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群落的演替课件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4.4群落的演替课件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4.4群落的演替课件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4.4群落的演替课件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4.4群落的演替课件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落的演替范艳慧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第4节 群落的演替喀拉喀托火山时间:1883 年 8 月 7 日地点:印度尼西亚事件: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小草小树林几 年 后1909年1919年1934年1883年火山爆发群落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另一个代替的过程。被群落的演替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人根据生物群落的概念认为“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这种说法正确吗? 演替现象一直存在,它贯穿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在自然状态下,

2、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地衣阶段优势种:地衣形成原因:能够分泌有机酸,加速裸岩风化,从而获取裸岩中的养分。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外界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供给藻类,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先锋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袁训来说,“亿年前,地球表面很可能像现在的火星表面一样,一望无际、毫无生机。在浅海中繁衍的地衣逐渐登上陆地,它们产生的地衣酸腐蚀了岩石中的矿物质,为高等植物在陆地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地衣是六亿年

3、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 ,土层 ,有机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也越来越 。 苔藓阶段分解加厚增多多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土壤层加厚、有机物增加、保水能力加强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 ,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 。丰富好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灌木阶段灌木的生长起到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 ,抵御环境的能力 。稳定增强森林阶段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4、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森林阶段优势种:乔木形成原因: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优势,成为茂密的树林。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特别提醒二.演替例子1: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优势种群成因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地衣分泌有机酸,岩石风化,获取养分。很低简单,稳定性差苔藓高于地衣,获得更

5、多阳光,处于优势地位。比地衣阶段高比地衣阶段复杂,稳定性有所增强草本植物土层加厚、土壤有机物增多。有一定保水能力、通气性。适宜从其它群落迁移、散布来的种子萌发生长。高大,光照资源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物种进一步多样化有各种昆虫和其它小动物迁来定居许多种鸟类迁来定居比苔藓更为复杂,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灌木群落分层增多,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高大乔木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达到最大群落分层最多,群落结构稳定性最强,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最大。一、群落演替的类型-裸岩上的演替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特别提醒初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演替

6、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请 思 考ABCD杂草 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林树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思考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一、群落演替的类型-农 田弃 耕当地的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 森林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 乔木蔚然成林荒芜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丛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

7、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子: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经历时间较长经历时间较短举例未有生物定居原有群落被毁灭 起始条件经历时间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并留有植物的繁殖体没有植物的繁殖体 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等进行的演替弃耕农田、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等进行的演替内因外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

8、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狗尾草狼尾草 车前草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议一议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影响群落的演替?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我们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我们也可以or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

9、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促进、抑制、改造、重建)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

10、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内因外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小结: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内外因素一、群落的演替二、群落演替的类型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初生演替:2.次生演替:课 堂 小 结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2.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的苔藓说明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A3.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