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2三、企业间债务的正常增长“与超常增长“31企业债务的实际增长“通常我们从统计数字中看到的企业间债务的增长,包含着通货膨胀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中间产品消费资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因为企业间互相拖欠主要是由于中间产品的交易引起的。企业间债务的增长,由于扩大了企业的实际购置力,增加了经济中交易手段的总额,本身可能就是导致物价总程度上涨的因素有人认为在独联体国家,企业间债务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见rstski,1994。特别是经济高增长时期繁荣时期或过热“时期企业间债务的增长,会影响到以后物价程度的上涨。但在有些时期,企业间债务的增长主要受前期通货膨胀引起的消费资料价
2、格上涨的影响,导致同一消费资料的交易款项因价格上涨而较前期增多我国19931995年期间可以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种情况。人们一般用国民消费总值的平减指数来计算企业间的实际债务“rstski,1994,我们也按照这种方法进展了分析见表2。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体制转轨经济中,经济构造一般距平衡点较远,不同市场上物价变动幅度相差较远,用物价总程度的变化率国民消费总值平减指数计算并不能准确地说明主要由消费资料中间产品交易引起的企业间债务问题。比方,在最近的一次周期性波动中,19921993年消费资料价格指数prduerindex有较大幅度的进步,而消费品价格指数增幅不大;而当开场实行宏观紧缩政策
3、之后,消费资料价格开场下跌,而消费品价格在1993年下半年以后因本钱上涨而大幅度上涨见表4,各种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详细的分析还应计算以消费资料价格指数为平减指数的企业间实际债务,从而对企业间债务的实际增长率有一较清楚的认识。例如,在1993年,消费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此计算的债务实际增长率就小于用gnp平减指数计算的债务实际增长率;而在1994年,由于消费资料价格趋于稳定,以此计算的债务实际增长率就高于用gnp平减指数计算的增长率见表4。32企业间债务的自然增长“除了物价程度的上涨会引起企业债务增长之外,经济的增长、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本身也会引起企业间债务的自然增长“消
4、费的东西多了,每一笔交易的数量大了,企业间互相欠债的规模自然也会加大。当然,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什么样的实际债务增长率是自然的“。一个复杂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率维持在较高的程度,可能正是与企业间债务的过分增长相关见后面的分析,但是,为了近似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假定与经济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的总交易量增长率相等的债务增长,为企业间债务的自然增长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由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有的年份比方1994年企业间债务大规模增加,大大超出正常增长的范围,导致下一年的债务增量虽然绝对值也很大,但与前一年的总量相比增长率却较小甚至出现增长率下降比方1995年。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以货币紧
5、缩政策施行以前的债务增量为基数,乘以各年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得出一个乘积,可视为企业实际间债务自然增量“;然后研究各年实际债务增量与这一自然增量“的关系,可得出一个债务增长是否正常的概念。33企业间债务的超常增长“我们在现实中直接观察到的是企业间债务的名义增长率,用d表示;而要得到需要我们着重研究的实际债务的过度增长率“用d表示,需要从d中减去“以下因素:通货膨胀率,用p表示;经济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用g表示;即:ddpg此外,还有在前面第21小节分析过的企业间债务体制性增长“的因素。由于统计上存在的困难,我们在对近年债务增长的分析中对其忽略不计。举例来说,1994年37万家工业企业间债
6、务的名义增长率d约为82.65,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为18.6;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26.8;我们所能得到的企业间实际债务过度增长率“d约为37.97。这一数字比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名义增长率要小许多,这也许更能说明问题。34当前企业间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尽管我们指出了企业间债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或自然的“,但仍然不能否认我国近年来债务问题的严重性。这可以由以下几个指标看出:连续3年超正常增长。在减去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因素之后,我们看到企业间债务从1993年开场连续以较大幅度超正常“增长,1993年为69.6,1994年为38;1995年初步估计还会到达近20的程度见表2;企业间债
