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塔式起重机吊臂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 要工程建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一材料用量特别大、质量特别重, 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的建筑更是明显。 就这一个因素便可以决定在工 程建设中,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发展用于运输的机械。塔式起重机(以 下简称塔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因其起升高度大, 覆盖面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担负着主要的垂直运 输任务,塔式起重机是各种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重要起重设备,吊臂作为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主要部件, 其设计计算方法将直接影 响整台塔机的设计质量和塔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而随着塔机向大 型、重载和超高超长的方向发展,吊臂的设计尤其显得重要。吊臂结构形式选择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 吊臂的截面

2、采用正三角 形。上弦杆用圆管,两下弦通常采用角钢焊接而成的方钢,公兼作载 重小车的轨道,腹杆(斜腹杆,水平腹杆)采用圆管。吊臂采用等强 度变截面设计,两个侧面桁架采用三角式体系,水平桁架采用带竖杆 的三角式体系。需要计算吊臂各种情况所受的风载荷,自重时的各种 载荷,以及各个受力点的主要受力计算,并进行整体的验算。【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吊臂1.1概述塔式起重机是动臂装在高耸塔身上部的旋转起重机。作业空间大,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系统三部分组 成。金属结构包括塔身、动臂和底座等。工作机构有起 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电气系统包括电动

3、机、控制器、配电柜、连接线 路、信号及照明装置等。1.2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吊臂是属于塔机的金属结构部分,是除塔身外另一重要受力部分,而且主要 的工作单元都在安装在吊臂上。受力大,受力形式多。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弯 矩,回转时还受到惯性力。而且在有风的环境下还要受到风力作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吊臂在各种情况下的受力问题。吊臂的设计计算2.1吊臂的结构设计起重臂的构造桁架压杆式臂架桁架压杆式臂架,臂架在起升平面的受力情况相当与一根两端简支梁,在回转平面内相当于一根悬臂梁。起升平面内臂架中间部分通常采用等截面平行弦杆,两端为梯形。在回转平面内,臂架通常做成顶部尺寸小,根部尺寸大的形式。为方便运输、安

4、装和拆除,以及满 足不同施工对相对塔机最大工作幅度的不同要求,臂架通常制成若干段臂架节, 其中中部的几节制作成可以互换的便准节,以 实现臂架长度的不同组合。臂节之间采用螺栓或销轴连接。臂架结构的根部和顶部都需要加强,一般采用钢板代替幅杆体系。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桁架水平压弯是臂架亦称小车变幅式臂架,其截面多为三角形的空间桁架结构,以正三角形最为常见。上弦杆多用圆管、方管(常用角钢拼成),两下弦通常采用方管、槽钢,并兼作载重小车的轨道,腹杆(斜腹杆,水平腹杆)多采用圆管。同样,为了方便运输、安装和拆除,满足不同的施工对象对塔机最大工作幅度的不同要 求,以及减轻起重臂结构自重,臂架通常制成若干段臂架

5、节,其中几节制作成可以互换的标 准节,以实现臂架长度的不同组合。各种规格的臂架节的上、下弦杆和腹杆的截面尺寸根据 其所处的位置受力状况而有所不同,各臂架节在整个臂架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安装时要严格遵守安装使用说明中的规定,严禁将臂架节装错位置,以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 故。起重臂结构的选择臂长40米,臂端吊重量0.7吨,最大吊重量3吨。此吊臂采用 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截面 采用正三角形。上弦杆用圆管,两下弦通常采用角钢焊接而成的方钢,并兼作载重小车的轨 道,腹杆(斜腹杆,水平腹杆)采用圆管。吊臂采用等强度变截面设计,两个侧面桁架采用 三角式体系,水平桁架采用带竖杆的三角式体系。图2-1吊臂

6、截面图图2-2吊臂下轩杆截面图 吊臂主要部件材料的选用:表2.1各种材料许用应力表工作状态工作状态材料-S说明bbn I!. 1btnb nnA32301731389820016011516Mn33024819814028723016620Cr400300240170348278201调质40Cr500376301213435348251调质2024018017412321817411045360270216153313250181调质35270203162115235188135暂取上弦杆下弦杆缀条20Q235202.1.2吊臂的主要尺寸表2.2参照 WK43SL塔机的主要参数表2.3暂定C

