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2020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2020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2020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2020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 2020 年春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卷试卷共 16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 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为了彰显春晚分会场吉林长春作为中国汽车城的特色和 , 现场两位主持人竟然坐在瞬间 组装起来的一辆小轿车中 , 这场景让电视机前收看直播的观众。在春晚井冈山分会场上 , 歌手吉克隽逸演唱 映山红时,直播画面上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一群彩蝶翩翩起舞 , 。这些是 AR技术应用于现场直播产生的效果。丰采目瞪口呆惟妙惟肖 B. 风采瞠目结舌惟妙惟肖C. 风采目瞪口呆栩栩如生 D. 丰采瞠目结舌栩栩如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 ,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年画极富中国古典美学 , 其特征是明快畅年画最擅长制造气氛年画不仅能提人的精神 , 还可以提房间的精神 , 提窗户、大门、院子的精神大红大黑大绿大黄随意跳跃 , 洒脱得很 ,有啥说啥 , 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左右两扇黑漆大门上 , 分别贴着两张门神 ,一个黑脸浓髯的尉迟恭 , 一个白面疏髯的秦叔宝 , 金盔 甲胄 ,钢鞭银枪 ,老远一看 ,嘿!整个房子都神气活现了试想,若换成八大山人的山水、齐白石的写意,行不行 ?必定奄奄欲绝 ,气若游丝, 感到喝酒的兴奋看见年画 , 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热闹 , 感到过节的气氛A. B. C

3、. D. , 离尘香割紫云来。, 照人千树雪同清。A.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是他的字。B.登斯楼也 ,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中的“斯楼”指的是黄鹤楼。C.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 如“润笔”指的是文章书画的稿费。D.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最初指的就是制鞋匠。文言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5-8 题。魏诚甫行状明归有光下列咏梅诗句中 , 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姑苏城外一茅屋 , 万树梅花月满天。 B. 入世冷挑红雪去C. 千点寒梅晓角中 , 一番春信画楼东。 D. 临水一枝春占早下列对于有关传统国学文化的陈

4、述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呜呼!予娶诚甫之娣 ,而知诚甫为深。 孰谓诚甫之贤 ,而止于此 !盖诚甫之病久矣。 自吾妻来归 ,或时 道其兄 ,辄忧其不久 , 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 ,诚甫诸从昆弟三人 ,皆壮健无疾 ,皆死,而后诚甫乃死 , 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 , 天不宜病之 , 又竟死 , 可悲也。诚甫讳希明 ,姓魏氏,世为苏州人。 诚甫为人 ,少而精悍 ,有所为,发于其心 ,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 莫能制也。 已而闻太常 之训,忽焉有感 , 遂砥砺于学 ,以礼自匡饬。 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 , 与其辈四五 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 ,常自为群 ,皆褒衣大带 ,规行矩步,端拱而立。

5、博士 诸生咸目异之 ,或前戏侮 , 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 , 童儿夹道哗然 , 而诚甫端拱自若也。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 , 独购书数千卷 , 及古书法名画。 苟欲得之 , 辄费不赀。 其乐善慕义 , 常忻忻焉。 以故郡中名士 ,多喜与诚甫交。 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 去其家数里 ,地名高墟,诚甫乐其 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 太学生,三试京闱 不第,以病自废。居家,犹日裒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 ,移置纷然。予卧视之 ,笑其不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 ,然 莫能已也。虽病 ,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 , 出所藏翻阅 ,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

6、。至 于生产聚畜 , 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 , 亦其性有以然也。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 , 年三十九。( 选自归有光文选 , 有删改 )注: 行状:一种文体 ,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 太常 :魏诚甫的伯父。 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补 : 补录。京闱: 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裒: 收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其少时颇恣睢以著其志予时就诚甫宿比罢去, 未尝有倦容,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恣睢 :( 文章 ) 气势豪放著: 表明、显露就 : 去罢 : 离开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作者认为三个堂兄身体比魏诚甫健壮 ,他们过早

