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_第1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_第2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_第3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_第4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 陈憧杨建龙Summary:自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在GDP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国内游和收入不断增加,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经过对中国旅游业收入组成的分析,发现因私出境成为国内旅游的主要增长点,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是我国旅游收入主要组成部分。使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旅游业收入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Abstract: Since 2000,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GDP, the industry sca

2、le is expanding constantly, the domestic tourism and income are increasing, Chinas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potential industrie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come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growth point of Chinas tourism has

3、 become the main growth point. The ARIMA time series model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revenue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by 2020.Key:中国旅游业;人均旅游支出;出境游;旅游收入Key words: Chinese tourism;per capita tourism expenditure;outbound tourism;

4、tourist income:F59 :A :1006-4311(2016)06-0219-040 引言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产业体系和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国内旅游收入从1993年的86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580亿元,增长了14.6倍,评价每年几乎能增长将近一倍。中国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关注和提升,中国旅游业为拓宽就业空间,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和预测中国旅游业收入能够为制定具有长期效应且行之有效的旅游发展政策提供依据。1 中国国内旅游业稳步发展目前有几个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情况

5、的指标,分别是国内旅游收入、出游率、旅游消费等等。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是指经营国内旅游业务而取得的本国货币收入。旅游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来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是国内旅游业最主要的货币来源。它不增加旅游目的国或地区国民收入总量,只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所创造国的价值转移,体现着该国或地区内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从1995年我国发展旅游业至今,国内旅游业经历了三个发展周期(如表1表2所示)。从整体来看,国内旅游业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出个别年份有所下滑,每年的增幅几乎接近平均涨幅。从国内旅游收入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中所占比重可

6、以看出,国内旅游业对拉动国内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旅游活动统计中的国内旅游指的是旅游居民旅游消费。从上述三个周期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旅游收入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了8%的比例,在GDP中占据了3%的比例。2008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6.5%和4.6%。除了居民旅游消费,政府在差旅方面的支出虽然也能拉动消费,但不能计入旅游收入项。可见,在平衡社会供需状况、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旅游消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详见表3)。国内旅游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国内旅游总人数次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出游人数所占比例都相对稳定,且农村居民每年的

7、出游人数比城镇居民多;二是,城镇居民旅游收入在总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降低,但其在总旅游收入中仍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比重(详见表4)。例如19942008年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在国内旅游人数中所占比重只增加了2%,但是在旅游收入项中所占比重降低了12%。而且,国内旅游业历经数年的发展,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在国内旅游人数中所占比重仅仅降低了2%。1994年2008年间,其所产生的旅游收入占比从17%提高到了3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出游人数的比重基本维持在0.7左右,说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出游人数的比重基本稳定。城镇居民旅游收入是目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图2所示旅游收入增长贡献对比情况不难发现

8、,城镇居民旅游收入对于拉动国内旅游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远胜于农村居民。鉴于此,未来国内旅游应该始终保持以城镇居民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为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收入进行新渠道、新模式的探索。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两极分化使得国内旅游总体上呈现上述特征。如图3所示,1994年2008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从414元/年上涨到849.40元/年,年均增长5.26%;农村居民从54.88元/年增加到275.30元/年,年均增幅高达12.21%。从涨幅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增幅远超城镇居民,但是从绝对消费数额来看,还远远达不到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目前国内旅游业发

9、展态势良好,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任何问题。对于旅游业来说,人均出游率低迷,旅游市场未得到充分开发就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取一个时间段,通过某一时间段内旅游出游率来了解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旅游需求,同时衡量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假设其他条件恒定不变,则出游率越高,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出外旅游,最终将带动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数据,2010年我国居民的旅游出游率为156.6%,即人均每年出游1.56次;其中城镇居民出游率115.88%,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39.88%,为较2000年以前明显提高。长期以来,国内居民旅游出游率始终维持着缓慢增长的态势,来自外界的冲

10、击并没影响其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2006年,才达到了国内居民外出旅游人均一次以上的目标。2007年,城镇居民的出游率超过了100%。这表明国内旅游市场是有发展潜力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点,在发展国内旅游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挖掘其市场潜力,使国内旅游市场在拉动内需,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旅游接待水平。2 因私出境成为国内出境游主要增长动力经历快速增长时期的国内出境游业务,如今迎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0年,国内居民出境旅游人数达5739万人次,增幅为20%。大多数人选择因私出境,自2003年以后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旅游总人数

