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_第1页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_第2页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_第3页
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乐中学建筑物裂缝观测报告书一、工程概况XX市XX区XX镇XX农居点(一期)多高层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由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由10栋六层两单元住宅楼和4栋14层高层楼群组成;其地下车库和地下储藏室集中设置于多高层公寓下面,地下车库南北长度约190米,宽度65余米,工程总建筑面积10.5万余川,其中地下室总面积约为15627.本工程为建筑一类工程,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一级。高层楼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群楼间的地下室和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先张法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地下室底板厚500mm,地下室外墙厚400mm。本住宅小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单位:XX规划设计

2、有限公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墙柱为C25C35,梁板C30,其余部位C15C2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35mm(地下迎水面为50毫米)。二、监测项目和各监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主楼三、仪器3.1中设备和监测方法A9A20Bsl0锦江分馆工程Ai瑞钢尺、相机、刻度放大镜、超声波仪3.2、监测点布置监测点布置原则:测点位置应结合工程性质、周边环境、地下管线分布、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着重于监测工作井、接收井变形,周围管线、道路与建筑物的变形。本次监测共布设8个地面沉降、位移点,13个建(构)筑物沉降点,3个建筑物沉降、位移点,具体点位详见附图。3

3、.3、监测方法裂缝调查采用全数检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跟踪时间超过6个月。对于裂缝比较集中的地下车库,顶板区块的裂缝分布情况进行全数检查,对裂缝深度进行抽查,并对比较典型的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观测。3.4裂缝监测的方法裂缝位置主要根据设计图,借助于钢尺、相机、DV等进行检查调查,并绘制裂缝分布图。裂缝宽度使用塞尺、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裂缝长度用钢尺和皮尺测量。裂缝深度按照规范要求用超声波仪测量超声波发送和响应时间,经过计算得到裂缝深度。四、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汇总表及有关汇总、分析曲线4.1监测数据的检核监测成果检核的方法很多,首先要加强野外的检核工作,如限制两次读数之差、沉

4、降观测线路的闭合差、正测与反测之差等,外业应尽可能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杜绝粗差,尽可能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提高监测质量与精度;其次在室内作进一步的检核,具体有:校核各项原始记录,检查各次变形值的计算是否有误。通过不同方法的验算、不同人的重复计算来消除监测资料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等。原始观测值的逻辑分析。根据监测点的内在物理意义来分析原始监测值的可靠性。一般要进行一致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一致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绘制时间效应量的过程线

5、图和原因效应量的相关图;相关性分析是将本点本测次某一效应量的原始监测值与邻近部位(条件基本一致)各测点的本测次同类效应量或有关效应量的相应原始监测值进行比较,视其是否符合它们之间应有的力学关系。当天测得的原始数据,应于当天检核整理完毕。4.2数据分析与预测工程建筑物的空间特性和动态变化是变形监测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其方法是选定某些特征点,对其周期性地进行重复观测,通过数据处理,研究被监测点群的沉降、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变化规律,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监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以预测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曲

6、线拟合是是趋势分析中的一种,常采用的回归函数有:多项式模型S=A0+A1t+A2t2+Antn指数模型S=Ae-B/t对数模型S=Aln(t)+B双曲线模型S=t/(A+Bt)幂函数模型S=AtB式中:S为变形值(或应力值),A、B为回归系数,t为测点的观测时间(day)表1地下车库顶板裂缝统计部位顶板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顶板总裂缝数()车库总裂缝数()顶板120bWO.1750.1VbW0.20.2VbW0.3b0.321.6762.2552.45363025.1275.834.91.4表2地下车库墙面裂缝统计部位墙面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墙面总

7、裂缝数()车库总裂缝数()砼剪力墙23bW0.11147.837.70.1VbW0.2834.785.60.2VbW0.3417.392.8b0.3000表3地下车库裂缝统计部位车库裂缝数(条)裂缝宽度b(mm)裂缝数(条)占车库总裂缝数()车库总裂缝数汇总(%)地下车库汇总143bW0.18660.140.1VbW0.24430.770.2VbW0.3117.69b0.321.40(1)对基准点及裂缝点观测精度成果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观测成果真实可靠。(2)2009年度2010年度仪器检测前后精度变化值比较稳定,可以保证裂缝数据的连续使用。(3)通过以上精度分析,观测成果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观测成果真实可靠。五对监测结果的评价自观测成果分析,对裂缝出现的部位,各部位的条数,裂缝宽度、深度及长度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裂缝量基本稳定。裂缝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