7、地去世是不幸的 ,虽然魏诚甫在他们之后去世 , 但 相对于魏诚甫的才能而言 , 这也是不幸的。魏诚甫在伯父训导下 ,立志于学 ,规行矩步 ,庄重有礼 , 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 , 这表明他内心有 所超脱 , 不为外界所动。魏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嗜好。平生爱藏书读书 ,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 ,不改其乐 , 这是魏诚甫从小养成的习惯 , 说明其一生不改刻苦好学的本色。D.归有光选取魏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之事 ,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 , 将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 , 呼之欲出。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然以诚甫之贤 , 天不宜病之 , 又竟死 , 可悲也。

8、 (5 分 )(2) 至于生产聚畜 , 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 , 亦其性有以然也。 (5 分 )8. 作者两次提到“诚甫之贤”,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魏诚甫贤明的具体表现。(4 分 )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 9-10 题。登万岁楼孟浩然万岁楼头望故乡, 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 月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 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 却喜家书寄八行。9. 结合诗歌 ,概括“垂泪”的原因。 (5 分) 10. 赏析颔联与颈联写景艺术。 (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我腾跃而上 , 不过数仞而下

9、, 此亦飞之至也。 ( 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 ,。 ( 屈原离骚 )(3),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4)无丝竹之乱耳 ,。 ( 刘禹锡陋室铭 )(5),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6),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成事不说 , 遂事不谏 ,。( 论语 八佾)(8), 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二首 其二 )五、现代文阅读 ( 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 完成 12-14 题。星光吴韵汐朱家村是一个只有一百来户的小村子 里。, 村民有一大部分是安土重迁的老年人, 年轻人大多去了城现在咱就封村封路将近年关的时候 , 村主任朱武恒那粗犷的声音忽

10、然通过大喇叭飘进家家户户 嘞!谁家娃子要回来 , 就别让回来了 !啊,那些个已经回来的 ,就在家待着 ,不许出门这时候太阳刚要落山 , 落光了叶子的白杨上偶尔有喜鹊扑棱棱地飞过。大地一片纯白 , 厚厚的雪覆 盖在田垄上。朱老太太听到广播时正把几只大白鹅赶回家这几个扁毛畜生一个不留神就跑出去 , 真是操碎了心。就盼着儿子一家回来 , 好把它们宰掉 , 炖一只 , 剩下的都给儿子、儿媳带回城里去吃。朱 老太太一边咒骂着大鹅 ,一边进了院子 ,雪地上留下了一片凌乱的脚印 , 夕阳的余晖将白雪映衬成一片 金红。关上大门的时候 , 朱老太太忽然反应过来 : “刚才大侄子说啥 ?要封村 ?还封路 ?”论辈

11、分 , 朱武恒是 她侄子 , 她知道这小子打小儿就主意正 ,认准了什么事儿 , 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好端端地封村干啥?这要是连路都封了 , 儿子一家还咋回来 ?想到这 , 朱老太太顾不得喂鹅 , 赶紧加快脚步往村口去。 刚出大门没几步 , 便远远地看见老伴儿李老 四正慢悠悠往家来。老头子沟壑纵横的脸红扑扑的, 浑身散发着一股酒气。“喝喝喝 ,一天到晚就知道喝 !都要封村了你晓得不 ?”老太太正有气没地方出 , 一把无名火都撒到 老头身上了。“有话好好说呗 , 生啥气嘛 ?人家封村也是为咱们好 , 你这是上哪去 ?”老头一张嘴露出一嘴大黄牙 , 酒味儿更浓了。“俺得去拦着呀 , 儿子、儿媳妇明儿个

12、就要回来了 , 这路封了他们咋进村儿啊 ! 这眼瞅着过年了 , 朱 武恒疯了 ?封村干啥呀 ?”“让你学上网你不学 , 天天啥也不知道 ,出了天大的事儿也俩眼一抹黑。走吧走吧, 回家, 俺慢慢跟你说。”老头一边说一边扯着老太太往回走,老太太虽然不情愿 , 但也跟着回去了。原来都是疫情闹的。这场疫情先从武汉爆发 ,之后迅速扩散到了全国各省 , 村主任朱武恒非常重视 这事儿 , 老头刚刚和几个老友喝了点小酒 ,朱武恒也不知道在哪得着的消息 , 一个电话打过去 , 要求他们 马上各回各家 ,不许聚集 , 李老四这才回来。“这猪八戒忒不是东西了 , 连他大姑父面子都不给 ! ”朱老太太一听这火又上来了

