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罗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司马光》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罗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司马光》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罗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司马光》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罗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司马光》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罗兰-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司马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司马光教案哈密尔顿麓湖小学 罗兰课时目标: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其中跟老师一起学写“司、登”两个字,。懂得使用借助插图、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组词语等方式理解文言文的字词意思。学习朗读文言文,能读准词句间的停顿。感受司马光冷静机智的人物品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过程:古书激趣,引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师:我们都说中国话,都写中国字,但我们的中国字可厉害了。我们在之前的阅读课上就了解到了中国汉字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等等,再到现代简体字的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今天罗老师就带你们去到600多年前,去看一本古书

2、。想不想去看看?出示宋史封面师:请大家跟我读宋史。这里面的文字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用的是古文,我们把它叫做文言文(出示板贴)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里面的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出示板贴)4、课题质疑:同学们,他姓什么啊?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姓氏歌,里面提到了有复姓,所以我们要连着读司马,我们再来读一读司马/光提问:其实我们古代有好几位名人都复姓司马,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作答,预设:司马迁、司马懿、司马相如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插图师:看了这幅图,我们通常给这个故事命名什么?司马光砸缸2、抽一个学生简述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师:谁知道这个故事,愿意来讲一讲?引入

3、文言文学习:过渡:“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们想不想知道600多年前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那就请你翻开语文书102页,自己去看一看吧!”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4、抽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读音,重点指导“庭、瓮、持、迸”5、请全班齐读。师:要求这次不能读错了,你们可以吗?出示韩愈的一句话,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好停顿。过渡:“其实古人早就给我们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习,不仅是学句读,也就是古文的断句,还要学习古人的风范、说话方式和文体。于是,我们知道了要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好句读,也就是文章的断句。你们有信心读好吗?7、出示原文前两个半句

4、,画上/。老师带读:“群儿怎么样?一儿怎么样?”学生跟读“戏于庭;登瓮”过渡:原来句读很简答,我们可以通过谁?怎么样了?来给它断句。接下来的句子就亲们自己试试去画停顿符号吧!8、学生尝试自己画停顿符号,教师相机引导。提问:“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要在众后面停顿呢?”预设:众指的是很多人。提问:你为什么要在“光”后面停顿呢?预设:光指的是司马光。过渡: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画的句读?师:我听出来你画的停顿符号在哪了,看看我的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呢?教师范读(抑扬顿挫、有感情、有语音起伏)过渡:接下来,请大家配合老师一起读一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换气的地方)过渡:去掉停顿符号你还能读准句读吗?“群儿”起

5、!(教师只带读前几个字)12、学生齐读,读好停顿。三、再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特点,弄清文意1、课件出示两个版本(现代文-文言文)的司马光,对比朗读过渡:接下来,我们要听故事了,请同学推荐一个最会讲故事的同学来讲。请你来读左边的现代文,其余同学如果听到了相应的文言文就一起读右边的文言文内容。(教师相机引导)2、抽生说感受师:“读完以后谁来说说感受,你体会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预设:字数很少、语言很简洁师:文言文的语言很简洁,我们把它叫做言简。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的语言到底有多简洁。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大意理解“群儿戏于庭”师:谁来说说第一句话什么意思?预设: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玩游

6、戏。师:你怎么知道是在庭院里呢?预设:课文的注释一有解释“庭”就是“庭院”的意思师:你可真厉害啊,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出示板贴)。大家请看你们书上的注释,带圆圈的数字符号就是解释的相应的字词意思。罗老师也是通过看注释才知道了这篇文言文选自宋史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在玩游戏?预设:戏就是玩游戏师:所以你是通过组词语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看来学习文言文真是有趣,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差不多,有相通之处,组组词我们就理解了。所以我们又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方法组词语(出示板贴)(2)理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过渡:“就在你们读的很投入的时候,出事了,出什么事了?”课件出示句子。

7、预设:学生齐读:“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预设:一个小孩爬上了水缸,一不小心跌倒了,淹没在水中了。提问:“登”是什么意思?谁来给登组个词?你生活中带有登的词也有往上爬的意思吗?过渡:我也给登组了两个词语,大家想不想看一看?教师拓展成语:难如登天、登木求鱼词语的提升登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过渡: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关于“登”的词语,不会写这个字就太亏了。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字应该怎么写。出示PPT生字演示动画,学生拿出小手笔跟着写笔顺笔画。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瓮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就是插图中这个样子的,口小肚大。师:所

8、以啊,我们学习文言文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看插图(出示板贴)同时,别忘了前面的一个重要方法看注释提问:你们知道瓮和缸的区别吗?出示课件图片了解掉进去更不容易出来。过渡:“这个瓮大不大?谁能用朗读登上这个瓮的瓮顶?”请学生朗读句子。提问:谁能说一说“足跌”什么意思?预设:脚滑了跌倒了。提问:谁有好方法可以记住这个“跌”字?师:“脚失去了控制就是跌”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通过字形我们就可以猜出他的意思,这就是中国字流传千年还能继续使用的秘密所在。提问:谁来读一读后半句预设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跌的很重但不突然,跌的很慢但不够突然。)带领全班齐读(3)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感受司马光的

9、人物形象和个人品质。过渡:这个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大家都没有预料到,所以“众皆弃去”。提问:这里的“众”和之前的“群儿”代表的意思一样吗?预设:不一样,“众”要除去司马光和落在水中的那个孩子。过渡:文言文就是这样,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虽然“众”和“群”都可以表示很多孩子,但它们指的人还是不一样的。提问:你觉得这些“众”是怎么弃他而去的?为什么?预设:怕出事了爸爸妈妈责怪、去找大人帮忙等等。PPT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提问:谁能想象一下当时可能发生的画面,用这个句式说一说?预设:有的在大声呼救,有的吓得躲起来了,还有的跑去找爸爸妈妈了。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这也是我们学习

10、文言文的一个方法想画面(出示板贴)提问:这个时候司马光是怎么做的?预设: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提问:他是怎么砸的?谁来边读边做一做动作?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理解“持、击”的意思。提问:结果怎么样?预设:水迸,儿得活。提问:对比众儿和司马光,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预设:你真勇敢、聪明、机智、冷静。教师板书:机智过渡:接下来请伸出你的右手,我们来写一写司马光的“司”字。让我们用标准的书写来纪念这位机智勇敢的司马光。朗读古文,积累背诵过渡:现在我们都知道古代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了。大家敢不敢挑战更难的?请大家拿出罗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真正的古书上记录的司马光。现在你们敢不敢直接读古书啊?注意,古书的文字是从右往左的哦。学生试着齐读古文。提问:你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