7、务与工业增加值相当于工业gdp的比重,1994年已到达43,已超过兴隆市场经济国家的平均程度,仅低于日本英国为20,美国为17,法国为38,日本为59;企业间债务的平?qut;周转天数说明人欠债务与总产值即总交易量的比重的指标,已经到达114天,超过西方主要兴隆国家的程度法国为110天,甚至越过了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经济转轨初期1992的程度;企业间债务与银行工业贷款的平均比率,已进步至67,个案调查中发现有些企业该比率已接近于一甚至大于一,接近兴隆国家的平均程度一般为一左右;考虑到我国企业的银行负债率本身较高,从整体看67这个程度也已经很高了。四、宏观波动与企业间债务行为从前面的统计分析中我们
8、可以看出:第一,企业间债务自1985年以来一直在增长,但经济高涨时期的增长率和经济紧缩时期的增长率是有差异的,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两次宏观调控的初期,企业间债务都出现了突发性的高增长;第二,企业债务与工业产值的比率以及企业债务与银行贷款货币供应之间的比率,在经济波动的不同时间是不同的,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同时,在现实中,人们对企业间债务问题的严重性的感觉,在宏观波动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在紧缩时期企业拖欠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而在高涨时期,尽管企业间债务也在增长,但人们似乎感觉不到,也并不引起实际的经济问题。这说明企业债务的相对规模和作用也是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上对企业债务问
9、题进展分析。41高涨时期的企业债务经济高涨时期,企业间债务也会增长。从1985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应收款一直呈增长的趋势,包括19851988年的经济高涨期,和19921993年的经济高涨时期。但是,经济高涨期的企业债务变动,相对于紧缩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增长率相对较低。1985年12月至1988年6月紧缩之前,企业名义债务的增长率没有超过35;1992年经济逐步复苏之后,名义债务增长率从40以上降至20左右,1993年16月那么是近10年来企业债务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最高的月增长率为11.81993年6月,最低只有2.61993年1月。80年代后期,企业债务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幅度较高
10、,其原因之一是经济“信誉化。1985年开场搞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原有的中央方案体制,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络扩大,企业间债务从无到有,开场增加。这首先可以从企业间债务与工业贷款的比率中看出。在19861988年9月的长时间里,4000家主要大中型国有企业应收预付货款与工业贷款总额全部企业的比率只有79,没有超过10;而在1992年底这一比率已到达17。从企业债务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来看,1985年12月只是3,1987年12月只有4;而到了1992年底,已到达7。总之,在经济增长时期企业间债务的增长,有一部分属于正常增长。第二,企业债务与工业净产值的比率相对较低。19851988年经济高涨
11、期,这一比率在35之间,而19891991年的紧缩期到达19.2,而在1992年经济高涨期中这一比率根本没有发生变化。第三,企业债务的“平均周转天数相对较短。总的来说,企业债务的周转天数这些年来具有逐步增长的趋势,但是1989年以前只有18.78天,而1989年实行紧缩后突增到32.68天,1990年底进一步增加到44.53天。而在1992年底,周转天数回落到26.57天,1993年中,实行紧缩政策后,年底平均拖欠时间增至78.32天,1994年底那么增至114.43天。从逻辑上说,在经济高涨时期,企业间债务的增长是必然的。一方面,由于经济高涨,大家对将来还款的信心都比拟强,互相间欠债的发生也
12、就较为容易;另一方面,高涨时期的总需求因货币量的增大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而增长较快,实际的货币购置力较大,企业债务的归还事实上也较有保证。假如将“经济信誉化的因素剔除,在经济高涨时期,企业间债务可以因货币量的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有很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可能在债务增长的同时,出现债务贷款比率的下降和债务产值比率的下降。42紧缩时期的债务增长企业债务一般来说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信誉化程度的进步而增长;在企业预算软约束的特殊体制下,企业债务的规模和比重会更大一些。但企业债务的突发性、大幅度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取决于宏观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状况。80年代后期以来,“牛鼻子周正
