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1.gif)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2.gif)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3.gif)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4.gif)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新高考专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ff86f6380c1adcd0d789851526f69ea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域认知:通过选取典型区域,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明确区域差异。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差异,并会分析影响差异的因素。地理实践力: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CONTENTS目录1必备知识2关键能力3学科素养4课时跟踪检测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备知识What you need to
2、know 01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地域差异 1地域特征的形成:地域外部条件(包括_、距海远近等)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2地域差异的产生 (1)同纬度地区 (2)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_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3地域差异的体现:体现在不同的_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1)全球性的地域差异:_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_的分布。 (3)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
3、量空间尺度温度带自然带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_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2)分布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苔原带、_、热带雨林带。中纬度地区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_、荒漠带。(2)典型地区:_地区。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大陆东岸_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大陆西岸_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草原带中纬度名师点睛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海陆差异明显,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所以
4、自然地带分异表现得很明显。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基础:随海拔的变化,_状况发生变化。2分异特点(1)山麓自然地带与_自然地带一致。(2)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_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名师点睛】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不断下降,降水常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四、地方性分异规律1成因:受_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_的地域分异。2举例:温带湿润区随地形从高到低形成了地方性的针叶林(或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和_的分布规律。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水热陆地较高地形
5、、岩石较小草甸带关键能力Critical capability 02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提能点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角度一:结合相关统计分析,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角度二:分析区域景观图,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角度三:研究区域自然现象,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考明方向】考题印证(2021广东高考节选)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题。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
6、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A0个B1个 C2个D3个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B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思维流程】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获取解读信息信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热带。信息:库鲁、卡纳维拉尔角的经纬度。信息: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地势低调动运用知识我国海南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
7、热带季雨林带;库鲁地处514N,位于热带,且由材料可知,发射场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较低,故其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卡纳维拉尔角地处(2829N,8035W),其位于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考题印证(2021广东高考节选)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题。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A0个B1个 C2个D3个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B
8、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B【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
9、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
10、直地域分异规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巧训练抓落实】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12题。1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A巫山B五指山C富士山D大分水岭解析:1B2C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热带雨林,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丙为亚寒带针叶林,丁为低矮灌丛和苔原,在温带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四季变化最鲜明。第2题,巫山在亚热带、五指山在热带、大分水岭在热带与亚热带,且海拔较低,不会有丁植被,而富士山在温带地区,海拔3 776米,
11、海拔较高,有丁植被。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BC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据此完成34题。 3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影响因素是()A成土母质B地形C人类活动D气候4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3D4A第3题,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气温高,气候湿润,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养分被淋失
12、,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导致有机质含量较低。第4题,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是从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到山东丘陵再到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体现出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土类主要分布地区有机质含量/%统计的标本数暗棕壤东北地区21416429棕壤山东半岛20770532红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47DA提能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角度一:结合植被垂直分布图,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角度二:剖析垂直带谱,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角度三:结合人类活动特点,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
13、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考明方向】考题印证(2021山东高考)如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草原、草原B.草原、草原、草原C.草原、草原、草原D.草原、草原、草原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思维流程】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获取解读信息信息: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中段东坡。信息:垂直方向上植被自上而下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草原草原草原
14、。信息:草原与草原所在区域地势起伏不同调动运用知识第(1)题,由图可知,草原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大兴安岭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第(2)题,大兴安岭东坡在冬春季节形成下沉焚风;该处草原带地势较低,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因此平台察尔森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考题印证(2021山东高考)如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
