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篇: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王几何教学设计齐云梅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2.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自你们入学以来,你已经接触过很多老师,肯定会有一些老师以他们独有的魅力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王老师,他呀特别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他上课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同学们甚至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王几何”

2、。从这个名字上大家猜一猜他是教什么的?(生答:几何)对,他是一位几何老师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由马及时先生写的这篇文章王几何! 2.认识作者马及时(1946),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1) 检查预习 正音须臾 y 斜翘 qio 屏息bng 绰号 chu 叛逆n持之以恒hng (2) 明确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王几何 老师的形象特点 二 课文研讨 1. 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 写了“我”上初一时,王几何老师给我们上第一

3、节几何课的事。 2. 赏析课文(1)文章共写了王老师的几件事? 1哑笑明确: 2反手画圆3三介绍自己,公布绰号4让同学们画圆和三角形5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2)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合作探究)1王老师为什么长时间哑笑? 明确:这是一种教学策略,他想要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表现了王老师的风趣幽默。 2王老师是怎样画圆和三角形的?请找到课本上的描写? 明确: 课本第7 自然段写了王老师画图的情形。“反手”是面向学生,背对黑板反过手来的意思,“徒手”是不拿任何工具空手画图,“等边三角形”说明王老师画的图非常标准,“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

4、几个词语说明王老师画图技术高超,业务水平极高。3王老师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姓名还公布了自己的绰号,一般人都不希望别人给自己起绰号,王老师为什么还公布自己的绰号呢?明确:课文第 15自然段中“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这句说明王老师是想抓住同学们的叛逆心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招非常聪明!4王老师让同学们画的图都是什么样子?他真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课本第 21自然段中讲到“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王老师这样做是想告诉同学们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他“

5、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这句话的含义)5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明确:他幽默风趣,教学水平、业务水平高,热爱学生,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平易近人。(3)文中多次写到同学们的反应,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明确:按课文顺序依次是“大吃一惊”,“哄堂大笑”,“呆呆地想”,“屏息静听”,“哄堂大笑”,“兴趣高涨”,“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鸦雀无声”。这些描写侧面烘托了王老师的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表达同学们对王老师的敬佩与热爱之情。 3.归纳本文写作特点(1)找出下列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 1须臾, 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

6、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外貌、动作)2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 笑!(动作、神态)3“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 画!”(语言)(2)归纳写作特点1抓住特征,以形传神2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1在那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稀奇的事,不是太 离谱了吗?(反问)2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夸张)3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 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

7、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比喻)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老师是园丁,老师是红烛,无论是像我的老师当中温柔美丽的蔡云芝老师还是像本课中风趣幽默的王几何老师,他们都只是想教给同学们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在此刻,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某位老师可亲可近的笑容吧?同学们,请你拿出手中的笔 ,将这位老师写一写吧! 四作业片段练习模仿课文,抓住人物特征,写一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200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概括主要事件和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在教学中,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还算圆满,但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感觉自己处理得比较肤浅,特别是对文中一些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赏析还不到位,不够细致。例如:在归纳

8、本文写作特点第一点“抓住特征,以形传神”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和动词“夹、挤、站”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一写作特点。1.课堂上同学们的合作探究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应该努力在作品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沟通的桥梁。但我没能调动起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很多学生的懒惰就是思考的懒惰。另外,我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可能也有些短,有点操之过急了。2.但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我看到学生们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慢慢养成了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例如,边读书边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在合作研讨时有条不紊,各

9、个学习小组组长同学把每个同学的任务安排的具体到位;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按照老师的平时要求很有条理的回答等。第二篇:王几何教学设计王几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字词;2.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1.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2.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敬佩、尊重老师的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

10、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感受法、质疑探究法、讨论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预习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哄堂大笑绰号洗耳恭听弥勒佛得意忘形铁杵持之以恒鸦雀无声铭记 2.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到了两位老师:蔡芸芝先生和莎莉文老师。她们一个温柔美丽,深受学生爱戴;一个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智慧为盲聋哑的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她们都让人喜爱、难忘。有时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也会遇到一些另类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今天我们就要看到这样一位老师王几何。检查预习作业:

11、绰号(chu)洗耳恭听:专心地听。弥勒佛(ml)铁杵(ch)铭记(mng)哄堂大笑(hng):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得意忘形: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述了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时令人难忘的情形。2. 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1)王老师哑笑。 (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 (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3. 这

12、是一堂充满欢快的课堂,可什么却在一节课结束时写到老师“严肃的面无一丝笑容”,学生“鸦雀无声”,有何用意?生答:这里体现了王老师的教育深入人心,这第一节几何课非常成功。三、再读课文,细心品味1.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2. 文中的王老师很独特,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示例:和蔼“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

13、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通过对王老师的外貌描写来表现。 幽默“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通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来表现。 教学有方“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通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来表现。4.文中除了写了王老师外,还多处写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写“我们”的反应,尤其是“我们”的笑,是为了从侧面衬托王老师幽默风趣。同时用我们的反应、感受推动事件的发展,使王老师的

14、形象逐渐完整、鲜明。四、拓展阅读Ppt展示描写老师的佳段(一)“大肠杆菌是什么呢?”她顿了顿,目光狡黠地扫过全班的同学。看见我们都露出了好奇的神情,于是笑着继续说道,“那个东西嘛,你们肚子里面都有”她用那带有独特川味的普通话神采奕奕地给我们解释着细胞的种类与结构特征,嘴角的酒窝也随着时隐时现。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同学们都被她那俏皮的语言逗乐了。讲完了大肠杆菌,她又给我们举其它的例子,比如猪肉绦虫,甚至还有蛔虫,生怕我们没有听懂。(二)“叮铃铃”上课了,教室里充满了紧张,手中拿着试卷,瞪大眼注视着门。一秒,两秒终于来了,他推开门然后轻轻关上。“还好,还没有摔门。”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次的

15、题有些难度,但还是有同学上140分的,有些同学就考得差了。有些题我上课强调了又强调,可还是有人错。”计题时,他讲着讲着就停下来,180大转身,面朝着我们,然后气冲冲地说:“你们看有多难嘛!上课我讲时又不认真听,现在又做不起。有些同学上课吼得凶,考试就做不起了。你们要踏实一点,像我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怎么会错嘛?所以,你们还是虚心一点”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串道理,可能想到了时间有限,不得不停止他的精彩演讲。他把粉笔用力往粉笔盒里一扔,重新拿了一根粉笔,继续评讲试卷。他就像一座火山,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又像一个热气球,装着过多的热气,只有热气排泄出来才能避免胀破。【作业布置】写一件事来表

16、现你熟悉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加入对人物的描写。第三篇:王几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王几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2.勾画描写王老师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4.学习课文中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1、2、3 【学习难点】2、3 【学习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争论研读法,师生对话法 【课时分配】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 2.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7、 3.给加点字注音。屏息( )须臾(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翘首( )呆板( )鸦雀无声(哄堂大笑( )绰号( ) 4.辨析填空: 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大家愿意将我打造成你喜欢的老师吗?二、预习反馈1.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齐读三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 2.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谈谈自己预习时初读文章的感受。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一)探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课题中的王几何是谁?为什么叫他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第1页共3页)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明确:王几何本来叫王玉琳,王几何是上几届学

18、生私下里给他取的绰号。2.王老师喜欢这个绰号?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找出能体现王老师喜欢这个绰号的词语。解答问题后齐声朗读课文中的这段文字,进行体验。)然后说说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明确:“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 学 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是语言描写。突出了王老师的幽默风趣,也表现了王老师思想的民主与开放。3.本文将王老师放在哪一件事中去写?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明确: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形。4.文中还对王老师进行了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

19、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突出了王老师的那些特点?追问:(1)“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有何表达作用?(2)“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1)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一个“挤”字,突出了老师的胖;“眨眼功夫”写出了老师虽然胖而动作却十分敏捷的特点。