7、4007塔机的主要参数Lmax/mQ/mQmaxQmax/t:L/mB/mH/m400.73.03:14.251.11.14Lmax/mQ/tQmax/t:L/mB/mH/m361.03:14.251.11.14Qmax最大起重量2.1.3吊臂的吊点位置确定本吊臂长度为40 m,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采用双吊点吊臂设计。 以有效的减轻吊臂的自重。双吊点的结构可吊点将臂架分为三部分,由经验公式,初选10.23,10.74.(如图1 2)。1 - 1. 1 . 1 1 -1 -112.1.4运输单元图2- 4吊点位置图2-5吊臂运输单元考虑到运输条件和原材料长度限制,将起重臂做成各个节段,即运输

8、单元。见图(吊臂总装图)。各节段在工厂制成后,运到工地,在现场将各节段用销轴相连,拼装成整体起 重臂,然后再和塔身等其他部件装配成塔吊。考虑到标准化,将起重臂中间段做成若干标准节段,以利加工制造。所以将吊臂划分为9个运输单元。图2-5吊臂运输单元2.2吊臂受力计算2.2.1吊臂所受载荷组合起重机臂架采用下列三种载荷组合自重+等级吊重+工作状态风载荷+平稳惯性力或其他水平力;自重+最大额定吊重+工作状态风载荷+急剧惯性力或其他水平力;3自重+非工作状态风载荷+起重小车及吊钩重。由于1、 3种组合对本起重臂不起控制作用,因此可仅按第种载荷组合进行设计在和 确定。2.2.2初估臂架自重和小车移动机构

9、的重量臂架自重 初估定臂自重为2560kg,变幅机构重260kg,力矩传感器装置重 10kg。刀 G= (2560+260+10) *g=28300N吊臂自重可以看成沿吊臂全长均匀载荷28300Nq 自707.5N/m40m小车移动机构重量初估为0.25t吊重包括起重小车、吊钩及吊重。吊重是移动载荷, 起重起重小车重量和吊钩重量是沿臂架移 动但数值不变的载荷,初估起重小车为0.78t。吊钩重为0.42t。2.2.3吊臂所受的风载荷按照我国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 92)进行计算。臂架受风载荷FwF w - Cw Pw A式中Cw 风力系数,臂架为三角形结构,取1.3;Fw 计算风

10、压,工作状态取250Pa;A 迎风面积。A= A 1 A 2其中A1 前片结构迎风面积,A2后片结构迎风面积,2(m ), A1 =.Al1 , 1为结构充实率,对于桁架取0.4;2(m ) A2二2Al2 , - 2为结构充实率,对于桁架取0.4;Al1或Al2为前后外形轮廓尺寸,即Al = HL (图1 4)。为前片对后片的挡风折减系数,与前片桁架充实率以及两片桁架间隔比 B/H有关,查表得本塔吊=取0.40。 8) 图25桁架挡风折简系数由上所述,在回转平面内,本塔吊起重臂风载荷Fw =1.3 250Pa (0.4 40 1.151 0.4 0.4 40 1.151 二 837928N吊

11、重受风载荷FwFw按额定起重量重力的 3%计算,且不得小于500N,由于各种工况吊重不同所以吊重风载分工况分别进行计算。其他水平力作用在臂架回转平面内R除风载荷外,还有回转惯性力以及起吊时由于钢丝绳倾斜引起的水平力等,可近似地取T=0.1Q( Q为吊重),并且按所吊货物为 8t和1.5t分别计算。2.2.4吊臂自重及小车变幅机构自重产生的内力选择工况由于吊重是移动载荷,因此首先要确定小车在什么位置是臂架所产生的内力为最大。以下三种工况可能对臂架产生最不利的影响:工况1最大幅度Rm/40m,所吊货物为07t,(即吊重作用在D处,2 6)工况2幅度R IC -拉杆BF和CF的长度。吊臂在自重载荷作

