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_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_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_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_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中考嘉兴)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A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2(中考黔东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3在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B4

2、(中考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B5(中考郴州)下列没有运用酸与碱反应原理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D6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物质中的()A食醋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酒A7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

3、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现象及结论A酚酞试液如果溶液不变色,表示盐酸已经过量B硫酸铜如果没有沉淀,表示盐酸已经过量C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示盐酸已经过量D氧化铁粉末如果溶液变黄,表示盐酸已经过量【解析】可溶性酸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没有明显现象发生,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黄色溶液。【答案】D8(中考佛山)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

4、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废液来源甲组乙组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解析】酸性物质和中性物质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只有碱性物质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甲组废液可能含有酸,也可能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9(中考绍兴)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

5、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_。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和,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中溶液各2 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指出:_。【交流讨论】试管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_。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

6、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_(填“1”或“2”)。【解析】【实验探究】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答案】【实验探究】两者发生了反应【反思评价】应取用试管的全部溶液与2 mL稀硫酸作对比实验【交流讨论】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或试管溶液pH大于7);110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中,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的位置,下列关于取样点位置及个数较恰当的是()【方法规律】本题运用五点取样法解答。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

7、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有时也会用于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答案】D11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B12下列土壤取样的操作正确的是()A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23个B每个取样点要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然后直接取土壤各20 g左右C同一地块上取来的土样要放在同一个布袋中,进行编号,并说明采集地点和日期D样品取来后直接加水配成土壤浸出液,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pH试纸上C13(中考衢州)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

8、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14(中考上海)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D15(中考湘西)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若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会变红(2)设计并进行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