13、庆,1991。社会总产品可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两类;中间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最终产品的需求;而最终产品的需求又分成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其大小取决于消费品购置力与投资品购置力。在宏观调控初期,消费购置力并不发生紧缩,相反,由于经济过热,物价已开场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加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加大。而宏观紧缩政策的主要作用方向就是压缩投资需求。投资品购置力因货币供应的紧缩而下降,与此同时投资工程拖欠款增加,构成企业债务大量增加的初始点。投资工程拖欠,导致投资品消费者“人欠款增多,流动资金开场紧张,本身无力支付购置原材料的款项,于是也开场“欠人,即欠中间产品制造厂家的货款;接下去位居消费流程“下游的中间产品
14、制造厂家因周转不灵,开场拖欠“中、上游中间产品制造者的货款,于是企业拖欠一环环扩展开去,向整个经济蔓延。假如我们假定由于企业拖欠,使投资活动与其他消费活动的程度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工资支出用现金与消费保持同步增长,那么消费需求也就可以保持不变。这说明,理论上完全可以仅仅因为投资工程拖欠而造成整个经济中企业间债务的增加。在现实中,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期间,消费品需求根本上保持了过去的增长势头,消费品消费经过前几年的构造调整,供销衔接也根本上处于良好状态;企业债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投资工程拖欠和投资品需求缺乏资金保证所引发的。据在东北三省的调查,企业欠人款总数的25是投资工程欠款;而这25的欠
15、款,又直接引发“上游产业的欠款,加起来能占欠人款总额的75周正庆,1993。关于湖北钢丝厂的案例研究说明,货运汽车这一最终产品投资品消费厂家的拖欠,引起了“上游一大片企业拖欠问题的愈演愈烈。这一分析提醒我们充分注意“最终产品需求这一重要环节。当然,宏观货币紧缩政策一般也会引起企业流动资金的普遍紧张,从而在一些中间产品消费环节上加剧企业拖欠的发生。比方1995年山西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比上一年少增加2000万元,而同期工业消费增长了17.1,但是,无论如何,假如最终产品需求是有资金保证的,一切中间产品的购置最终也会有支付手段与其相对应。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总需求说到底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我们事实上可以
16、将货币供应量减少引起的购置力有效需求的减少,全部归结为最终产品购置力的减少。同时,还要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资金缺乏,企业通常的一个对策就是“挪用流动资金,这是造成所谓流动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的二个实例是山西某化学工业集团1995年动用60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到因资金缺乏而不能完工的投资工程上去;山西某液压件厂动用20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到投资工程上去,流动资金一下子减少20。总之,把握企业间债务的增加与最终需求减少的关系,对于理解企业间债务这一现象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以及解决债务问题的有效手段等问题,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44不同的宏观政策与不同的“债务链传导过程虽然从根
17、本经济关系上看企业间债务的突发性大幅度增长可以归结为最终需求的紧缩,但债务增长过程中的“传导过程,可以因宏观政策的不同以及操作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可以由19891990年和19931994年两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中看出。1989年实行宏观调控时起主要作用的首先是压缩投资规模,减少投资贷款。这首先导致投资工程欠款增长,然后,因此为“源头,债务链一环一环的传导下去,整个经济发生“市场疲软,并使企业间债务逐步增大;企业间债务的增长由最终需求规模缩减所决定这一关系也就表现得较为明显。而1993年实行紧缩时首先起到决定作用的政策是“抽回贷款,也就是紧缩货币,而且力度较大。因此,这时出现的情
18、况是所有环节上都发生“资金紧张,并导致所有环节、所有部门的企业间债务突然增大。然后,随着债务周转天数以及债务的进一步增加,投资工程拖欠的决定性作用才逐步明显起来由于缺乏不同部门的数据,因此无法在此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但以上的说明是对于我们个案调查与各方面情况反映的概括。45企业间债务拖欠与宏观政策效果的减弱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的突发性增加,是在紧缩货币供应,而企业又没有相应地缩减投资与消费的条件下形成的,企业间债务的这种增长,其宏观效果就在于“抵消或“瓦解了中央货币政策的效力。在宏观货币紧缩的背景下,大量增加的企业间债务相当于企业用互相之间给予的信誉,代替减少了的国家法定信誉货币,作为