13、 , 直接叫起了朱武 恒的外号。早先时也不知道谁先带的头 , 觉得“朱武恒”听起来像“猪悟能” , 干脆就给村主任起了个 外号 ,叫他“猪八戒”。“这有啥的 ,人家也都是为咱们着想。要俺说啊 ,赶紧给儿子打个电话 , 别让他们回来了。”老头一 边说 ,一边舒舒服服地盘腿坐到热炕头上。“进屋就上炕 ,你干点活儿行不行 ?去把大鹅喂了 !俺出个门 ! ”老太太一边说一边虎虎生风地出去 了,身后只听见老头问“你还干啥” , 那个“去”字被她关门的“咣当”声完全掩盖掉了。村口的路果然被封了 , 两棵粗壮的树干把覆满雪的路拦腰截断了。红日西沉 , 像醉汉的脸。刚刚指挥人封好路的朱武恒手里还提着喇叭 ,

14、正和那几个干完活儿的小伙子往回走, 似乎留在村里种地的几个年轻人都被他喊来了。朱武恒四十来岁,大方脸 ,薄嘴唇儿 ,浓眉下一双小眼睛精光四射 ,一看到朱老太往这边走 , 似乎已经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眼珠一转 , 赶紧满脸堆笑地迎上去 :“这不大 姑吗?大姑看着越来越年轻了呢 , 这是往哪去啊 ?”“你这封村封路的也不提前吱一声 , 偷偷摸摸地就给堵上了 , 有个要买俺家大鹅的 , 人家都在半道 了, 这眼瞅着应该就要到了 , 你们先把这玩意抬走呗 ,等俺卖完大鹅你们再封成不 ?”朱老太太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完美的计划她准备先礼后兵 , 他们要是不答应 , 她就撒泼打闹 , 大不了豁出老脸倚

15、老卖老 , 不怕他们不同意。所以虽然这个理由漏洞百出, 她还是挺着胸脯说了出来。“大姑啊 ,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听我说 ,我这是为咱们全村的人考虑啊 , 万一有一个带病毒的进来 , 咱们村就完啦 !您看您和大姑父 , 都这个年纪了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低 ,最容易感染 ,咱们村又这么多老 年人,这要是感染个病毒 ,哭都找不着调儿 ! 真出事儿就说啥都晚了 ! ”旁边一个年轻人也过来说道 :“是啊大娘 , 咱们村不少要回来的也都不回来了 , 以后见面机会有的是 这时候安全最重要啊 ! ”另外几个年轻人也过来劝慰 , 老太太“哎哟”一声一屁股坐在雪地上 , 正要开始 撒泼,但满肚子台词儿还没来得及说

16、, 手机忽然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听儿子说不回家过年时 , 朱老太太心中一瞬间有些空落落的 , 但随即又有些释然。此时刚给儿子打 完电话的李老四正坐在热炕头上满脸凝重地刷着微博 , 夕阳已经完全隐没了 , 蔚蓝的天穹上 , 一颗颗亮 晶晶的星星闪耀而出 , 虽然夜幕降临 , 那些晶莹的光点却越来越多、 越来越亮 , 每一颗都在竭尽全力驱散 黑暗,像无边的冀望 , 朗照着烟火人间。( 有删改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朱老太太看到朱武恒时 , 朱武恒“手里还提着喇叭”与前文朱武恒用喇叭向全村广播相呼应。小说描写了朱家村抗击疫情的活动 , 以小见大 , 这也

17、正是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缩影。小说描写了朱老太太从阻挠封路到同意封路的过程 , 塑造了一个疼爱儿子又深明大义的母亲形 象。D. 小说中人物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 鲜活真实 , 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本文在塑造村主任朱武恒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分析。 (6 分 )作品结尾“蔚蓝的天穹上 , 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闪耀而出 , 虽然夜幕降临 , 那些晶莹的光点却越来越 多、越来越亮 , 每一颗都在竭尽全力驱散黑暗 ,像无边的冀望 , 朗照着烟火人间” 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 ( 二 )(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 完成 15-17

