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_第1页
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_第2页
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_第3页
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_第4页
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名师导航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第一讲认识生物达标检测卷 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钙、银、铜、铁、汞、钠B. 非金属:碳、氢、氧、氮、磷、金C. 稀有元素:氦、氖、氩、氪、氯、氡D. 固态非金属元素:硫、磷、碳、氮、氢【答案】A【解析】金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氮、氢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A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25空,共50分)26.(2017,衢州-16)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

2、一定量的化肥尿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答案】氮肥【解析】单含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27(2017,湖州-17)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115号(Mc镆)、117号(Ts )和118号(Og)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答案】质子数 1个镆原子【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填质子数;元素符号的宏观意义这代表这种物质,微观意义指代表1个该原子。2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

3、1:2或2:1【解析】读图的时候要注意由两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故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29(2017,绍兴-2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答案】乙 A、B、D【解析】带正电的粒子靠

4、近带正电的原子核的时候会被排斥,越靠近原子核,粒子运动路线偏离原来路线越大,故选乙;C玻尔原子模型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故选ABD。30现有氧气(O2)、臭氧(O3)、重氧气(O182)(一个重氧气分子由2个O-18构成,主要用于同位素追踪),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因为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答案】1 臭氧 分子【解析】三种物质都由氧元素组成,故元素有1种;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重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由于构成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31从微观的角度来认

5、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实验现象,都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有 。(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汞 C硫酸铜 D氧气 (2)根据下面的微观示意图: 以上反应的微观过程是:“I”过程表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II”过程表示 。 【答案】(1)B (2)原子重新的物质(新的分子) 【解析】(1)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B;(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先分离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新的分子)。32.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6、的不同点是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21【答案】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都含有氧原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物质(新的分子)。【解析】甲烷与二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氧气、二氧化碳、水都含有氧元素;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都含有氧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3.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 ,属于 在(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7、电子。(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 。1(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 ,名称为 。【答案】(1)硫 非金属元素 得到 ;(2)38 Mg ; (3)Ne 氖【解析】(1)能辨认常见的元素符号,硫是“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8的时候稳定,容易从外界得到电子;(2)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故为38,同一主族的元素有相近的化学性质;(3)知道稀有气体(惰性气体)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34.用下列物质填空。a. 液氧 b. 水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钠(1)含有氧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

8、(2)含有氧分子的有 。【答案】(1)abc (2)a【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且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都含有氧原子。35.初中科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铁、氢气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A B C D【答案】(1)氯化钠 (2)D【解析】(1)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第14题图 10 第一讲认识生物达标检测卷 正确的是

9、( ) A. 金属元素:钙、银、铜、铁、汞、钠B. 非金属:碳、氢、氧、氮、磷、金C. 稀有元素:氦、氖、氩、氪、氯、氡D. 固态非金属元素:硫、磷、碳、氮、氢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25空,共50分)26.(2017,衢州-16)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 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CO(NH2)2,即为大白 菜施加了 肥;。27(2017,湖州-17)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115号(Mc镆)、117号(T

10、s )和118号(Og)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2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29(绍兴-2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

1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30现有氧气(O2)、臭氧(O3)、重氧气(O182)(一个重氧气分子由2个O-18构成,主要用于同位素追踪),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因为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31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实验现象,都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有 。(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汞 C硫酸铜 D氧气 (2)根据下面的微观示意图: 以上反应的微观过程是:“I”过程表示氢分子和

12、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II”过程表示 。 32.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2133.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通过如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

13、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 。1(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 。34.用下列物质填空。a. 液氧 b. 水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钠(1)含有氧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2)含有氧分子的有 。35.初中科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铁、氢气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A B C D第10题图 7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1.构成物质的微粒(七上P123-128 八下P39-41)说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a2.原子的组成(八下P42-46)(1)道原子由原子

14、核和电子构成 a(2)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八上P8-9 八下P42-46)(1)知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a(2)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a4.物质由元素组成(八下P49-51 八下 P142-143)(1)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a(2)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a5.元素符号(八下P49-51)(1)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 O、 C、 N、 S、P、Cl、I、Si、 Na、 Fe、 Cu、 Ca、 Ag、 Al、 K),查阅元素符号 b(2)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a(3)列举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a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

1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离子 是得失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2.由 分子 构成的物质包括非金属单质(如H2、O2、N2、O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O2等)、有机物(如CH4、C2H5OH等)。由 原子 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C、Si等由 离子 构成的物质有酸、碱、盐等 二原子的组成 1.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 电子数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而原子呈电中性。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4.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

16、集中在 原子核 。5.原子核内 质子数 决定了元素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 。三.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考点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实心球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模型(枣糕模型/西瓜模型);1911年,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 核式 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发现电子能量不同,发布在不同的轨道中 分层 模型(行星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四物质由元素组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H-1,H-2,

17、H-3是不同原子,但是都属于氢元素。2.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氢元素有氕( 1H)、氘(2H)、氚(3H)3种同位素;氧元素有16O,17O,18O;碳元素有14C,12C。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譬如质谱分析中,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能量作为动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扫描,诊断疾病;利用碳-14的半衰期测定年代,进行古董鉴定等。 3.原子与元素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粒子(成员)粒子的总称(集体)既讲 种类 ,又讲 个数 。只讲 种类 ,不讲 个数 。