19、流通手段,实现了产品的购置,维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前面给出的公式1见第一节说明,在一定时期,假设pt为一定增长速度为一定,v不变假定,减少或增长速度下降,必然是因为d,即企业间债务增量增加。这一关系表达为企业间债务与贷款量的比率,与工业总产值pt的比率增加。19931994年的经济紧缩时期,上述关系表现得特别明显。1993年7月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增幅速度下降,而企业间债务猛增。经济增长率、工业增长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高不下,gdp在30个月内仍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企业间债务增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与此同时,企业间债务的增加还是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当然不是唯一原因,关于
20、19931994年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参见樊纲1994、1995。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企业间用互相欠债的方式来中介其投资物品和中间产品的交易,就使得有限的、甚至是相对减少了的货币量得以“节省出来用于其他物品特别是消费品的交易,使得工资性支出和消费品市场上的购置力仍能持续增长,从而使得以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的通货膨胀率这是这些年来即没有货币中介的交易,也没发生由企业间债务为中介的交易,也就根本没有引起什么企业间债务的增长。“下游企业在“最下游企业拖欠债务而没有购置“上游企业的产品,是由于“最下游企业缺乏购置手段,既没有货币,也无法再用制造企业间债务实现
21、购置,总之是因为有人盲目消费,又没发生企业间的债务,才形成了库存积压,而不是相反,是库存积压导致了企业间债务。有的企业产品老化,没有市场,但又继续购入原材料进展消费,结果是产品积压,欠的债还不上。这种“坏债,当然是经济当中的一种微观的或构造性的隐患只能用停产、破产、改革等方式解决。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中,我们也要分析一下:第一,这些企业在经济高涨时期卖得出东西,而如今卖不出去,这是因为宏观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第二,假设这些企?qut;改好了“,消费对路了,产品卖出去了,假如经济的总体规模没有变,总需求还是那么大,那么人们买了这个企业的东西,一定少买了另一些企业的东西,这个企业不欠帐了,另一些企
22、业却会增加欠债。这说明,微观的消费不对路“问题、市场竞争问题,与宏观的总需求缩减问题是不同的,是可以分别加以分析的,也是需要由不同的对策加以解决的。当库存积压发生,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没有人有钱来买东西“?就微观问题或构造问题来说,是因为产品不对路“或质量太差而没人要;就宏观问题来说,那么是因为人们缺乏购置手段,或是缺乏货币,或是无法继续增加企业间债务不能?qut;赊卖,而不存在相反的因果关系。就宏观问题而言,是“资金紧张这件事的发生可以是因为必要的紧缩政策引起“库存积压和“企业拖欠这两个后果,而不是相反;同时,也不是“库存积压引起“企业拖欠。五、各种“清欠方式及其效果51我们面临的特殊问题
23、企业间债务不能无止境地扩大下去,问题开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了如何解决的问题。假如企业是“预算硬约束的,自己的债务要由自己负责,还不上债要受到社会的制裁,直至破产倒闭,由债权人对其进展清偿或强迫还债。那么,一方面,企业间债务的极限会很快到达,另一方面,企业间自己会采取各种方式及时偿债,因此会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一种企业间自己自动或被迫清债的机制。企业清债的措施包括:第一,减少自己本来的资金储藏?qut;闲置资金“;第二,出售或抵押一部分自有资产,包括拍卖一部分别人欠它的债务或自己欠人的债务这需要存在一个商业票据交易机制,而卖出债务的价格显然要依当时的经济形势与企业的市场前景、还债才能等所决定而打一
24、折扣。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债务长期不还的最终后果便是破产,这当然是信誉状况彻底恶化的苦果。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企业预算软约束,欠债可以一直拖下去不还,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至少不会破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间债务量会无限增长,另一方面也不会?qut;自发的还帐机制,再加上市场体制还不健全比方说还不存在债务转让或拍卖的市场,信誉制度与法律体系执法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和处理企业间债务问题?52一些“清欠措施的局限性解决企业间债务增长的根本性措施当然是要进展制度的改革,最终实现企业的预算硬约束。但体制改革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可能一时奏效,在此过程中债务还在增长。因此,问题便归结为
