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_第1页
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_第2页
植物残体碳氮比及堆肥制作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残体堆肥碳氮比和堆制方法(1)堆肥材料。在农村常用的堆肥材料为秸秆,落叶,山青野草,水 草,绿肥,水生绿肥,垃圾,人、畜粪尿或氮素化肥及草皮泥等。各 种材料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养分。根据这些材料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三 类:第一类是禾谷类的秸秆、根茬、杂萆和落叶等,它们是堆肥的主 体。其特点是含氮较少,C/N宽,木质素含量较高,不易分解(表26)。 第二类是促进分解的材料,包括调节C / N和酸度的材料。前者指含氮 较多的物质,如人、畜粪尿、新鲜豆科绿肥和化学氮肥;后者指石灰。 在农村进行简易高温堆肥时,还加入适量的骡、马粪或其培养液,以 接种高温纤维分解菌。第三类是吸附能力强的材料,如泥土和泥炭

2、等。 堆制前酌情进行预处理。如粗大的玉米秆等应切碎1015cm垃圾要进 行分选,去除不可堆肥物;老熟的野草切短后用石灰水浸泡或堆积; 含水过多的杂草需晾晒除去部分水分。几种堆肥材料的碳氮比和木质素含量名称C:N木质素含量/%干稻草61.867.1:112.5紫云英1017.3:18.58小麦杆98:121.6玉米杆63:19.46老熟禾本科茎叶80100:1青到斗1520:1野生草类2545:1稻根39.3:117.4麦根49.3:120.7蚕豆秆(根茎叶)12.6:18.65田青(根茎叶)24.5:111.8柽麻(根茎叶)28.5:115.3水葫芦(根茎叶)16.3:110.2大豆秆37:1

3、豌豆秆29:1目宿秆18:1大麦秆75:1泥炭121.9:1(2)堆制技术。通常有地面式、半坑式和地下式3种堆积形式。地面式 适宜在温暖多雨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肥堆尽量设在近材料和水 源、地势较高、运输方便的场所,一般堆宽和堆高各2. Om,长度视 材料而定。堆前夯实地面,铺910cm厚的干细土或泥炭,以吸收肥 液。开始先铺第一类材料,厚约20cm,然后加适量水和第二类材料, 如此反复,堆积至所需高度,上用泥肥封顶。加堆积物的原则为:第 一类材料的厚度,由下而上逐层变薄;第二类材料的用量,由下而上 逐层增多,以利腐熟均匀。材料的配方因地而异,一般高温堆肥的配 方为:植物性秸秆100份,人、畜粪尿1020份,石灰或草木灰25 份,水100200份,骡、马粪适量。坑式又称地下式,适宜在较冷及 较旱的地区,我国的河北、山西及四川等省均有采用。通常在田头或 宅旁挖一深坑,堆积方式与地面式相似,优点是保水、保肥、保温, 夏季12个月,冬季34个月即可成熟。半坑式适宜干旱和寒冷地 区。堆积方法与地面式相似,全坑深约1.7m,其中地平线下1.0m,地 平线上0.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