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第三版)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_第1页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_第2页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_第3页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_第4页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司治理学(第三版)CHAPTER10第10章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约机制学习目标理解证券市场的概念并掌握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了解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重点掌握如何加强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重点掌握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现状,掌握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路。理解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重点掌握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路。了解公司治理中的各种基本法律制度,包括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和禁止内幕交易制度,掌握各种法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10.1证券市场的治理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1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作用新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伴随着我

2、国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可以说,我们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上百年的历史,为下一步完善市场建设、开创未来证券市场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证券市场的治理10.1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图10-1 20012017年我国股票成交量及成交金额情况证券市场的治理10.1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1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作用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

3、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发挥了为国家和企业的融资功能 2)发挥了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升了企业价值 3)融资渠道多样化,有效地减轻了我国国有银行的借贷压力和经营风险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2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基本含义市场的有效性是指根据某组已知的信息做出的决策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利润。显然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

4、价值;后者指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及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能力的大小。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2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的治理10.12)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 (1)弱有效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 (2)半强式有效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 (3)强有效市场对证券运行的影响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2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的治理10.13)强化市场的有效性,提高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途径(1)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2)引进做

5、市商机制,促进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 (3)实行投资组合,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3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 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与西方成熟市场监管的差异 (1)监管任务与重点不同 (2)政府干预呈现逐步弱化趋势 (3)监管目标与理念的侧重要求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3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 证券市场的治理10.12)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选择我们认为,证券市场失灵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经济社会对证券市场的正常作用的客观需要决定了监管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证券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理应积极介入证券市场。但

6、政府在处理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上,实质是要如何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实现均衡,计算政府放任自由和政府干预之间的成本。我国证券市场究竟采取一项证券监管制度还是若干项监管制度的组合,实际上取决于一国政府监管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各项效果指标的目标定位,以及执行和实施这些监管制度所需要的成本。 证券监管的成败关键在于政府的设计妥当与否。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1.4完善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 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证券监管 2)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3)完善证券市场的激励约束功能 4)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 10.2 信贷市场的

7、治理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1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而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是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其优劣成败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纯粹依靠银行自律机制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银行公司治理的突破点,也就是说要实现银行从自律型公司治理结构到监督型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信贷市场的治理10.2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1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银行公司治理是一整套赖以指导和控制银行运作的机制与规则。狭义地看,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公司董事会的

8、结构与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选聘、激励与监督方面的制度安排等内容。广义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还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是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根本目的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信贷市场的治理10.2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2银行治理模式分析 信贷市场的治理10.21)英美的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以经营者控制为特征,高度依赖资本市场的外部治

9、理。股东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他们更关心股票的收益,通过股票的买卖来“参与”公司的治理,这就是“用脚投票”。在美国和英国,股票市场为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提供了市场,因此,敌意接管频繁发生。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2银行治理模式分析 信贷市场的治理10.22)日德的银行主导型治理模式在日本,银行与公司之间保持长期的关系,银行大量地持有企业的债权和股票,银行作为被委托监督者的身份,有助于解决管理者和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这就是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在德国,主要是开户银行制度,即许多银行客户将他们的股份存入银行,并允许银行代表他们行使代理权,因此银行所控制的企业投票权比例

10、以及在董事会的代表比他们直接持股所能得到的要高。无论是日本的主银行制度还是德国的开户银行制度,在有效行使监督权、解决代理问题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2银行治理模式分析 信贷市场的治理10.23)东南亚的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该模式的资本结构以家族为核心,家族以合资和合股等形式形成家族控制企业,公司与家族合一。应该说,这三种治理模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这三种治理模式的不同,最根本的是由他们的文化根源和法律渊源造成的。与英美的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相对应的是英美法系,机构投资者开始成为主导性的投资者,并且更为积极地参与公司事务,监督公司管理层。与德日

11、的银行主导型治理模式相对应的是大陆法系,德日模式中来自外部的监督也在增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稳步发展,许多大型公司也开始公开上市,信息披露在不断加强,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不断增多。而东南亚国家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家族治理模式。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信贷市场的治理10.21)治理目标单一 2)产权过于集中 3)组织结构不健全 4)激励机制不合理 5)管理流程不科学 6)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4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公司治

12、理结构的构建,会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既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也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面我们分别从央行监管、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三方面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信贷市场的治理10.21)央行监管和外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1)央行监管的作用 (2)外部审计的作用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4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信贷市场的治理10.22)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1)完善配套的公司法律制度 (2)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3)解决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与关联交易问题 (4)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1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2.4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信贷市场的治理10.23)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1)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 (2)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3)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 (4)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 (5)努力把银行内部职工培育成一个独立的产权主体 (6)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 10.3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种类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1)机构投资者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

14、活动的法人机构。在西方国家,以有价证券收益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一般称为机构投资者。其中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目前主要是具有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自营机构,以及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各类投资基金等。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种类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2)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机构投资者可从两方面来定义:一是从投资者资金量大小来进行定义,将机构投资者定义为,资金量大到其交易行为足以影响一段时期某只股票价格的投资者,其中包括个人大户。二是从

15、投资者身份或组织结构出发,机构投资者包括三种类型:(1)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从事股票交易权利的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可以参加股票交易,但操作受到限制的“三类企业”,即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3)在能否参与股票交易及参与股票交易的方式上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或权利义务不具体的法人,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未上市的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社团法人等。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种类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2)机构投资者的分类在我国现有的机构投资者中,国家拥有股票市场的大部分股份,是最