20、(2)夸张。突出了老师“笑”的姿态之特别,读后让人忍俊不禁。(3)神态描写。极其生动逼真地写出了老师得意洋洋的神态。5. 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明确:(1)王老师哑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6.教师追问:你喜欢王老师的这堂课吗?为什么?(追问目的是:启发学生展开课堂争论,探究人物形象。例如,课堂引人发笑,王老师是否是不严肃不认真的老师?此问题最好启发学生提出。) 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明确: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

21、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宽严有度(笑和严肃集于一身),言传身教,教学方法独特,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二)探究本文的主题:7. 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 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第2页共3页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明确:反手画圆和三角形。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段描写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在内容表达上点明了主旨。三、再读课文,体会侧面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8.“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

22、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对学生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从侧面烘托王老师的与众不同,突出了老师的风趣与幽默。 9.“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明确: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四、归纳主旨,拓展延伸10.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11.你喜欢王老师吗?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请就你喜欢的老师口头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动作或神态。教师示范: 五布

23、置作业:1.请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位老师,不少于600字。 2.写写本课的生字词。第3页共3页王几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王几何”的人物形象;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3.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默读,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王几何同学们好,老师给大家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王几何讲几何集合几何”,下联是“马及时文及时几时及时”。要想找到这个问题联的答案,恐怕我们还得认真阅读王几何!二、快速默读,

24、走进王几何 快速默读全文,完成以下问题(要求:“三到四不”,即眼到、心到、手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1.在文中圈出下列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理解词义。徒手(t)屏息(bng)绰号(chu)洗耳恭听(gng)哄堂大笑(hng)弥勒佛(l)持之以恒(hng)须臾(y)幽默丑陋明确:重温形声、会意、象形等字词特点,从偏旁部首的音意识记生字词。如“恭”字,从“心”,“共”声,表示“用心、专心”之意,音与“共”近。2.用文中的关键词填空:文章写了一位老师上了一节_课。 明确:写了一位业务精湛、幽默风趣的老师上一节“痛快”的几何课。三、细读研讨,聚焦王几何1.这堂课为什么显得如此“痛快”

25、呢?明确:老师教得痛快,学生学得痛快。2.王几何痛快的教学中运用了几大法宝呢?请勾画出体现老师痛快的关键语句并读出痛快来。你认为这节课最痛快的是哪个环节?笑:像笑面佛样哑笑双目含笑眉开眼笑露:反手在黑板上徒手画几何图形(第8段)说:说持之以恒的道理(第25段)教师小结:老师笑露绝技,严肃认真说道理。哑笑中的神秘,露绝技时的神气,说道理时的动情,无不让王老师觉得教得痛快。明确:最痛快的是露绝技即画图形。那么,老师让学生画图形的用意何在? 明确:为下文做铺垫,是为了下面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要大家牢记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2.请大家仿照以上思路,找出学

26、生的“痛快”来。文章主要人物是王几何,为什么要花一半的笔墨来写学生呢?笑:哄堂大笑哄堂大笑要笑破肚子笑得双手发抖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看:睁圆眼睛看放大半公分看睁大双眼看;听:安静地听屏息静听洗耳恭听雅雀无声地听。 教师小结:学生狂笑决眦鸦雀无声听教诲。笑得尽兴,看得过瘾,听得入神,真乃痛快!写学生的反应,尤其是学生的笑,是从侧面衬托王老师幽默风趣;同时用学生的反应推动事件的发展,使王老师的形象逐渐完整、鲜明。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是正侧结合的写法。四、问题探究,升华王几何1.探讨结尾的得失。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文章在最初发表时,是没有这一段的,这是作者后来加上的。你认为加上好吗?为什么?参考:

27、好。这是补叙,补充交代王几何的另一身份父亲的毛根儿朋友,既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感,又表现了作者熟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名师的自豪之感和得意之情,童趣盎然。 不好。画蛇添足。以“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结尾,既照应开头和标题,又让人回味无穷。即使要写,也可以写成“王玉琳是我父亲的毛根儿朋友”,大可省去“马二海”。小结写人技巧:人物熟,角度全,侧面衬,用夸张,显幽默。2.模仿写作。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模仿本文的写法,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位你最熟悉的老师,看看能不能写出他的特点。学生展示习作,老师范作欣赏。学生齐读我的“弥勒佛”老师片段:“叮铃铃”,经过一个上午几个世纪的漫长等待,语文课总算

28、来了。我紧紧地盯着教室门,生怕错过了语文老师的“出场秀”。片刻,一个身影晃进了教室,眨眼间就站到了讲台上。我一看,不由得呆住了。天啊,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吗?圆滚滚的脑袋,圆滚滚的肚子,圆滚滚的胳膊,圆滚滚的大腿,简直就是一个圆滚滚的综合体!再加上他那咧着嘴的笑和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根本就是弥勒佛下凡。原本喧闹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师圆滚滚的脸庞上。弥勒佛老师也没有废话,便一边晃着他那肥肥的手,一边用如洪流般的声音给我们讲课了。一天下午,天气闷热,树叶都耷拉在树枝上,像一群傻鸟,一动不动。我们都无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突然,弥勒佛老师敛起了笑容。不好,难道要发飙?突然,笑容又绽开了,

29、他还打趣地说:“怎么了你们,趴在桌上看什么呢?是不是观察日本人有没有上钓鱼岛啊?放心吧,我们的海警船正在那巡逻呢!”我们顿时来了精神,都不好意思地笑开了花。还有一会上课,一位同学正在那啃手指,“弥勒佛”看见了,便故作严肃地说:“大家快来帮助帮助张鹏吧,你们看他,家里没有一滴油了,天天啃手指。”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张鹏的脸也红得像苹果一样。从那以后,张鹏再也不啃手指头了。五、巧用对联,小结王几何刘亮程说“散文是中国人的语文”,“阅读是一种相遇”。在这节中国人的语文课上,在这堂痛快的“中国人的语文”课上,我们相遇了一位痛快的几何老师。他的几何课真是功力深厚啊!教罢此文,老师不禁有了如下感慨:王几何讲

30、几何功力何止几何!马及时文及时课改真乃及时!第五篇:9 王几何教学设计9王几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字词;2.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1.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2.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敬佩、尊重老师的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感受法、质疑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3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预习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哄堂大笑 绰号 洗耳恭听 弥勒佛 得意忘形 铁杵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铭记 2.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到了两位老师:蔡芸芝先生和莎莉文老师。她们一个温柔美丽,深受学生爱戴;一个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智慧为盲聋哑的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她们都让人喜爱、难忘。有时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也会遇到一些另类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今天我们就要看到这样一位老师王几何。检查预习作业: 绰号(chu) 洗耳恭听:专心地

32、听。 弥勒佛(ml) 铁杵(ch) 铭记(mng) 哄堂大笑(hng):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得意忘形: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述了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时令人难忘的情形。 2.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1)王老师哑笑。 (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 (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3.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

33、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三、再读课文,细心品味1.“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2. 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和严肃集于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3.

34、文中的王老师很独特,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示例:和蔼“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通过对王老师的外貌描写来表现。 幽默“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通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来表现。 教学有方“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通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来表现。4.文中除了写了王老师外,还多处写

35、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写“我们”的反应,尤其是“我们”的笑,是为了从侧面衬托王老师幽默风趣。同时用我们的反应、感受推动事件的发展,使王老师的形象逐渐完整、鲜明。四、拓展阅读良 师从小学到大学,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教六年级科学课的惠特森先生。上课第一天,惠特森先生在课上介绍了一种昼伏夜出,早在冰川时期就已灭绝的“怪猫”。他一边进行认真翔实的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让同学们传看一个头盖骨标本。我们都赶着记笔记,因为课后有一个测验。卷子发下来时,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肯定出了什么差错。因为我在卷子上写的全都是惠特森先生亲口说的,可眼前的试卷上,每道题目都划着鲜红的叉。紧接着

