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分析)谁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_第1页
(汽车产业分析)谁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_第2页
(汽车产业分析)谁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产业分析报告汽车产业分析报告谁成了新能源汽车开展的绊脚石 与通用破产保护可比量的重量级话题眼下当属新能源汽车之争。开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还是立足传统内燃机做精做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 开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央倡导的。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并明确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随后,科技部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财政部公布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对象和标准;工信部召开了规格极高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开展国际论坛,紧接着又宣布新能源标准试验方法全面启动。 未来3年,由中央

2、财政支付的100亿元研发费用以及200亿元推广运用资金,是过去10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投资总额的10倍。国家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很大,但来自业界的反对声也不小。 反对的第一个理由是历史原因:“十五期间,科技部主导的“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总投入24亿元,打了水漂,无实质性成果。第二个理由是国际车业的开展态势:在新能源上投资上百亿美元的通用汽车未能见到曙光,空耗钱粮落了个破产保护的下场,而立足传统内燃机改进的欧洲汽车公司多数业绩出众。第三个理由是基于中国汽车业的现状:配套设施谁来建,电力消耗从何来,技术鸿沟如何平地起高楼,妄言同一起跑线是痴人说梦。 2021年,索尼电影电视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

3、?谁杀死了电动汽车?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角是通用汽车在1996年推出的EV1电动车。影片调查了汽车制造商、立法者、工程师、消费者和洛杉矶、底特律的汽车爱好者,从动机到证据一一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电动车的殒落原来是一场谋杀,因为它威胁到了石油巨头们的利益。 这是美国的故事,新技术定然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击。在中国,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不是很强大,但不能说没有。在笔者看来,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开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在这个必然的跨越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展之路并不平坦。 按照现有的开展模式,新能源汽车的开展资金一大块给了以高校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成果定然不少,但无实用价值。教授们热衷的是称之为“闪光点的科研论文,与工厂车间的整车制作相去甚远。新能源汽车的另一大块开展资金给了以一汽、东风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十五期间的“863方案它们也是领头羊,但至今非但在新能源汽车上无建树,在传统技术的自主品牌上也依然停留在口号上,现在似乎连口号都没有了。 就目前看,在新能源汽车开展上风头最盛的是比亚迪,但比亚迪几乎成了“过街老鼠,未曾听说它获得哪个部委的支持,大企业对其更是嗤之以鼻。明星企业家郭台铭最近又炮轰比亚迪,质问投资比亚迪的巴菲特“敢不敢坐比亚迪的汽车上下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