15、2)题。(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草原、草原B.草原、草原、草原C.草原、草原、草原D.草原、草原、草原(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CB【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垂直地域分异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
16、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 m,气温约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山地所在纬度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 800
17、 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 000 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脉)仅分布到1 200 m。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
18、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巧训练抓落实】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
19、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1D2B第1题,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地形较复杂,图中基面海拔相差不大,基面海拔对自然带基带影响不大,南北向热量影响较大。三峡大老岭与米仓山相比,米仓山有南北坡的差异
20、,而三峡大老岭没有南北坡之分,这就说明三峡大老岭南北坡一样,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而判断三峡大老岭在最南面,因此米仓山在三峡大老岭北侧。太白山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南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在太白山北侧。故选D。第2题,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在山顶处,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巧训练抓落实】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
21、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B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
22、复杂多样。该山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 100米以下,海拔2 100米以上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带,但却不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关于该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对盛行风影响大河流众多,调节作用强ABCD4该山地2 100米以上不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降水少B昼夜温差小C夏季气温低D土壤贫瘠5该山地同一农业气候层的上限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B光照C热量D坡度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3A4C5C第
23、3题,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地形及坡向等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哀牢山北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所以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河流对山体气候调节作用不明显。第4题,山地2 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的原因主要从气温角度分析。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在0 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亚热带作物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第5题,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及原因要从气温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东北坡
24、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 /100 m,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所以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该山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 100米以下,海拔2 100米以上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带,但却不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关于该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对盛行风影响大河流众多,调节作用
25、强ABCD4该山地2 100米以上不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降水少B昼夜温差小C夏季气温低D土壤贫瘠5该山地同一农业气候层的上限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B光照C热量D坡度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CC提能点三地方性分异规律角度一:结合区域景观图,考查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角度二:结合区域植被分布研究,考查地方性分异规律现象及成因。角度三:根据小尺度范围内植被差异,考查地方性分异规律。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考明方向】考题印证(2021浙江6月选考节选)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
26、、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题。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土壤C地形D光照思维流程获取解读信息信息: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信息: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调动运用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地方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地方性分布及成因分析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地方性分
27、布(现实状况)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热带平原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
28、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洋流南美大陆西岸3S20S狭长地带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离岸风的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
29、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怎么学提技能】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2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1)判断思路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地方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2)成
30、因分析“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改变”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约束”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巧训练抓落实】下图为美国西部某山谷示意图,两侧山坡植被密度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12题。1与乙坡相比,甲坡植被稀疏的原因是()A位于山地北坡,水汽到达少,水分少B位于山地北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大C位于山地南坡,水汽到达少,水分少D位于山地南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大2甲、乙两坡自然景观的差异反映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
31、性分异规律解析:1D2D第1题,与乙坡相比,甲坡植被稀疏的原因是位于山地南坡,是谷地的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大,水分条件差。乙坡位于山地北坡,是谷地的南坡,是阴坡,蒸发少,水分条件较好。第2题,甲、乙两坡自然景观的差异是局地小范围特征,反映的是地方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都是地带性分异规律。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D黄河源某河湾宽谷地区,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兼有少量金露梅灌木。凸岸边滩向北有规律地分布着优势植被种群。研究发现河湾横向迁移过程中各种群依次演替,在曲流地貌的循环演化过程中灌木始终无法占据河谷的
32、优势地位。下图示意该河湾宽谷地区植物群落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3河湾凸岸地区植被种群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土壤C热量D降水4灌木始终无法成为图示地区的优势植被,主要原因是()A河岸侧向侵蚀限制种群持续扩大B载畜量增加使牲畜的啃食量较大C浅根系在群落间的养分竞争力弱D恶劣的气候导致灌木生长较缓慢解析:3B4A第3题,河湾凸岸地区由泥沙沉积形成,由于形成时间不同,土壤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河湾凸岸地区植被种群空间分异,B正确;河湾凸岸地区地形平坦,光照、热量和降水的差异较小。第4题,河湾凸岸地区不断的堆积,凹岸不断的侵蚀,灌木生长在水淹不到的高处,随着凹岸的不断侵蚀崩塌,灌木失去生存
33、环境,数量减少,凸岸则形成边滩,开始新的原生演替,草类开始生长,数量增多,故灌木始终无法成为图示地区的优势植被。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BA学科素养Discipline Literacy 03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图表解读(十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判读【经典图示】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图1某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2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表解读(十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判读【判读技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