18、题。苏州评弹 , 江南地域的文化符号唐力行苏州评弹不仅是观察江南社会的窗口 , 她与江南社会本来就是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的。 苏州评弹由 评话与弹词两个曲种组成 , 其渊源可追溯到唐、 宋, 但真正意义上的苏州评弹则兴起于明末清初 , 与苏州 市民社会的繁兴同步。清代时期苏州状元达 26人, 占全国 22.8%;经济与文化的交互作用催生了评弹与昆曲这对姐妹花,于是有状元、优伶为苏州土产之说。昆曲曲高和寡 ,主要流行于士大夫的圈子 ; 而评弹有着雅俗共赏的特点 ,其受众遍及士农工商乃至 贩夫走卒。相应于苏州人的性格 ,昆曲又称之为“水磨腔” , 评弹弦索叮咚如同江南的水。如果说评话 有太湖般开阔澎

19、湃 ,弹词则如穿街越巷的小桥流水。水是最柔和的 , 也是最坚韧的。似水长流的评弹 , 深藏着苏州人的市民心态 , 流淌着苏州人的心曲 , 叙说着苏州人的机敏、睿智、沉稳和变通。进茶馆品 茗听书成为苏州市民的生活方式 , “所谓说书者 , 实起于苏州。苏州人闲者居多 ,饭后一会书 , 挤在茶馆 中度生活者 , 比比皆是” , 而绅商官宦则把评弹艺人请进家门办堂会。苏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听到悠 悠的评弹音乐和声如金石的评话 , 与小桥流水枕河粉墙融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图景。江南水乡水网密布 ,评弹艺人行装简单 ,评话艺人只需醒木和折扇 , 弹词艺人则背着琵琶或弦子即 可搭船成行。 评弹演出场地也极简

20、单 ,村落集市的茶馆设一桌一椅 (或二椅)即可开讲。 评弹从形成之初 便走出苏州这一江南中心城市。 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 人口流动小 , 演毕就要换场地 , 且数年内不会 再重复莅临 , 这就是评弹的走码头。 不过说书的走码头 , 仅是南抵嘉兴 ,北达武进 , 以此一小小地域为限 也就是吴语区。乾隆年间评弹趋于成熟 , 乾隆三十七年的弹词抄本雷峰古本新编白蛇传、乾隆刊本新编重辑 曲调三笑姻缘等 ,一直流传至今 ; 有了一批知名的评弹艺人 , 如演说评话隋唐的季武功、弹词落金扇的王周士、弹词白蛇传玉蜻蜓的陈遇乾、俞秀山等; 还有了评弹艺术的经验总结 , 如王周士的书品书忌等。我们现在能够统

21、计到的苏州弹词的长篇书目 ,评话是 70 部,弹词是 86部。一个人从懂事开始听评 弹,听到老也不会重复。所以说 , 长篇书目和书场是评弹的生存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以后 , 江南中心移到上海 , 评弹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上海。“上海的书场业有一个疯狂 时期,三四马路、 大新街附近一带以及南市城隍庙等处,简直是五步一家 ,十步一处 , 到处悬挂着书场灯笼与招牌。”其时 ,评弹也出现了新气象 :一、男女可以在同一个书场听书 ; 二、男女评弹艺人可以同台 献艺 ;三、评弹演出过程中 ,穿插广告成为当时私人电台的经济来源 ;四、知识精英为评弹定位 ,造舆论。 申报 1926年 3月 29日介绍吴宓希腊文学史

22、一文 ,指出: “据上所言 ,荷马的史诗 ,当然就是中 国的所谓弹词 ,是民众文学的结晶。不过我们中国的所谓缙绅士大夫素来看不起平民的作品 , 以为不能 登大雅之堂 , 所以从不肯承认它们在文学上的价值。”“拿伊里亚特奥特赛与中国弹词、大鼓 一类的东西并论 , 就是希望中国现在的文艺界发生进一步的了解。 ”一些知识精英撰文充分肯定评弹的 社会功能 , “将来风俗之善良 , 社会之进步 ,必咸颂说书之功不置 , 予不禁拭目以待之”。( 有删改 )下列根据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苏州评弹发轫于唐宋 , 兴起于明末清初 ,其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联系 , 成熟

