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少儿教育课件_第1页
弟子规与少儿教育课件_第2页
弟子规与少儿教育课件_第3页
弟子规与少儿教育课件_第4页
弟子规与少儿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弟子规与少儿教育各位辛勤的园丁们 大家好!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是什么人?光荣的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礼论荀子温总理告诉我们, “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启迪,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我的父亲母亲也都是老师。所有的老师都一样,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2009年教师节父亲温刚,天津第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母亲杨秀兰,天津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温家宝总经理,196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09年教师节,温总理讲话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轻轻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

2、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今天深夜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新长征路上老师立新功,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向天下辛勤的幼儿教师致敬!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

3、问”!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

4、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

5、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

6、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 20年 | 40年 | 30年 学习 事业和家庭 晚年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未来四十年的人生,将决定一生的最高成就。开始二十年的教育,将决定这四十年的格局。教育的根本使命: 教会子孙后代们 生存,生活,生命。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望子成人?望子成分? 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野牛现象:野牛会结队奔跑,奔跑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前面的在奔跑,即使前面的野牛陷入河沟里以后,

7、后面的野牛也不会停止下来,还会继续,直到填满河床。人们在追求分数的路上,好象忘记了许许多多更重要的方向决定大成大败! 中国是教育古国,5000年的中华文明, 伴随教育一同前进。 1四五千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3汉代,开创太学。地方政府办学,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4晋代,中央学制分两种,国子学和太学。 5唐代,“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 6宋代,书院兴起。“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7明清时代,国子监 。中国古代关于教育

8、的宝贵典籍,更是数不胜数:孝经论语大学礼记学记三字经荀子礼论吕氏春秋劝学师说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果,就是孕育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民族5000年,长存;家族2000年,长存。二、弟子规 和其蕴含的教育理论弟子规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城关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其他著作有四书正伪四

9、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儒大文约,分别收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2009年8月,我们前往绛州探访李夫子的家乡,山西新绛县城关镇周庄。 弟子规的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译文: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分为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段。弟子规依

10、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源于论语,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伦理道德沦丧,一切向钱看,也是有目共睹的。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生存发展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人的自私自利性。自私自利性是一切社会问题、一切腐败现象产生的总根源。如果听任自私自利性继续泛滥,听任物欲横流,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呀!怎么办呢?环顾全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人民,特别是在全民中进行弟子规教育,才是出路。任登第、牛淑卿教授 中央党校资深老教授。 2009年,向全社会大声呼吁,大家都学弟子规。1、德

11、育为基生存、生活、生命的根基在哪里?健康的人格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德生存生活生命德德一座大楼能盖多高,要看地基有多牢固。德,是做人的根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台湾忠信学校多难兴邦季老袁隆平德育与应试教育?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林则徐 异端虚无寂灭之教, 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 大学章句序很多未经验证的所谓教育,只是一时好看,与生命成长全无关系。德是一个人终生前进的不竭动力大德者必是大才。什么是德?道德依道而行,谓之有德。仁 愛 人伦之道

12、:和礼之用,和为贵德:孝爱父母悌爱师长、兄弟谨爱自己信爱朋友爱众爱人民、爱国家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008年3月1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问我们并不缺少德育的教材, 德育的课程,德育的规范我们缺少的是 对人性的真正认知和实践, 对德育视若生命的重视! 弟子规所讲的,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不是循规蹈矩的生活, 更不是道德说教。 弟子规是一本德育培养手册,逻辑清晰,操作性强,深刻按照人性特征而次第展开。 2、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传统教育是如何把一个人的德育培养出来的?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带着“善”的种子。一粒种子,是如何长成

13、一棵大树的教育原理:作善作善滋养心性作善培植德行 善种 作善(教育) 有德阳光水份善行善行作善不作善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作善,依何而行弟子规 3、孝,教之所由生也教人作善,从哪入手?教孝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孝本于天性!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百善孝为先 孝是人道第一步人孝爱父母爱祖国爱家乡爱老师德 孝与人生未来 孝责任理想 不孝自私欲望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孝孝与人际和谐孝与责任心 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心; 养父

14、母之身。责 任如何教孝弟子规如何教孝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弟子规与孝的力行余力学文 亲 仁 养父母之志泛爱众 信 谨 养父母之心出则悌入则孝养父母之身弟子规从入则孝始,到余力学文终。把孝道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个层面都确定了行为规范标准。做好弟子规,就是世间大孝!4、童蒙养正慎于始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孩子问题的初始,是化解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掉的。孩子第一次迷上网络时;第一次说脏话说谎话时;第一次爱占便宜时;第一次不敬尊长时;第一次乱花钱时;人生最不幸处: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

15、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建立起错误的思维模式)以经为镜,可明是非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弟子规孩子行为符合弟子规,坚持去做。孩子行为不符合弟子规,坚决不做;三、少儿教育落实弟子规经验介绍诵读力行教学 弟子规的实施方法身教言教礼教境教导教乐教明理力行长善习惯成长弟子规行【不力行 但学文】【长浮华 成何人】 行 心弟子规113件事坚持下来,就是成长。修仁爱心,修利他心。俗儒记诵词章之习, 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 大学章句序弟子规不能搞文学欣赏,好言好句。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家长老师孩子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所施下所效上:家长 老师 社会教育者(上)首先要学习和力行德育 亲师政合作1)开设家长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德育老师。63%的家长,后悔当初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对;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不足5%。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2)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开设专题的中华传统文化德育教程。教育院校 老师 学生3)国家要抓紧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不可因小失大,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伤害祖国的未来。全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比例13.2%;城市初中生已大部分配备手机,手机带有多种游戏功能,许多人手机随时挂在网上;全国性早熟少年3000万,造成的原因是垃圾食品和商业媒体;一部分青少年,只会消费,基本生存和生活能力正在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