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_第1页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_第2页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_第3页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_第4页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卷B 卷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值分数(每题 3 分,计 15 分)1、五行相生:2、津液:3、同病异治:4、天癸:5、正治:二、填空 (每空 1 分,共计20 分)1、东汉张仲景所著的?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2、水的“所不胜”之子是,木的“所胜”之母是 。3、脾主运化体现在和两个方面。4、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和。5、实,指邪气胜,是以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虚,指整齐不足,是以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TOC o 1-5 h z 6、暑邪致病起病缓慢,病情轻者为发病急骤,病情重者为。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和。8、 素问、调经论指出:

2、“则外寒,则内热” 。9、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和阴液互资三个方面。10 、同样感受燥邪,偏阳质的人得之则而成“温燥”,偏阴质的人得之则而成“凉燥”。1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这称为(每题 1 分,共计20 分)1、 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A、陈无择B 、李东垣C 、叶天士D 、刘完素2、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五脏B 、六腑C 、奇恒之府D 、经络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段是()A 、上午B 、前半夜C 、下午D 、后半夜4、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 、推动B 、温煦C 、滋润D 、兴奋5、脾病传于肾属于()A 、相克B 、相

3、侮C 、母病及子D 、相乘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A 、五脏之脾B 、六腑之胃C 、五志之悲D 、五官之口7、有“华盖”之称的是()A 、肾B 、肺C 、脾D 、肝“命门之火”实际上指( )A、肾阳B 、心阳C 、脾阳D 、心火“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A 、心与肺B 、脾与肾C 、心与肾D 、脾与肝10、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 、心气B 、卫气C 、肾气D 、宗气11、 “吐吓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津B 、津能载气C 、津能化气D 、气能摄津 TOC o 1-5 h z 1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头面B 、胸腹C

4、、手足末端D 、下肢13、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A 、季节性B 、地区性C 、传染性D 、外感性14、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火邪15、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A 、风B 、寒C 、燥D 、火16、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A 、徐发B 、继发C 、复发D 、伏而后发17“大实有羸状”是指()A 、虚中夹实B 、实中夹虚C 、真实假虚D 、真虚假实18、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A 、肾B 、肝C 、肺D 、心1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A 、提高抗病能力B、控制疾病传变C、早期诊断治疗

5、D、防止疾病发生20、虫积日久,正虚较甚者,治疗时应()A 、扶正 B 、先祛邪后扶正C 、先扶正后祛邪D 、祛邪四、多项选择(每题 1 分,共计10 分)1、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A、张介宾B 、吴有性C 、叶天士D 、赵献可E 、吴鞠通2、下列各项属性为阴的有() () () () () (A、发散B 、抑制C 、明亮D 、晦暗E 、温煦3、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相侮”致病的有() ()A 、心病及肝B 、肺病及肾C 、肝病及肾D、肺病及肝E、心病及肾 TOC o 1-5 h z 4、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具有以下哪些作用() ()A

6、、消化B 、排泄D、吸收精微E5、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A 、温煦B 、推动C 、兴奋6、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精B 、营气C 、津液7、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A 、离B 、散C、合8、情志所伤的病证,多见于()A 、心B 、肝C、肺9、气机失调的病机包括() (A 、气闭B 、气陷C 、气滞10、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有() (C 、传导 、转输精微 )()()()D 、制约肾阴E 、气化)()()C 、传导 、转输精微 )()()()D 、制约肾阴E 、气化)()()D 、元气E 、宗气)()()()D、出E、入)()()()D、脾E、肾)()()D 、气脱E 、气逆()(

7、)()D、通因通用E、实则泻之五、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1 分,共计10 分)1、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而发生的与五行相克次序一致的过度克制。2、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3、奇恒之腑,包括脑、脉、骨、髓、女子胞、小肠六种组织器官。()4、 “阳胜则热”是实热证, “阴虚则热”为虚热证。 ()5、六气即是六淫。()6、中医治病注重证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 TOC o 1-5 h z 7、三焦的主要功能是通调水道和通行元气。()“气门”又称“魄门”。 ()9、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气,故有“阳脉之海”的称号。 ()10、由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所

8、以,腑病以补为通。(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计15 分)人体的内脏分为几类?各有哪些名称?2、人体之气的功能是?3、 何谓阴阳互损?阴阳互损病机有哪几种病理变化?七、问答题( 10 分)试述肺、脾、肾三脏分别对水液代谢有何影响?青海大学医学院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卷B 卷标准答案(每题 3 分,计 15 分)1、生既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1 分)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 分)2、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 分)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1 分)3、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

9、以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1 分)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2 分)4、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的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 1.5 分)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1.5 分 )5、指治疗用药的性质、( 1 分)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为“逆治” 。 ( 2 分)(每空 1 分,共计20 分)伤寒杂病论2 、金、火3 、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4、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5 、邪气亢盛、正气虚损6、伤暑、中暑7、抑强、扶弱8、阳虚、阴虚9、水液代谢、呼吸运动10 、从阳化燥、从阴化寒11、因时制宜(每题 1

10、分,共计20 分)B 2 、 A 3 、 A 4、 C 5 、 D6 、C 7、 B 8 、 AC 10 、 D 11 、 B12 、 C 13、 C14 、A 15 、 DC 17 、 D 18 、 B 19 、 B 20 、 C(每题 1 分,共计10 分)1、 B、 C、 E 2、 B、 D 3、 B、 E4、 A、 D、 EA、 B、 C、 D、 E、6 4、 A、 D、 E7、 A、 C、 D、 E 8、 A、 B、 D 9 、 A、 B、 C、 D、 E TOC o 1-5 h z A、D五、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1 分,共计10 分)1、2 、3 、4 、5 、6

11、 、7 、8、9 、10 、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计15 分)答:人体的内脏主要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2 分)脏:心、肝、脾、肺、肾。( 1 分)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 分)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1 分)2、答: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六个方面:推动作用( 1 分) 温煦作用(1 分)防御作用( 0.5 分) 固摄作用(1 分)气化作用( 1 分) 联系调节作用(营养作用)( 0.5 分)、答:所谓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3 分)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变化,有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两种情况。( 2 分)七、问答题(10 分)答: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三者在水液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肺、脾、肾所居的部位不同,功能特点有别,对水液代谢有着不同的影响。( 2 分)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肺气通过宣发肃降的升降运动,将水液输布至全身,并可通过皮毛汗孔排出一部分水液;还通过肃降作用将代谢后的水液下输于肾,进一步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还通过助大肠传导,将一部分水液从粪便中排出。可见肺主要影响水液的输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