36、,我发现全班没人及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很简单,惠特森先生事后解释道:“怪猫”完全是他生编乱造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笔记、答卷当然无一例外,全是无稽之谈,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这种动物。毋庸讳言,我们都给激怒了。这算是什么考试,他还算是个老师! 可惠特森先生却振振有词:“你们自己应该能够猜得出来。”因为,就在大家传看那个“怪猫”头盖骨时(那事实上是一个家猫头盖骨),他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没有留下任何一丝考古线索。可另一方面,他却详细描述了它惊人的敏锐的夜间视觉,它皮毛的颜色以及其他特点。果真如他所说没有可考线索,他又怎么可能获得后面的种种信息?重要的是,“怪猫”这个夸张而可笑的名字居然也没有引起

37、我们的怀疑。惠特森先生说这次考试的分数将记录在案。他说到做到。惠特森先生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权威。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轻信。他还要求我们,一旦发现他或课本的错误,一定要大胆提出。“怪猫事件”的影响很快波及全校,人们把“怀疑一切”的新原则运用到每一门课上,引起那些古板而循规蹈矩的老师们极大的反感。几年后,惠特森先生离开我们学校,迁到远在异地的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每每想起六年级的科学课,我就深深感到,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1本文主要写

38、了什么内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答:2文章第段“我吃惊地发现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删掉?理由是什么? 答:3惠特森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将这次考试的分数记录在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吗? 答:4根据你的理解,将第段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他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极重要、极宝贵的东西:,那不仅仅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乐趣。 5. 惠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篇文章与课文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1通过“怪猫事件” 惠特森先生教会我们不要轻信权威,要“怀疑一切”。(4分,意思相近即可)2不能。“居然”强调了作者对自己不及格意想不到(或出乎意料)和吃惊的心情(意思相近

39、即可)。3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无论老师还是教科书,都不可能一贯正确。4敢于向任何谬论说“不”的勇气(或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 5. 略。 【作业布置】写一件事来表现你熟悉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加入对人物的描写。 【教学后记】1、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例子,都能够说明这一点,谁想到了,给大家说一说。(教师可以提示:如双层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 圆孔邮票。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吸取了别人的长处,如某某同学学习特别认真,某某同学字迹清清楚楚等等。说的同时,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惧收集到的物品或者图片。)2、刚才我们说了一些好的方面。其实生活中不方便的事情还

40、有许多,你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帮你解决解决。看谁出的金点子最好。(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课堂,体现学科整合思想和大语文观念。)3、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将来大家都会成为小发明家。第一篇:葵花向阳教学设计与反思葵花向阳教学设计与反思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2、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的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4、能使用(枚举)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5

41、、能设法收集关于植物向性运动的资料。6、能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7、能通过光对动物的影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8、在设计与制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共同得出自己的推论。2、能通过其他同学的正确意见改进自己设计的捕捉害虫的装置。3、能公正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制作的装置。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话说出什么是向光性。2、能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光对动物行为有什么影响。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会怎样生长,并能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应。课前准备:有关向日葵在一天内花盘方向岁太阳改变的图片其他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图

42、片,幼苗,纸盒,剪刀等,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为:闭着眼在桌子上写字或整理自己的书包。生:动手做游戏。感觉现象:闭眼做事是很难做的。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里,人民将很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现在我们都有深刻的体验。师:那么动物和植物又是怎样适应环境中光的变化呢? 生:尽可能的说出生活中所了解到的。师:(出示向日葵一天内花盘方向随太阳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发现,向日葵具有“向光性”。师:(出示课件:更多植物如:松、柳、槐、小麦、玉米、人参、三七、菠菜、菊等图片)进一步观察讨论。师生:归纳出:大部分植物