12、用下的内力,就是自重载荷 q单独作用下的内力 和Xi单独作用产生的内力之和。吊臂上到根部铰点距离为 x的任- 点弯矩为:2qz +2Xil2Si nB q(li +I2 +I3)(li+l2 13)22(li I )2Mxq(z)t 2(z2i)童+以仙汕+肌+) z _冶sin日b2(1i I2)q2q(li +I2 +I3 -Z)2(z li I2)支反力:R Aq- 2X*2S in% q(h I2 l3)(h I2 I3)2(li +I2)Sq(h I2 I3)2 -2Xihs唾q -2(li I2 l3)si门弘轴向力:AB 段 Nq 二-Sb cosb - S coscBC 段 N

13、q 二-Sc COSc 由吊重引起的臂架内力工况1载荷内力计算在最大幅度起吊额定载荷,计算简图如图1 10所示:图213工况一起吊平面计算简图吊臂B点的竖直位移,应该等于由起升载荷Fq单独作用所引起的B点竖直位移说和由未知力Xi单独作用所引起的 B点的竖直位移亠1之和。根据力法方程:即; BiX QXilbEAb sinB根据计算,有BQ-FqIiI2I3(2IiI2)FqIiIc(Ii I2 I3)6EI(li I2)EAC(l1 l2)2si nJ人BQIB 5B1EAb sin 屯吊臂在起升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就是起升载荷单独作用下的内力和由单独作用产生的内力之和。吊臂上到根部铰点距离为z

14、的任一点弯矩为:X1I2 sin- bFqI3Mxq(z)二I (hT2)Q l1)X112 sin J bFq 13(li I3)z _ X 1sin,B (z _ I1)岂I1Fq(I1I2)I2I3 一 Z)(z Ii12)支反力:X2 sin rBFqI3(Ii I2)拉杆拉力:SCQFq(Ii I213)X1I1 sin= B(li l2)sins轴向力:AB段Nq=-SB COSB -SC COScBC 段 Nq-Sc COSc在工况1下,起升平面内由臂架自重载荷和起升载荷共同作用所 引起的臂架内力为以上两种情况下载荷单独作用所引起的臂架内力 的叠加。即:Mx(z)=M xqMxQ

15、(z)RaRAq+RaqSc二SCq+SCQN-Nq+NQ回转平面内:计算简图如下图214所示图214回转平面计算简图图中q风一为均部风载荷Ft 为其他水平力,包括回转惯性力、钢丝绳倾斜水平力等其它水平力Fw 为吊重受风载荷在回转平面内吊臂上到根部铰点距离为Z任一点弯矩为2 2 /4风(L -z)2Myq(z) =(Fw FJ(L z) -2式中 L起重臂最大回转半径工况2内力计算吊重在E处,在跨中位置起吊载荷,计算由吊重引起的臂架内力,计算简图如图1 12所示:图215工况二起吊平面计算简图由力法方程:订即.BX Iq = e爲爲B。-BQFQ(a -l2)(a li)23(h I?) El

16、li babl12l2(li+a).FqIiIc(Iia)EAc(h T2)2sin2 讥式中a第一个吊点B到臂架跨中E的距离根据计算,有b臂架跨中E到第二个吊点C的距离i6i6Xi-BQ1 BEAb sin 屯在工况二下,吊臂到根部铰点距离为z的任点弯矩为X il 2 si nB +FqI2)z(li +I2)(ZEli)X il 2 si nB +FqI2) z _Xi sin0b(z _li)(li 知2)Mxq(z) =(li 兰z 兰丨 +a)XiJsi nBFQ(a2)(li l2)z Fq(z-h - a) - Xi sin qz-lj(li a 乞 z I?)0 (z - li

