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怒江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下列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菜是藻类植物,它依靠根固着在岩石上B.银杏是裸子植物,“白果”不是它完整的种子C.铁线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依靠种子来繁殖D.葫芦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在陆地上生活答案:B解析:紫菜是藻类植物,没有根,A项错误。白果是没有种皮包裹的种子,是不完整的种子,B项正确。铁钱蕨是蕨类植物,没有种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C项错误。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有假根用于固着,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D项错误。 2某男性患有红绿色盲,有关叙述
2、正确的是( )。A.该男性的父亲一定患有红绿色盲B.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C.该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红绿色盲基因D.该男性与色觉正常的女性结婚,儿子一定不患红绿色盲 答案:C解析:知识点:伴性遗传中红绿色盲的知识。神经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而来,遗传物质一致,C项正确。A项: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因此不能判断该男性的父亲是否患有红绿色盲。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可以遗传给他的女儿。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假设致病基因为b,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为XBXB和XBXb,假如该男性与基因型为XBXb的正常女性结婚,二字可能
3、患红绿色盲。与题干不符,排除。 3公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为了更好地遮荫,栽培时应该注意( )。 A.保护侧芽和顶芽B.摘除主干和侧枝的顶芽C.保护主干和侧枝的顶芽D.摘除侧枝的顶芽 答案:B解析:在公路的两旁种植树木时,为了更好地遮荫,就要促进其多生侧枝,以达到遮荫的效果。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以及其两重性的作用,会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产生顶端优势现象,因而要摘除主干和侧枝的顶芽,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故本题选B。 4蘑菇可食用的部分是( )。 A.子实体B.共生体C.菌丝体D.假原质体 答案:A解析:蘑菇又称蕈菌,属于多细胞真菌。蘑菇由地下部分的菌丝和地上部分的
4、子实体组成。子实体一般由菌盖、菌柄和菌褶组成,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是蘑菇可食用的部分,故本题选A。 5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废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在缺失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该细菌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答案:B解析:嗜酸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A
5、项错误。在富含有机物是酸性废水中,嗜酸细菌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该细菌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该过程属于化能合成,而非含有的光合色素进行的光合作用,C项错误。该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项错误。 6下列有关人体器官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吸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C.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证了人体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解析: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A项错误。毛
6、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B项正确。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证了人体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C项正确。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项正确。 7蓝藻、酵母菌、叶肉细胞、神经元都具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B.细胞核C.内质网D.线粒体 答案:A解析:知识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包含的细胞器。核糖体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是原核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A项正确。B项:细胞核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细胞核。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内质网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
7、内质网。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线粒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8人的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有细致的分工,大脑对应区域受损可能使人丧失某种语言能力。下列大脑区域受损与症状一一对应的是( )。不能表达但听得懂听不懂但可以表达不会书写但可以表达,也听得懂看不懂文字却可以书写 A.S区受损、H区受损、W区受损、V区受损B.S区受损、V区受损、H区受损、W区受损C.H区受损、S区受损、W区受损、V区受损D.H区受损、W区受损、V区受损、S区受损 答案:A解析:大脑皮层语言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S区受损时为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不能讲话,但能看懂文
8、字,能听懂别人的谈话;H区受损时为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但自己会讲话、写字;W区受损时为失写症,患者不能写字,但能说话、听得懂别人的讲话;V区受损时为失读症,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写字。故本题选A。 9某同学大笑时用力过猛,下巴脱臼,这是由于( )。A.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D.关节软骨从关节窝中滑脱 答案:C解析:知识点:人的运动系统的关节。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突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陷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人体
9、内有许多关节在剧烈运动时就会脱臼,脱臼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导致的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正确答案为C。A项: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与题干不符,排除。10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心肺复苏顺序是( )。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A.B.C.D. 答案:B解析: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脏复苏。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最新心脏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顺序由“ABC”更改为“CAB”: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 1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节的内容,不适合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A.探究学习 B.
10、合作讨论C.观察交流D.自主阅读 答案:D解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于活动课,在活动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合作讨论以及观察交流,D不符合题意。 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越强,越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B.长跑后,肌肉酸胀乏力是因为酒精的大量积累C.温室裁培保持昼夜恒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稻田定期排水,避免根长期无氧呼吸导致腐烂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A项,光照太强,植物细胞气孔会关闭,光合作用速率会降低,因此光照越强,不一定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故A项错误;B项,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肌肉酸胀乏力也是乳酸过多造成的,而不是酒精
11、,故B项错误;C项,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如果保持昼夜恒温,导致夜晚呼吸作用过强,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故C项错误;D项,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故选D项。 13下列生命活动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 A.T2噬菌体的增殖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C.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D.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答案:B解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组成的液体环境。T2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内,其增殖发生在细胞内,A项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结合主要发生在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B项正确。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
12、红细胞细胞质,C项错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发生在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 14如果将某一正常细胞的细胞核除去,则该“去核细胞”将会( )。A.停止生长B.变成肿瘤细胞C.继续生长和分裂D.变成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答案:A解析: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如果将某一正常细胞的细胞核除去,由于没有细胞核的控制,细胞代谢活动受到影响,细胞不能继续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胞停止生长,A项正确。B项:没有细胞核,细胞停止生长。肿瘤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没有细胞核,细胞停止生长。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含有一套完
13、整的遗传信息,没有细胞核,细胞不存在全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15某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此人的血型是( )。 A.A型B.B型C.AB型D.O型答案:C解析: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的为O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抗B凝集素。具有凝集原A(B)的红细胞会与含抗A(B)凝集素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某人红细胞与B型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红细胞含有A型凝
14、集原;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血清中不含抗B型凝集素。所以,此人的血型为AB型。 16图1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B.丙是生物体内的RNA分子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 答案:D解析:图示中的甲是运载体,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因此并不是所有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A项错误;乙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丙为目的基因,丁为DNA连接酶。B、C项错误:图示过程均在体外进行,D项正确。 17某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
