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励理论看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_第1页
从激励理论看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_第2页
从激励理论看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_第3页
从激励理论看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鼓励理论看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构建【摘要】本文运用经典鼓励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构建进展了讨论。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鼓励不是一项或几项单一鼓励措施的施行,而是一个整体鼓励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坚持一体化建立原那么、适当性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和创新性原那么。【关键字】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一、引言企业的内部资源如何得到有效配置,企业成员的活动如何得到有效的监视?这是两个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问题。企业管理者是担负上述两项重要职责的关键人物,如何鼓励他们努力工作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整个鼓励体系而言,企业所有权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鼓励机制。

2、拥有所有权就意味着可以获取企业的剩余收益,剩余索取权将促使管理者最大可能地付出努力去管理和监视企业的其他成员。然而,能让所有权鼓励机制充分发挥效力的仅限于古典企业,即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同一人的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别离,管理者和所有者不再是一个人,所有者因承当剩余风险而获得剩余收益,而管理者也将无法受到剩余收益的鼓励。企业管理者成为所有者的代理人,他们的价值目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再是企业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管理层的“努力是一个极难观察的投入要素,所有者很难以固定的报酬换取管理层的“努力。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有者要想鼓励管理层努力工作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这

3、部分代价在鼓励理论中被称作“信息租金。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管理层而并非企业所有者本身,所有者要想获得管理者的努力就要承当“信息租金,这是一个无论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必定面临的问题。不管是私有企业所有者还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其鼓励的目的都是以最低的“信息租金换取管理层最大的“努力。因此,从本质上看,管理层的鼓励并不存在企业所有制的差异。本文认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多种鼓励方式构建有效率的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重要立足点。二、企业管理层鼓励理论1、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契约鼓励理论。契约鼓励理论认为由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距,管理者知道关于企业运营的信息多于所有者,这种信

4、息不对称在根本上影响了双方之间契约关系。为了实现企业效率,需要针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设计出可以提醒管理层私人信息的契约,而这种契约只能通过给予管理层某种好处来实现,这对所有者是一种本钱。一个好的鼓励契约就是可以在所有者承当一定本钱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鼓励管理层,或者说能在鼓励管理层的同时让所有者承当最小的信息本钱。一般来说,这样的鼓励契约必须满足两个约束,既参与约束;和鼓励相容约束。简单地说,就是既要保证契约的可行性又要保证契约的有效性。企业现行的许多对于管理层的鼓励方式都是根据上述原理,如奖金制度、股票鼓励制度,股票期权方案等等。2、控制权鼓励理论。控制权鼓励理论认为:当无法通过所有权直接鼓励管

5、理层的时候,对所有权进展分割、受权会成为一种间接的控制权鼓励机制。企业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企业资产,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资源的配置权,拥有了控制权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才能。正如哈特1988所指出的:“在许多情形下,剩余控制权的持有者也拥有重要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高度互补的。很多理论研究在不同角度上论证了控制权对于管理层的鼓励作用。jensen和ekling1992在阐述专有知识和组织构造时指出:由于专有知识的交易存在很高的交易本钱,所有者无法通过价格机制直接交易获得管理者的知识和才能。因此,通常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下放给管理者并以此获得专用知识的产出效率。ag

6、hin和tirle1997从不完全合同角度分析了企业中实际权利和正式权利的区别,认为拥有优先信息的人可以在行使实际权利中获得好处,这种来自于权利的好处可以看做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补偿。企业控制权下放构成了对管理者的鼓励机制。3、资本构造鼓励理论。企业价值会受到管理层行为的影响,当管理层并非完全的企业所有者时,就会牺牲企业价值获取个人的额外津贴。债务融资对于管理层这种代理行为会产生鼓励约束作用,因此合理的资本构造可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层鼓励机制jensen和ekling,1976。这是公司金融关于鼓励问题的讨论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观点。哈特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阐述了资本构造对于管理层的鼓励约束作用,认为股东

7、和债权人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存在差异,资本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东和债权人对管理者施行约束的契约安排。适度的资本构造安排可以对管理层产生有效的鼓励约束作用。三、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构建原那么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鼓励不是一项或几项单一鼓励措施的施行,而是一个整体鼓励体系的构建。这其中既要包括鼓励机制的构建也要包括约束机制的构建,同时还涉及其他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根据现有的鼓励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鼓励机制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一体化建立原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约束的鼓励会加剧管理层的代理问题;而没有鼓励的约束又会降

8、低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只有将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机地纳入一个完好的体系之中,才能有效发挥鼓励的作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竞争机制,高程度的报酬鼓励应该对应着高强度的竞争。一方面,高的报酬鼓励可以刺激管理层的竞争,使企业获得优秀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从长远看,竞争机制可以降低所有者的鼓励本钱。因此,国有企业在进步报酬鼓励的同时,应该培育相应的竞争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竞争、资本市场竞争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等多种竞争机制的构建。2、鼓励形式的适当性原那么。企业因为性质、行业特点和开展阶段的不同,鼓励的目的和鼓励对象存在差异,因此,鼓励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应该结合企业特点,建立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自

9、身特点和企业开展阶段相适宜的鼓励形式。3、鼓励的公平性原那么。相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价体系,同时内部治理相对完善,所以更具备施行股权鼓励的条件。但是,这也造成了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鼓励的差异。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鼓励的不平衡会造成很多集团管理的困难。因此,兼顾非上市公司鼓励机制的建立是国有企业鼓励机制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4、鼓励的创新性原那么。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完善,股权分置改革解除了股权流动性约束,企业具备了施行股权鼓励的根本制度条件。但不可否认,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鼓励还存在不同层面的限制。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构造不完善,削弱了股票期权方案的鼓励作用。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的聘任都是由国有股东或原主管部门指定,多数情况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实行股票鼓励就会出现股权的授予主体和承受主体合一,容易引发管理层的投机行为。其次,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因素还大量存在,股价一定程度上偏离公司的实际业绩。因此,在借鉴和引入多种鼓励制度的同时,应该注意制度的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参考文献】1shleifera.,vishnyr.anageententrenhent:theasefanager-speif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