16、大的机构投资者;其次是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私募基金;最后才是企业和富有的个人。 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国家应当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为全部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途径;二是在减持国有股的同时培育一个使价值最大化的体系,并融入公司治理的理念。而为了改进公司治理,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必须有能力和手段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并采取主动行动促使管理人员提升公司的价值,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促使公司进行足够的信息披露。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1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和种类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3)机构投资者特点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以下

17、几个特点:(1)投资管理专业化。 (2)投资结构组合化。 (3)投资行为规范化。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2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考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实力和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在法律限制和政府管制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创造有利条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2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考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参与角度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领域里,目前我国机构投资

18、者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上市公司的投票权问题、董事会结构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大股东滥用控制权从事某些关联交易和进行担保的问题、中小股东保护问题、信息披露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公司收购中的反收购措施的正当性问题,以及股东、董事、经理层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2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考第二,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对象选择上,重点放在对两类公司的治理上:一类是流通股份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另一类是业绩差却有潜质可挖的上市公司。第三,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上,应该主要通过股东大会这种正式途径来参与公

19、司治理。第四,我国应从以下方面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市场环境和配套制度加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3.3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10.31)机构投资者在我国发展的三个关键时间点 2)我国完善及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着力点 (1)继续强化市场基础,为机构投资者队伍持续发展壮大创造有利的环境。 (2)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专业投资机构稳定市场的作用。 (3)加强机构投资者监管和风险防范,推动产品的业务创新。 (4)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优势,提高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外开放

20、,不断增强机构投资者在开放环境下的竞争实力,积极稳妥推进QFII的业务试点,推动基金业开辟境外投资市场。 10.4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1 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1)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它主要由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

21、。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存在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和实质性审查制度两种模式。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1 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 (1)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以发行人为主线、由多方主体共同参加的制度 (2)持续性 (3)强制性 (4)权利和义务的单向性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1 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3)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 (1)证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2)证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中期报告 年度报告 临时报告 a)重大事件报告 b)收购报告书 c)公司合并公告

22、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2 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1)股东大会制度 2)知情权保护制度股东知情权是指法律赋予股东通过查阅公司的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有关公司经营、决策、管理的相关资料以及询问与上述有关的问题,实现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的权利。股东知情权包括:财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询问权。此三项权利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保障股东及时准确地获取公司经营管理信息,是保障股东对公司业务监督纠正权得以行使的必要前提和手段,是全面保护少数股东权利的重要一环。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

23、.4.2 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3)表决权保护制度(1)累积投票制度 (2)表决权回避制度 4)独立董事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2 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5)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 6)司法救济制度(1)决议瑕疵诉讼制度 (2)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1)“内部人控制”概述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独立于股东或投资者(外部人)的经理人员(执掌公司董事会经营行政大权的董事长、董事,以及由董事会聘

24、任的高层管理者们等“内部人”),掌握了企业实际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内部各方面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摆脱其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及成因一般认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的在职消费;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而且报喜不报忧,随时进行会计程序的技术处理,导致信息失真;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拒绝对企业进行整顿;绩效很差的经理不会被替代;过度投资和耗用资产;新资本不可能以低成本筹集起来;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

25、占利润;转移国有资产;置小股东利益和声誉于不顾;大量拖欠债务,甚至严重亏损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股东的长远利益,提高了代理成本,导致公司治理失效。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形成,实际上是公司治理中“所有者缺位” 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相配的问题。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不掌握企业经营权的分散的股东成为企业的外部成员,由于监督不力,企业实际上由不拥有股权或只拥有很小份额股权的经理阶层所控制,经理人员事实上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

26、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及成因以我国国企改革为例,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成因有:(1)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 (2)国有资产债权主体缺位。 (3)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不相配。 (4)治理结构薄弱,企业内外缺少能够对管理层形成压力和约束的任何力量。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3)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制度措施 (1)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产权制度,理顺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关系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强化股东

27、大会的职能。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健全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加强监事会的监控职能,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3 防止内部人控制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3)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制度措施 (3)构筑对“内部人控制”进行外部监督的外部治理机制 加强债权人对公司的监控作用,建立主银行制度。 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促进证券市场的发育,培养积极的、有影响力的股东。 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 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构建对国企经营者的外部监督机制。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4 禁止内幕交易制度公司

28、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1)内幕交易的概念根据我国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内幕交易认定办法的界定,内幕交易行为是指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卖相关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的行为。欧盟1989年4月20日签订的反内幕交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sider Trading)的第1章第1条则对内幕交易作了如下定义:“证券发行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或成员、管理和监督机构、有授权的代理人及公司雇员,故意利用尚未公开、可能对证券市场有重要影响、认为可以保障其本人或第三人特权的信息,在有组织的证券市场进行的非常操作”。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29、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4 禁止内幕交易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知情人员的界定所谓知情人员,是指由于持有发行人的证券,或者在发行人或与发行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中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由于其会员地位、管理地位、监督地位和职业地位,或者作为雇员、专业顾问履行职务,能够接触或者获得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4 禁止内幕交易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2)知情人员的界定包括:(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10.4.4 禁止内幕交易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0.43)内幕信息的内容和特征所谓内幕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