43、具有“向光性”,只不过有些植物是在强光下,有些植物日照时间长短不一,强弱不一。二、引导自主探究现在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师:出示提示1、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2、应选择那种植物做实验?3、如何控制实验中的条件?4、如何判断实验的结果?生:小组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 师生:共同研究实验步骤。基本归纳为:1、实验目的。2、材料准备。3、实验用具。4、实验安排。5、实验具体步骤。6、注意事项。师:引导学生根据两株小苗的生长情况,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师:鼓励实验方法多的小组。 师生:总结方法。三、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植物是否有其他“向性”的资料,以及完成教材22页实地观

44、察和绘制生物图活动。第二节课:一、引导自主探究:1、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师:在上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 生:简单的谈完成情况。师:(展示课件:植物“向水性”的图片)观察并进一步讨论、发现植物的根延伸方向的特点。生:小组活动,初步归纳。师:还有那些植物具有类似现象呢? 师:出示课件。 生:深入分析。师生归纳:植物具有“向水性”2、研究植物的“向地性”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生物图。师生:概括植物的根和茎生长方向的规律。讨论:设想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长,并谈谈自己的理由。总结: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是向上生长。我们把植

45、物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3、研究光对动物的影响师:布置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小动物与光的联系。生: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与同学交流。师:知道阅读在线的内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好处。生:举出例子,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师:指导学生设计捕捉有害动物的装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根据教材的提示完成设计图表。师: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对同学的设计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并积极采纳有效的建议,对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二、全课总结生物界是多么奇妙啊!它永远不会画上句号,永远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我们要寻找生物界的奥秘,

46、必需从现在开始,努力探索,努力追求!葵花向阳教学反思:去年我在教学帮助植物繁殖的时候养了一盆花,万年青。刚栽上时,只有8厘米高,筷子粗细。种在一个只有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小花盆里。过年期间,我就把它带回家里,虽然不太喜欢它,还是照常它。年后,又能把它搬回了学校。没想到,它长得很快,分了枝,比原来高了快两倍了。特别是茎有中指粗细了。我渐渐有点喜欢它了。把它放在南边的窗台上,就是它长着长着就偏了。而且偏的很厉害。看着太不舒服了,就给它转一转。时间长了,就发现规律了:最多过半个月就转一次,它居然长势良好,只是给它点水。 本来当作一个爱好,在今年教学葵花向阳时却派上了用场。它歪歪的样子,让学生一眼就明

47、白了是怎么回事。教学直观,作用真大。第二篇:葵花向阳 教学设计葵花向阳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2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的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4能设法收集关于植物向性运动的资料。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体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教学难点:归纳推理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1小游戏:让学生闭眼写字。教师: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四个人一个小组,两人监督两人做,然后互换角色,游戏名字为闭眼写字,要

48、求是从中体验闭眼写字的感受。 学生活动,体验闭眼写字的感受。教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他在游戏中的感受? 学生回答。2结合小游戏和日常经验,说说阳光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大家结合小游戏和日常经验,说说阳光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看来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很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光对我们周围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葵花向阳。(二)新课教学活动1:向日葵和阳光 1光对植物的影响。教师: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小组讨论,说说光对植物的影响。 小组讨论。教师: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2向日葵与阳光。 教师: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提到了向

49、日葵,请同学们观察书上P20向日葵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向日葵的“花盘”上午、中午、下午的位置不同。) 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向日葵的“花盘”与阳光的关系。 学生回答。(向日葵的“花盘”是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教师: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是植物的向光性,谁能举出更多的有关向光性的例子。(比如植物的茎或叶也具有向光性。) 学生举例。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植物的向阳性。 拓展活动1: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1探究活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1)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属对比实验,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选择实验材料、决定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

50、(3)汇报实验步骤。(4)实施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光这一条件变量,其他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2设计实施布置学生回家利用已有的豆苗进行实验,并且记录。 3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向性运动的资料。作业:观察3种植物根茎生长方向,并画图。板书设计:第六课葵花向阳 活动1:向日葵和阳光1向日葵的“花盘”与阳光的关系。向日葵的“花盘”是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2举出植物的茎和叶是否具有向光性的例子。 拓展活动1: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探究活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步骤:选两株大小相同、生长情况相近的同种植物的幼苗。 将盒子一侧的上方剪出约2厘米见方的窗口。 将植物同时放在向阳处,其中一株扣上盒子遮