17、 J)支反力:-Xil 2 si b Fq (a 12)(li l2)拉杆拉力:cFq(Ii +a)-Xilisi 门切ScQ Z(li l2)sin 七轴向力:AB 段 Nq =-Sb COS_ Sb COScBC 段 Nq = -Sc COSc得工况二工况二载荷引起的内力和自重载荷引起臂架的内力叠加,臂架内力公式:即 M X二 M xq Mxq(z) N =Nq Nq回转平面内:计算简图如下图215所示图216工况二回转平面臂架内力计算简图在回转平面内吊臂上到根部铰点距离为 z任一点弯矩为:M yq2 以 * (Ft (ZL/2)2 q 风(L - z)f 2(L / 2 乞 z 乞 L

18、)q风(lF w )( L / 2 - z)工况3内力计算吊重在G处,在最小幅度起吊载荷,计算简图如图 217所示:图217工况三起吊平面计算简图由力法方程:厶B八BQ *B1,即BiXiBQEAb sin%根据据计算,有Fq1i(1 b) _aabl?丨FQal,cbq= I+lib/2 + +QBQ 3EI(h + l2)2 .11 22l1(l bh EAJh + l2)2sin2%式中a臂架根部A到起吊载荷G的距离b起吊点G到第一吊点B的距离i9i9XiBQEAB sinBi在工况三下,吊臂到根部铰点距离为 z的任一点弯矩为:XiJsinsFQ(a - li - J)zI(2)(Z 空

19、 a)XhsinsFQ(a - J - J)z(li i)M xQ(z) = (a 空 z 1 i )XhsineB + FQ(a - J - I?)z(J)(li 亠 z 1 2 )0(z- li I2)Fq(z- a)Fq(z- a)-XiSi”B(z- li)支反力:Xil2sinBFQ(aJ - J)(li l2)拉杆拉力:SbQ = XiFqa -Xihsi门弘(li l2)S “比 轴向力:AB 段 Nq =-SB cos- Sb cos/BC 段 Nq - -Sc cos%工况三载荷引起的内力和自重载荷引起臂架的内力叠加,臂架内力公式:即MxRaMxq(z) M得工况二xQ(Z)

20、ScSCQNqNq回转平面内:计算简图如下图1 15所示图218工况二回转平面臂架内力计算简图在回转平面内吊臂上到根部铰点距离为 z任一点弯矩为:q风(Lz)22(FFw)(a - z)yq(z,a) q风(L - z)2(a z- L)至此 三种工况臂架任一点内力计算公式推导完毕工况 1 : R=40 m Q=0.7 t q=033 t图2-佃计算工况1Fq=:Q q=1.25 X 07+033=1205t=11809N:;B1X1匚 BQXiIbEAb sin %2 2 2 2FQlll2(llll 32)FqI1I2Is(2I1 I2)忌花仏 I2 l3)=BQ 二24EI12EI(Ii

21、 I2)2EA;(li l2)2sin2所以:Xi二EABSi nB代入数据计算得:X1=29473 N Mc=0 14.4 Fq = Xisin 0 cx 28.7+ Na x 40.6所以:Na=12168 N Y=0Nc= Na+ FqX1COSB c=31006 N剪力 Qa= 12168 NQe=12168 NQf=17350NQc=18838NMe=18838 X弯矩 M a=0 14.6=271267 NmMf=17350 X 13=225550 NmMc=12168 X20.3=247010 NmNbc =217045N轴力 Nac = X1cot0 b + NccotB c

22、=227717N工况2R=20 m Q=1.5 t q=033 t图2-20计算工况2Fq= Q+q=1.25 X 1.5+0.33=20205t=21609 N、Mc=014.6 Fq = X1Sin 0 cX 28.7+ Na x 40.6Na=24503 NY=0 Nc= Na+ FqXscosB c=27058 NMe=24053X 14.6=35743Nm剪力:Qae =24503 N17乙N 098frZ=3VO : H霾N kkZ9k= 0U!X098frZfr3k0k=ONN 098frZ=vN :旳堀9 0fr X VN +ZT乙 x Bsoix = % 9 Z 0=O|AI 1N fr866=)80 fr= 0+ X 93 k=b+O 0 =Dd应工意興VZ-Z 1 0=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