23、于乾隆年间。弹词在乾隆年间成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 出现重要作品、 民间艺人的出名与表演经验的总结。 这些 较之明清 ,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经济因素推动弹词的发展 , 其自身表演行装与表演场地的简单 ,也推进了弹词自身的发展。吴宓在希腊文学史 中指出 ,荷马的史诗 ,当然就是中国的所谓弹词 ,是民众文学的结晶。 作者只 想证明中国的弹词具有民间文学性 , 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昆曲又称之为“水磨腔” , 主要原因是因为苏州人的性格与水一般, 再者弹词的内容也如水一般 ,在坚韧之中藏着市民的市井生活心态。虽然评弹有着雅俗共赏的特点

24、 , 其受众遍及士农工商乃至贩夫走卒 ,然而,仍然有部分士大夫看不 起评弹 , 认为其没有文学上的价值。申报引用吴宓的文章 , 主要目的是论证士大夫对待评弹的眼光是狭窄的, 没有看到其文学价值 ,更没有看到评弹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太平天国为界 , 作者将江南的评弹与上海的评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上海的评弹出现四种新气象。这新气象的出现 , 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第三段内容 , 多角度概括苏州评弹兴起的原因。 (6 分 )七、现代文阅读 ( 三)(12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 完成 18-20 题。材料一盖瑞斯莫尔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脑神经学家。他一生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理

25、解大脑 如何运作。最近 10年, 他最关心的一个课题是数字技术对人类大脑与行为的影响,而研究的动机正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妻子写博客、儿子玩游戏、女儿发短信 , 在一个脑神经学家的眼中 , 这些小事意 味深长。虽然科学还不能提供人类大脑结构变化的确切证据 , 但按照他的假设 ,大脑的功能在过去 20 年间 的改变 , 很可能比过去数千年的变化更大。 数字技术对于大脑进化的意义 ,可以与 30 万年前人类祖先第 一次学会使用工具相提并论工具的使用导致了大脑额叶与前额叶皮层区的急剧变化 , 从而促进了 语言与社交功能的进化。他做过一个实验 , 研究经常上网的人和从未上网的人的大脑在使用搜索引擎和

26、读书时的不同反应。 结果发现 , 当阅读书面文字时 , 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而当在 Google 上搜索时 , 两 组实验对象的大脑神经激活表现则明显不同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 , 即被称为背 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 (其功能是控制我们的决策和整合复杂信息的能力)很活跃 ,而上网生手的大脑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但是 ,在互联网上仅活动 5天之后 (每天 1小时),Google 就在他们的大脑中激 活了这一区域。材料二不久前 , 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克奇做过一个实验 , 实验对象是 200 个 17 岁到 23 岁 的年轻人 , 他们的任务是识别一个人从中立

27、表情迅速变到快乐表情或者悲伤表情。结果发现 , 绝大部分 人更容易识别快乐表情。但是 ,在他们玩了一段时间的暴力游戏后 , 就丧失了识别能力。数字技术将人类的一切东西推上了快车道。 为了适应环境 , 我们的大脑正在学会如何更有效率地处 理更多的信息。 尤其是年轻的 “数字土著” , 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熟大脑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更加敏感,也更加脆弱。他们的大脑正在为高速的网络搜索、网络社交发展新的神经布线。他们的心智反应更快,更适应信息过载和多任务处理的文化。他们能同时用 6种不同的媒体进行 34个对话 ,一些视频游戏还 可以改善他们的周边视觉能力。但是,与此同时 ,他们大脑中颞叶部位的移情功能、

28、额叶部位的复杂推理功能都在退化。与很多科学家一样 ,盖瑞斯莫尔对于数字技术的忧虑在于 , 人们在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广度的同时 , 也失去了一些对人类来说意义更加深远的东西, 比如深度思考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独处的能力、不被刺激的能力材料三为了生存 ,人类发展出了两种注意力 :一种是由外界刺激驱动的自下而上的注意力, 比如有人在你背后摔一个玻璃杯 ,立刻会引起你的注意力 ;另一种是主动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注意力 , 就像你用来强迫 自己阅读福克纳小说的精神力。MIT的脑神经学家罗伯特 戴斯蒙发现 , 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是前额叶皮质区(计划中心 )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同时释放

