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1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2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3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4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反射和反射弧细胞体轴突结构模式图如下:(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提醒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内外3反射弧(1)结构(2)功能:是反射活动的_。结构基础提醒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反射反应感觉a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b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

2、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c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也可不产生反应。(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看到井绳想起了毒蛇,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 )(6)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7)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8

3、)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 )1(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T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_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组成_,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_。2(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T3)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_神经元构成,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_。轴突髓鞘神经纤维神经两个多3(析图建模)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图示解读。(1)在_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2)两者中枢都在_,属低级中枢,都受_调控。(3)若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小腿抬起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其理由是_。(4)最简单的

4、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_。传入脊髓高级中枢不属于反射弧不完整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突破1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 右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感受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5、D可以接收到来自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突破2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核心素养科学思维3. 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背根、腹根和由背根与腹根合并成的脊神经,如图)。已知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脊神经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收缩。若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实验操作和预期结果都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预期结果A剪断背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B剪断腹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C剪断脊神经,分别

6、电刺激背根、腹根蛙后肢均不收缩D剪断背根、腹根中央处,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1在“望梅止渴”这种反射中,效应器是_。2若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的任意一部分被破坏,对功能造成的影响是_,若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被破坏,对功能造成的影响是_。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只有感觉而无效应唾液腺3当人被钉子扎了一下,会感受到痛,痛觉在_产生,痛觉的产生_(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_。大脑皮层不是兴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4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

7、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不能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8、被破坏考点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状态的过程。显著活跃(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_,也称为神经冲动。电信号传导过程传导特点:_,即图中abc。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相反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2)兴奋传递的过程提醒突触小体突触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

9、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与受体提醒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尤其是Cl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电位外正内负的局面加剧,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4)兴奋传递的特点(1)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 )(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

10、个神经元兴奋。( )(4)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5)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7)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8)由于兴奋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所以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双向的。( )(9)无论兴奋还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均能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1(必修3 P18图22和小字部分)血液中的K浓度急剧

11、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难以发生,其原因最可能是_。提示:血液中K浓度急剧降低导致细胞内外K浓度差增大,大量K外流,使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2(必修3 P19图24)研究发现,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突触后膜上有许多突起,请据所学知识分析突触后膜的这种结构特点的生理意义是_。扩大了突触后膜的面积,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3(必修3 P19相关信息)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由此可见,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却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其生物学意义是_。短时间大量集中释放神经递质,以便引起突触后膜的

12、电位变化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的产生(2)动作电位的产生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1)电位变化示意图(2)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突触后膜对Cl、K的通透性,Cl进细胞或K出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Cl内流有关)。(3)结果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1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B组织液中Na浓度变化不影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C兴奋在轴突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

13、传导D神经冲动可以由甲到丙或由乙到丙突破1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基本过程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下图为某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触一定存在于两个神经元之间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不一定会产生动作电位C每个突触小泡中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会影响通道蛋白3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B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

14、发挥作用4图中实线是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正常曲线,虚线是经某种方式处理后,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异常曲线。则该处理方式是()A降低培养液中的Na含量B降低培养液中的K含量C药物处理阻断Na通道D药物处理阻断K通道细胞外液Na、K浓度大小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5吸食N2O会使身体机能出现多方面紊乱,N2O被称为“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能与多个神经元形成联系B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C吸食“笑气”或毒品后,人会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DN2O能引起麻醉可能

15、是影响了某些突触后膜上Na的内流突破2兴奋传递与生活的联系核心素养社会责任6.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农药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农药,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C使用有机磷农药,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神经冲动某些化学物质能作用于突触而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神经递质只能由突

16、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是_。答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酶分解或被重吸收回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3将测量所得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下图),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表示高Na海水的曲线是_,原因是_。a高Na海水与神经细胞内Na浓度差大,Na内流的速度快、数量多,导致膜电位上升的速度快、峰值高4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_。答案:单个突触小泡随机性地

17、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微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少量Na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微小电位变化5据图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兴奋6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答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7据图分析,吗啡止痛的原理是_。答案:吗啡与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大脑,从而阻碍疼痛感觉的产生8下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利用

18、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请写出简要设计思路及预期实验现象。_。答案:简要思路: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考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醒下丘脑与生物钟的控制有关。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提醒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神经系统同样存在分级调节。3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提醒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中枢,此区受损,患者仍有视觉,只是“看不懂”语言文字的含义。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中枢,此区受损,患者仍有听觉,只是“听不懂”话的含义。(2)学习和记忆(1)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2)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学习与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4)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5)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