11、的均80%以上,并且始终是快速增长的态势(详见图4)。出境旅游一般包括因公出境和因私出境两种形式。自19952010年以来,每年因公出境人数变化不太明显,但其在出境旅游中所占的比重以每年4个百分点的速度逐年下滑。相比之下,因私出境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我国的因私出境旅游业务快速增长,除了受”非典”疫情影响和“次贷危机”影响的2005年和2009年个别年份外,其他各年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均有20%以上的增长,同时因私出境的比重也迅速攀升,由1997年的38%上升到2010年的90%,构成了出境游的主要力量(表5)。3 ARIMA模型预测原理及方法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预测

12、法(ARIMA)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BoxG和英国统计学家JenkinsG所建立的Box-Jenkins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发展和改进,它时间序列分析融入到回归分析中,对于有存在明显趋势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经差分后消除其趋势,满足平稳条件,再使用Box-Jenkins方法,即ARIMA模型。3.1 数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检查序列的平稳性,通过时间序列的散点图或折线图对序列进行初步的平稳性判断。一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精确判定序列的平稳性。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若存在一定的成长或下降趋势,常需对数据取对数或进行差分处理,直到使之成为平稳序列,此时差分的次数便是ARIMA(p,d,q)模型中的阶数d

13、。3.2 模型识别和诊断检验根据样本数据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的性质来确定模型适当的阶数p,q。若平稳时间序列的偏自相关函数在p阶截尾,而自相关函数是拖尾的,则可以判定该序列是AR(p)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在q阶截尾,而偏自相关函数是拖尾的,则可以判定该序列是MA(q)模型;若平稳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都是拖尾的,则可以判定该序列是ARMA模型。模型的诊断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型对原时间序列的拟合效果,即检验整个模型对信息的提取是否充分,即检验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序列。如果拟合模型通不过检验,即残差序列不是白噪声序列,那么要重新选择模型进行拟合,反之,则认为模型的拟合是有

14、效的。根据19932011年中国旅游业国内收入的数据进行ARIMA(0,2,0)模型进行预测,拟合值和预测结果如表6。4 结论我国旅游业未来将具有以下趋势和特点:4.1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并由此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今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将得到满足,而更多的开始关注精神需求。旅游恰恰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途径。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就是国内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后盾。4.2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缔造出一大批经济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因此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需

15、求不断增长。中国旅游者的足迹五湖四海,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4.3 自2014年我国出境游突破亿人大关。根据金棕榈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在内多个国家的第一客源国。而随着中国游客对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行程安排越来越偏向休闲与深度游,时间与费用越来越不是问题,中国还将会成为更多国家的第一客源国。4.4 我国城乡经济相对独立的二元结构在旅游市场上体现的比较明显,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数超过了城镇居民、但人均旅游消费仍然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0%,这对于未来旅游消费和旅游收入的扩张、旅游产品结构的

16、调整十分不利,并且有可能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都选择在国内或周边地区外出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旅游消费空间的提升,因此未来应该多多关注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以确保国内旅游产业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下去。4.5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跨界交融成为常态。随着新美大的腾空出世机票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相应产生了变化,携程、阿里与新美大三足鼎立,建议旅游企业不要贸然进入竞争混战。而所谓的在线旅游与传统旅游其实已没有太多分别,所有的旅游企业都将成为OTS(Online Travel Serve),线上下线已无分界岭,但对于旅游企业们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跨界交融也将成为常态,

17、如教育+旅游、旅游+体育、旅游+相亲无论是业内寻求创新的“旅游+”还是业外寻求增值的“+旅游”,旅游行业发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势态。Reference:1张文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2Konstantinos Andriotis.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hinterland and the coast-evidence from the island of Cret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3Tosun C,TimothyDJ.Tourism

18、growth,nationaldevelopmentandre gional inequalityin TurkeyJ. Journal ofSustainable Tourism, 2003.4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及保护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02).5马波,徐福英.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阐述与实质推进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波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06).6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2002(02).7贺建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8郑荣.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

19、分析J.商业时代,2013(11).9颜慧婷.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科技资讯,2012(20).10王永玲,希冷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浅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1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1(04).12Briedenhann J,E Wickens.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13

20、何鹂.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原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12).14Baidal,J A I.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An assessment of their evolution andeffects on the Spanish tourist model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15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03).16韩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路径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9).17J.R.BrentRitchie,GeoffreyI.Crouch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管理M.李天元,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8李远航.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知识经济,2013(21).19Durbarry 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Mauriti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