25、在中、短期内,如何缓解这一问题?这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以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第一,银?qut;注资清欠“;第二,债务各方多方磨债“,即互相抵销一部分债务;第三,三不原那么“,主要就是不还旧债、不付货款、不发新货,以此来逐步减少债务。以往的经历已经证明用银行注资清欠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反倒会前清后欠,越欠越多。同时,由银行出面注入资金统一清欠的作法还是属于一种一刀切“的方案经济作法,而不能使市场的优胜劣汰选择机制发挥作用。企业与企业是不同的;不同企业欠下的债务的性质与质量从而其债务的市场价值“也是不同的;有的企业产品有销路,经营状况也好,一时由于其他企业拖欠而欠下债务,从长远看是可以
26、还上的,因此其市场价值就高些;而有的企业属于该破产、被淘汰之列,所欠债务本身就属于不良债务,不值什么钱,银行帮它还债,实际是高估了其价值,使它占了好企业的廉价,并助长了不良企业靠在国家与好企业身上而不思进取的恶习,因此,属?qut;劣币驱逐良币的作法。在向市场机制过渡过程中,这种作法应尽量减少与防止。企业间实行的所谓“磨债,即多方债务人与债权人走到一起,将互相之间可以抵销的债务冲抵掉,这种方法当然有助于削减一部分债务,但也有其局限性,难以普遍实行。这是因为第一,根据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由于企业债务?qut;源头“是投资资金和最终需求增长速度下降,而在投资工程还未完成投产之前,债务链不会是闭路“
27、的,大量债务无法通过企业磨债加以处理无论是银行组织还是企业自己进展。第二,在实物偿债“的场合,这显然受到实物交换本身的限制,受到实物的通用性“的局限。假如是象能源、根本原材料这种通用性较强的部门欠债,情况会好些,但恰恰是这些处在消费环节的最上游的部门企业被人欠最多最下游的债务最终都会递推到这些最上游部门。这些部门的债至少是无法用磨债的方法解决。紧缩时间和紧缩力度上,不可防止地采取了过猛“的方式如1994年末以来的实际情况;当企业开场被迫采缺三不原那么“,企业间债务停顿增长的时候d0,假如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也就是说,使有较多的增长,那么经济的失业率将会到达难以忍受的程度。这
28、里的悖论在于:假如要求企业实行三不原那么减少债务而无适当的货币扩张,失业率会猛升,而假设同时采取增大货币供应的措施,又可能使企业因资金宽裕而放弃实行三不原那么,使企业间债务又重新增长,对政府的软约束预期“进步,经济再度进入过热状态。看来,采取怎样的一种有效政策组合,是解决企业间债务及其连带问题的一个关键。六、对策考虑:调节总需求与降低债务产值比率61长期出路:通过根本体制的改革,硬化“债务人的预算约束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间债务拖欠情况恶化最根本地出于两个根本的原因:一是国有企业靠在国家信誉背景“上,欠债人并不能在事实上对自己的债务负责任,欠多少债也能生存,花多少钱也不会破产;二是整个信誉制度缺
29、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障,拖欠者得不到应有的、有效的处分,结果形成了欠得越多越占廉价“的欠债文化“。假如这两方面的制度国有企业与法律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改革,企业拖欠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治,良好的信誉关系不可能建立起来。产权关系改革包括非国有经济的开展、企业改革、银行制度的改革、破产制度的建立、法律制度的完善,等等,都是硬化债务人预算约束的必要前提。这些制度的改革,都是需要相当长时期才能实现并见效的,因此,我们还必须考虑在这些根本制度要素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在中短期采取可能使情况有所改善或得到控制的对策。62中期改良:加强银行对企业债务的监控,开展商业票据交易与结算机制企业间债务的过度增长
30、,较为详细的一个体制上的原因是由于金融市场不健全,银行部门没有严格履行对企业信誉状况的监视,防止企业间债务恶性膨胀;另一方面,企业间债务之所以能在较大程度上抵消和瓦解宏观货币政策的作用,原因之一那么在于企业债务不能与货币贷款和现金更严密地挂勾“,企业大量拖欠,并不阻碍其继续获得贷款,继续大量申请贷款,甚至可以在银行有存款仍然拖着债不还;企业债务本身也不能通过某种市场机制进展货币的评估“。银行对企业债务往来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将其与银行贷款联络起来,实行债贷挂勾“。比方,当企业欠人债款到达某一规模比例时对企业贷款实行一定百分比的清债预留“;到达某一更大规模时停顿银行贷款,以此从贷款与债务的关系
31、上降低企业的拖欠极限“。商业票据交易机制是资金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间债务的凭证即商业票据的可交易、可转让、可抵押、可兑现,是对企业信誉状况、负债状况以及经营状况进展市场评估的重要机制。在这样一种机制下,好帐“与坏帐“可以通过票据的转让价格显示出来;也可使企业通过这样一种竞争性机制获得更多的公开信息,也使较好的企业获得应有的流动性。票据市场本质上也是企业间多头磨债“的一种机制,但由于信息的公开性和更多企业的参加,它可以打破少数相关企业磨债“在信息和交易手段上的局限性。开展商业票据结算市场需要一个过程,但应结合?票据法?的施行,尽早开场,逐步完善。63短期对策:三不原那么“加宏观政策的调整体