51、光。几天后,将盒子取走,观察两株小苗的生长情况有何区别。第三篇:6葵花向阳教学设计6、葵花向阳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着的假设。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4、能使用归纳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5、能设法搜集关于植物向性运动的资料。6、能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7、利用光对动物的影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8、在设计与制食物中毒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共同得出自己的推论2、能通过与其他人交

52、流共同得出改进自己设计的捕捉害虫的装置;3、能公正地评价别人和自己设计、制作的装置。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光对动物行为有什么影响。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向光性。3、利用所学知识说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会怎样生长,并能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能独立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三、材料准备:有关向日葵在一天内花盘方向随太阳改变的图片、表现其他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图片和视频;两株生长状况一致的幼苗、 纸盒、剪刀等。四、课时安排:安排用两课时。第一课时

53、,完成活动1及拓展活动。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拓展活动。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向光性。3、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 4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得出自己的推论。5能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6、能根据提示设计对比实验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光性运动。 难点:能独立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游戏:让学生蒙上眼写字。教师: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一个

54、小游戏,四个人一个小组,两人监督两人做,然后互换角色,游戏名字为闭眼写字,要求是从中体验闭眼写字的感受。学生活动,体验闭眼写字的感受。 教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他在游戏中的感受? 学生回答。2结合小游戏和日常经验,说说阳光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日常情况中) 教师:大家结合小游戏和日常经验,说说阳光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看来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很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光对我们周围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葵花向阳。(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1:向日葵和阳光 1光对植物的影响。教师: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光对植物的影响。 小组讨论。

55、学生交流。 2向日葵与阳光。 教师: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提到了向日葵,请同学们观察书上P20向日葵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交流。(向日葵的“花盘”上午、中午、下午的位置不同。)2、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向日葵的“花盘”与阳光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向日葵的“花盘”是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的。)3、播放向日葵向光性课件。4、教师小结: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是植物的向光性。(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1、谁能举出更多的有关向光性的例子。(比如植物的茎或叶也具有向光性。) 学生举例。2、课件展示其它植物的向光性。3、引导学生总结:大多数植物都具有向光性。(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56、 探究活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1、教师提示: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属对比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光这一条件变量,其他应该尽量保持一致。2、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分组讨论。4、汇报交流。5、修改完善实验方案。6、教师示范一组对比试验的制作过程。7、学生回家后根据本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 预习作业: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向性运动的资料。完成22页图。第二课时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植物还有其他的向性。2、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3、能利用所学知识说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会怎样生长,并能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4能设法搜集关于植物向性

57、的资料。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搜集到的资料。5、能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光对动物行为的影响。6、能利用光对动物的影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7、在设计与制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8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设计的捕捉害虫的装置并进行改进。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2: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1学生汇报向光性实验结果。2、教师:我们已经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植物的向光性,那植物的其它特性还等待我们去验证。(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2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1、学生交流搜集的其他向性运动的

58、资料2、观察书上P21图片,讨论:图中的根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 引出根的向水性3、你能证明:植物的根确实有向水性吗? 学生讨论,交流4、还有哪些植物有类似的现象呢? 学生交流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5、植物根的向地性。你能根据你们观察到的3种植物的生长图,说说它们的根茎生长方向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交流。6、讨论:根据我们学到的向地性,你能设想一下,植物在太空中的时候,根会向什么地方生长吗?为什么?(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2、教师总结:大多数植物都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2:光对动物的影响1、观察P22 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光对动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2、阅读科学在线,谈谈你的收获。3、根据教材提示,设计捕捉有害害虫的装置。 (1)分组设计。 (2)交流设计方案。 (3)小组互评。 (4)改进本组的设计。4、回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捕虫装置,并使用自己制作的装置捕捉害虫。板书设计6、葵花向阳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凤凰岭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