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六国论知识点复习的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1.gif)
![高三语文一轮六国论知识点复习的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2.gif)
![高三语文一轮六国论知识点复习的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3.gif)
![高三语文一轮六国论知识点复习的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4.gif)
![高三语文一轮六国论知识点复习的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83b95c4bcdc6b27bd50e8a61b9314f6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国论苏洵苏洵(10091066)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
2、,撰写了六国论。 时代背景 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苏洵(10091066) 赂l秦 六国互丧sng 率shui赂秦耶y 小则获邑y 思厥ju先祖父 暴p霜露 无厌 yn 草芥ji 下咽 yn 与y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j牧以谗诛 革灭殆di尽 当t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ng 悲夫 f 为w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月割 苟gu以天下之大注意字音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
3、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译 文 秦国凭借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不在于战争了。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
4、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译文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赵国都城)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国和赵国处在秦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他们的)智谋和力量孤单薄弱,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自己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前往,(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
5、著,那么(六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估量的。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士,以侍奉秦国的心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吃饭都咽不下去了。可悲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削弱,一月月割去,以至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蓄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候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但是也还有可以不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这样大的天下,而追随六国破败灭亡的先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文章写作意图借古讽今,切中时弊全文结构思路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语言运用语言生动,气势
6、充沛写作特色三、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冒着)(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致,以至于 &, 今义:连词 表示另提一事(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
7、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词类活用 (1)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道理)名词作状语(2)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地事秦(侍奉)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咽下咽喉)名词作动词(3) 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动词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
8、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适合,得当,适宜)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诚不得以(能够) (9)非 非兵不利 (不是)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10)势 有如此
9、之势 (优势) 其势弱于秦(势力)(11)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丧失,丢失,动词)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动词)(12)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而 (1)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连词,表因果(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表修饰 (3)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连词,表转折 (4) 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5)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连词,表承接之 (1)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结构助
10、词,的(2) 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4)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代词以 (1) 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介词,因为(2)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3) 以有尺寸之地连词,相当于“而”可翻译为“才” (4) 举以予人介词,把(5)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介词,用为 (1)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动词(2)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被动其 (
11、1)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代词,它(2)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代词,他们的则 (1)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就(2) 则秦国之所大欲连词,那么与 (1)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动词(2) 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3) 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和,同,表并列重点词语 1.始速祸焉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招致)(都,皆)(它实际)(如果)文言句式 1.判断句(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1)举以
12、予人(2)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4)至丹以荆卿为计 2.省略句(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4)至丹以(派)荆卿(刺秦王)为计 3. (1)其势弱于秦 (2)赵尝五战于秦 (3)苟以天下之大(于秦弱,介宾后置,或状语后置句)(于秦五战,介宾后置,或状语后置句)(大天下,定语后置)倒装句4.被动句(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4)洎牧以谗诛(为所,表被
13、动)(为所,表被动)(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重要语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发展到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3.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
14、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前假使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如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进军(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咽喉去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真可悲啊!
15、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课堂练习一、下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革灭殆(di)尽暴(bo)霜露B.弊在赂(l)秦 为(wi)国者C.思厥(ju)先祖父胜负之数(sh)D.奉之弥(m)繁 洎(j)牧以谗诛Cwipm二、下列句中红色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削弱) 六国互丧(互相) 盖失强援(因为) 固不在战(顽固)B.率赂秦耶(全都) 暴霜露,斩荆棘(暴露) 举以予人(给) 理固宜然(应该)C.暴秦之欲无厌(厌烦) 奉之弥繁(满)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断定)始速祸焉(招致)
16、D.终继五国迁灭(改变)诚不得已(诚挚) 洎牧以谗诛(等到) 当与秦相较(相当) E.与赢而不助五国(和) 胜负之数(命运) 或未易量(轻易) 后秦击赵者再 (再次)B(相继)(本来)(满足)(更加)(实在)(倘若)(亲附)(两次)三、下列句中斜体红色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今日割五城,明日 割十城 可谓智力 孤危 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思厥先祖父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A. B. C. D.A(古:祖辈父辈 今:爷爷)(古:引出结果,以至。今:连词)(古:前例、旧事。今:真实的或 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智谋和力量。今:人的智商)(古:不去行刺。今:不可以)(古: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四、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活用相同的两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16篇)
- 入团申请书正文
- 适用房申请书
- 核准名称延期申请书
- 物业保安辞职申请书
- 义务兵退役申请书
- 现代办公环境中团队协作技术的运用
- 苏州吴中区2025年租赁公寓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杂粮产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劳务合作与施工安全协议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 找春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443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2024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真题】2023年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