34、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图表解
35、读(十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判读【判读技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
36、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应用体验】1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分布。据此完成12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2影响东西两坡垂直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拔C坡度D相对高度解析:1A2D第1题,该山地底部存在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地区,B、C错误。该山地海拔接近7 500米,最低海拔500米,东南沿海地区海拔较低,D错误。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干热河谷现象较为常见,A正确。第2题,东西两坡垂直带谱数目东坡多,西坡少。据图可以看出,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相对高度大、垂直带
37、谱数目多。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AD(2020江苏高考)如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两山地属于()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4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解析:3D4C第3题,根据图中甲、乙两山地经度、甲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可知,该山地为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经度在9840E以西,秦岭位于10030E以东,A、B错误。祁连山脉位于温带,纬度较高,山地基带植被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错
38、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山地属于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甲山地位于横断山脉西段,离西南季风源地近,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带来湿润气流,在甲山地基带形成常绿阔叶林。随着西南季风的不断深入,受重重山岭阻挡,到达乙山地时,西南季风势力大大减弱,基带受焚风作用影响形成干热河谷灌丛,C正确。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而与乙山地基带同海拔的甲山地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此可知,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与海拔无关,A、B错误。即使原生植被遭破坏,新生长的植被依然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会是干热河谷灌丛,D错误。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DC课时跟踪检测Lesson t
39、ime tracking test 04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如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规律表现不明显解析:1D2C第1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
40、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可知,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差异,不能表示海拔高度的影响,不能表示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图示表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地方性分异规律表现不明显。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C课时跟踪检测梦溪笔谈中记载: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古同“殒”)此地气之不同也。据此完成34题。3文中“地气”主要是指()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4推测岭峤、并汾地
41、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为()A落叶阔叶林针叶林B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C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解析:3A4D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岭峤”的小草,冬季不凋零,“并汾”的乔木,临近秋天就落叶了,这种差异主要是纬度差异造成的热量不同,因此“地气”主要是指热量。第4题,由“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可推知,当地冬季气温较高,植被不落叶,为常绿阔叶林(我国无常绿硬叶林分布);由“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可推知,当地冬季植被落叶,为落叶阔叶林。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D课时跟踪检测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
42、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57题。5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ABCD6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针叶林D阔叶林7图中和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解析:5A6C7B第5题,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蒸发和植物蒸腾作为水循环的初始环节,其作用强度对水循环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据设问指向可知,该题主要考查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植被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低纬度,干燥度最小,可能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对全球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最大,A对;位于低纬度,但干燥度最大,可能为热带荒漠,热带荒漠对全
43、球水循环的促进作用小,B错;位于中纬度大陆腹地,距海较远,植被的蒸腾作用弱,C错;位于高纬度,太阳辐射弱,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弱,D错。选A。第6题,位于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干燥度虽自西向东增加,但该植被类型横跨陆地东西两岸,说明东西两岸的干燥度差异并不大,最有可能是亚寒带针叶林,选C。第7题,根据图信息可推测出,为热带荒漠,为温带荒漠,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温带荒漠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小,蒸发量大,B对;和两地植被类型的形成都与人类活动相关,但人类活动不是主导因素,A错;地植被类型的形成与洋流性质也有关
44、联,但不是主导因素,C错;荒漠决定土壤性质,而不是土壤性质决定荒漠的形成,D错。选B。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CB课时跟踪检测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力等因素影响。下图中的曲线为横断山区28N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东坡林线的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810题。8高山带针叶林之上的自然带是()A冰雪荒漠带B常绿阔叶林带C灌丛草甸带D针阔混交林带9P、R、M、 N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AP地BR地CM地DN地10导致横断山区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海拔C气温D风力解析:8C9B10A第8题,随着海拔的升高,山
45、体的热量和水分条件都会变差,所以在高山带针叶林之上为灌丛草甸带。第9题, “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关键词是“上限”,即林线以下为针叶林生长地。R地在林线以上,已经不适合针叶林的生长。第10题,林线的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该地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山脉的东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导致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CBA课时跟踪检测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图中山脉是()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12图中山脉植被带谱()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
46、阳坡B向西数量渐少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D西段阴坡最少13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解析:11B12B13D第11题,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E113E,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段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B正确;天山经度应该更小,A错;秦岭和南岭阳坡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排除C、D。第12题,读图可知,西段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A错;其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C错;
