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完整版课件_第1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完整版课件_第2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完整版课件_第3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完整版课件_第4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 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北大红楼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却专制独裁,梦想恢复帝制。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政治:2.经济:3.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二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兴起标志2.代表人物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5.指导思想(旗帜或口号):(1)前期: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2)后期:马克思主义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后期)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前期内容: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后期) 1.前期内容 2.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1)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李大钊先后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首倡社会主义。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后期) 1.前期内容 2.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1)

3、开始传入(2)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出现: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 等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中共的诞生。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评价)(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2)局限性五四

4、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 兴民权,设议会,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 共和国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 西方的民主、科学。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各自的侧重点?派别学西方反封建实践及结果维新派实行君主 立宪制借用儒学,否定专制统治;通过变法,建立资产阶级政体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最终失败革命

5、派实行民主 共和制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发动辛亥革命,取得重大成果;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激进派提倡民主、科学,实 现真正的 民主政治 全面抨击封建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民主派比较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学西方的历程、特点(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 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洋务派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兴办海军的实践。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特点:用西方先

6、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学西方的历程、特点(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代表:康、梁君主立宪政体方案以及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方案。 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 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 代表:陈独

7、秀、李大钊、鲁迅等。 指导思想:前期是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学西方的历程、特点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学西方的历程、特点 总之,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文化层次,体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8、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2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 ( ) A主张民主制度B倡导学习西方C反对尊孔复古D继续反封建DA3新文化运动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推翻帝制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宣传马克思主义 ABC DB4“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B5.1918年,新

9、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6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CA7.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 孙中山 陈独秀 A. B. C. D. 8.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

10、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BA9.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B10.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 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 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方文化的真理性认识 B 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 有积极作用也

11、有一定片面性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A11.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 主要是由于 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C12.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 A儒家传统道德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D封建专制制度D13.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

12、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D14.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A B C DBC 点析 由材料中的“商战”、“挽利权”等信息可判断此楹联与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吻合。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C项康梁维新派的主张虽与题干信息类似但不是最早的,排除C项。民主革命派主张采用暴力手段实现革命目标,与题干信息不符。B再 见材料一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为猿(袁)家之天下。讽刺漫画刀大杀人多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13、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1914年袁世凯祭孔场面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 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和观念虽深入人心,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改变。说明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这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间平均投资 平均办厂1895-1911 687万17家1912-1918 2300万 29家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谈谈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材料三:“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

14、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年大总统祭圣告令为什么把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因为它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而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当时入学者,多为出身举人、进士的京官,校舍在马神庙公主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一度停办。辛丑后续办,并增设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馆等。清末宣统年间,改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工、商等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1219

15、16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分别是严复、何时、胡仁源等。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北京大学逐步改为文、理、法三科,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请思考: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赛先生)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材料:“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16、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20年代初的新青年杂志中一篇题目为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 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

17、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

18、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

19、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旧道德指的是什么?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家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新道德指的是什么?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王道政治”是指什么? 什么是“三纲五常”?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之大原” 陈独秀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孔

20、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孝”“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说孝打倒孔家店政治动因: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评 价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应如 何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探究: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1)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

21、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2)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原因:(1)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为纪念孔子2555年诞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庙,昨天上午举行了祭孔大典,这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首次由官方主办的祭孔活动。联合早报2004.9.292005年中国曲阜

22、国际孔子文化节 据南方网讯报道:成都市青少年宫国学班近百名四五岁的小娃娃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论语、孟子、大学、 三字经等文章;河北行唐县出现一家私塾,以教授“读经”为主。学生年龄6-10岁不等,主要背诵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北大武大等国内高校相继开办国学班。今天我们学习儒家传统文化,这与前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一名学生看了一篇文章:“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于是去找老师问:“这句话是否多余?”老师说:“这怎么能是多余的话呢?这是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于是学生回去写作文时这样写道:“我家有两个表姐,一个是女的,另一个也是女的”。老师的评语是:“废话!” 这里有什么可笑的事?应当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鲁迅的这篇文章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虽然今天读起来感到很幼稚,但在当时却是振聋发聩的。这是为什么? 改良文学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湖 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著,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