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剑凡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剑凡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剑凡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A. X2+2Y2 2XY2 B. 2X2+Y2 2X2YC. X2+3Y2 2XY3D. 3X2+Y2 2X3Y 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浓硫酸稀释 C. 蒸发 D. 蒸馏

2、参考答案:CD略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浸入蒸馏烧瓶内液面下,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C. 萃取时,分别用两个烧杯从下口接收有机层和水层D. 配制100ml 0.100 mol/L的硫酸铜溶液时,可将2.50克胆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A正确; B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目的是控制馏分物质的沸点,测量的是蒸汽温度,故B错误;C分液漏斗使用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溶于100ml蒸馏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00ml,

3、故D错误;故选A。4. 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的量)不正确的是 A. 向1L浓度均为0.1mol/L的Ba(OH)2、KAlO2混合液加入0.1 mol/L稀H2SO4B. 向0.1 mol/L 明矾和0.3mol/L NH4Cl的混合液1L中加入0.1mol/L NaOH溶液C. 向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量氨水 D. 向C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参考答案:C略5. 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离子Na+Al3+Cl-X个数3a2aabANO3-、4 a BSO42-、4 a COH-、8 a DSO42-、8

4、a参考答案:B略6. 为了研究化学反应X+Y=Z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X的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型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由此说明( ) 反应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成热能释放出来 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A B C D参考答案:B略7. 把0.6 mol 气体X 和0.4 mol 气体Y混合于2.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 Y(g)nZ(g)+2W(g),测得5min末已生成0.2 mol W,又知以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n

5、值是( )A.、1 B.、2 C.、3 D、 4参考答案:A略8.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CuB熔融的K2SO4C乙醇DNaOH溶液参考答案:B【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必须为化合物,单质和

6、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Cu是单质,所以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熔融的K2SO4导电,硫酸钾在水溶液中也导电,且为化合物,则熔融的K2SO4为电解质,故B正确;C乙醇不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导电,乙醇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为解答关键,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0. 将1 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的物质的

7、量为()A0.5 mol B2 molC2.5 mol D4 mol参考答案:C解析1 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欲得到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各为0.25 mol,该四种有机物中n(Cl)0.25 mol(1234)2.5 mol,根据取代反应特点知n(HCl)2.5 mol,故生成物中含氯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5 mol,根据元素守恒可判断参加反应的n(Cl2)2.5 mol。11. 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8、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WB. X、Z、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顺序为:XZW.C. Y的阳离子半径比W的阴离子半径小D. 含Y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则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的原子序数大于Al,则Z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故W为Cl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Z(

9、Si)X(C)W(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XW,故A错误;B非金属性为Z(Si)X(C)W(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为ZXW,故B错误;CY为Al元素,对应的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W为Cl元素,对应的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氯离子半径较大,故C正确;D铝盐溶液呈酸性,但NaAlO2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C。【名师点晴】高频考点,结合元素周期表准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要能熟练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结合元素周期律推测元素的性质规律,特别是原子半径与原子

10、序数间的关系,通常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原子,同周期原子半径随核电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0族除外,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及最子最外层电子数。D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铝盐,而忽略偏铝酸盐。12. 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性。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4NO2 Mn2NO3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NO2被还原B. 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C.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增强D. 中的粒子是OH参考答案:B【详解】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所

11、以MnO4-是氧化剂,NO2-应该作还原剂,亚硝酸根离子中N元素应该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硝酸根离子,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MnO4-+5NO2-+6H+=2Mn2+5 NO3-+3H2O。A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5价,所以亚硝酸根离子失电子被氧化,故A错误;B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生成1molNaNO3需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 =0.4mol,故B正确;C根据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知,中是H+,氢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则溶液的酸性减弱,故C错误;D由C分析可知,中是H+,故D错误;故选B。13. 将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等体

12、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B略15.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HI气体,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叙述中,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 HI、H2、I2的浓度相等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D

13、. v(HI)v(H2)v(I2)211参考答案:B【详解】A. HI、H2、I2的浓度相等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注意当HI、H2、I2的浓度不再改变才可以判断平衡状态;A项错误;B.I2蒸气为紫色,其浓度改变时,紫色深浅也变化,因而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时,可以判断平衡状态,B项正确;C.该反应的气体计量数在反应前后不变,因而压强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而,不可以判断,C项错误;D.v(HI):v(H2):v(I2)=2:1:1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只有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D项错误。故答案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用密度为1.25g/mL

14、,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恢复到室温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时NaOH固体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E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F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参考答案:1. 250,2.0 2. BCAFED 3. ACEF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据此选择;先计算出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来计算;(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

16、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操作顺序;(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故配制250mL溶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2.5mol/L,设需要的浓盐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12.5mol/LVmL=0.1mol/L250mL解得V=2.0mL,故答案为,:250,2.0;(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3)A称量时NaOH固体已经潮

17、解,则氢氧化钠的真实质量偏小,故配制出的浓度偏低,故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则溶液的浓度会偏低,故C正确;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D错误;E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E正确;F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F正确故选ACEF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8

18、分)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H-HNN N-H键能(kJmol1)436945391(1)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298 K时,取1mol N2和3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若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 AQ1Q2 BQ1Q2 CQ1Q2如此选择的理由:_。参考答案:(1)放热 (2)93KJ (3) A , 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 。18.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21,试问:(1)它有多少个能层?多少个能级?占有多少个原子轨道?(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