32、制改革、市场发育都是中长期才能奏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面对大量现存的、并且还在继续增长的企业间债务,我们还必须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制定短期的政策加以缓解,以使好的企业摆脱债务拖欠困扰,保持经济的增长与稳定。根据前面的一系列分析,我们知道,第一,企业间债务的过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宏观现象,是与压缩最终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相关联的。第二,以往用在中间环节上增加流动资金贷款清欠资金“只是一种增加流动资金贷款的详细形式的方法,放松银根、缓解企业间拖欠问题,由于并没有解决最终需求缺乏的问题,结果只能造成前清后欠及企业库存增加,还能造成好债坏债一锅煮,企业更加放心大胆地拖欠的不良后果。第三,假如企业拖欠问
33、题进一步恶化到极限程度,迫使更多的部门和企业实行三不原那么“,企业间信誉突然紧缩,又会导致宏观经济过度滑波。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即在1993年7月开场实行紧缩政策30个月之后,在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到10、经济增长率下降到10左右、宏观调控目的已根本实现的情况下,采取以下的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明确宣布今后不再搞注资清债;鼓励企业之间自行磨债“,银行适当帮助提供信息,为企业搭桥“但银行本身不负责清欠;在人欠大于欠人的行业继续鼓励企业实行三不原那么“;在实行以上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根底设施工程的投资规模,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向在建和一些新建工程发放投资贷款,在投资资金这个与最终需求直
34、接相关的环节上向经济中注入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缺乏的境况,压缩企业间债务。对一些技术程度较高、产品可以出口或实现进口替代的企业,适当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增加国内最终需求和减少对国外的最终需求“,而不是挤掉“另一部分国内需求;但要明确不能再普遍追加流动资金贷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在最终需求环节上注入银行贷款,增加了货币供应,可以在宏观调控目的根本到达的情况下实现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仅仅在经济的中间环节上增加流动资金供应而不扩大最终总需求,不可能实现此目的,而只能增加库存。第二,用这种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然后逐步流通到整个经济,可以通过经济内部的选择与竞争机制我们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机制,让企业去自行解开债务链,使好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流通手段,差的企业获得较少的补贴目前情况下还不可能完全取消,而不象注资清欠“或普遍增加流动资金贷款那样抹杀好债“与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渠道推广与品牌传播战略规划与实践案例考核试卷
- 《ADHD情绪识别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印迹壳聚糖对含金属离子白芍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 2024至2030年中国全灰高光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法式善散文研究》
- 强化安全制度建设新年复工有保障考核试卷
- 低碳环保生活倡议书15篇
- 2024年热封口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边缘节点资源管理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Friends《老友记》英文介绍(并茂)课件
- 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 小学开展仪式教育的策略研究
- 股骨颈骨折一病一品课件
- 小教文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师资培训项目申报书模板(校企合作背景下软件开发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 美容院顾客管理档案表
- 锦鲤的繁殖与选优技术
- 四年级数学家长会课件
- 华北理工《社会医学》讲义1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 透析饮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