓷砖定制设计与销售服务合同3篇
- 2024幼儿园租赁合同-附幼儿园师资培训及认证服务3篇
- 2025年度打包机节能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合同2篇
- 2024年诗歌朗诵比赛场地租赁合同
- 2024年联营权责调整书
- 2025年度智慧社区建设合作协议书3篇
- 2024年远程医疗服务合同范本6篇
- 2024鲜花婚礼布置承包合同
- 2024年:版权与专利共享协议
- 2024年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第三十六届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行检修职业技能竞赛基础理论题库附有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4版可打印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题库含答案(研优卷)
-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 欢乐喜剧人小沈阳《四大才子招亲大会》剧本投稿:程祅祆
- 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文档
- 保险公估服务行业发展史与现状分析
- 著作权案例分析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400题及答案
- 重庆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检测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