29、信号 ,经共振形成伽马波 (信号上下波动 ,就像正弦 ), 能主动选择注意力的方向。当我们的大脑被某种新鲜的刺激吸引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 , 比如监视器上一个新的或者闪光的东西出现 , 就会自动获得大脑的注意力前额叶皮质区的神经元能同时发送竞争性的信号。 伽马波可 以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穿行 , 但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避开那些强大的噪音 , 比如 Twitter 或 Facebook 信息 , 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任务上。不过,大脑只有有限的能力避开这些刺激 , 所以,如果环境里的刺激过多 ,比如你在看一篇文章的同 时, 还打开了各种聊天窗口 , 则聚焦任务很可能会失败。这位科学家

30、认为 , 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有可能利用光线脉冲同步这些神经元 , 从而解决精神分裂症 或者注意力匮乏等问题 ,会比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小很多。患者只要戴一个类似于助听器的小设备 , 让低 波长光线照射头颅即可。( 摘编自陈赛突然忘记自己要做什么 ? 你可能患大脑“肥胖症” , 三联生活周刊 ,2019 年 1 月 23 日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按照科学家盖瑞 斯莫尔教授的假设 , 由于数据技术的介入 , 人类大脑的功能在过去 20 年间的改变 很可能比过去数千年的变化更快。根据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克奇的实验, 人们在多任务处理信息时 ,大

31、脑中颞叶的移情功能、额叶部位的复杂推理功能都在退化。如果环境里的刺激过多 ,比如你在看一篇文章的同时 , 还打开了各种聊天窗口 , 导致大脑聚焦失败 只有有限的能力避免这些强烈刺激。当大脑被外界刺激干扰时 ,前额叶皮质区的神经元能同时发送竞争性的信号 , 伽马波在一个嘈杂的 环境中穿行 , 会有效避开噪音 , 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任务上。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推断,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 ,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地方 , 在嘈杂喧 闹的大街边看书。此时毛泽东主要运用的是主动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罗伯特戴斯蒙认为

32、,将来会利用光线脉冲同步这些神经元 , 以解决注意力匮乏等问题。因为这种 方式不会产生副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 , 人类从来都是走神的 “专家” 。当然这并非坏事 , 所以,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 走神 ,让我们不至于总想到死亡。罗伯特 戴斯蒙、 史蒂芬 克奇认为 : 当大脑面对众多信息时 , 人们有时不能走向深度 , 保持内在的 独处 ,甚至迷失在信息流中。盖瑞斯莫尔、史蒂芬克奇、罗伯特戴斯蒙三个人的研究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6分)八、作文 (70 分)根据以下材料 ,选取角度 , 自拟题目 ,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我们生存在人世间 ,没有人知道

33、为了什么 , 我们自甘卑屈。 在生活中 ,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 露头角 , 引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保持着沉默 , 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 , 像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 活的智慧。2020 届江苏省高三三模全真模拟试卷语文试题C(3 分) 解析 :丰采 : 美好的风度神采。风采 :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表举止。目瞪口呆 : 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的样子。瞠目结舌 : 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 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也形容人害怕的表情。栩栩如生 :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 , 就 像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C(3 分) 解

34、析:首句“年画极富中国古典美学 , 其特征是明快畅亮”的重点在于“明快畅亮”,应找出围绕此展开的表述 , 而就是对“明快畅亮”的具体阐述。接着说年画的第二个特征 : 制造气氛。 中的“热闹”“气氛” , 应该紧随之后。然后说年画的第三个特征 : 提神。中的“整个房子都神 气活现” , 应该在之后。是反面假设 , 应该放在句尾。所以答案选 C项。B(3 分) 解析:B 项, 使用比喻手法 ,其余三项均使用夸张手法。C(3 分) 解析 :A 项, 曹雪芹 , 名霑, 号雪芹。 B项, “斯楼”指的是湖南的岳阳楼。 D项,“皮匠” 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A(3 分)