18、从 微观 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者物质的构成从 宏观 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者物质的组成联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都不会改变。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氧(O) ,其次是 硅(Si)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铝(Al) ,其次是 铁 。人体大约含有30多种元素,其中11种为大量元素(C、H、O、N、S、P、Cl、Ca、Mg、Na、K)。4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多的是含 氮(N)、磷(P)、钾(K) 元素的无机盐。植株缺乏氮(N)元素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乏磷(P)元素时,植株暗绿带红;缺乏钾(K) 元素时, 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许多褐斑。五.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用该元素的拉丁

19、文第一个字母 大写 来表示,如:氧(O);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字母 小写 来表示;如铜(Cu)。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 物质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原子 。 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时,就只有微观意义了。例如:3H,只表示3个氢原子。 3.元素周期表:科学家把所有已知元素科学有序排列起来得到的一个表格。每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一格位置,能让我们知道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以告诉我们: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一、模型法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

20、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建立科学模型 (?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6829&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和由模型来研究问题,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化方法,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抽象化 (?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0235444&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和具体化是模型方法的两个重要特征。【例1】(2018,宁波-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

21、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D一个甲分子是由两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读懂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便可知道甲是甲烷(CH4),故A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氢、氧、碳三种元素,故B正确;该微观示意图中间是“=”表示已经配平,丙(CO2)和丁(H20)分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一个甲烷(CH4)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读懂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题中的微观示意图是否配平,也就是观察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是用等号“=”还是长划线“”连接。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22、例2】(2018,温州-17)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21cnkxtj2008(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 75个【解析】根据“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答案为75个。三、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例3】(2018,绍义-8)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由图可知铟元素( )A是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921cn

23、kxtj2008C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读懂此图就能得到一些元素的信息,例如质子数为49,它是与其他元素根本的区别;该元素用“铟”命名,金字旁的代表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命名就汞(水银)例外;相对原子质量不带单位。故B正确。 一、原子核内部结构特点【例1】(2016,威海)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答案】C【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

24、的种类,所以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读图很重要c上有“+”所以是质子),故A错误;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因此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集中在b与c上,故D错误。故选C。二、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保持不变。【例2】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_;(2)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答案】(1)原子 (2)氯化钠 水分子【解析】搞清楚分子

25、、原子、离子的概念,能看懂图中分子、原子、离子间的转化图是解题关键;同时要知道金属都由原子构成,酸、碱、盐由离子构成,此题就迎刃而解。【例3】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衢州开化,森林覆盖率为97.5%,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负氧离子(O2),2015年被国家授予“国家森林氧吧”称号。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因为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保持不变,所以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质子数是一样的,故不选A;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含

26、氧原子一样,故不选C;因为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都由2个氧原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一样,故不选D;综上所述,选B。 4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1.构成物质的微粒(七上P123-128 八下P39-41)说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a2.原子的组成(八下P42-46)(1)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a(2)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八上P8-9 八下P42-46)(1)知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a(2)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a4.物质由元素组成(八下P49-51 八下 P142-143)(1)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a(2)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

27、、P、K)a5.元素符号(八下P49-51)(1)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 O、 C、 N、 S、P、Cl、I、Si、 Na、 Fe、 Cu、 Ca、 Ag、 Al、 K),查阅元素符号 b(2)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a(3)列举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a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是得失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2.由 构成的物质包括非金属单质(如H2、O2、N2、O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O2等)、有机物(如CH4、C2H5OH等)。由 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C、S

28、i等由 构成的物质有酸、碱、盐等 二原子的组成 1.核电荷数= =核外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而原子呈电中性。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4.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5.原子核内 决定了元素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三.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考点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实心球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模型(枣糕模型/西瓜模型);1911年,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 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发现电子能量不同,发布在不同的轨道中 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29、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四物质由元素组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H-1,H-2,H-3是不同原子,但是都属于氢元素。2.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氢元素有氕( 1H)、氘(2H)、氚(3H)3种同位素;氧元素有16O,17O,18O;碳元素有14C,12C。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譬如质谱分析中,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能量作为动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扫描

30、,诊断疾病;利用碳-14的半衰期测定年代,进行古董鉴定等。 3.原子与元素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粒子(成员)粒子的总称(集体)既讲 ,又讲 。既讲 ,又讲 。从 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者物质的构成从 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者物质的组成联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都不会改变。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其次是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其次是 。人体大约含有30多种元素,其中11种为大量元素(C、H、O、N、S、P、Cl、Ca、Mg、Na、K)。4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多的是含 元素的无机盐。植株缺乏 元素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乏 元素时,植株暗绿带红;缺乏 元素时, 植株矮小,叶片上带

31、许多褐斑。五.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 字母来表示,如:氧(O);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字母 来表示;如铜(Cu)。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 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时,就只有微观意义了。例如:3H,只表示3个氢原子。 3.元素周期表:科学家把所有已知元素科学有序排列起来得到的一个表格。每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一格位置,能让我们知道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以告诉我们: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

32、一、模型法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建立科学模型 (?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6829&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和由模型来研究问题,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化方法,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抽象化 (?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0235444&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和具体化是模型方法的两个重要特征。【例1】(2018,宁波-8

3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D一个甲分子是由两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读懂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便可知道甲是甲烷(CH4),故A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氢、氧、碳三种元素,故B正确;该微观示意图中间是“=”表示已经配平,丙(CO2)和丁(H20)分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一个甲烷(CH4)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读懂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题中的微观示意图是否配平,也就是观察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是用等号“=”还是长划线“”连接。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例2】(2018,温州-17)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21cnkxtj2008(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