47、植被带谱西段阳坡最少,D错。第13题,读图可知,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A、B、C错;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而阳坡蒸发大,水分不足,D正确。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BBD课时跟踪检测题鲁文佐里山被称为“赤道雪山”,旅行者从山地东侧登山时发现,在1 2001 500米高度草地“让位”于森林。近些年大片雨林被当地开发成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下图是非洲区域图及鲁文佐里山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14鲁文佐里山()A山体坡
48、度大是因断裂抬升形成B东西两侧山麓自然带相同C山麓地带东坡降水明显多于西坡D热量变化使得草地“让位”于森林15当地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赤道雪山冰川消融ABCD解析:14A15D第14题,图示信息显示,鲁文佐里山西侧有东非大裂谷,该山处在上升一侧,形成断块山,坡度大,A正确;东侧山麓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西侧山麓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错误;山麓地带西坡降水多于东坡,形成热带雨林带,C错误;水分的变化使得草地“让位”于森林,D错误。第15题,热带雨林开发伴随着森林植被的减少,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正确;热带雨林开发成热带经济
49、作物种植园,短期内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发展,错误;破坏热带雨林、种植咖啡不利于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错误;热带雨林的开发将导致全球变暖,会加快赤道雪山冰川消融,正确。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D课时跟踪检测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较为肥美的草原,但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却分布着一些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植被状况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好像是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617题。16呼伦贝尔草原因存在盐碱地形成的斑块属于()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7形成上
50、题所述分异规律的因素主要包括()岩石地形植被气候ABCD解析:16D17C第16题,呼伦贝尔草原因盐碱地形成斑块,这些斑块是由土壤和水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造成的,可见,这种草原上分布斑块的现象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A、B、C错误。第17题,读材料和图可知,盐碱地分布在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因为地势低洼的地方易聚集含有钠、钾等元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该地地处内陆,蒸发强烈,盐类物质不断积累。盐碱地的存在导致植物生长状况差,形成草原上的斑块。综上分析可知,形成上题所述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和气候,C正确。在草原斑块形成过程中,岩石因素没有参与,植被稀少
51、是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的结果。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C课时跟踪检测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边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 000米以上,是欧洲西南部最高的山脉,山顶有冰川分布,南坡和北坡都发育了较完整的自然带谱。该山脉南北两侧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南侧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北侧少。下图为比利牛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18与北坡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坡()A自然带数目较少B基带土壤水分多C落叶林带下限低D雪线位置较高19与北侧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不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短D地势东高西低解
52、析:18D19B第18题,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比利牛斯山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界线,南坡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基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基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坡自然带是从亚热带到冰雪带,北坡是从温带到冰雪带,且由材料可知,南、北坡自然带谱均较完整,故南坡自然带数目较多,A错误;南坡基带气温高,降水少,所以土壤水分少,B错误;南坡落叶林分布在常绿林以上,所以下限较高,C错误;南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雪线位置较高,D正确。选D。第19题,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和北侧都会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A错误;南侧纬度较低,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B正确
53、,C错误;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可判断,南侧地势西高东低,D错误。选B。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B课时跟踪检测不同植被对土壤水热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某山体一小流域呈典型“V”形,地表主要为云杉林和草地。下图示意该流域2 900米海拔的研究样地不同植被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温度为一年不同日期同时刻的平均值),该小流域研究样地云杉林和草地土壤冻结期分别约为280天和130天。据此完成2022题。20与云杉林相比,草地白天土壤温度偏高的原因是草地()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B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C根系发达,土壤的热传导性差D腐殖质含量高,土壤的热传导性好21云杉林覆盖土壤的冻结
54、期明显长于草地,是因云杉林()A位于阴坡,气温较低B比热容小,增温较快 C位于阳坡,蒸发较弱D比热容大,增温较慢22该小流域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湘西山区C长白山地D太行山区解析:20B21A22A第20题,表层土壤温度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太阳辐射。云杉林对太阳辐射有巨大的阻挡作用,而草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则到达草地的太阳辐射多,土壤温度高,B正确;云杉林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更高,A错误;草地根系不比云杉林发达,C错误;草地腐殖质含量高,土壤的热传导性差,D错误。第21题,二者比热容差别不大,B、D错误。冻结日期长短与气温有关,与蒸发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位于阴坡,气温低,冻结日期
55、长,A正确。第22题,读图可知,图中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4:30前后。土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应为当地时间13:00前后。因此该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30分钟,该地位于北京以西225,约为975E。故A正确,B、C、D错误。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BAA课时跟踪检测二、非选择题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全球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以及受不同的地形、气候、海陆分布影响,世界各地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植被和土壤类型,在地表占有一定宽度,形成自然带。下图所示地区在水热综合作用下形成典型的自然地带性分异规律。图示海域水生生物种属多,但每个种属生物的个体数量却很少。(1)指出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这两个自然带的分布符合的地域分异规律。(2)与图示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南半球自然带基本缺失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地处60N附近,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但夏季相对暖热,可以生长针叶林,因此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带;图中在70N以北,纬度高,靠近北冰洋,气候寒冷,夏季气温也较低,难以生长森林,只能生长苔原植被,属于苔原带。这两个自然带都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受热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影响,东西呈带状分布并南北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交流会策划方案(8篇)
- 2025年材料用过滤袋合同采购流程
- 2025年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协议
- 2025年文物遗址保护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舞蹈学校教职员工劳动合同
- 2025年贵金属靶材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互助共享协议
- 2025年单位二手商业房产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司员工竞业限制协议范例
- 2025年组合开关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专题10 截长补短模型综合应用(知识解读)
- 专利分析评议报告
- 员工招聘与人才引进培训课件
- 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外墙板制作教学课件:预制外墙板生产流程
- 英语旅游文本的句式特点及其翻译
- 咖啡种植园项目计划书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二)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精装修室内施工组织部署
- 农用拖拉机考试题库
- GJB438C模板-软件开发计划(已按标准公文格式校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