35、 解析:恣睢 :放纵、暴戾。C(3 分) 解析: “从小养成的习惯”“一生不改刻苦好学”错误 ,原文是“其少时颇恣睢 ,莫能 制也”。(1) 然而,凭借诚甫的贤能 ,上天不该让他生病 ,又最终让他死去 ,真是可悲啊 !( “贤”、“病”、 “竟”、“死”、句子顺畅各 1 分)(2) 至于谋生之业、 储存积蓄等事 ,( 他) 从来就不放在心上。 (他能够如此 )固然是凭借继承祖父 (留 下的产业 ), 也是他的本性使然。 ( “畜”、“膺”、“固”、“然”、句子顺畅各1 分)心有所想 , 执着坚持 ; 热爱读书 ,砥砺学问 ; 以礼匡己 , 处世泰然 ; 乐善慕义 ,广交好友。 (每点 1分,4

36、 分,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呜呼! 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 , 因而了解诚甫算是很深的了。谁说诚甫的贤能,仅仅是这样的啊 !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 她)有时说起她哥哥 ,就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 , 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 ,时至今日已有八年 ,诚甫的三个堂兄弟 ,都身体强壮健康 ,没有疾病 ,( 他们)都死了, 然后诚甫才死 ,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 , 凭借诚甫的贤能 , 上天不该让他生病 ,又最终让他死 去, 真是可悲啊 !诚甫名希明 ,姓魏,世代是苏州人。诚甫为人 ,早前精明强悍 ,有所作为 ,凡是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 , 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

37、、狂妄 , 没有人能制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 , 忽然有所感悟 , 就立志 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 这时诚甫做县学秀才 , 和同辈的四五人 ,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 四五人常 常结为一群 , 都是儒者宽衣大带的装束 ,规规矩矩地走路 , 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 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 们,认为他们很奇怪 , 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 ,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在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 ,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 , 神态自若。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 , 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 , 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果想要得到它们 , 就不计算费用的多少。 他乐于行善 , 仰慕正义 , 常

38、常流露出愉悦的神情。 因此 , 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 甫交往。 (他)每次到郡中去 , 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 , 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 , 有一处地方叫高墟 ,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 , 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高墟赋 ,用来表 明诚甫的志趣。 诚甫补录为太学生 ,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后来因为生病了 , 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 ,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 我常常前往诚甫家住宿 , 诚甫早晨起来 ,把书移动放置得很 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 , 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 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 ,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 有客人来

39、 ,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 ,等到客人翻看完离开 , 不曾有疲倦的 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 他) 从来就不放在心上。 ( 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父 (留下的产业 ), 也是他的本性使然。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年龄三十九岁。客居他乡 ; 人不如物 ; 环境凄清 ; 国家动乱。 (5 分)选取典型意象 , “雁”“月”“猿啼”“冻浦” ;(1 分)多视角描写 ,高低远近 ;(1 分)多 感官描写 , 视觉、听觉、触觉 ,(1 分)描写了作者登上万岁楼所看到的凄惨、萧瑟之景,(1 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孤独之情。 (2 分 )(1)

40、 翱翔蓬蒿之间 (2) 恐年岁之不吾与 (3) 造化钟神秀 (4) 无案牍之劳形 (5) 小楼 昨夜又东风 (6) 挟飞仙以遨游 (7) 既往不咎 (8) 历览前贤国与家 (8 分 )C(3 分) 解析: “深明大义”于文无据 , 老太太不再阻挠封路 ,是因为儿子不回来了。语言描写。从开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喇叭广播, 到后文对朱老太太的劝慰 , 体现了朱武恒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心。肖像描写。“大方脸 ,薄嘴唇儿 , 浓眉下一双小眼睛精光四射”生动形象 地勾勒出了朱武恒的形象 , 给人以精明强干之感。细节描写。“薄嘴唇儿”“眼珠一转”等细节使朱 武恒机智灵活的形象更加生动、细腻。侧面描写。朱老太太认为他“打小儿就主意正 , 认准了什么事儿,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从侧面说明朱武恒是个执着、果敢的人。(每点 2分, 答出三点得 6分。如答“以老太太的愚昧反衬朱武恒的理智”或“欲扬先抑”可酌情给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星光”象征着每一个为疫情奋斗的人, “每一颗都在竭尽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