15、,首先介绍了 l7 世纪以前人们对植物生长所需物质来源的看法,“植 物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特殊物质”,然后依次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和英格 豪斯的实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从科学本质的角度看,这一教学设计的主要教育价值包 括(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多年工作的积累 A B C D 答案:B解析:科学的本质包括以下几点:定量化,指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观察 与实验,指科学家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实验和严格细致的
16、观察;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而预期 常常是根据假设做出的,要经得住实验的检验;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即科学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 被修改或纠正;科学过程,即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 方法。题干中,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讲述了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 和变化的,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多年工作的积累,正确。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实验都涉及实验设计的对 照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科学本质未涉及科学发展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该教 学设计也未体现这一特点,错误。 18人体的免疫功
17、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A病原体B抗原性物质C抗体D自身物质 答案:B解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衰老细胞相当于抗原,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衰老细胞,从而能及时清除自身的衰老细胞,维持自身环境的稳定,该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抗原性物质B正确。 1
18、9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时通过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下完成实验。这种实验组织方法属于()。 A.模仿式实验B.学生独立实验C.伴随讲授实验D.分段实验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组织方法类型。 【答案】A。【解析】模仿式实验是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学生独立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提纲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分段实验是将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段,教师讲授和演示一段,学生跟着操作和观察一段。伴随讲授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
19、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因此,题中教师采取的模仿式实验的组织方法故本题选A。 20冬天下课后,从教室走出到室外。这时人体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B.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答案】C。【解析】从室内到室外,进入寒冷环境中,可调节的散热减少,产热增加,即耗氧量增加,皮肤表皮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立毛肌收缩,故C正确。 2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突变的可遗传性可促进生物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
20、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C。【解析】生物竞争也是一种环境因素,是一种选择过程,A正确;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形成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 2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群落
21、结构的相关知识。 【答案】B。【解析】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故A正确。分层现象在动植物中都有故8错误。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地等都有关,故C正确。群落水平分布与自身生长特点也有关故D正确。故选B。 23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 【答案】C。 【解析】种间关系包括: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题干可知,所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选C。 24动物细胞分裂时,先分裂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答案
22、】C。【解析】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所以本题答案选C。 25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课程理念不包括()。 A.面向全体学生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突出内容趣味性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理念的准确识记。 【答案】D。【解析】义务阶段生物学课程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6图1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
23、和毛细血管的是( )。 Aa、b、cBa、c、bCc、b、aDc、a、b 答案:D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据此可知,图中的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所以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c、a、b,故选D。 27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如图1所示,若要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
24、动方向应为(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答案:A解析: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由图可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视野左上方。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的是倒立的物象,实际物体在右下方。若要将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儿往哪儿移”。 28人类中有一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个体,其有生育能力。假如有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性产生正常精子与异常精子的比例为1:1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的孩子的概率为C.在XYY个体中未发现异常基因,因此不属于人类遗传病D.XYY个体的出现是由于精子形成过程中
25、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答案:A解析:该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X:YY:Y:XY=1:1:2:2,X与Y为正常精子,因此产生正常精子与异常精子的比例为1:1。A项正确。B项,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所生育的后代中若出现XY的孩子,则父方提供了Y,父方产生Y精子的概率为。B项错误。C项,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XYY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人类遗传病。C项错误。D项,XYY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Y来自父亲,因此该异常是由父方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发生分离引起的。D项错误。 2
26、9下列叙述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要求的是( )。 积极主动地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 设计垃圾处理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验探究方案 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垃圾污染环境的忧虑A.B.C.D.答案:C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积极主动地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体现的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和“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垃圾污染环境的忧虑”体现的是“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
27、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设计垃圾处理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验探究方案”体现的是能力目标中的“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故本题选C。 二、问答题30图3中,曲线I、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6分)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6分)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
28、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3分) 解析:(1)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 (2)增加;种问竞争 (3)信息传递 解析:31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一节课的教学中,某教师先在课堂上示范讲解制作植物组织临时装片的方法,规范演示“擦滴撕展盖染吸”全过程,边示范边讲解以下问题: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是什么? 滴入清水的目的是什么? 对显微镜观察的材料有什么要求?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 为什么要染色?染色剂滴在什么位置?用量是多少? 吸取染液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细心观看学习,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并理解理论
29、知识。 问题: (1)上述材料中教师所做的实验属于什么实验类型?(2分)结合材料分析选取该实验类型的理由。(8分) (2)分析该类型实验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10分) 解析:(1)材料中教师所做的实验属于演示实验。 选择演示实验的理由: 材料中的“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为初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操作有些困难,故采用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很规范地操作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环节之一。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演示过程中学习到正确的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中的实验过程十分有序,是由“擦滴撕展盖染吸”七个步骤组成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有序地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的关键点,收到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 材料中某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考的,采用演示实验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赠与车位合同范本
- 买卖猛犬合同范本
- 2025上海市产权交易出让委托合同(地方企业版)
- 机器供销合同范本
- 汽车服务出售合同范本
- 景区商铺租售合同范本
- 2025古董委托拍卖合同范本
- 福建农林大学《主流数据库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凉市重点中学2025届3月高三年级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13市高考模拟信息考试物理试题(五)含解析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2025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课件
- 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