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新闻的结构及其特点;2、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新闻的结构及其特点;2、通过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完成自学导学案。2

2、、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启发兴趣。师问:古语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早已成为事实。那么,我们这些“秀才”又是怎样知道天下事的呢?【教师小结】对,那是因为现代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每天为我们及时提供了“新闻”。老师相信各位同学一定都是关心天下事的小秀才。那么,同学们了解最新的新闻吗?举例: 二、初听:听一遍新闻播音,在纸上记录下面六个要素,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准确?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何事?(What?)如何?(How?)再读假设你打算阅

3、读第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不过给你的时间是有限制的,面对以下三种情况,你会选择怎么去读?如果你只有5秒时间,想要快速了解新闻的内容,你会读哪些部分?(用 标出) 如果你只有15秒时间,想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你会读哪些部分?(用_标出) 如果你拥有充裕的6分钟时间,想要更为仔细地了解新闻的全面信息,你会读哪些部分?(用()标出)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三、朗读课文。对照书上的示意图,标出三路大军渡江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4、师巡视。完成后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再读课文,了解三路大军的进军战况,完成表格。渡江江域数量地 点时 间中路军20日夜起的24小时西路军九江安庆东路军21日到22日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

5、谈阴谋瓦解了斗志。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四、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

6、到战役的进展。(板书:简明)这就是新闻的三个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简言之:一真、二快、三准、四简)五、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3、品味“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

7、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同日同时”,不仅用语简洁,也可见我军的气度。“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这一片段显示出谋篇布局的匠心,谴词造句准确精练,语势铿锵有力,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六、课堂拓展:1、假如你是新华社播音员,你接到主席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2、 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

8、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七、作业:1 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2 得法于课内,延伸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附: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标题(眼睛)课文结构: 开头1、2句-导语 (核心) 中路军 其他 西路军-主题 (主干) 东路军新闻:真实、及时、准确、简明-一真、二快、三准、四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随堂练习班级: 姓名

9、: 一、给下列加横线的词注音:鄂 ( )豫 ( )绥靖( )阻遏( )( )泄气( )溃退( )歼灭( )管辖( )锐不可当( ) 上当( )要塞( )瓶塞( )阻塞( )堵塞( )二、在下列图中标出三路大军渡江示意图。三、完成下列表格。渡江江域数量地 点时 间战 况中路军20日夜起的24小时西路军九江安庆35万大军已渡过2/3东路军21日到22日三、找出下文导语、主题部分,并拟写新闻的标题。1、给下列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继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江苏省盐城沿海的东台市、大丰市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后,近日,国家发改委又批准在盐城沿海的滨海县和响水县再建两个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国家发改委指定由中国华电集团实施滨海风力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一期工程初定20万KW。同时确定由长江三峡工程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